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56321阅读:9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液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中型或者大型制冷系统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在大型或者中型制冷系统中,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通常安装有分离器,以实现气态和液态制冷剂的分离,使得制冷剂均以气态的形式从压缩机的吸气口进入,防止对压缩机造成液击;在气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的过程中,还会携带冷冻油,以便对压缩机进行润滑,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转;同时,分离器还可以将液体制冷剂进行储存。
[0003]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分离器一种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04]现有技术中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立式和卧式两种,其中,立式气液分离器包括上封头I’和下封头2’,两者上下封装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容积的密闭腔体,该腔体在承受一定压力的情况下不会泄露或者破损;上封头I’上还设有进气管3’和出气管4’,通过蒸发器输出的处于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通过进气管3’引入所述密闭腔体内,在所述密闭腔体内完成气液分离后,将气态的制冷剂通过出气管4’输出至压缩机;在进气管3’与上封头I’的连接处、出气管4’与上封头I’的连接处均设有衬套5’,以提高连接处的气密性;在所述密闭腔体中内置有U型管6’,U型管6’的一端处于开口状态,另一端与出气管4’连通;在U型管6’的弯管处设有回油孔。
[0005]具体地,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从进气管3’进入密闭腔体,由于密闭腔体的体积较大,制冷剂进入后会迅速扩散,则液体的制冷剂在重力的作用下呈液滴状向下低落,密度较小的气态制冷剂会上浮,气态和液体制冷剂相互分离;上浮的气态制冷剂会进入U型管6’的开口端,并沿U型管6’流动;当气体流经U型管6’上的回油孔时,在虹吸作用下会吸取密闭腔体内的冷冻油,气体随同冷冻油一起输送至出气管4’,然后进入压缩机内,以便通过冷冻油对压缩机进行润滑。
[0006]实践中,不管立式气液分离器还是卧式气液分离器,回油能力均是一个重要性能指标,若要回油良好,回油孔处需要有适当的压力差,以保证冷冻油被吸入压缩机内,对压缩机进行有效润滑。
[0007]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气液分离器,以增大回油孔处的压力差,进一步提高回油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回油孔处的压力差较大,回油能力强。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密封罐和内置在所述密封罐中的U型管,所述U型管设有回油孔,所述U型管的出气端连通有出气管,所述U型管上与所述回油孔对应位置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出气管的截面积。
[0010]在U型管与回油孔对应的位置,其截面积小于出气管的截面积,则当气态制冷剂流经回油孔所在的位置时,由于供气态制冷剂通过的截面减小,且气态制冷剂的流通量以及流通所需时间是一定的,故气体的流速会提高,进而在回油孔处产生更大的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会有更多的冷冻油吸入回油孔内,随同气体输送到压缩机中,对压缩机进行有效润滑。
[0011]优选地,所述U型管具有与所述出气端连通的主体段,所述回油孔设置在所述主体段,所述主体段的内径小于所述出气管的内径。
[0012]可以整体缩小U型管的内径,使得整个气体的通流管路变小,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气体会快速流向管径较大的出气管,加快了气体在U型管内的流通速度,以起到提高回油孔处负压的作用,进而提高回油能力。
[0013]优选地,所述出气端和所述主体段的内径相等,所述出气端进行扩口,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进行缩口,以便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连通。
[0014]优选地,所述U型管一体加工成型,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出气管的内径相等。
[0015]为便于实现U型管与出气管的连接,可以将U型管的出气端进行扩口处理,或者将其设置为内径不等的一体成型件,以便出气端能够与出气管的进气端适配连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0016]优选地,所述U型管上插装有过滤件,所述回油孔设置在所述过滤件的插入端,以缩减所述U型管上与所述回油孔对应位置的截面积至小于所述出气管的截面积。
[0017]当U型管上插装过滤件时,可以将回油孔开设在过滤件的插入端,然后控制过滤件伸入U型管内部,从而通过过滤件缩减气体的流通通道,当气体流经回油孔所在的位置时,受到过滤件的限制而在小口径下流动,其流速提高,在回油孔处产生较大负压。
[0018]优选地,所述过滤件的插入端伸入所述U型管内的深度可调,以调节在回油孔处产生负压的大小,控制回油量。
[0019]优选地,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U型管的弯管上,所述弯管处于内侧的外壁向内凹进。
[0020]还可以将U型管的弯管内侧向内凹进,以进一步缩小气体的流通路径,加快气体流经回油孔的速度,增大回油孔处的负压。
[0021]优选地,所述U型管与所述出气管等内径设置。
[0022]过滤件采用上述结构实现对回油孔处截面积的改变,以形成虹吸所需的负压,此时可以将U型管与出气管等内径设置,以简化加工工艺和安装过程。
[0023]优选地,所述U型管上与所述回油孔对应位置的截面积为所述出气管的截面积的30%?90%,此时的回油效果较佳。
[0024]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定位所述密封罐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支撑在所述密封罐的底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分离器一种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气液分离器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所示气液分离器中进气管、出气管和U型管一种设置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U型管的弯管一种设置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U型管的弯管另一种设置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1 中:
[0031]I’上封头、2’下封头、3’进气管、4’出气管、5’衬套、6’ U型管
[0032]图2-5 中:
[0033]I密封罐、11上封头、12下封头、2U型管、21回油孔、22出气端、23主体段、3出气管、31进气端、4过滤件、5安装板、6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回油孔处的压力差较大,回油能力强。
[003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6]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气液分离器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7]本发明的气液分离器包括密封罐I和内置在密封罐I中的U型管2,U型管2设有供冷冻油进入的回油孔21,以及与出气管3连通的出气端22 ;在U型管2上与回油孔21对应位置的截面积小于出气管3的截面积,以便在回油孔21处产生较大的负压,将冷冻油吸入U型管2内,随同气体进入出气管3,并通过出气管3输送至压缩机内,对压缩机进行润滑。
[0038]本发明的气液分离器设置在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通过进气管6将处于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从蒸发器引入密封罐I中,由于气液的密度差异等,液态制冷剂沿密封罐I的内壁向下流到密封罐I的底部,气态制冷剂以气体形式上升;u型管2与出气端22相对的另一端设置为自由开口状,则升上的气体由U型管2的开口进入U型管2内,并沿U型管2流动;当流经回油孔21所在的位置时,会在回油孔21处产生较大负压,由于回油孔21浸没在冷冻油中,根据虹吸原理,处于密封罐I中的冷冻油被吸入U型管2内,然后随同气态制冷剂进入出气管3中,借助出气管3输送至压缩机中,对压缩机进行润滑。
[0039]由于产生虹吸现象的压力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液态制冷剂与液态冷冻油本身的重力产生,另一部分为气流通过出口管时在回油孔部位产生的负压;前者由系统当中充注的制冷剂以及冷冻油的量决定,难以调整,本发明即通过调整后者实现对回油能力的提闻。
[0040]所述U型管2上与回油孔21对应位置的截面积是指对开设回油孔21的位置进行剖面所形成截面的截面积;也可以将U型管2上与回油孔21对应位置理解为由开设回油孔21的位置向两端延伸一定距离形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