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及具该冷却装置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39807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冷却装置及具该冷却装置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式的冷却装置及具该冷却装 置的空调。
【背景技术】
[0002] 在生活、工业冷却装置中,通常采用风冷方式进行冷却,如常用的家用空调室外机 由压缩机、冷凝器、风机等组成,风机对冷凝器进行吹风,使冷凝器内的冷媒通过冷凝器与 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冷媒的温度。然而,冷凝器的冷凝效率随室外温度升高而降低, 耗电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节能的冷却装置.
[0004]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该冷却装置的空调。
[0005] -种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压缩机、水冷冷凝器、风机、蒸发媒介结构及喷淋结构,所 述壳体具有连通的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水冷冷凝器连通;所述风机设于所 述出风口或进风口,所述喷淋结构及所述蒸发媒介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底 部形成敞开式结构的收集部,所述收集部位于所述蒸发媒介结构的下方以容纳水,所述水 冷冷凝器于使用时淹没于所述收集部所盛水以使流经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与所述水进 行热交换,所述水通过所述喷淋结构进入所述蒸发媒介结构以进行蒸发散热。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通过隔板隔绝成冷却腔及容置腔,所述水冷冷凝器、所述蒸发 媒介结构及所述喷淋结构容纳于所述冷却腔,所述收集部形成于所述冷却腔的底部,所述 压缩机容纳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冷却腔由底板、隔板、第一侧壁、侧板及第二侧壁构成,所述 底板为所述收集部的底部,所述隔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侧板及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底板 相接,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板相对设置,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 二侧壁之间。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壁由同一块板材弯折成两部分形成,所述侧板、 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隔板由同一块板材弯折形成,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板位于所述第二侧壁 的同一侧。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撑架,所述蒸发媒介结构设 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支柱、若干承重杆及若干支撑肋,所述若干支柱垂 直设置于所述收集部的底部上,每两根支柱由一根承重杆连接,所述承重杆邻近所述收集 部设置,所述若干支撑肋间隔设置于其中两根相对设置的承重杆之间。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肋上凸设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于 所述出风口更邻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蒸发媒介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及所述进风口 之间,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对于所述进风口更邻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与 所述水冷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连通的风冷冷凝器,以使流经所述风冷冷凝器的冷媒能够通 过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风冷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及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加强肋,所述加强肋连接于其中两根相对设置的承 重杆之间并与所述支撑肋垂直相接。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结构,每个连接结构上 间隔设置第一容纳部及第二容纳部,所述蒸发媒介结构容纳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 所述第一容纳部滑动相接,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水冷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连通的风 冷冷凝器,所述风冷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容纳部滑动相接,以使流经所述风冷冷凝器的冷媒 能够通过空气进行热交换。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提取部,以方便从所述第一容纳部抽取所述 支撑架。
[0014] 一种空调,其包括冷却装置及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的蒸发装置,所述蒸发装置具 蒸发器。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压缩机、水冷冷凝器、风机、蒸发媒介结构及喷淋结构,所 述壳体具有连通的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水冷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连通;所 述风机设于所述出风口或进风口,所述喷淋结构及所述蒸发媒介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敞开式结构的收集部,所述收集部位于所述蒸发媒介结构的下方以容 纳水,所述水冷冷凝器于使用时淹没于所述水以使流经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冷媒与所述水进 行热交换,所述水通过所述喷淋结构进入所述蒸发媒介结构以进行蒸发散热。
[0015]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装置及具该冷却装置的空调,所述收集 部为敞开式结构,所述水冷冷凝器淹没于所述收集部内,水对流经水所述冷凝器的冷媒进 行冷却,所述喷淋结构喷淋所述蒸发媒介结构对水进行蒸发散热进而对水进行降温。由于 水在蒸发过程中产生相变,吸收热量较多,故而提高了冷凝换热效率,同时提高系统的可靠 性。另外,收集部由壳体的底部形成,其降低了成本,并减轻了冷却装置的重量。更甚者,冷 却装置还包括风冷冷凝器,进而使得冷媒通过两次冷却,相对单一风冷或单一水蒸发冷方 式的冷凝系统的能耗更低。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提供的空调的结构原理框图。
[0017] 图2为图1的空调的冷却装置的组装图。
[0018] 图3为图2所示的冷却装置部分分解图。
[0019]图4为图2所示的冷却装置的部分分解图的另一视角图。
[0020]图5为图4所示的冷却装置的分解图。
[0021 ]图6为图2所示的支撑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提供的冷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 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组件"相连"时,它 可以是与另一个组件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组件与另一个组件间接相连。
[0028]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9]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提供的空调300的结构原理示意图。空 调300包括冷却装置100及与冷却装置100连通的蒸发装置200。蒸发装置200具有与冷却装 置100连通的蒸发器201。冷却装置100用于使高温的冷媒(图未示)与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 实现降温冷却。蒸发装置200用于使经冷却装置100冷却后的冷媒在蒸发器201中通过蒸发 吸收环境热量,实现其所处环境降温。冷媒在蒸发器201中吸热蒸发后再回到冷却装置100, 从而完成制冷过程中的冷媒循环。当然,空调300还包括其它常用结构,如节流阀组件等,为 节省篇幅,在此不做赘述。
[0030] 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00用作设置在室外的空调室外机。冷却装置100包括壳体 10(如图2所示)、压缩机20、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的第一换热系统101、与第一换热系统101 连通的第二换热系统102,以及风机40。从蒸发装置200流出的冷媒经压缩机20压缩后于第 一换热系统101进行热交换后,再流经第二换热系统102进行第二次热交换,并流回至蒸发 装置200,如此进行循环制冷。第一换热系统101具有与第二换热系统102不同的换热模式, 其中,第二换热系统102的热交换率高于第一换热系统101的热交换率。具体地,第一换热系 统101及第二换热系统102具有不同的换热方式,第一换热系统101的换热方式为风冷方式, 第二换热系统102的换热方式为水蒸发方式,第二换热系统102包括第一换热子系统30及与 第一换热子系统30连通的第二换热子系统50。第一换热子系统30用于实现空调300的冷媒 与水之间的热交换。
[0031] 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4,壳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壁11、顶壁12及侧壁13。侧壁13位 于底壁11与顶壁12之间。侧壁1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33与第二侧壁137。第一侧壁133 与第二侧壁137其中一者上设置有出风口 138,另一者上设置进风口 139,出风口 138上设置 风机40,从而在壳体10内形成一个单向且垂直贯穿第一侧壁133与第二侧壁137的散热风 道。风机40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 139吸入,至出风口 138排出。于其他实施例中,风机40可以 设于进风口 139,以将空气从进风口 139送入壳体10,空气经过蒸发媒介结构53至出风口 138 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