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9930发布日期:2019-05-11 01:2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通过开口部的流体的流量的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阻尼装置,其在冰箱内配置于冷气等流体流通的流体通路的开口部,调节通过开口部的流体的流量。专利文献1的阻尼装置具备用于调节流体的流量的可动罩、驱动可动罩的驱动单元、支承驱动单元的支承体。支承体具备与流体通路的开口部连通的支承体侧开口部。驱动单元具备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和通过电动机的驱动而旋转的旋转体。可动罩通过进给丝杠机构被传递旋转体的旋转,从而在与支承体抵接的抵接位置和从支承体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直动。当可动罩配置于抵接位置时,支承体侧开口部由可动罩覆盖,所以流体经由开口部的流动被阻断。当可动罩配置于分离位置时,流体经由开口部、支承体侧开口部及支承体和可动罩流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61232号公报

存在如下问题,在调节通过开口部的流体的流量时,若使可动罩与支承体抵接,则在他们抵接时会产生碰撞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阻尼装置,其能够在调节通过开口部的流体的流量时抑制部件彼此的碰撞声的产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动罩,所述可动罩用于调节通过开口部的气体的流量;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使所述可动罩在所述流量为第一流量的第一位置和比所述第一位置接近所述开口部且所述流量为比所述第一流量小的第二流量的第二位置之间直动;支承体,所述支承体具备支承所述驱动单元的支承部,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一方具备在所述可动罩的直动方向上朝向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的另一方突出的凸部,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另一方在所述直动方向上与所述凸部对置的位置具备缓冲部件,在将所述可动罩配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缓冲部件变为供所述凸部抵接而弹性变形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为了调节通过开口部的流体的流量而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设于可动罩及支承体中的一方的凸部和设于另一方的缓冲部件抵接。另外,缓冲部件在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一位置时成为供凸部抵接而弹性变形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一位置时产生碰撞声。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是,在从所述直动方向观察时,所述凸部的前端比所述缓冲部件小,且位于所述缓冲部件的轮廓的内侧。据此,在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一位置时,能够使凸部可靠地与缓冲部件抵接。另外,能够在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一位置时,避免可动罩的凸部与支承体上未被缓冲部件覆盖的部分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所述凸部的前端在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一方上,位于最靠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另一方一侧的位置。据此,在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二位置时,能够避免支承体及可动罩中的一方上除凸部以外的其他部分与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另一方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另一方具备在所述直动方向上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一方对置的对置面,所述对置面在从所述直动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凸部重叠的位置具备凹部,所述缓冲部件配置于所述凹部。据此,凹部成为标记,所以容易将缓冲部件配置在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另一方的对置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缓冲部件可以设定为多孔质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作为所述凸部,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一方具备从所述直动方向观察时包围所述支承部而配置的三个以上的多个所述凸部,作为所述缓冲部件,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另一方具备在所述直动方向上与多个所述凸部分别对置的多个所述缓冲部件。据此,在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一位置时,可动罩的姿势稳定。因此,能够在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一位置时,避免支承体及可动罩中的一方上除凸部以外的其他部分与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另一方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是,从所述直动方向观察时,多个所述凸部是在所述支承部的周向上长的形状,从所述直动方向观察时,多个所述缓冲部件是在所述支承部的周向上长的形状。据此,在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二位置且各凸部和各缓冲部件抵接时,能够防止可动罩变为在支承部的外周侧倾斜的姿势。因此,在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二位置时,能够避免在支承体及可动罩中的一方上除凸部以外的其他部分与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另一方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多个所述凸部设于从所述直动方向观察时以等角度间隔包围所述支承部的位置。据此,在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二位置时,可动罩的姿势稳定。因此,在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二位置时,能够避免支承体及可动罩中的一方上除凸部以外的其他部分与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另一方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是,所述凸部设于所述可动罩,所述缓冲部件设于所述支承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可动罩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直动,可以是,所述驱动单元具备驱动源和由所述驱动源驱动而绕沿所述直动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在外周面具备由螺旋状的凸部或凹部构成的卡合部,所述可动罩具备内侧配置有所述旋转体的形成有所述卡合部的部分的旋转体配置孔、在所述旋转体配置孔的内周面与所述卡合部卡合而与该卡合部构成进给丝杠机构的被卡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具备引导所述可动罩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具备在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一方沿所述直动方向延伸的导向轴、在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另一方供所述导向轴插入嵌合的导向孔,在从所述直动方向观察时,所述凸部及所述缓冲部件位于所述导向机构和所述支承部之间。据此,在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二位置时,容易使设于支承体及可动罩中的一方的凸部和设于支承体及所述可动罩中的另一方的缓冲部件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是,所述驱动单元具备驱动源和由所述驱动源驱动而绕沿所述直动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在外周面具备由螺旋状的凸部或凹部构成的卡合部,所述支承体具备风扇固定用轴,该风扇固定用轴从所述支承部的外周侧在所述直动方向上向所述可动罩侧突出,且在前端能够固定风扇,所述可动罩具备罩端板部,该罩端板部具有在所述直动方向上与所述支承体对置的罩侧对置面,所述罩端板部具备:旋转体配置孔,所述旋转体的形成有所述卡合部的部分配置在所述旋转体配置孔内侧;被卡合部,其在所述旋转体配置孔的内周面与所述卡合部卡合,与该卡合部构成进给丝杠机构;以及贯通孔,其是在所述旋转体配置孔的外周侧供所述风扇固定用轴贯通的贯通孔,在所述罩侧对置面设有所述贯通孔在其底面开口的罩侧凹部,所述凸部设于与所述罩侧凹部的外周缘和所述罩侧对置面中该罩侧凹部的开口缘双方重叠的位置、且设于连结所述轴线和所述贯通孔的中心的直线上,所述缓冲部件在所述支承体上设于所述支承部和所述风扇固定用轴之间。据此,能够将凸部和缓冲部件配置于以驱动单元的旋转体的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上比风扇固定用轴接近驱动单元的位置。因此,容易使设于支承驱动单元的支承体及驱动单元的旋转体卡合的可动罩中的一方的凸部与设于另一方的缓冲部件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为了调节通过开口部的流体的流量而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设于可动罩及支承体中的一方的凸部与设于另一方的缓冲部件抵接。另外,在可动罩配置于第一位置时,缓冲部件变为供凸部抵接而弹性变形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将可动罩配置于第一位置时产生碰撞声。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支承体侧观察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可动罩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阻尼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可动罩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阻尼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从支承体侧观察阻尼装置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可动罩侧观察阻尼装置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支承体及驱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驱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配线的引绕的说明图。

