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蒸器及具有该闪蒸器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4389阅读:2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闪蒸器及具有该闪蒸器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闪蒸器及具有该闪蒸器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补气增焓压缩机的开发成熟与批量应用,采用三管制储液器做为闪蒸器的二次节流补气增焓系统,由于其系统简单、成本低、可实行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在小型制冷空调装置,此种系统已被广泛使用;此种三管制的闪蒸器(如图1所示)的工作原理是:无论是制冷工况还是制热工况,当进行补气增焓功能时,冷凝后的高压常温的液体冷媒经过一次节流后从闪蒸器的液管A进入到闪蒸器底部;冷媒从底部排出时由于从管端流出后存在压力突变(降低)导致液体冷媒存在瞬间闪发为气体,再加上一次节流后不可避免存在一小部分气态的冷媒,此时从液管A进入到闪蒸器底部时存在气态的冷媒,在浮力的作用下,气态冷媒最终在闪蒸器的上半部空间;而此部分气态冷媒由闪蒸器的从外部刚好伸入上部空间的气管C流出,通过补气管路进入到压缩机的补气口与一级排气混合后成为二级压缩的吸气,完成了补气循环;而闪蒸器下半部的液体冷媒从闪蒸器的另一液管B流出进入到节流元件进行二次节流;但是现有技术中会存在进口处和出口处冷媒交混的情况,导致出液口处排出带有气体的液体及在出液口降压闪蒸出来的气体,在进液管口的吸取作用下,进而导致气体进入下一节流,从而加大了节流损失。
[0003]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专利号为ZL201020282142.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闪蒸器及采用该闪蒸器的热栗系统,此闪蒸器的技术方案是在闪蒸器底部增加一隔板,通过隔板把闪蒸器底部分开成为两个独立互不相通的腔体;另一方面闪蒸器的两根液管都是从闪蒸器的最低部伸出;这样便能有效地防止进、出口的冷媒发生交混的情况,保证了进、出口部分的冷媒流动的独立性。
[0004]但是对于上述的技术而言,由于其低部的不连通性,对于系统冷媒量少或者当一侧的冷媒不足以高于隔板的高度的时候,此时闪蒸器压力降低,液体闪发为气体,此时就有可能导致隔板的另一侧为气体,就会导致气体进入下一节流,从而加大了节流损失,也导致了蒸发侧的蒸发效果差。
[0005]由于上述现有的闪蒸器存在气液分离效果不好而导致气体进入空调的下一级节流,从而加大了节流损失,也导致了蒸发侧的蒸发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闪蒸器及具有该闪蒸器的空调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6]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闪蒸器存在气液分离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闪蒸器及具有该闪蒸器的空调系统。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闪蒸器,包括容器、进液管、出液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和所述出气管均从所述容器顶部伸入所述容器内部,其中在所述容器内部还设置有底端与所述容器底部间隔一定距离d2的、用于将所述进液管所在的空间和所述出液管所在的空间分隔开来的隔板。
[0008]优选地,所述隔板的顶端与所述出气管底端间隔距离为d3。
[0009]优选地,所述隔板为长方形的板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隔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容器的内壁上。
[0011]优选地,在所述容器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条缝形卡槽,所述隔板插入所述卡槽内与所述容器的内壁进行连接。
[0012]优选地,在所述隔板的上部还设置有I个或多个连通孔。
[0013]优选地,多个所述连通孔在所述隔板的上部均匀分布。
[0014]优选地,所述连通孔为圆孔,且该圆孔的直径为5_9mm。
[0015]优选地,所述连通孔中位于最下方位置的连通孔的中心与所述隔板的底端之间具有距离d4。
[0016]优选地,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长度均相等,其下端比所述隔板的下端略高,两者间隔距离为dl。
[0017]优选地,在所述容器内部的下端位置还设置有固定架结构,并且在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圆孔结构。
[0018]优选地,所述容器为圆筒形结构,包括上缸盖,所述上缸盖上开有成三角形分布的孔,其中以中心线对称的两孔用于安装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另剩余的一孔安装所述出气管。
[00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前述的闪蒸器。
[0020]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连接在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所述闪蒸器的进液口连接到第一膨胀阀的出口、出液口连接到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入口、所述出气口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入口。
