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26372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冰楽是由微小的冰晶和溶液组成,而溶液通常是由水和冰点调节剂(如乙二醇、乙醇或氯化钠等)构成。由于冰晶的融解潜热大,使得冰浆具有较高的蓄冷密度;同时由于冰晶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使其具有较快的供冷速率和较好的温度调解特性。它不象传统的盘管式和封装式蓄冷系统的冰凝结在换热器的壁面上,增加了冰层的传热热阻,使其传热效率较低。冰浆蓄冷系统现已被用于空调系统中,夜间低谷时蓄冷,白天高峰时供冷,冰浆蓄冷空调系统的容量一般只有高峰冷负荷的20% — 50%,使其整个系统小巧、紧凑。由于冰浆蓄冷空调系统具有低温送风特性,使得整个空调系统的风管、水管尺寸减小,冷量输送的功耗也大为降低,运行成本减小。而刮削式冰浆发生器是利用刮削旋杆将管内壁上粘附的冰晶刮下随溶液一起送出蒸发器,然而传统的刮削式冰浆发生器对于机械能的消耗较大,刮削装置容易损坏且结构较复杂,壁面上的冰层易积累而形成冰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稳定性不足与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溶液腔、第一传动腔、蒸发腔、保温腔和刮削腔,溶液腔与刮削腔连接相通,第一传动腔设置在溶液腔与刮削腔之间,蒸发腔设置在刮削腔周围,保温腔设置在第一传动腔与蒸发腔之间将第一传动腔与蒸发腔隔开;刮削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在每一刮削腔内设置一旋杆,旋杆包括旋杆头,在旋杆头下连接两根并列的刮削杆;在第一传动腔内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数量与刮削腔数量相同,分别对应设置在刮削腔上方,传动轴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各从动齿轮连接;旋杆的旋杆头固定在从动齿轮上并伸出至溶液腔中,在旋杆头上设置连通溶液腔和刮削腔的通孔。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旋杆头装设在一平面轴承内。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刮削腔的另一端还设置第二传动腔,在第二传动腔内设置平面轴承,旋杆头装设在一平面轴承内。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刮削腔与第一、二传动腔之间设置密封圈。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溶液腔与第一传动腔之间设置密封圈。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的溶液腔存储溶液,腔内溶液通过旋杆头的通孔进入刮削腔,传动腔内的传动装置由平面轴承、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传动轴组成,完成动力的平稳传递;平面轴承提高了旋杆刮削的平稳性,减小了刮削时的有害震动;溶液腔与传动腔的设置将溶液与传动装置隔开,防止溶液渗入齿轮组,提高了传动装置的可维护性与寿命;在每一个刮削腔中,刮削运动由两根刮削杆完成,提高了刮削的效率和平稳性,降低了壁面上冰层积累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的剖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的第一传动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包括壳体19,在壳体19内设置溶液腔18、第一传动腔10、蒸发腔8、保温腔16和刮削腔20,溶液腔18与刮削腔20连接相通,第一传动腔10设置在溶液腔18与刮削腔20之间,在刮削腔与第一传动腔之间设置密封圈,蒸发腔8设置在刮削腔20周围,保温腔16设置在第一传动腔10与蒸发腔8之间将第一传动腔10与蒸发腔8隔开;刮削腔2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在每一刮削腔内设置旋杆,旋杆包括旋杆头11,在旋杆头11下连接两根并列的刮削杆7 ;在第一传动腔10内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1、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从动齿轮3的数量与刮削腔20的数量相同,分别对应设置在刮削腔20上方,传动轴I与主动齿轮3连接,主动齿轮3与各从动齿轮4啮合;旋杆的旋杆头11通过键连接固定在从动齿轮4内并安装在平面轴承5上,经过第一传动腔10伸出至溶液腔18中,在旋杆头11上设置连通溶液腔18和刮削腔20的通孔2作为入水口。在刮削腔20的另一端还设置第二传动腔,在第二传动腔内设置平面轴承5,旋杆尾14安装在平面轴承上。在刮削腔20与第二传动腔之间设置U型密封圈9。
[0016]溶液由溶液口 17进入溶液腔18,再由通孔2(入水口 )进入刮削腔20。制冷剂由下口 13进入蒸发腔8并由上口 12出来实现制冷循环。保温液由进液口 6进入保温腔16,将蒸发腔8与传动装置隔开防止溶液在入水口冻结堵塞。动力由传动轴I通过键连接带动主动齿轮3转动,从动齿轮4通过齿轮传动在主动齿轮带动下旋转,通过键连接将动力传到旋杆头11,旋杆头旋转带动刮削杆7转动完成对冰晶的刮削运动。刮削后的冰浆通过旋杆尾部14的出水口 15排出。平面轴承5保证旋杆平稳旋转,U型密封圈9保证溶液或冰浆不会渗入传动装置。
[0017]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置溶液腔、第一传动腔、蒸发腔、保温腔和刮削腔,溶液腔与刮削腔连接相通,第一传动腔设置在溶液腔与刮削腔之间,蒸发腔设置在刮削腔周围,保温腔设置在第一传动腔与蒸发腔之间将第一传动腔与蒸发腔隔开;刮削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在每一刮削腔内设置一旋杆,旋杆包括旋杆头,在旋杆头下连接两根并列的刮削杆;在第一传动腔内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数量与刮削腔数量相同,分别对应设置在刮削腔上方,传动轴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各从动齿轮连接;旋杆的旋杆头固定在从动齿轮上并伸出至溶液腔中,在旋杆头上设置连通溶液腔和刮削腔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杆头装设在一平面轴承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刮削腔的另一端还设置第二传动腔,在第二传动腔内设置平面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刮削腔与第一、二传动腔之间设置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液腔与第一传动腔之间设置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削式冰浆发生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溶液腔、第一传动腔、蒸发腔、保温腔和刮削腔,溶液腔与刮削腔连接相通,第一传动腔设置在溶液腔与刮削腔之间,蒸发腔设置在刮削腔周围,保温腔设置在第一传动腔与蒸发腔之间;刮削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在每一刮削腔内设置一旋杆,旋杆包括旋杆头,在旋杆头下连接两根并列的刮削杆;在第一传动腔内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数量与刮削腔数量相同,分别对应设置在刮削腔上方,传动轴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各从动齿轮啮合;旋杆的旋杆头固定在从动齿轮上并伸出至溶液腔中,在旋杆头上设置连通溶液腔和刮削腔的通孔。
【IPC分类】F25C1/14
【公开号】CN204678755
【申请号】CN201420791931
【发明人】陈嘉澍, 丁力行, 李煜, 刘少达, 陈姝
【申请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