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液氧过冷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85105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液氧过冷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液氧过冷器。
【背景技术】
[0002]液氧/煤油发动机低液氧入口温度边界条件试车,要求发动机工作时,液氧入口温度最低达一 191°C,为具备该能力,试车台需具备将温度为一 183°C的普通液氧,快速降温至一 194°C的能力。但现有技术缺少一种将普通液氧的温度降低至一 194°C的设备。

【发明内容】

[0003]为了保证温度为一183°C的普通液氧,快速降温至一 194°C,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液氧过冷器。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0005]—种低温液氧过冷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液氮贮箱、换冷组件、高液位检测传感器以及低液位检测传感器,所述换冷组件通过换冷芯支撑组件固定在液氮贮箱内,所述液氮贮箱上设置有液氮入口、液氮出口以及氮气排放口 ;
[0006]所述换冷组件包括换冷芯、液氧输入管以及液氧输出管,所述液氧输入管和液氧输出管均与换冷芯连通;
[0007]所述高液位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液氮贮箱的高液位处,所述低液位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液氮贮箱的低液位处。
[0008]上述换冷芯包括多层隔板和多层翅板,所述隔板与翅板间隔放置,所述隔板和翅板通过钎焊的形式固结,多层翅板中的位于奇数位置的翅板与外界液氮连通,位于偶数位置若干组翅板的一端通过法兰与液氧输入管连接,位于偶数位置若干组翅板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液氧输出管连接,偶数位置的其余翅板边缘通过封条进行封堵。
[0009]上述换冷芯支撑组件包括A支板、B支板和支架,所述A支板和B支板焊接在液氮贮箱内壁,所述支架为梯形的焊接在换冷芯两边,支架分别与A支板、B支板固定连接。
[0010]上述液氮入口处设置有加注阀门,所述加注阀门应远离液氮贮箱。
[0011]上述换冷芯应放置在离液氮贮存底部300mm以上的高度。
[0012 ]上述液氧输入管和液氧输出管之间固定有加固板。
[0013]上述隔板为41层,所述翅板为40层,所述翅板为表面冲小孔的波纹板。
[0014]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0015]1、本发明将加注阀门设置在远离液氮贮箱的地方,方便调节液氮加注量。
[0016]2、本发明换冷芯应放置在液氮贮箱底部300mm以上的高度,使贮存器液氮预冷加注的同时,实现换冷芯的缓慢预冷,防止换冷器温度骤降引起破坏。
[0017]3、在贮存器液位高、低两个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液氮液位,防止液氮不足或冒顶。
[0018]4、液氮贮箱顶部设置口径为DN200的氮气排放管,将氮气引至室外开阔地带,避免大量高速低温氮气排放时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9]图1、图2、图3为本发明的液氧过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图5为本发明换冷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4的C-C视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为:1-液氮贮箱,2-高液位检测传感器,3-低液位检测传感器,4-液氮入口,5_氮气排放□,6-液氧输出管,7-液氧输入管,8-加固板,9-管路支撑架,1-A支板,11 -B支板,12-支架,13-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低温液氧过冷器,包括液氮贮箱1、换冷组件、高液位检测传感器2以及低液位检测传感器3,换冷组件通过换冷芯支撑组件固定在液氮贮箱内,液氮贮箱上设置有液氮入口 4、液氮出口以及氮气排放口 5。换冷组件包括换冷芯、液氧输入管以及液氧输出管,液氧输入管7和液氧6输出管均与换冷芯连通;高液位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液氮贮箱的高液位处,低液位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液氮贮箱的低液位处。液氮入口处设置有加注阀门,加注阀门应远离液氮贮箱。液氮贮箱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13。
[0024]图4、图5、图6所示,换冷芯包括多层隔板和多层翅板,隔板与翅板间隔放置,隔板和翅板通过钎焊的形式固结,多层翅板中的位于奇数位置的翅板与外界液氮连通,位于偶数位置若干组翅板的一端通过法兰与液氧输入管连接,位于偶数位置若干组翅板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液氧输出管连接,偶数位置的其余翅板边缘通过封条进行封堵。换冷芯支撑组件包括A支板10、B支板11和支架12,A支板10,B支板11焊接在液氮贮箱内壁。换冷芯两边焊接两个梯形机构的支架12,支架12与A、B两个支板通过螺栓连接,实现过冷器芯与液氮贮箱的固定。
[0025]液氧过冷器工作原理是:利用常压下,液氮饱和温度低于液氧饱和温度的物理特性,用液氮将液氧通过换冷的方式快速降温至所需的温度。研制的液氧过冷器,由高洁净度的换冷芯配合一套液氮加注、贮存和氮气排放设施,实现了大量过冷液氧的高效获得。该设备具备10?60m3/h过冷液氧的补加注能力。常压下,液氧可以由一 183°C降至一 194°C以下,换冷Im3液氧消耗的液氮低于0.2m3。
[0026]换冷芯:
[0027]换冷芯本身要求换冷效率高,洁净度好,材料在低温环境下有足够的强度。可选择的换冷芯结构有:管壳式、平板式、螺旋板式、板翅式等。