图9是可动罩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阻尼装置;1A…阻尼装置的设置姿势;2…可动罩;2A…可动罩的第一位置;2B…可动罩的第二位置;3…驱动单元;4…支承体;5…配线;11…端板部;11a…端面;11b…贯通孔;11c…对置面;12…侧板部;12a…侧面;13…支承部;15…第一筒部;15a…中心孔;16…第二筒部;16a…中心孔;18…配线配置槽;18a…底部;18b…端部开口;19…内周侧槽部分;19a…下侧壁面部;19b…上侧壁面部;20…倾斜槽部分;21…外周侧槽部分;21a…下侧壁面部;21b…上侧壁面部;22…开口部;23…筒部;24…筒状肋;25…第一爪部;26…第二爪部;27…第一突部;28…第二突部;30…引导机构;31~33…风扇固定用轴;34、35…导向轴;37~39…缓冲部件;41~43…凹部;45…配线卡止部;46…第一捆扎部;47…第二捆扎部;51…突出部分;52…第一卡止部分;53…第二卡止部分;54…第一止脱部分;55…第一倾斜部;56…第二止脱部分;57…第二倾斜部;59…捆扎带;60…槽;61…下侧突部;62…上侧突部;63…连结部分;65…齿轮电动机;66…旋转体;67…电动机本体;68…输出齿轮;69…减速齿轮系;70…供电部;71…端板部件;72…壳体;72a…开口部;74…螺丝;75…底板部;76…圆筒部;77b…花键;77…啮合部;77a…贯通孔;78…凸缘部;78a…孔;80…卡合部;80a…端部;83…罩端板部;83a…对置面;84…圆形端板部分;85…突出端板部分;85a…下端缘;86…罩侧板部;87…缺口开口;88…第一突出部;88a…贯通孔;89…第二突出部;89a…贯通孔;91…旋转体配置部;92…圆盘部;93…旋转体配置孔;94…进给丝杠机构;95…被卡合部;96…伸出部;101~103…贯通孔;104、105…导向孔;107~109…圆形凹部(罩侧凹部);111~113…凸部;111a~113a…各凸部的前端面;CW…顺时针;CCW…逆时针;L…轴线;O…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的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图1是从支承体侧观察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时的立体图。图2是从可动罩侧观察可动罩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时的阻尼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从可动罩侧观察可动罩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时的阻尼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从支承体侧观察阻尼装置时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可动罩侧观察阻尼装置时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支承体及驱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阻尼装置1控制流体流过流体流动的通道等流体通路的开口部O的流量。在本例中,阻尼装置1调节流过设于冰箱内的冷气通路中的开口部O的冷气的流量。阻尼装置1配置于冷气流路的外侧。

