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31825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制冷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箱体、干燥过滤器和加热器。箱体内限定出制冷间室。干燥过滤器设在箱体上,且干燥过滤器具有除湿模式和排湿模式,在除湿模式时至少部分干燥过滤器位于制冷间室内,在排湿模式时加热器对干燥过滤器进行加热以将干燥过滤器内的水汽排出制冷间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可通过多次干燥除湿、排湿的模式切换,使制冷间室内水分不断排出,湿度可以持续降低,达到所需的干燥程度。而且制冷间室内干燥度稳定,不易加升,干燥速度较快。
【专利说明】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制热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冰箱是一种用于提供保鲜冷冻功能的密封箱体,冰箱内湿度较大,不利于食品储藏,也不利于储存干燥物体等。相差技术材料公开了两种冰箱的除湿方法,一种是利用冷风带走水分,另一种是使用生物膜的某一特定湿度单向渗透的功能吸收水分。
[0003]但是上述两种方法均各有弊端,如利用冷风带走水分的方法,是采用水含量较低的冷风对间室吹风以带走水分,冷风本身就带有一定水分,且本身水分湿度高低波动偏差较大,无法保证最终除湿效果。另外,由于需要提供冷风,间室不能密闭,因此冷风停止后,湿度会因自由扩散而回升。
[0004]而使用生物膜单向渗透的方法,是依靠浓度来达到一定值,水分向外单向扩散。但是每个模浓度均不同,除湿程度有很大局限,且扩散时间很长,除湿周期较长。另外用生物膜除湿,是一种利用空气静态扩散的原理逐渐实现的,这种就去没有动力,内部湿度会出现局部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部分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可实现快速有效的除湿。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限定出制冷间室;干燥过滤器和加热器,所述干燥过滤器设在所述箱体上,且所述干燥过滤器具有除湿模式和排湿模式,在除湿模式时至少部分所述干燥过滤器位于所述制冷间室内以吸收水汽,在排湿模式时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干燥过滤器进行加热以将所述干燥过滤器内的水汽排出所述制冷间室。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通过设置干燥过滤器和加热器,在除湿时将干燥过滤器设在制冷间室内直接吸收水汽,而吸收达一定程度时能加热干燥过滤器,向外快速排出干燥过滤器内的水分,从而可通过多次干燥除湿、排湿的模式切换,使制冷间室内水分不断排出,湿度可以持续降低,达到所需的干燥程度。而且制冷间室内干燥度稳定,不易加升,干燥速度较快。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制冷间室的开口,所述干燥过滤器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开口处,在排湿模式时所述干燥过滤器位于所述制冷间室外或者密封所述开口。由此,可通过控制干燥过滤器的活动来控制干燥过滤器的模式转换,控制方式简单、容易操作。
[0009]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过滤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开口处。
[001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制冷装置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干燥过滤器相连,在除湿模式时所述密封板密封所述开口,在排湿模式时所述干燥过滤器密封所述开口。由此,干燥过滤器及密封板的结构较简单,且能保证除湿模式和排湿模式中,制冷间室为密闭状态。
[0011]可选地,所述密封板连接在所述干燥过滤器的端部以与所述干燥过滤器形成L形。
[0012]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制冷装置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可翻转地连接在所述开口处,且在除湿模式和排湿模式时所述密封板密封所述开口,所述干燥过滤器连接在所述密封板上,在排湿模式时所述干燥过滤器位于所述制冷间室外。
[0013]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过滤器至少为四个且分别与转动轴相连,在其中一个所述干燥过滤器位于所述制冷间室内时另外两个所述干燥过滤器密封所述开口,在其中一个所述干燥过滤器位于所述制冷间室外时另外两个所述干燥过滤器密封所述开口。
[0014]在又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过滤器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开口处。
[0015]具体地,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干燥过滤器上。这样,加热器对干燥过滤器直接加热,热量利用率高。
[0016]进一步地,制冷装置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在所述制冷间室内,所述风扇用于在除湿模式驱动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气流流经所述干燥过滤器。由此,可加快除湿的速度,保证制冷间室内空气干燥度均匀。
[0017]可选地,制冷装置还包括湿度检测件,所述湿度检测件与所述干燥过滤器相连以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干燥过滤器的模式转换。由此,制冷装置的除湿控制精度可提高。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装置还包括保护盒,所述保护盒设在所述制冷间室内且外罩在所述干燥过滤器上,所述保护盒上设有流通风口。保护盒的设置可对干燥过滤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用户向制冷间室内放置过多物品导致撞击干燥过滤器等,也避免了制冷间室内的物品卡住干燥过滤器导致干燥过滤器无法活动等。
