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冷暖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5253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冷暖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冷暖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微通道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充注量少等优点,早已在室外单冷机上大批量推广使用,在微通道蒸发器及热泵机型上技术尚不太成熟,主要存在气液两相分配不均、制冷制热流路难以兼顾等难题,使得热泵型微通道换热器难以进入实用化阶段。
[0003]为了解决气液两相分配不均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集流管内设置有带分流孔的均流板,制冷剂从均流板的一侧进入,通过分流孔后流入均流板的另一侧,从而可以获得较好的均流效果。
[0004]对于采用两个以上的流程的微通道换热器,为了提高均流效果,在相邻两个流程之间设置有均流板,这样当制冷剂从集流管内的一个流程流入到另一个流程时,通过均流板分流制冷剂,从而获得比较好的均流效果。但现有的多流程微通道换热器无法实现制冷制热双向分流均匀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制热双向分流均匀的微通道换热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微通道换热器的冷暖空调器。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I进出口、第2进出口、第I集流管、第2集流管、多个换热管、分流装置和隔离装置,多个所述换热管设置于所述第I集流管与所述第2集流管之间并将所述第I集流管和所述第2集流管连通,所述隔离装置设置于所述第I集流管和所述第2集流管内,使多个所述换热管限定出至少两个流程,所述分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I集流管和所述第2集流管内,所述分流装置上设置有分流孔,所述隔离装置和所述分流装置被设置为使从所述第I进出口或所述第2进出口进入所述流程的制冷剂、从一个所述流程流出至另一个所述流程的制冷剂以及从所述流程流出至所述第2进出口或所述第I进出口的制冷剂均通过所述分流孔。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剂进入所述流程所经过的所述分流孔的孔径从进入侧开始由近及远递增。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剂进入所述流程所经过的所述分流孔的孔径的递增方向与从该流程流出所经过的所述分流孔的孔径的递增方向相反。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剂进入所述流程所经过的所述分流孔的孔距从进入侧开始由近及远递减。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剂进入所述流程所经过的所述分流孔的孔距的递减方向与从该流程流出所经过的所述分流孔的孔距的递减方向相反。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装置使多个所述换热管限定出第I流程和第2流程,所述隔离装置和所述分流装置将所述第I集流管的内腔分隔成第I内腔、第2内腔、第3内腔和第4内腔,所述第I内腔与所述第I流程中的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2内腔与所述第2流程中的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3内腔经所述分流孔与所述第I内腔连通,并且与所述第I进出口连通,所述第4内腔经所述分流孔与所述第2内腔连通,并且与所述第2进出口连通;所述隔离装置和所述分流装置将所述第2集流管的内腔分隔成第5内腔、第6内腔和第7内腔,所述第5内腔与所述第I流程中的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6内腔与所述第2流程中的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7内腔经所述分流孔与所述第5内腔和所述第6内腔连通。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装置包括第I孔板和第2孔板,所述第I孔板和所述第2孔板上均设置有所述分流孔,所述第I孔板沿轴向设置于所述第I集流管内,且将所述第I集流管内腔分隔成第I空间和第2空间,所述第I空间与多个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2孔板沿轴向设置于所述第2集流管内,且将所述第2集流管内腔分隔成第3空间和第4空间,所述第3空间与多个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隔离装置包括第I隔板和第2隔板,所述第I隔板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第I空间和所述第2空间内,且将所述第I空间和所述第2空间分隔成所述第I内腔、所述第2内腔、所述第3内腔和所述第4内腔,所述第2隔板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第3空间内的与所述第I隔板相对应的位置,且将所述第3空间分隔成所述第5内腔和所述第6内腔,所述第4空间构成所述第7内腔。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I隔板具有第I隔板本体、设置于该第I隔板本体上的插槽以及自该第I隔板本体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的第I连接部,所述第I集流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I开口,所述第I隔板本体通过第I开口插入所述第I集流管内,所述插槽与所述第I孔板插接配合,所述第I连接部与所述第I集流管的管壁连接;所述第2隔板具有第2隔板本体以及自该第2隔板本体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的第2连接部,所述第2集流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2开口,所述第2隔板本体通过第2开口插入所述第2集流管内,所述第2连接部与所述第2集流管的管壁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装置使多个所述换热管限定出第I流程、第2流程和第3流程,所述隔离装置和所述分流装置将所述第I集流管的内腔分隔成第8内腔、第9内腔、第10内腔、第11内腔和第12内腔,所述第8内腔与所述第I流程中的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9内腔与所述第2流程中的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10内腔与所述第3流程中的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11内腔经所述分流孔与所述第8内腔连通,并且与所述第I进出口连通,所述第12内腔经所述分流孔与所述第9内腔和所述第10内腔连通;所述隔离装置和所述分流装置将所述第2集流管的内腔分隔成第13内腔、第14内腔、第15内腔、第16内腔和第17内腔,所述第13内腔与所述第I流程中的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14内腔与所述第2流程中的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15内腔与所述第3流程中的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16内腔经所述分流孔与所述第13内腔和所述第14内腔连通,所述第17内腔经所述分流孔与所述第15内腔连通,并且与所述第2进出口连通。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装置包括第3孔板和第4孔板,所述第3孔板和所述第4孔板上设置有所述分流孔,所述第3孔板沿轴向设置于所述第I集流管内,且将所述第I集流管内腔分隔成第5空间和第6空间,所述第5空间与多个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4孔板沿轴向设置于所述第2集流管内,且将所述第2集流管内腔分隔成第7空间和第8空间,所述第7空间与多个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隔离装置包括第3隔板、第4隔板、第5隔板和第6隔板,所述第3隔板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第5空间和所述第6空间内,所述第3隔板将所述第6空间分隔成所述第11内腔和所述第12内腔,所述第4隔板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第5空间内,且与所述第3隔板一起将所述第5空间分隔成所述第8内腔、所述第9内腔和所述第10内腔,所述第5隔板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第7空间内的与所述第3隔板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6隔板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第7空间和所述第8空间内的与所述第4隔板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6隔板与所述第5隔板一起将所述第7空间分隔成所述第13内腔、所述第
14内腔和所述第15内腔,所述第6隔板将所述第8空间分隔成所述第16内腔和所述第17内腔。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装置包括第I孔管、第2孔管、第3孔管和第4孔管,所述第I孔管、所述第2孔管、所述第3孔管和所述第4孔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所述分流孔,所述第I孔管和所述第2孔管沿轴向设置于所述第I集流管内,所述第I孔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该第I孔管的开口端从所述第I集流管的端盖伸出,该第I孔管的内部构成所述第11内腔,所述第2孔管的两端封闭,该第2孔管的内部构成所述第12内腔,所述第3孔管和所述第4孔管沿轴向设置于所述第2集流管内,所述第3孔管的两端封闭,该第3孔管的内部构成所述第16内腔,所述第4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该第4孔管的开口端从所述第2集流管的端盖伸出,该第4孔管的内部构成所述第17内腔;所述隔离装置包括第7隔板、第8隔板、第9隔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