如图2、图3所示,阻尼装置1具有用于调节流过开口部O的冷气的流量的可动罩2、使可动罩2向接近及离开开口部O的方向直动驱动的驱动单元3、支承驱动单元3的支承体4。另外,阻尼装置1具有用于向驱动单元3供应电力的配线5。在图2、图3中,冷气流路隔着开口部O位于与阻尼装置1相反侧。

如图1所示,支承体4具备位于可动罩2的一侧的正方形的端板部11、从限定端板部11的外周缘的四个边中的一个边向可动罩2侧延伸的侧板部12。端板部11与可动罩2进行直动的直动方向垂直地延伸。在端板部11的中心部分设有支承驱动单元3的支承部13。如图2所示,驱动单元3安装于支承部13,并向可动罩2侧突出。

通过驱动单元3的驱动,可动罩2在流过开口部O的冷气的流量为第一流量的第一位置2A和流量为比第一流量少的第二流量的第二位置2B之间直动。如图2所示,在第一位置2A,可动罩2自开口部O分离,配置于接近端板部11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第二位置2B,可动罩2配置于比第一位置2A远离端板部11的位置,且比第一位置2A更接近开口部O。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图3所示的阻尼装置1的姿势设定为阻尼装置1的设置姿势1A。在设置姿势1A中,可动罩2的直动方向是水平方向。另外,在设置姿势1A中,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定为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X方向是可动罩2的直动方向,在阻尼装置1为设置姿势1A时是水平方向。Y方向是阻尼装置1的宽度方向,Z方向是上下方向。另外,在X方向(直动方向)中,将端板部11所在的一侧设定为X1方向,将可动罩2所在的一侧设定为X2方向。在Y方向中,将侧板部12所在的一侧设定为Y1方向,将其相反侧设定为Y2方向。而且,将Z方向的下方设定为Z1方向,将Z方向的上方设定为Z2方向。在设置姿势1A中,端板部11的端面11a朝向X1方向。另外,在设置姿势1A中,侧板部12具备朝向Y1方向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面12a。端板部11的端面11a与侧板部12的侧面12a正交。以下,在设置姿势1A下说明阻尼装置1。

(支承体)

支承体4为树脂制。支承驱动单元3的支承部13设于端板部11的中央部分。如图1所示,支承部13具备从端板部11向X1方向突出的第一筒部15、如图6所示与第一筒部15同轴地从端板部11向X2方向突出的第二筒部16。第一筒部15的中心孔15a和第二筒部16的中心孔16a经由设于端板部11的贯通孔11b连通。第一筒部15的中心孔15a的直径比第二筒部16的中心孔16a的直径小。如图1所示,在第一筒部15中,在Y1方向(侧板部12所在的一侧)的周向的一部分设有缺口17。

在端板部11中,在朝向X1方向的端面11a设有从第一筒部15的缺口17至侧板部12的侧面12a的配线配置槽18。配线配置槽18具备从缺口17(支承部13)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内周侧槽部分19、从内周侧槽部分19的外周侧的一端朝向侧板部12侧在Z1方向上倾斜的倾斜槽部分20、从倾斜槽部分20的外周侧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并达到侧板部12的侧面12a的外周侧槽部分21。外周侧槽部分21的侧板部12侧的一端向侧面12a开口。在配线配置槽18内,内周侧槽部分19为接近支承部13的部分,外周侧槽部分21为接近侧板部12的部分。露出侧面12a的配线配置槽18(外周侧槽部分21)的端部开口18b为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形。

在倾斜槽部分20的底部18a设有开口部22。如图5、图6所示,在端板部11中,在朝向可动罩2侧的对置面11c,设有从与开口部22的开口缘重叠的部分向X2方向突出的筒部23。

另外,如图1、图4所示,端板部11具备向内周侧槽部分19的内侧突出的第一爪部25、向外周侧槽部分21的内侧突出的第二爪部26。第一爪部25向Z2方向突出,第二爪部26向Z1方向突出。第一爪部25及第二爪部26分别从配线配置槽18的底部18a沿X1方向分离。

更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内周侧槽部分19具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侧壁面部19a、在下侧壁面部19a的Z2方向与下侧壁面部19a平行地延伸的上侧壁面部19b、连接下侧壁面部19a和上侧壁面部19b的底部18a。第一爪部25从下侧壁面部19a的X1方向的端部分向Z2方向突出。在第一爪部25的上端设有向底部18a侧突出的第一突部27。另一方面,外周侧槽部分21具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侧壁面部21a、在下侧壁面部21a的Z2方向上与下侧壁面部21a平行地延伸的上侧壁面部21b、连接下侧壁面部21a和上侧壁面部21b的底部18a。第二爪部26从外周侧槽部分21的上侧壁面部21b的X1方向的端部分向Z1方向突出。在第二爪部26的下端设有向底部18a侧突出的第二突部28。

