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换热的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48240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换热的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换热的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空调是一种使其内部的冷媒进行由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和蒸发过程组成的制冷或制热循环的装置。当空调进行制冷循环时,经过压缩机压缩而变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冷媒可在四通阀的引导下流向冷凝器,并在室外机换热器中向外部散热,然后在流过膨胀阀门时显著降低其温度和压力,随后该低温、低压冷媒在流经蒸发器时会吸收热量,最后重新流回压缩机中。其中,压缩过程、冷凝过程以及膨胀过程是在空调的室外机中进行,而蒸发过程则是在室内机中的送风扇和室内机换热器的作用下进行。
[0003]空调通常分为家用空调和商用空调,其中商用空调主要用在办公楼、商场等大型建筑物内,目前,商用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其冷凝过程,通过采用冷却水(冷源)带走室外机换热器内由冷媒冷凝时产生的热量,冷却水经冷水塔循环冷却,水循环需要采用大量水栗,结构安装复杂、电能耗用大,且空调长期使用循环冷却水,冷却水中容易孳生和繁殖霉菌和病毒原微生物,空调机内的环境不卫生;而蒸发过程中通过冷媒吸收室内空气(热源)热量使空气变冷,但冷媒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不高,如何改善室内机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是我们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节能降耗、热交换效率高的空调制冷循环系统。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换热的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媒冷凝器、冷媒蒸发器、室内机换热器、膨胀阀和散热装置,压缩机高压输出端与冷媒冷凝器一端连通,冷媒冷凝器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冷媒蒸发器一端连通,管路上设置膨胀阀,冷媒蒸发器另一端与压缩机低压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媒冷凝器外接散热装置,冷媒蒸发器外接室内机换热器,所述冷媒冷凝器和冷媒蒸发器内均设置有与冷媒直接接触的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为固态导热体,所述冷媒冷凝器内的固态导热体与散热装置连接,所述冷媒蒸发器内的固态导热体与室内机换热器连接。
[0006]所述固态导热体为导热壳体内填充有气体或液体的复合导热体或热管或金属导热体或石墨烯导热体中任一种或多种。
[0007]所述冷媒冷凝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冷媒冷凝通道,壳体上设置有冷媒入口端和冷媒出口端,冷媒入口端与压缩机高压输出端连通,冷媒出口端通过管路与膨胀阀连接,所述固态导热体一部分设置在冷媒冷凝通道内,另一部分伸出冷媒冷凝通道至冷媒冷凝器外与散热装置连接。
[0008]所述冷媒冷凝通道内的固态导热体呈直线型或呈曲线型结构固定在冷媒冷凝通道中轴线上,固态导热体呈曲线型结构可增大其与冷媒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0009]所述冷媒冷凝通道内的固态导热体表面设置有若干翅片,翅片用于进一步增大内固态导热体与冷媒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0010]所述冷媒蒸发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冷媒蒸发通道,壳体上设置有冷媒入口端和冷媒出口端,冷媒入口端通过管路与膨胀阀连接,冷媒出口端与压缩机低压输入端连通,所述固态导热体一部分设置在冷媒蒸发通道内,固态导热体另一部分伸出冷媒蒸发通道至冷媒蒸发器外与室内机换热器连接。
[0011]所述冷媒蒸发通道内的固态导热体呈直线型或呈曲线型结构固定在冷媒蒸发通道中轴线上。
[0012]所述冷媒蒸发通道外的固态导热体呈直线型或呈曲线型结构固定在室内机换热器壳体内。
[0013]所述散热装置为风冷装置或水冷装置或地冷装置。
