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3247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由使用扁平多孔管以作为导热管的热交换器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或室内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63328号公报)所示,存在一种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具有由使用扁平多孔管以作为导热管的热交换器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并进行制热运转。具体而言,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是通过将压缩机、由使用扁平多孔管以作为导热管的热交换器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此外,空调装置进行以下制热运转: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中循环以对室内进行制热。

【发明内容】

[0003]在上述现有的具有由使用扁平多孔管以作为导热管的热交换器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中,在制热运转中,在由构成室外热交换器的扁平多孔管构成的导热管中的、因室外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偏流而降低了制冷剂的流量的导热管内,导热管内的制冷剂流路较小,因此,冷冻机油处于容易滞留的倾向。此处,冷冻机油为了润滑压缩机而与制冷剂一起被封入至制冷剂回路。此外,当产生上述冷冻机油在导热管内的滞留时,例如当进行对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的除霜运转时,因滞留的冷冻机油导致导热管内的流路阻力增大而难以使制冷剂流动至产生了冷冻机油滞留的导热管中。藉此,霜融解残留在产生冷冻机油的滞留的导热管的外表面,可能会产生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不良。
[0004]另外,即便在采用了具有由使用扁平多孔管以作为导热管的热交换器构成的室内热交换器的装置结构的情况下,在制冷运转中,在由构成室内热交换器的扁平多孔管构成的导热管中的、因室内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偏流而降低了制冷剂的流量的导热管内,产生冷冻机油的滞留,因此,制冷剂可能难以流动至产生冷冻机油的滞留的导热管。
[0005]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具有由使用扁平多孔管以作为导热管的热交换器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或室内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中,消除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中产生的冷冻机油在构成室外热交换器或室内热交换器的导热管内的滞留。
[0006]第一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并进行制热运转,其中,上述制冷剂回路是通过将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在上述制热运转中,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中循环以对室内进行制热。此处,室外热交换器是使用扁平多孔管以作为导热管的热交换器。此外,此处,在制热运转中达到消除油滞留必要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规定时间的低制冷剂循环控制,其中,在上述低制冷剂循环控制中,在使压缩机的运转容量降低至规定容量的状态下,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中循环。
[0007]此处,如上所述,在制热运转中达到消除油滞留必要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规定时间的低制冷剂循环控制,其中,在上述低制冷剂循环控制中,在使压缩机的运转容量降低至规定容量的状态下,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中循环。
[0008]这样,在低制冷剂循环控制中,制冷剂以与制热运转相同的方向在制冷剂回路内循环,但因压缩机的运转容量的降低而使室外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偏流状态变化,在滞留有冷冻机油的导热管中,出现制冷剂的流量增加的倾向。藉此,此处,滞留于导热管内的冷冻机油因制冷剂的流动而被排出,能消除冷冻机油在导热管内的滞留。
[0009]第二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室外热交换器具有:导热管,该导热管由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多层的扁平多孔管构成;以及第一集管集合管及第二集管集合管,该第一集管集合管及第二集管集合管与导热管的两端连接。多个导热管被划分为构成室外热交换器的上部的多个主热交换部和构成室外热交换器的下部的多个副热交换部。通过将第一集管集合管的内部空间上下分隔,而在第一集管集合管中形成与主热交换部相对应的气体制冷剂的上侧出入空间和与副热交换部相对应的液体制冷剂的下侧出入空间。除了多个主热交换部以及多个副热交换部中的上下相邻的主热交换部及副热交换部之外,通过上下分隔第二集管集合管的内部空间,形成与主热交换部相对应的上侧折返空间,且形成与副热交换部相对应的下侧折返空间。上侧折返空间和下侧折返空间经由连通管连接在一起,上下相邻的主热交换部及副热交换部由单一的共通折返空间连接在一起。