在此,在从Y1方向侧(水平方向)观察支承体4时,第一爪部25和第二爪部26部分地重叠。另外,第一爪部25和第二爪部26设于配线配置槽18的内侧,不从端板部11的端面11a向X1方向突出。

另外,如图2、图6所示,端板部11具备向X2方向突出的三个风扇固定用轴31~33和两个导向轴34、35。三个风扇固定用轴31~33和两个导向轴34、35均位于支承部13的外周侧。另外,三个风扇固定用轴31~33和两个导向轴34、35均位于安装在支承部13的驱动单元3的外周侧。

三个风扇固定用轴31~33以等角度间隔设于包围支承部13的位置。在将离心风扇(未图示)配置在冷气流路的外侧且与开口部O对置的位置并从开口部O向阻尼装置1侧输送冷气的情况下,在风扇固定用轴31~33的前端部分,连接该离心风扇。由此,离心风扇在被支承体4支承的状态下配置于与开口部O对置的位置。

两个导向轴34、35设于比三个风扇固定用轴31~33靠外周侧的位置。两根导向轴34、35是在X方向上引导可动罩2的导向机构30的结构的一部分。两个导向轴34、35中的一导向轴34从端板部11中的Y1方向的Z1方向侧的部分向X2方向突出。另一导向轴35从端板部11中的Y2方向的Z2方向侧的部分向X2方向突出。

而且,如图5所示,端板部11在对置面11c具备三个缓冲部件37~39。三个缓冲部件37~39配置于比导向轴34、35靠内周侧的位置。另外,三个缓冲部件37~39配置于三个风扇固定用轴31~33和支承部13之间。

各缓冲部件37~39通过粘接剂等分别固定于设于端板部11的对置面11c的三个凹部41~43的内侧。凹部41~43分别为长方形,形成于以等角度间隔包围支承部13的位置。各凹部41~43的长边方向朝向支承部13的周向。缓冲部件37~39为长方体形状,从直动方向观察时的形状是能够配置于凹部41~43内的长方形。缓冲部件37~39通过配置于凹部41~43而被配置于以等角度间隔包围支承部13的位置。另外,缓冲部件37~39的长边方向朝向支承部13的周向。缓冲部件37~39为弹性部件,且为多孔质部件。作为缓冲部件37~39,可以使用发泡聚氨酯、橡胶、海绵等。缓冲部件37~39的材质根据使用环境来选择。

接着,如图1所示,侧板部12具备配线卡止部45、第一捆扎部46以及第二捆扎部47。配线卡止部45具备从侧板部12的侧面12a向Y1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51、从突出部分51的前端部分沿着侧面12a向Z1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止部分52、从突出部分51的前端部分沿着侧面12a向Z2方向延伸的第二卡止部分53。配线卡止部45的突出部分51被设于与露出在侧板部12的侧面12a的配线配置槽18的端部开口18b在Z方向上重叠的高度位置。配线卡止部45的突出部分51在Z方向上处于与配线配置槽18的外周侧槽部分21的Z方向的中央部分相同的高度位置。

另外,配线卡止部45具备从第一卡止部分52的下端部分朝向侧板部12(侧面12a)延伸的第一止脱部分54、从第一止脱部分54的侧板部12侧的一端朝向Z1方向在远离侧板部12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倾斜部55。而且,配线卡止部45具备从第二卡止部分53的上端部分朝向侧板部12(侧面12a)延伸的第二止脱部分56、从第二止脱部分56的侧板部12侧的一端朝向Z2方向在远离侧板部12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倾斜部57。

第一捆扎部46设于配线卡止部45的Z1方向上。第二捆扎部47设于配线卡止部45的Z2方向上。第一捆扎部46及第二捆扎部47是能够捆扎捆扎带59的部位。第一捆扎部46和第二捆扎部47具备相同形状。在从Z方向观察时,第一捆扎部46及第二捆扎部47设于与配线卡止部45重叠的位置。第一捆扎部46及第二捆扎部47各自具备:在侧板部12的侧面12a沿X方向直线状延伸的槽60、在侧板部12的侧面12a从夹着槽60的下侧向Y1方向突出的下侧突部61、从夹着槽60的上侧向Y1方向突出的上侧突部62、沿着侧面12a在Z方向上延伸并连结下侧突部61的侧面12a侧的端部分和上侧突部62的侧面12a侧的端部分的连结部分63。

