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590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设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喷气增洽空调系统利用一部分主路冷媒,节流喷射至喷气增洽压缩机的喷射 口,起到喷气增洽的作用。但在低溫制热过程中,受到总体冷媒循环量的制约,可用于喷射 路的冷媒量有限,进而导致空调系统的制热能力提升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旨在有效提升空调系统的制热能 力。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系统,包括喷气增洽压缩机、与所述喷气 增洽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的低压罐,W及冷媒管路,所述冷媒管路依次设有室内机节点、室 内换热装置、第一节流装置、室外换热装置和室外机节点;所述空调系统具有制热模式,在 制热模式下,所述室外机节点与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室内机节点与所 述低压罐的进口连接,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过冷换热器、喷射器及第一控制阀;其中,
[0005] 所述过冷换热器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换热单元与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 元设于所述冷媒管路上,且位于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和第一节流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单 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 接;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单元 的第二端与所述喷射器的出气口连接,且通过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 第二端连接;
[0006] 所述喷射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低压罐的出口连接。
[0007]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具有制冷模式,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与第二节流 装置;
[000引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口至第四端口,对应与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 室外机节点、所述低压罐的进口和所述室内机节点连接,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于所述冷媒 管路中,且位于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之间。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为膨胀阀。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低压罐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二控制阀。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磁阀。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为膨胀阀。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电磁阀或膨胀阀。
[0014]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节点与所述室内换热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截止阀。
[0015]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第二端之间设有第二截止阀。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冷媒管路中设置喷射器,并通过高压液态冷媒引 射低压气态冷媒,有效提升了由喷气增洽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气态冷媒的压力,进而有效 提升了空调系统的制热能力。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W根据运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号说明:
[0023]
'[0024]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I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设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W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 案可W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W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运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系统,其中,所述空调器为具有制热模式的单系统空调 器,或具有制冷与制热模式的双系统空调器。
[0029]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喷气增洽压缩机100、与所述喷气增洽 压缩机100的回气口 102连接的低压罐200(具体为低压罐200的出口 204与喷气增洽压缩机 100的回气口 102连接),W及冷媒管路(未标示),所述冷媒管路依次设有室内机节点302、室 内换热装置300、第一节流装置400、室外换热装置500和室外机节点502。所述空调系统具有 制热模式,在制热模式下(可W是单系统的制热空调开启时,或者双系统的空调开启制热模 式时),所述室外机节点502与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100的排气口 104连接,所述室内机节点 302与所述低压罐200的进口 202连接。
[0031]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过冷换热器600、喷射器700及第一控制阀800;其中,所述过 冷换热器600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换热单元620(具体为换热管组)与第二换热单元640(具 体为换热管组);所述第一换热单元620设于所述冷媒管路上,且位于所述室外换热装置500 和第一节流装置400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单元620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装置500连接,所 述第一换热单元6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00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单元640的第一 端与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100的补气口 106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单元640的第二端与所述喷 射器700的出气口 702连接,且通过所述喷射器700的引射口 704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620的 第二端连接;所述喷射器700的进气口 706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800与所述低压罐200的出口 204连接。
[003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阀800为电磁阀或膨胀阀。所述第一节流装 置400为膨胀阀,优选为电子膨胀阀。制热模式下,由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100的排气口 104 排出的高压气态冷媒流向所述室内换热装置300,与所述室内换热装置300热交换。然后经 由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00节流后,变为高压液态冷媒。所述高压液态冷媒分成两部分,第一 部分高压液态冷媒经由所述第一换热单元620进入所述室外换热装置500,热交换后,变为 高压气态冷媒。然后所述高压气态冷媒进入到所述低压罐200内,在所述低压罐200内降压 后变为低压气态冷媒;然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低压气态冷媒经由所述喷射器700的进气口 706进入所述喷射器700;另一部分低压气态冷媒由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100的回气口 102流 回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100。第二部分高压液态冷媒由所述引射口 704进入所述喷射器700, 与上述低压气态冷媒混合后,变为中压气态冷媒,然后由所述喷射器700的出气口 702排出。 所述中压气态冷媒经由所述第二换热单元640后,由所述回气口 102流回所述喷气增洽压缩 机100,与由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100补气口 106流回的所述低压气态冷媒混合后,提升了回 到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100的冷媒的压力,进而提升了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100内的冷凝压 力。由于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100内的冷凝压力的提升,由所述喷气增洽压缩机100的排气 口 104排出冷媒的压力也会随之提高,进而有效提升了空调系统的制热能力。
[003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冷媒管路中设置喷射器700,并通过高压液态冷媒 引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