[00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制冷循环系统,所述空调制冷循环系统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制冷循环系统。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发明采用固态导热体作为导热介质,改变了传统空调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冷媒循环可不用进入室内,结构设置更为简单、热传递效果更优,热传递速率更快,大大提高了整个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制冷效率,热传递效率越高;其次,本发明的空调制冷循环系统通过固态导热体进行温差换热,无须采用循环水,则不需要大量的水栗,节省电能耗用,节约使用成本;
[0017]2、本发明采用固态导热体作为导热介质,减少冷却水在室外机换热器内循环所需要的机组,使得设备结构简单化,避免在室外机换热器内采用循环冷却水滋生和繁殖霉菌和病毒原微生物,保持空调机的清洁,且减少水资源利用,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空调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1冷媒冷凝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1冷媒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2固态导热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实施例2冷媒冷凝器结构示意图(带散热装置);
[0023]图中,1、压缩机;2、冷媒冷凝器;21、壳体;211、冷媒冷凝通道;212、冷媒入口端;213、冷媒出口端;22、内部固态导热体;23、外部固态导热体;24、翅片;3、冷媒蒸发器;31、壳体;311、冷媒蒸发通道;312、冷媒入口端;313、冷媒出口端;32、内部固态导热体;33、外部固态导热体;34、翅片;4、室内机换热器;5、膨胀阀;6、散热装置;7、鼓风机;8金属棒体;100、固态导热体;200、石墨稀涂层;300、石墨稀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全部视图的附图中,对应的参考符号表;^对应的部件。
[0025]实施例1
[0026]—种高效换热的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媒冷凝器2、冷媒蒸发器3、室内机换热器4、膨胀阀5和散热装置6,压缩机I高压输出端与冷媒冷凝器2—端连通,冷媒冷凝器2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冷媒蒸发器一端连通,膨胀阀5设置在管路上,冷媒蒸发器另一端与压缩机I低压端输入端连通,冷媒蒸发器外接室内机换热器4,冷媒冷凝器2外接散热装置
6ο
[0027]冷媒冷凝器2包括壳体21,壳体21内设置有冷媒冷凝通道211,冷媒冷凝通道211设置有冷媒入口端212和冷媒出口端213,冷媒入口端212和冷媒出口端213伸出壳体21外,冷媒入口端212与压缩机I高压输出端连通,冷媒出口端213通过管路与膨胀阀5—端连接,冷媒入口端212位于冷媒出口端213上方,便于冷媒冷凝时,气体转化成液体后液体能顺利流出冷媒冷凝通道211;冷媒冷凝通道211内设置有固态导热体100,固态导热体一部分位于冷媒冷凝通道211内,另一部分伸出冷媒冷凝通道211至冷媒冷凝器2外,具体地,固态导热体可以是一端部位于冷媒冷凝通道211内、另一端部位于冷媒冷凝通道211外,或者是两个端部均位于冷媒冷凝通道211内,弯曲段位于冷媒冷凝通道211外,以下均以一端位于冷媒冷凝通道211内另一端位于冷媒冷凝通道211为的固态导热体为例;将位于冷媒冷凝通道211内的固态导热体定义为内部固态导热体,位于冷媒冷凝器2外的固态导热体定义为外部固态导热体,内部固态导热体22固定在冷媒冷凝通道211的中轴线上,为增大冷媒与内部固态导热体22的接触面积,使得冷媒冷凝过程放出的热量能通过内部固态导热体22快速传递至外部固态导热体23,内部固态导热体22呈曲线型结构,优选地,呈曲线型结构的固态导热体表面设置有若干翅片24,进一步提高固态导热体与冷媒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0028]外部固态导热体23与散热装置6连接,散热装置6用以使得内部固态导热体22和外部固态导热体23始终保持明显的温差,内部固态导热体22能快速将冷媒冷凝通道211内热量传递至外部固态导热体23端部并散去,提高冷媒冷凝速率,提高空调制冷循环系统的循环效率,以此实现高效换热效率。
[0029]散热装置6可以是风冷装置或水冷装置或地冷装置。散热装置6为风冷装置时,伸出冷媒冷凝器2的固态导热体直接用风机对着吹,将热量吹散;散热装置6为水冷装置时,水冷装置为循环冷却水槽或喷淋冷却器,伸出冷媒冷凝器2的固态导热体端部直接浸没在循环冷却水槽内或被冷却水持续不断地喷淋;散热装置6为地冷装置时,地冷装置为埋于地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