(驱动单元)

图7是驱动单元3的分解立体图。如图6所示,驱动单元3具有齿轮电动机65和通过齿轮电动机65的驱动进行旋转的旋转体66。如图7所示,齿轮电动机65具备电动机本体67、输出齿轮68、将电动机本体67的输出轴(未图示)的旋转(电动机本体67的旋转)传递到输出齿轮68的减速齿轮系69。电动机本体67是步进电动机。电动机本体67以输出轴向X2方向突出的姿势配置。如图6所示,电动机本体67在X1方向(反输出侧)的端部分具备连接配线5的供电部70。

另外,如图7所示,齿轮电动机65具备固定于电动机本体67的输出侧的端面11a的端板部件71、从X2方向盖住端板部件71的壳体72。减速齿轮系69被收纳于端板部件71和壳体72之间。减速齿轮系69将电动机本体67的输出轴的旋转传递到输出齿轮68。输出齿轮68从设于壳体72的X2方向的端面的开口部72a向X2方向突出。

在此,齿轮电动机65从X2方向侧嵌入支承体4的支承部13的中心孔(第一筒部15的中心孔15a、第二筒部16的中心孔16a及端板部11的贯通孔11b)。当齿轮电动机65嵌入到支承部13时,电动机本体67的X1方向的端部分从X2方向侧插入第一筒部15的中心孔15a。由此,电动机本体67的X1方向的端部分成为与第一筒部15嵌合的状态。另外,如图1所示,电动机本体67的供电部70配置于与第一筒部15的缺口17对应的角度位置。因此,容易将连接到供电部70的配线5引出到配线配置槽18。另外,如图6所示,齿轮电动机65利用从X2方向侧贯通壳体72的两根螺丝74固定于支承部13。在齿轮电动机65固定于支承部13的状态下,输出齿轮68的旋转中心轴线沿X方向(直动方向)延伸。

如图6、图7所示,旋转体66具有圆形的底板部75和从底板部75的外周缘向X1方向延伸的圆筒部76。在底板部75的中央设有供齿轮电动机65的输出齿轮68啮合的啮合部77。啮合部77具备在X方向上贯通底板部75的贯通孔77a、形成于贯通孔77a的内周面的花键77b。旋转体66从X2方向盖住齿轮电动机65。由此,齿轮电动机65的输出齿轮68成为与啮合部77啮合的状态。因此,当向电动机本体67供电以驱动齿轮电动机65时,输出齿轮68旋转,同时,旋转体66绕轴线L旋转。

在此,旋转体66的轴线L与输出齿轮68的旋转中心轴线一致。另外,旋转体66的轴线L与支承体4的支承部13的中心一致。因此,设于支承体4的风扇固定用轴31~33、形成于支承体4的端板部11的凹部41~43、以及固定于凹部41~43的各缓冲部件37~39围绕轴线L以等角度间隔布置。

在旋转体66的X2方向的端部,设有使径向从圆筒部76的X2方向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圆环状的凸缘部78。凸缘部78在可动罩2配置于第二位置2B时,与可动罩2抵接,抑制冷气从驱动单元3与可动罩2之间泄漏。此外,在凸缘部78的内周缘,在周向的两个部位形成有排水用的孔78a。孔78a排出因结霜等而附着到圆筒部76的水或从圆筒部76刮落的冰片,防止冰片夹在凸缘部78与可动罩2之间。

在旋转体66的圆筒部76的外周面,形成有由螺旋状的凸部或凹部构成的卡合部80。在本例中,卡合部80由螺旋状延伸的两个凸部构成。卡合部80在圆筒部76的外周面上从X1方向的端部延伸到凸缘部78。各卡合部80的凸缘部78侧的端部80a处于与凸缘部78的孔78a在X1方向上相邻的位置。该端部80a是当旋转体66绕逆时针CCW旋转而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二位置2B时,供可动罩2抵接的部分。

(可动罩)

可动罩2为树脂制。如图4所示,可动罩2具备与支承体4的端板部11平行地延伸的罩端板部83。罩端板部83具备从X方向观察时整体为圆形的圆形端板部分84、从圆形端板部分84的外周缘的周向的一部分向Z1方向突出的突出端板部分85。突出端板部分85从沿Y2方向偏离圆形端板部分84的中心的位置向Z1方向突出。