[0028]本发明选用了板翅式,材料为铝。板翅式换冷芯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大,换冷效率高,铝材式换冷芯用于液氮、液氧两种温差不大的低温液体,热应力对材料的强度影响不大。另外,铝制式板翅式换冷芯其主要制造手段为板材切割、翅板扰动孔的冲裁和翅板的冷冲成形、换冷芯的堆叠和钎焊等,整个制造过程通过严格的多余物控制方法,可实现换冷芯的高洁净度要求。
[0029]本发明换冷器采用的换冷芯体积为600mm X 600mm X 1500mm,其中液氧40层,液氮41层。液氧、液氮的换冷面积分别为277m2和319m2。
[0030]发动机试车用液氧颗粒物指标为低于lmg/L,换冷芯的多余物控制情况直接影响发动机工作可靠性,铝制板翅式换冷芯采用钎焊方式组焊,焊接完成后,若换冷芯存在多余物,则无法彻底清理干净。因此,需要在换冷芯制造过程中严格控制多余物,底部设置有排污孔。
[0031]换冷芯翅片和隔离铝板在组装前,对每块翅片进行检查,对翅片边缘进行手动去毛刺处理,对翅片扰动孔进行复查,确保扰动孔未粘连多余物。先后用清水、无水乙醇进行清洗,再用3MPa以上的纯净压缩氮气进行逐片吹扫。翅片和板材检查和组装时,检查人应佩戴干净的棉布手套。
[0032]液氮贮存装置:
[0033]液氮贮存装置主要功能包括:支撑换冷芯支撑组件,贮存液氮,控制液氮加注量,自身保冷,低温氮气排放。
[0034]换冷芯支撑组件包括A支板、B支板和支架,A支板,B支板焊接在液氮贮箱内壁。换冷芯两边焊接两个梯形机构的支架,支架与A、B两个支板通过螺栓连接,实现过冷器芯与液氮IC箱的固定。
[0035]液氮贮存装置主体设计为筒体结构,不需要承受内压,但其结构强度需满足换热芯、液氧、液氮的重量及换冷过程液体扰动产生的振动,除此以外,还需满足如下要求:①液氮加注口应设置在远离过冷器的地方,方便调节液氮加注量。②换冷芯应放置在离贮存器底部300mm以上的高度,使贮存器液氮预冷加注的同时,实现换冷芯的缓慢预冷,防止换冷器温度骤降引起破坏。③在贮存器液位高、低两个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液氮液位,防止液氮不足或冒顶。④贮存器顶部设置口径为DN200的氮气排放管,将氮气引至室外开阔地带,避免低温氮气造成安全隐患。
[0036]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一194°C低温液氧60m3/h的获得能力,使试车台具备了承担液氧/煤油发动机低温液氧试验能力。目前,利用该技术研制的设备已圆满完成两种型号液氧/煤油发动机7次过冷液氧试车任务。
【主权项】
1.一种低温液氧过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氮贮箱、换冷组件、高液位检测传感器以及低液位检测传感器,所述换冷组件通过换冷芯支撑组件固定在液氮贮箱内,所述液氮贮箱上设置有液氮入口、液氮出口以及氮气排放口 ; 所述换冷组件包括换冷芯、液氧输入管以及液氧输出管,所述液氧输入管和液氧输出管均与换冷芯连通; 所述高液位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液氮贮箱的高液位处,所述低液位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液氮贮箱的低液位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液氧过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冷芯包括多层隔板和多层翅板,所述隔板与翅板间隔放置,所述隔板和翅板通过钎焊的形式固结,多层翅板中的位于奇数位置的翅板与外界液氮连通,位于偶数位置若干组翅板的一端通过法兰与液氧输入管连接,位于偶数位置若干组翅板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液氧输出管连接,偶数位置的其余翅板边缘通过封条进行封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液氧过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冷芯支撑组件包括A支板、B支板和支架,所述A支板和B支板焊接在液氮贮箱内壁,所述支架为梯形的焊接在换冷芯两边,支架分别与A支板、B支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液氧过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入口处设置有加注阀门,所述加注阀门应远离液氮贮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液氧过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冷芯应放置在离液氮贮存底部300mm以上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液氧过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氧输入管和液氧输出管之间固定有加固板。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液氧过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41层,所述翅板为40层,所述翅板为表面冲小孔的波纹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液氧过冷器,包括液氮贮箱、换冷组件、高液位检测传感器以及低液位检测传感器,换冷组件通过换冷芯支撑组件固定在液氮贮箱内,所述液氮贮箱上设置有液氮入口、液氮出口以及氮气排放口;换冷组件包括换冷芯、液氧输入管以及液氧输出管,所述液氧输入管和液氧输出管均与换冷芯连通;高液位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液氮贮箱的高液位处,所述低液位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液氮贮箱的低液位处。本发明实现了温度为-183℃的普通液氧,快速降温至-194℃。
【IPC分类】F25J5/00
【公开号】CN105444528
【申请号】CN201511025685
【发明人】王伟青, 唐斌运, 曹文庆, 杨战伟
【申请人】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