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6226发布日期:2022-09-14 12:0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恒湿设备制冷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单压缩结构,在正常运行时,可以满足正常的制冷效果,从而控制文物柜中的恒湿环境,现有制冷系统只是单独的压缩机系统,当恒湿设备中的最重要原件压缩机发生故障,维修人员没有及到位时,长时间柜中恒湿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差,对文物造成极大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技术目的:针对现有单压缩机系统无法持续维持展柜内恒湿环境,易对展品产生损害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持续进行制冷,维持展柜除湿要求的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包括压缩机a和压缩机b,压缩机a和压缩机b的出口端均与用于对冷媒降温的冷凝器连通,在冷凝器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有储液器、干燥机和膨胀阀,冷媒经冷凝器降温后,冷凝液体留存在储液器内,冷媒经干燥机干燥除湿,再由膨胀阀膨胀降温后进入与膨胀阀连通的蒸发器内,蒸发器处于水箱内,浸没在水箱的液位以下,蒸发器的出口端与压缩机a、压缩机b的进口端连通,形成冷媒的循环回路;在水箱上对应设有用于展柜内空气进入和排出的进气口、排气口。
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a、压缩机b的出口端均设有用于控制气体流向的单向阀,两个的单向阀出口端汇集后与冷凝器的进气端连接。
7.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管路采用盘管式结构,沿垂直于盘管的管路方向设有散热风扇。
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a和压缩机b的进口端设有用于关闭气路的电磁阀,电磁阀、压缩机a、压缩机b均与plc控制器连接,由plc控制器进行制冷系统的运行控制。
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压缩机结构,结合plc控制器可以自动进行两台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切换,在其中一台压缩机产生故障时,仍可以维持恒湿设备的运行,保证展柜内的环境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并且冷媒和油气经过冷凝产生的液化部分可以暂存与储液器内,实现气液分离,可以避免对压缩机的运行工况产生影响,提升使用寿命。
11.2、本实用新型在压缩机的出口端设有单向阀,冷媒从压缩机出来经过单向阀后最终汇集进入冷凝器,在其中一台压缩机停机时,单向阀可以避免冷媒产生回流。
12.3、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采用盘管式结构,并配有散热风扇辅助进行热量交换,提
高换热效率。
13.4、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a和压缩机b的进口端设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可以单独关闭某一压缩机的通路,使系统能够使用单台压缩机进行工作,并且配合plc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整个系统能够智能化运行,压缩机的维修的过程中,不需要停机。可以直接操作。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16.其中,1-压缩机a、2-压缩机b、3-冷凝器、4-储液器、5-干燥机、6-膨胀阀、7-蒸发器、8-水箱、9-进气口、10-排气口、11-单向阀、12-散热风扇、13-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18.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包括压缩机a1和压缩机b2,压缩机a1和压缩机b2的出口端均与用于对冷媒降温的冷凝器3连通,在冷凝器3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有储液器4、干燥机5和膨胀阀6,冷媒经冷凝器3降温后,冷凝液体留存在储液器4内,冷媒经干燥机5干燥除湿,再由膨胀阀6膨胀降温后进入与膨胀阀6连通的蒸发器7内,蒸发器7处于水箱8内,浸没在水箱8的液位以下,蒸发器7的出口端与压缩机a1、压缩机b2的进口端连通,形成冷媒的循环回路;在水箱8上对应设有用于展柜内空气进入和排出的进气口9、排气口10。
19.压缩机a1和压缩机b2可以同时进行工作,冷媒共同汇集进入冷凝器3内,也可以依据工况需求选在同时单独仅有一台压缩机工作,为避免两台压缩机之间相互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a1、压缩机b2的出口端均设有用于控制气体流向的单向阀11,两个的单向阀出口端汇集后与冷凝器3的进气端连接,单向阀11能够避免冷媒回流。