另外,可动罩2具备罩侧板部86,该罩侧板部86从罩端板部83的外周缘中除突出端板部分85的下端缘85a以外的外周缘部分向X2方向延伸。在可动罩2上未设置罩侧板部86的部分,形成有在Z1方向上开口的矩形的缺口开口87。即,可动罩2具备在Z1方向上开口的矩形的缺口开口87。此外,可动罩2设定为在冷气流路的外侧与开口部O对置的位置配置有离心风扇的情况下,即、在支承体4的三个风扇固定用轴31~33的前端部分连结有离心风扇的情况下,能够将该离心风扇收纳到由罩端板部83及罩侧板部86划分的空间内的形状。

在罩侧板部86设有向外周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88及第二突出部89。一第一突出部88设于圆形端板部分84的Y1方向的Z1方向侧。另一第二突出部89设于圆形端板部分84的Y2方向的Z2方向侧的部分。第一突出部88及第二突出部89是沿着罩侧板部86在X方向上延伸的圆柱形状。在第一突出部88及第二突出部89分别形成有沿X方向贯通的贯通孔88a、89a。

在圆形端板部分84的中心,设有配置驱动单元3的旋转体66的形成有卡合部80的部分(圆筒部76)的旋转体配置部91。如图4所示,旋转体配置部91具备从罩端板部83中与支承体4对置的对置面83a(罩侧对置面)向支承体4侧突出的圆盘部92、贯通圆盘部92及圆形端板部分84的旋转体配置孔93。在旋转体配置孔93的内周面形成有与卡合部80卡合而与该卡合部80构成进给丝杠机构94的被卡合部95。被卡合部95是螺旋状延伸的槽。卡合部80成为嵌入被卡合部95的内侧的状态。在本例中,是在构成槽(被卡合部95)时,将旋转体配置孔93的内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作为向径向内侧伸出的伸出部96,且在该伸出部96设置有槽(被卡合部95)的构造。在此,被卡合部95形成在周向的两个部位。另外,罩端板部83在旋转体配置部91的Y1方向侧具备开口部97。支承体4的筒部23被插入开口部97。

而且,罩端板部83具备沿X方向贯通的三个贯通孔101~103、两个导向孔104、105。三个贯通孔101~103形成于罩侧板部86的内侧。这些贯通孔101~103设于以等角度间隔包围旋转体配置孔93的位置。换言之,这些贯通孔101~103绕轴线L以等角度间隔设置。在支承体4上设于以等角度间隔包围支承部13的位置的三个风扇固定用轴31~33从X1方向侧插入三个贯通孔101~103。

如图2所示,两个导向孔104、105与设于支承体4的两个导向轴34、35一起构成在X方向上引导可动罩2的导向机构30。两个导向孔104、105是形成于罩侧板部86的外周侧的第一突出部88及第二突出部89的贯通孔88a、89a。设于支承体4的端板部11中的罩侧板部86侧的Z1方向侧的部分的导向轴34从X1方向侧插入第一突出部88的贯通孔88a。设于端板部11中的与罩侧板部86相反侧的Z2方向侧的部分的导向轴35从X1方向侧插入第二突出部89的贯通孔89a。

而且,在罩端板部83形成有从旋转体配置孔93的周围向X2方向突出的筒状肋24。筒状肋24以包围旋转体配置孔93的方式形成。筒状肋24的前端(X1方向的一端)在可动罩2被配置于第二位置2B时与驱动单元3的凸缘部78抵接,抑制冷气从驱动单元3和可动罩2之间的泄漏。

另外,如图4所示,在罩端板部83的对置面83a设有分别包围位于罩侧板部86的内侧的三个贯通孔101~103的三个圆形凹部107~109(罩侧凹部)。三个贯通孔101~103各自在各圆形凹部107~109的圆形底面的中心开口。另外,在罩端板部83的对置面83a上,在三个贯通孔101~103和旋转体配置孔93之间分别设有凸部111~113。

三个凸部111~113分别设于与各圆形凹部107~109的外周缘和对置面83a上的各圆形凹部107~109的开口缘这两方重叠的位置。另外,三个凸部111~113分别设于连结轴线L和三个贯通孔101~103的中心的直线上。各凸部111~113的从X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被设于以等角度间隔包围旋转体配置孔93的位置。各凸部111~113的长边方向朝向旋转体配置孔93的周向。各凸部111~113的前端面111a~113a比圆盘部92更向X1方向突出,在可动罩2上位于最靠X1方向侧的位置。

另外,各凸部111~113与设于支承体4的对置面11c的缓冲部件37~39对置。即,在从X方向观察时,设于支承体4的对置面11c的三个凹部41~43及三个缓冲部件37~39与三个凸部111~113分别重叠。在此,旋转体配置孔93与支承体4的支承部13同轴配置。另外,旋转体66的轴线L沿X方向通过旋转体配置孔93的中心。而且,三个凸部111~113分别设于连结轴线L和围绕该轴线L以等角度间隔形成的三个贯通孔101~103的中心的直线上。因此,在从X方向(直动方向)进行观察时,各凸部111~113位于支承体4的支承部13的外周侧,且被设于以等角度间隔包围支承体4的支承部13的位置。