[0021]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为热栗系统。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闪蒸器及具有该闪蒸器的空调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闪蒸器,能够很好保证地隔板两侧底部的连通性,能有效对进入闪蒸器中的气液进行分离,降低了下一级节流的节流损失,从而有效提升了蒸发器的蒸发效果。
[0024]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闪蒸器,采用此内置隔板的闪蒸器,能够使得冷量有所增加,机组运行更加稳定,机组能效也有提高。
[0025]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闪蒸器,可降低两液管的进口与出口相互影响,避免了进入二次节流前的冷媒液夹气的现象,降低了节流损失。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现有技术的闪蒸器的各个视图;(其中Ia为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Ib为Ia的右视图,Ic为Ia的俯视图,Id为Ia的B-B剖视图);
[002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闪蒸器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的右视内部示意图;
[0030]图4是图2的B-B向剖视图;
[0031 ]图5是图2的俯视不意图。
[0032]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33]I 一容器,11 一上缸盖,111 一进液口,112—出液口,113—出气孔,12—筒体,13—下缸盖,2—进液管,3—出液管,4一出气管,5—隔板,51—连通孔,6 —固定架结构,61—第二圆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5]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闪蒸器,包括容器1、进液管2、出液管3和出气管4,所述进液管2、所述出液管3和所述出气管4均从所述容器I顶部伸入所述容器I内部,其中在所述容器I内部还设置有底端与所述容器I底部间隔一定距离d2的、用于将所述进液管2所在的空间和所述出液管3所在的空间分隔开来的隔板5。即所述隔板5的底端距离所述容器I底部间隔距离为d2。通过在容器内部设置隔板结构降低两液管的进口与出口相互影响,避免了进入二次节流前的冷媒液夹气的现象,降低了节流损失(即当节流前为液夹气体的状态时,节流造成的损失更大),使得蒸发器制冷量有所增加,机组运行更加稳定,机组能效也有提高;并且将隔板设置为与容器底部间隔一定距离能够很好保证地隔板两侧底部的连通性,使得下沉分离出的液体能够直接有效地进入到出液管中,降低了气液上升、下降的概率,从而降低了气液混合的概率,能有效对进入闪蒸器中的气液进行分离,降低了下一级节流的节流损失,从而有效提升了蒸发器的蒸发效果。
[0036]优选地选择d2的取值范围为d2:10一20mm,进一步优选为15mm。
[0037]优选地,进液管2和出液管3的位置可相互交换。
[0038]优选地,所述进液管2和出液管3从所述容器I顶部伸入所述容器I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容器I的接近底部位置处,所述出气管4从所述容器I顶部伸入所述容器I内部,只需伸出容器顶部的下表面即可。
[0039]优选地,所述容器I包括均设置在所述容器的上端的进液口、出液口和出气孔,所述进液口连接进液管2、所述出液口连接出液管3,所述出气孔连接出气管4。
[0040]优选地,所述隔板5的顶端与所述容器I的顶部间隔一定距离,进一步地,所述隔板5的顶端与所述出气管4的底端间隔距离为d3。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位于容器内部上方的气体之间的相互连通,使得气流均匀地流向出气管处,且避免上部液面与隔板碰撞产生的液滴进入气管,保证了一定纯度的气体从出气管排出闪蒸器。这里优选d3的取值范围为d3 ^ 50mm。
[0041]优选地,所述隔板5为长方形的板结构。长方形板结构的隔板是根据容器(圆筒体)的内部形状而加工设计的,容器中心线位置竖直方向的截面为长方形,因此将隔板设计为长方形板结构,从容器的内壁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以期将容器下部进行有效地隔离开来,防止进、出液口处的冷媒进行交混的情况发生。优选地,隔板的宽度为所述圆筒形容器的横截面的直径。
[0042]优选地,所述隔板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容器I的内壁上。这是一种优选的固定连接方式,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隔板固定在容器的内壁能够实现牢固的固定,保证在运行工作当中隔板不至于脱离容器内壁,保证起到隔离两端冷媒的作用。
[0043]优选地,在所述容器I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条缝形卡槽,所述隔板5插入所述卡槽内与所述容器I的内壁进行连接。这也是一种优选的可拆卸连接方式,通过采用卡槽卡合的方式既能将隔板固定在容器的内壁上,保证在运行工作当中隔板不至于脱离容器内壁,保证起到隔离两端冷媒的作用;还能够方便地拆卸和安装。
[0044]如图3所示,优选地,在所述隔板5的上部位置处还设置有I个或多个连通孔51。这里的上部位置是指靠近隔板5顶端的部位,即下部位置(靠近隔板5底端部位)不设连通孔。因为冷媒从一侧液管进入闪蒸器后,受到壁面的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