20.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3的管路采用盘管式结构,沿垂直于盘管的管路方向设有散热风扇12,冷媒从压缩机出来时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此状态仅相对于冷媒在整个循环回路中的状态来说处于温度和压力相对较高的状态,不作为对冷媒的实际压力与温度的限制;在冷媒经过冷凝器3后,温度降低,部分冷媒混合压缩机内的油气会液化,在冷媒进入储液器4后,气液分离,气态的冷媒依次流经干燥剂5、和膨胀阀6,最后在蒸发器7内与水箱8内的水进行换热。
21.为了在单台压缩机工作时不会对另一压缩机的维护和维修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a1和压缩机b2的进口端设有用于关闭气路的电磁阀13,电磁阀13、压缩机a1、压缩机b2均与plc控制器连接,由plc控制器进行制冷系统的运行控制。
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压缩机a所在的系统为制冷系统a,压缩机b所在的系统为制冷系统b,制冷系统a和制冷系统b共用冷凝器3、储液器4、干燥剂5、膨胀阀6和蒸发器7,制冷系统a开始启动由压缩机a开始将冷媒以高温高压的形式从压缩机a经过其出口端的单向阀送到冷凝器3内,风扇散热液化之后进入储液器4和干燥机5,冷媒变成中温高压,由膨胀阀6
将冷媒转化为低温低压,送至蒸发器7内与水箱8内介质进行冷热交换,将介质温度降下来,最后冷媒经过压缩机a上的电磁阀,进入压缩机a,以此循环,展柜内的空气有设备输送从水箱8的进气口9输入,空气与水箱内的水之间换热,然后从水箱的排气口10排出,由于不同温度下,空气的饱和度不同,以此控制空气内含有的水汽量,进而实现对展柜内湿度的控制。由机器plc控制系统判断压缩机的电流大小,来控制压缩机a和压缩机b工况的切换。如果制冷系统a的压缩机虽坏,直接可以在单向阀后端和电磁阀前端直接截断,进行压缩机更换。
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a(1)和压缩机b(2),压缩机a(1)和压缩机b(2)的出口端均与用于对冷媒降温的冷凝器(3)连通,在冷凝器(3)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有储液器(4)、干燥机(5)和膨胀阀(6),冷媒经冷凝器(3)降温后,冷凝液体留存在储液器(4)内,冷媒经干燥机(5)干燥除湿,再由膨胀阀(6)膨胀降温后进入与膨胀阀(6)连通的蒸发器(7)内,蒸发器(7)处于水箱(8)内,浸没在水箱(8)的液位以下,蒸发器(7)的出口端与压缩机a(1)、压缩机b(2)的进口端连通,形成冷媒的循环回路;在水箱(8)上对应设有用于展柜内空气进入和排出的进气口(9)、排气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a(1)、压缩机b(2)的出口端均设有用于控制气体流向的单向阀(11),两个的单向阀出口端汇集后与冷凝器(3)的进气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的管路采用盘管式结构,沿垂直于盘管的管路方向设有散热风扇(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a(1)和压缩机b(2)的进口端设有用于关闭气路的电磁阀(13),电磁阀(13)、压缩机a(1)、压缩机b(2)均与plc控制器连接,由plc控制器进行制冷系统的运行控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包括压缩机A和压缩机B,压缩机A和压缩机B的出口端均与用于对冷媒降温的冷凝器连通,在冷凝器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有储液器、干燥机和膨胀阀,冷媒经膨胀阀膨胀降温后进入与膨胀阀连通的蒸发器内,蒸发器的出口端与压缩机A、压缩机B的进口端连通,形成冷媒的循环回路;在水箱上对应设有用于展柜内空气进入和排出的进气口、排气口;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压缩机结构,结合PLC控制器可以自动进行两台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切换,在其中一台压缩机产生故障时,仍可以维持恒湿设备的运行,保证展柜内的环境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内的环境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内的环境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许冬冬 孟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维塔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4
技术公布日:2022/9/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