(配线)

图8是配线5的引绕的说明图。配线5从固定于支承部13的驱动单元3的电动机本体67的供电部70经由缺口17引绕到配线配置槽18内。此时,在配线配置槽18内,配线5在第一爪部25和配线配置槽18的底部18a之间、及第二爪部26和配线配置槽18的底部18a之间引绕,到达端部开口18b。之后,配线5从配线配置槽18的侧板部12侧的一端沿着侧板部12的侧面12a折弯,卡止于配线卡止部45。

在配线卡止部45,配线5从端板部11(端面11a)侧起在第一卡止部分52和侧板部12(侧面12a)之间引绕后,经由突出部分51的与端板部11相反的一侧(X2方向侧)在第二卡止部分53和侧板部12(侧面12a)之间引绕。之后,配线5从配线卡止部45沿Z2方向引出。

从配线卡止部45沿Z2方向引出的配线5在经由第二止脱部分56的端板侧(X1方向侧)后,进一步沿着侧面12a在Z2方向上引出。然后,在第二捆扎部47的端板侧(X1方向侧)延伸,通过捆扎带59捆扎于第二捆扎部47。即,配线5通过插入到槽60并在下侧突部61和上侧突部62之间卷绕于连结部分63的捆扎带59固定于第二捆扎部47。

(流路调节动作)

图9是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的状态的说明图。当经由配线5向电动机本体67供应电力并且驱动驱动单元3时,旋转体66的旋转经由进给丝杠机构94传递到可动罩2。在此,沿X方向(直动方向)引导可动罩2的导向机构30防止可动罩2与旋转体66一起进行共转。因此,当旋转体66旋转时,可动罩2沿着轴线L在X1方向及X2方向上移动。

如图2所示,当旋转体66绕轴线L向顺时针CW的方向旋转时,可动罩2向轴线L方向的X1方向移动。由此,可动罩2被配置在远离开口部O的第一位置2A。在可动罩2被配置于第一位置2A的状态下,开口部O形成开放状态。因此,如图2中箭头C所示,冷气从冷气流路和阻尼装置1之间供应到冰箱柜内。

与此相对,如图3所示,当旋转体66绕轴线L向逆时针CCW的方向旋转时,可动罩2向轴线L方向的X2方向移动。由此,可动罩2被配置于接近开口部O的第二位置2B。在可动罩2被配置于第二位置2B的状态下,可动罩2的罩端板部83经由筒状肋24从X1方向侧接近形成于驱动单元3的旋转体66的凸缘部78。由此,抑制冷气从驱动单元3和可动罩2之间泄漏。另外,在可动罩2被配置于第二位置2B的状态下,可动罩2部分地覆盖冷气流路的开口部O的开口缘。因此,从冷气流路的开口部O供应的冷气如图3中箭头D所示,经由可动罩2的缺口开口87被供应到冰箱柜内。因此,在可动罩2被配置于第二位置2B的状态下,向冰箱内供应比可动罩2处于第一位置2A时少的流量的冷气。

此外,阻尼装置1也有时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和第二位置2B之间的中间位置,调节经过开口部O的冷气的流量。

在此,在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设于可动罩2的凸部111~113与设于支承体4的缓冲部件37~39抵接。另外,缓冲部件37~39在可动罩2被配置于第一位置2A时处于与凸部111~113抵接而弹性变形的状态。因此,在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时,不会产生碰撞声。

另外,在像本例那样,阻尼装置1配置于冰箱内等低温环境中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因结霜等而接触的部件彼此冻结且不能分离的事态。对此,缓冲部件37~39在可动罩2被配置于第一位置2A时与凸部111~113抵接而弹性变形。因此,容易将结霜从凸部111~113与缓冲部件37~39之间排除,能够防止或抑制凸部111~113与缓冲部件37~39冻结且不能分离。

而且,因为将与缓冲部件37~39抵接的部分设定成凸部111~113,所以与没有在可动罩2设置凸部111~113而是与缓冲部件抵接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缓冲部件37~39。

另外,在本例中,如图9所示,在从X方向观察时(从直动方向观察时),各凸部111~113的前端面111a~113a比各缓冲部件37~39小。而且,在从X方向观察时(从直动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凸部111的前端面111a位于缓冲部件37的轮廓的内侧。凸部112的前端面112a位于缓冲部件38的轮廓的内侧。凸部113的前端面113a位于缓冲部件39的轮廓的内侧。因此,在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时,容易使可动罩2的凸部111~113与设于支承体4的缓冲部件37~39抵接。另外,在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时,能够避免可动罩2的凸部111~113与支承体4中未被缓冲部件37~39覆盖的部分碰撞。

