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气机冷凝水排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331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气机冷凝水排放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气机积水排放结构,尤其指分离式冷气、中央空调系统冷排机。
目前,现有中央空调系统主要是在定点产生冰水,而后将冰水延管路分送至大楼各部所设的冷排机内,供冷排机上设有的的风箱及风扇吹送将凉风吹出,而风箱产生的冷凝水则下设一集水盘,外接集合管路再回至定点循环应用,如


图1所示,当面临梁柱或特殊地形,无法突破排水问题,往往需将集合管倾斜下降,移位配合地形,以求排水通畅,因此导致整楼所设的天花板需配合下降。同样在受到地形限制的各类冷凉设备的排水设计上,譬如现有流行的分离冷气机上面,由于分离冷气机系分装在室内各处,各部冷气机虽然有集水盘及排水口,但是,安装的室内却不见得就有十分良好的排水管道可循,因此,多数使用者仍需忍痛钻孔,破坏壁面以便设置管道将水排去;这样一来,大大影响后续装璜格局布置变化的机动性。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间歇式动作,将冷凝水有效地扬升排去,使设备的安装不受地形限制,此外,还设有故障时另循管道及掩去接管线的遮片。
本实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气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是它是在容器内分隔成一主要容水区和一侦测容水区构成的储水容器,其中主要容水区对外设有一进水口及带有一泵的出水口,而侦测容水区内设有一浮动开关,侦测容水区与主要容水区相隔的壁上设有缺口,该缺口口缘下侧具有与吸管外缘形状相对并呈一半的凹槽,该侦测容水区内具有一吸管跨接至主要容水区内。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高效率排去积水,又省电,还不影响室内装璜布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习用空调冷排机排水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立体外观图;图3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排放结构内部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起始储水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图5的A放大图;图7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启动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图7的B放大图;图9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满水排放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泵停止排水后,两容水区液面平衡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警示框及切换阀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予警及电磁阀切换排水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紧急排水口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与分离式冷气组接的外观示意图;
图15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遮盖外观示意图;图中1.储水容器 11.主要容水 111.进水 1111.切换阀 1112.电磁阀112.出水口 1121.逆止阀 113.排水 1131.水阀开关 12.侦测容水区 121.壁 122.缺口 123.通道 127.凹槽 B.容水区 124.浮筒或浮球 1241.警示线液面 125.吸管 126.框孔 2.泵 21.马达22.警示灯 23.警报器 3.浮动开关 31.触动开关 4.遮片 41.薄片体 42.形柱 C.吸管内液面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具有相分隔的主要容水区11及侦测容水区12组成的储水容器1。
主要容水区11对外设有一进水口111及带有一泵2的出水口112,其进水口111用以连接冷气机的集水盘,而出水口112则接排水管路牵至屋外排放,泵2是由同步马达21带动运转的齿轮泵。其中,该两齿轮系设置在一呈密闭状的葫芦槽内,再盖覆一盖片,而形成密闭的泵2,如图3,4所示,其容量两齿轮的葫芦槽,除其底侧(主要容水区的底侧)为密闭状外,其上侧亦具有一盖片而予以封闭,齿轮式泵的两齿轮无论如何旋转,齿间皆完全密闭,且两齿轮外缘与葫芦槽间精密地配合而形成泵2。
侦测容水区12是由储水容器1内壁121区隔而成,其相隔的壁121上适当位置设有缺口122,使储水时会将主要容水区11注到一定水位高度后,才溢水进入侦测容水区12中;另外,跨置该吸管的缺口122下缘,进一步形成一半圆形凹槽127,如图6所示,可嵌置吸管122。侦测容水区12内设有一浮动开关3为浮球或浮筒124式,系由侦测容水区12内所设的一中空上升通道123,在通道123上设一触碰开关31(具有触碰弹片)与道中设有一浮球124(或浮筒)而组成,侦测容水区12并具有一吸管12,借缺口122的凹槽127而跨连接至主要容水区11内靠近泵2处,具两端悬空略等高。
将上述结构安装在受地形限制的分离冷气机或中央空调的冷排机外或内,组合后如图5所示,当本实施例与冷气排机相接后,分离式冷气机运转时产生的冷凝水,经进水口111注进主要容水区11内,此时泵2还未启动,直到积水达到一定水位后,由于吸管125两端悬空,故能形成“虹吸管原理”,由于吸管两端贯通,在主要容水区11开始进水时,该吸管亦具有相同的液位高度、且由于该缺口122的口缘下侧,另外具有一下凹的凹槽127,如图6所示,因此,吸管122的内径下缘更低于缺口122的口缘下侧。
如图7所示,主要容水区11的水,在将满至缺口时,由于水与吸管管壁的附着力及水分子的表面强力影响,使其吸管内的液面C会较主要容水区11的液面B稍高一些,如图8所示,使主要容水区的水会顺着吸管125流入侦测容水区12内,且保持吸管内充满水,因此,该区的水可先在溢入缺口122前,即透过较低的吸管,而流入侦测容水区12内,浮球124即随该区的液面而在上升通道123由上升(或浮筒124借上升通道124浮升);渐渐地直到侦测容水区12内的水位,满到使浮球(浮筒)124上升并抵到触碰开关31,此时,吸管由完全充满水,且泵2开始启动进行排水如图9所示,马达21带动泵2运转时,首先将主要容水区11内的积水优先排去,排水时即使主要容水区11的水位下降低于侦测容水区12,但是,因大气原理的作用,其吸管两端皆仍浸于水中(虹吸现象尚未开始),侦测容水区的水仍暂无法借吸管而抽至主要容水区,使侦测容水区12内水位依然维持一定准位,故排水仍能继续不会造成断断续续,直到主要容水区11内的积水排出大半,此时,由于水压变化及泵2的持续作用(虹吸现象开始的瞬间),则由吸管125顺势将侦测容水区12的积水吸出排放(虹吸现象开始),直至侦测容水区12内的水被动抽离一适当量,使其内的浮球124(或浮筒)下降而脱离能动开关31(泵2停止运转)时,虹吸现象并未停止,在其持续抽水且主要容水区又因泵停止运转,而使出水口112封闭下,两容水区的液面相对增减,当到达两容水区的液面高度相同时,如
图10所示,虹吸现象方停止,此时吸管的两端皆仍侵于两容水区的液内,因此,吸管125内并无空气而只有水,在下次泵2启动时,乃无既抽水又抽空气。由于整组结构采用间歇性排放,既省电又延长使用寿命。
其中,在泵2排水至主要容水区液面呈适当高度时,该吸管125因泵2的旋转而构成虹吸管原理(水流抽气法),使该吸管在两容水区具有一适当的液面差时,位于侦测容水区12内的吸管125可具有相同的液面高度(即临界于缺口122),再往泵2的抽力(水流抽气层)及两容水区高低液面差的水压,使吸管125内的液面可爬过该缺口122的高度,达到虹吸管的抽吸现象。
其中的浮球亦可使用浮筒124,由于效果相同,故不累述,在图3中将浮筒以叠线表示、且相对应较短的通道123亦可虚线表示。