[0010]此处,如上所述,具有以下结构:室外热交换器被划分为构成上部的多个主热交换部和构成下部的多个副热交换部,主热交换部与副热交换部之间经由第二集管集合管的折返空间而连接在一起。而且,此处,具有以下结构:除了上下相邻的主热交换部及副热交换部之外的主热交换部及副热交换部的相对应的折返空间经由连通管连接在一起,上下相邻的主热交换部及副热交换部由单一的共通折返空间(即不经由连通管)连接在一起。在上述结构中,在制热运转中,液体制冷剂从副热交换部经由第二集管集合管的折返空间而被输送至主热交换部并蒸发,但此时,在上下相邻且由单一的共通折返空间连接的主热交换部及副热交换部中,容易产生以下制冷剂的偏流:与在配置于该主热交换部的上部的导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相比,在配置于该主热交换部的下部的导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小。当产生上述制冷剂的偏流时,在构成上下相邻且由单一的共通折返空间而与副热交换部连接的主热交换部的下部的导热管内会产生冷冻机油的滞留。
[0011]但是,此处,进行上述低制冷剂循环控制,因此,室外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偏流状态变化,在构成上下相邻且由单一的共通折返空间连接的主热交换部的下部的导热管中,出现制冷剂的流量增加的倾向。藉此,在构成上下相邻且由单一的共通折返空间而与副热交换部连接的主热交换部的导热管内滞留的冷冻机油因制冷剂的流动而被排出,能消除冷冻机油在导热管内的滞留。
[0012]第三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还具有室内风扇,在低制冷剂循环控制中,使室内风扇的风量降低。
[0013]在上述低制冷剂循环控制中,因压缩机的运转容量的降低而导致制冷剂回路中的高压(即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容易降低,流过室内热交换器而供给至室内的空气的温度处于降低的倾向,可能会损害室内的舒适性。
[0014]因此,此处,如上所述,在低制冷剂循环控制中,降低室内风扇的风量。
[0015]藉此,此处,在低制冷剂循环控制中,能抑制制冷剂回路中的高压(即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的降低,因此,能确保室内的舒适性,并能消除在制热运转中产生的、冷冻机油在构成室外热交换器的导热管内的滞留。
[0016]第四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三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在制冷剂回路的高压低于规定高压的情况下,使室内风扇的风量降低。
[0017]此处,如上所述,在制冷剂回路的高压低于规定高压的情况下,降低室内风扇的风量。
[0018]藉此,此处,能在低制冷剂循环控制中尽量不降低室内风扇的风量,并确保室内的舒适性。
[0019]第五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消除油滞留必要条件是开始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运转的条件,在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运转之前,进行低制冷剂循环控制。
[0020]此处,如上所述,将消除油滞留必要条件设为开始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运转的条件,在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运转之前,进行低制冷剂循环控制。
[0021]这样,在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运转之前,能排出在制热运转中滞留于导热管内的冷冻机油,在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运转时,制冷剂能流动至构成室外热交换器的所有导热管。藉此,此处,在构成室外热交换器的任意导热管的外表面处,均能抑制霜融解残留,并能良好地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
[0022]第六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并进行制冷运转,其中,上述制冷剂回路是通过将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在上述制冷运转中,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中循环以对室内进行制冷。此处,室内热交换器是使用扁平多孔管以作为导热管的热交换器。此外,此处,在制冷运转中达到消除油滞留必要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规定时间的低制冷剂循环控制,其中,在上述低制冷剂循环控制中,在使压缩机的运转容量降低至规定容量的状态下,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中循环。
[0023]此处,如上所述,在制冷运转中达到消除油滞留必要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规定时间的低制冷剂循环控制,其中,在上述低制冷剂循环控制中,在使压缩机的运转容量降低至规定容量的状态下,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中循环。
[0024]这样,在低制冷剂循环控制中,制冷剂以与制冷运转相同的方向在制冷剂回路内循环,但因压缩机的运转容量的降低而使室内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偏流状态变化,在滞留有冷冻机油的导热管中,出现制冷剂的流量增加的倾向。藉此,此处,滞留于导热管内的冷冻机油因制冷剂的流动而被排出,能消除冷冻机油在导热管内的滞留。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0026]图2是室外热交换器的示意立体图。
[0027]图3是室外热交换器的示意纵剖图。
[0028]图4是表示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的图。
[0029]图5是空调装置的控制框图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