另外,可动罩2的凸部111~113的前端位于可动罩2中最靠支承体4侧的位置,所以在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时,能够防止可动罩2上除凸部111~113以外的其他部分与支承体4碰撞。

此外,当缓冲部件37~39因凸部111~113的抵接而弹性变形时,缓冲部件37~39在X1方向上被压扁。因此,凸部111~113的前端成为到达比弹性变形前的状态中的缓冲部件37~39的X1方向侧的端面(可动罩2侧的端面)的位置靠X1方向侧(支承体4的端板部11侧)的位置的状态。另外,当可动罩2从第一位置2A向第二位置2B侧移动时,缓冲部件37~39通过其复原力而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在此,支承体4具备在X方向(直动方向)上与可动罩2对置的对置面11c,在对置面11c上,在从X方向观察时与凸部111~113重叠的位置具备凹部41~43。而且,缓冲部件37~39被配置于凹部41~43。因此,以凹部41~43为标记,容易将缓冲部件37~39配置在支承体4的对置面11c。

另外,可动罩2中,作为凸部111~113,具备从X方向(直动方向)观察时包围支承体4的支承部13配置的三个凸部111~113,支承体4中,作为缓冲部件37~39,具备分别与凸部111~113对置的三个缓冲部件37~39。因此,在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时,可动罩2的姿势稳定。因此,在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时,能够避免可动罩2中除凸部111~113以外的其他部分与支承体4碰撞。

而且,在从X方向(直动方向)观察时,设于可动罩2的各凸部111~113是在支承部13的周向上长的形状,且在从X方向(直动方向)观察时,各缓冲部件37~39是在支承部13的周向上长的形状。因此,在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且各凸部111~113和各缓冲部件37~39抵接时,能够防止或避免可动罩2成为在支承部13的外周侧(驱动单元3的外周侧)倾斜的姿势。

另外,设于可动罩2上的三个凸部111~113被设于从X方向观察时以等角度间隔包围支承部13(驱动单元3)的位置。因此,在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时,可动罩2的姿势稳定。因此,在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时,能够避免可动罩2上除凸部111~113以外的其他部分与支承体4碰撞。

而且,在从X方向观察时,凸部111~113及缓冲部件37~39位于导向机构30和支承部13之间。因此,在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一位置2A时,容易使设于可动罩2的凸部111~113与设于支承体4的缓冲部件37~39抵接。

另外,在本例中,在以驱动单元3的旋转体66的轴线L为中心的径向上,在比风扇固定用轴31~33接近驱动单元3的位置配置有凸部111~113和缓冲部件37~39。因此,容易使设于支承驱动单元3的支承体4的缓冲部件37~39和设于驱动单元3的旋转体66卡合的可动罩2上的凸部111~113抵接。

(变形例)

此外,也可以将凸部111~113设于支承体4上,将缓冲部件37~39设置在可动罩2上。

另外,作为导向机构30,也可以在可动罩2侧设置导向轴34、35,在支承体4侧形成导向孔104、105。

而且,也可以在驱动单元3的旋转体66的圆筒部76的外周面设置螺旋状的凹部作为卡合部80,在可动罩2的旋转体配置孔93的内周面设置与卡合部80卡合而与该卡合部80构成进给丝杠机构94的凸部。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在可动罩2的罩侧板部86设有缺口开口87,但也可以不设置这样的缺口开口87,而是罩侧板部86从罩端板部83的整个外周缘向X2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可动罩2配置于第二位置2B时,可以利用可动罩2覆盖开口部O。因此,在可动罩2被配置于第二位置2B时,可以使通过开口部O的冷气的流量(第一流量)变为零。

而且,在上述的例子中,将配线5从阻尼装置1向上方引出,但也可以将配线5从阻尼装置1向下方引出。在这种情况下,将经由配线配置槽18引出到侧板部12侧的配线5在配线卡止部45从第二卡止部分53和侧板部12(侧面12a)之间引绕之后,经过突出部分51的与端板部11相反侧(X2方向侧)在第一卡止部分52和侧板部12(侧面12a)之间引绕。之后,将配线5从配线卡止部45沿Z1方向引出,经过第一止脱部分54的端板侧(X1方向侧),利用捆扎带59捆扎到第一捆扎部46即可。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安装在冷气(流体)流动的流体通路中的阻尼装置1,但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设置在冷气以外的各种流体(液体或气体)流动的流体通路中的阻尼装置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