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膜式蒸发器及空调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29913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降膜式蒸发器及空调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热交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及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大型水空调机组蒸发器常见的有两种形式:满液式蒸发器和降模式蒸发器。降模式蒸发器采用顶部进液,由均流器/布液器将液态冷媒滴淋到换热管上,相对于满液式蒸发器,其换热效率大大提升,同时减少了冷媒的使用量。
[0003]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目前,降膜式蒸发器采用与满液式蒸发器类似结构,布液器沿壳体全长布置,由于壳体长度往往长达数米,导致布液器也需达到同样长度,布液器的加工和装配难度大,均液效果较差,换热效率相对于理论偏低,无法完全体现降膜式蒸发器的优势。而且由于布液器较长,底面的水平度难以保证,会加重分液不均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及空调设备,用以降低降膜式蒸发器的制造难度,改善换热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包括至少两个蒸发器模块;各所述蒸发器模块上下叠设,使得冷媒能从上方的所述蒸发器模块流向下方的所述蒸发器模块。
[0007]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各所述蒸发器模块设有独立的布液器。
[0008]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最下方的所述蒸发器模块具有进液管和满液区;其他的所述蒸发器模块的上部设有进液管,下部设有出液管;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蒸发器模块中,上方的所述蒸发器模块的出液管与下方的所述蒸发器模块的进液管连通。
[0009]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最下方的所述蒸发器模块中的换热管以转角三角形形式布管,所述换热管伸入到所述满液区中。
[0010]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最下方的所述蒸发器模块的所述满液区设有液位感应装置。
[0011]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各所述蒸发器模块的水路是串联或并联的。
[0012]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最上方的所述蒸发器模块的体积大于其他的所述蒸发器模块。
[0013]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蒸发器模块的壳体固定相连。
[0014]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模块的数量为2-10个。
[00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降膜式蒸发器。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0017]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个蒸发器模块上下叠设,在需要满足相同的蒸发需求的情况下,蒸发器模块的数量越多,各个蒸发器模块的长度可以越短,如此可以大大降低蒸发器的制造难度,且蒸发器模块内的布液器的长度也可随之缩短,也降低了布液器的制造难度,保证了均液效果,保证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膜式蒸发器的主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常规模块主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发明常规模块俯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发明常规模块不含壳体部分的轴侧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发明上模块不含壳体部分的轴侧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发明下模块不含壳体部分的轴侧不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上模块; 2、常规模块;3、下模块;
[0027]4、左水室; 5、右水室;6、管板;
[0028]7、壳体; 8、换热管;9、布液器;
[0029]10、隔板; 11、气液分离器; 12、集液板;
[0030]13、进液管;14、出液管;15、出气管;
[0031]16、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003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包括至少两个蒸发器模块;各蒸发器模块上下叠设,使得冷媒能从上方的蒸发器模块流向下方的蒸发器模块。
[0034]为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先介绍降膜式蒸发器的结构。
[0035]本实施例中,将位于最上方的蒸发模块称为上模块1,将位于中间的若干个蒸发器模块称为常规模块2,将位于最下方的蒸发器模块称为下模块3。各个蒸发器模块均可以采用下述常规结构:包括左水室4、右水室5、管板6、壳体7、换热管8、布液器(也称为均液器)9、隔板10、气液分离器11、集液板12、进液管13、出液管14、出气管15。壳体7横向放置,壳体7的两端分别为左水室4和右水室5,壳体7的左、右侧分别设有管板6,管板6用于固定换热管8。壳体7上部设有进液管13,下部设有出液管14。壳体侧部设有出气管15。壳体7底部设有集液板12,集液板12位于换热管8的下方,用于承接换热管8滴下来的未蒸发的冷媒,然后将冷媒经由出液管14输出。为了减少气流冲击,在出气口前方设置隔板10,将换热管8区域与出气口隔开,并在隔板10下方设置作为气液分离器11的气液过滤网以减少气体带液量。
[0036]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个蒸发器模块上下叠设,在需要满足相同的蒸发需求的情况下,蒸发器模块的数量越多,各个蒸发器模块的长度可以越短,如此可以大大降低蒸发器的制造难度;并且蒸发器模块内的布液器9的长度也可随之缩短,也降低了布液器9的制造难度。可见,上述降膜式蒸发器的壳体7长度较短,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
[0037]此处,各蒸发器模块设有独立的布液器9。蒸发器模块的长度缩短,布液器9的长度随之缩短。如此可以保证布液器9的制造精度,提高均液效果,提升换热效率。
[0038]降膜式蒸发器采用多个模块立式堆叠结构,从上至下为上模块1、常规模块2、下模块3,每个模块都有独立的布液器9,可实现多次均液,而且可实现除上模块1外的其他模块中布液器9实现全液相进出液,更加接近理论的滴液情况,提高了换热效率。
[0039]参见图1,最下方的蒸发器模块具有进液管13和满液区;其他的蒸发器模块的上部设有进液管13,下部设有出液管14。其中相邻的两个蒸发器模块中,上方的蒸发器模块的出液管14与下方的蒸发器模块的进液管13连通。
[0040]此处,下模块3取消了的出液管14,设置了满液区。
[0041]为提高换热效率,最下方的蒸发器模块中的换热管8以转角三角形形式布管,换热管8伸入到满液区中。具体地,最下方的蒸发器模块的换热器底部的多根换热管8以转角三角形形式布管,且这多根换热管8伸入到满液区中。
[0042]进一步地,最下方的蒸发器模块的满液区设有液位感应装置,即下模块3中设有满液区,满液区内设有液位感应装置,以检测满液区内的液位。
[0043]参见图1,各蒸发器t旲块的水路是串联或并联的。本实施例中以串联为例,相邻的两个蒸发器模块中,位于上方的蒸发器模块的出水管与位于下方的蒸发器模块的进水管通过接管16连通。
[0044]此处,最上方的蒸发器模块的体积大于其他的蒸发器模块。在相同的长度(即图1的左右方向)和宽度尺寸下,可以增加上模块1的高度。上模块1进液的同时还有一定量的气相冷媒,因此上模块1壳体7还需要一定得到气相空间,同时布液器9也要为气相冷媒预留空间,故可将上模块1设置得比较高一些。
[0045]为使得降膜式蒸发器结构稳固,相邻的两个蒸发器模块的壳体7固定相连。具体可采用螺栓连接。
[0046]考虑到实际使用需求,蒸发器模块的数量为2-10个,较优为2至5个。
[0047]下面给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0048]参见图1至图6,先介绍一下各个蒸发器模块的具体结构。按照上文所述,最上方的为上模块1,中间的为常规模块2,最下方的为下模块3。
[0049]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降膜式蒸发器采用模块化结构,将整套蒸发器分成多个结构相同或者相近的蒸发器部件。整套蒸发器由三个最基本模块组成:上模块1 (如图4)、常规模块2(如图2)、下模块3(如图5)。常规模块2为蒸发器部件的基本单元,上模块1、下模块3都是在常规模块2的基础之上进行衍生的。在整个降膜式蒸发器的整套壳程只有两个模块时,可以不使用常规模块2。同时设置上模块1、下模块3可以保证功能的完整性,上模块1进液的同时还有一定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