图11所示,在出水口112设有一逆止阀1121,以免排水反向进入储水容器1内,另外为了使本实施例在操作执行时有较完善的考虑,在浮筒124上设一警示线1241,而在侦测容水区12外壁上适当位置设有一透明框孔126,进水口111上可设三叉管路并具有一切换阀1111,借此,使得触碰开关31被顶,而泵2失效无法排水时,积水过多测使警示线1241从框孔126内浮现,予警告知使用者改以手动法切换阀1111,将水另循管道排去,避免积水内溢造成室内漏水的困扰。

图12所示,将触碰开关31直接设为两段,第一段接泵2,第二段接一警示灯22与警报器23,而进水口111上所设三叉管路改成一电磁阀1112,亦由第二段所控制,借泵2万一失效,内部积水持续上升时,可会浮筒124(或浮球)再升高,进而抵到第二段触碰开关31,使电磁阀1112处在自行改道排水位置上,同时警示灯22闪烁、警报器23鸣响,通知维修人员察看并排除故障。

图13所示,上述两例的紧急排放位置亦可设在储水容器1下方,譬如在储水容器1下方设一紧急排水口113,令排水口113内管与上述的主要容水区11及侦测容水区12相通,另一端设有水阀开关1131连接紧急排放管路,如此,必要时以手拨水阀开关1131,亦达到相同的紧急排放效果。

图14,15所示,进水口111与出水口112设在同一边,并配置一遮片4,该遮片4系为一薄片体41,其面上突设一槽钢形柱42,可配合不同冷气机,自由选择靠接左边或靠接右边,同时连接管配妥后,可用槽钢形柱42,配合槽钢形柱42柄合扣接在进水口111与出水口112的管径上。
权利要求1.一种冷气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是它是在容器内分隔成一主要容水区和一侦测容水区构成的储水容器,其中主要容水区对外设有一进水口及带有一泵的出水口,而侦测容水区内设有一浮动开关,侦测容水区与主要容水区相隔的壁上设有缺口,该缺口口缘下侧具有与吸管外缘形状相对并呈一半的凹槽,该侦测容水区内具有一吸管跨接至主要容水区内。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气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浮动开关是由侦测容水区内的中空上升通道上的触碰开关及其通道中的浮球组成,上述主要容水区的泵为同步马达带动的齿轮泵。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气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浮球上设有警示线,而上述侦测容水区外壁上具有一透明框孔,并且上述主要容水区的进水口上设有三叉管路及一切换阀。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气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浮动开关的触碰开关的第一段连接上述泵,第二段连接警示灯和警报器。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气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是上述储水容器下方具有一紧急排水口,该排水口连通主要容水区和侦测容水区、且在其另一端设有水阀开关。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气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是上述主要容水区的泵出水口上设有一止逆阀。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气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是上述主要容水区的进、出水口处设置一遮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气机积水排放结构,尤其指分离式冷气、中央空调系统冷排机。它是在容器内分隔成一主要容水区和一侦测容水区构成的储水容器,其中主要容水区对外设有一进水口及带有一泵的出水口,而侦测容水区内设有一浮动开关,侦测容水区与主要容水区相隔的壁上设有缺口,该缺口口缘下侧具有一吸管跨接至主要容水区。从而高效率排去积水,又省电,还不影响室内装璜布置。
文档编号F25B43/00GK2268233SQ9621237
公开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7日
发明者陈忠言 申请人:陈忠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