[00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制冷装置在除湿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制冷装置在排湿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干燥过滤器及密封板、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制冷装置在除湿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制冷装置在排湿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制冷装置在除湿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制冷装置在排湿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制冷装置在除湿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制冷装置在排湿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制冷装置在除湿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制冷装置在排湿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制冷装置100、
[0034]箱体1、制冷间室V、开口 a、排气口 b、凹槽c、挡板11、
[0035]干燥过滤器2、第一过滤器21、第二过滤器22、第三过滤器23、第四过滤器24、转动轴25、
[0036]加热器3、密封板4、
[0037]保护盒5、流通风口 51、
[0038]风门6、流通风口的风门61、排气口的风门62、
[0039]风扇7、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1]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0,制冷装置100可为冰箱、冷柜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004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0,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干燥过滤器2和加热器3,箱体I内限定出制冷间室V,干燥过滤器2设在箱体I上,且干燥过滤器2具有除湿模式和排湿模式,在除湿模式时至少部分干燥过滤器2位于制冷间室V内以吸收水汽,在排湿模式时加热器3对干燥过滤器2进行加热以将干燥过滤器2内的水汽排出制冷间室V。
[0043]也就是说,在除湿模式时,制冷间室V内的气流流经干燥过滤器2,干燥过滤器2吸收气流中的水汽,从而降低制冷间室V内的湿度。而在干燥过滤器2吸收水汽到达一定程度后,进入排湿模式,此时加热器3开始加热,以将干燥过滤器2吸收的水分排出制冷间室V。
[0044]当然,为保证干燥过滤器2内的水汽大部分是排出制冷间室V的,制冷间室V内可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外部连通。在除湿模式时排气通道关闭,以保证干燥过滤器2吸收水汽时制冷间室V密闭。在排湿模式时,干燥过滤器2与制冷间室V的内部气流间隔开,排气通道打开,干燥过滤器2加热后生成的水蒸汽通过排汽通道排出。制冷间室V内也可不设排气通道,例如当进入排湿模式时,干燥过滤器2直接伸出制冷间室V,这样也能保证干燥过滤器2在加热后水蒸汽大部分是排出制冷间室V的。因此,这里对在干燥过滤器2加热后干燥过滤器2内的水汽如何排出制冷间室V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示例性地说明上述两种排湿方式的结构。
[0045]由于干燥过滤器2吸水时制冷间室V可仍保持密闭状态,保证了制冷间室V的制冷效果,且在干燥除湿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的水分进入制冷间室V,制冷间室V可以达到很低的湿度。在将干燥过滤器2向外排出水分时,干燥过滤器2与制冷间室V内的气流间隔也很容易,在此过程中,制冷间室V内不再增加新的水分,可防止干燥度的回升,保证了制冷间室V内干燥度的稳定性。另外,使用加热器3以加热方式排出干燥过滤器2的水分,排湿时间较短。
[004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0,通过设置干燥过滤器2和加热器3,在除湿时将干燥过滤器2设在制冷间室V内直接吸收水汽,而吸收达一定程度时能加热干燥过滤器2,向外快速排出干燥过滤器2内的水分,从而可通过多次干燥除湿、排湿的模式切换,使制冷间室V内水分不断排出,湿度可以持续降低,达到所需的干燥程度。而且制冷间室V内干燥度稳定,不易加升,干燥速度较快。
[00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装置100内可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干燥过滤器2的除湿模式和排湿模式的切换。而且控制器与加热器3电连接,在除湿模式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3停止加热,而在排湿模式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3加热,从而实现制冷装置100的自动除湿。
[0048]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湿模式和排湿模式的切换也可通过手动操作进行,也可手动操作加热器3的开关,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0049]以控制器控制模式切换时,控制器可以预定时间间隔控制干燥过滤器2的模式切换。也就是说,在干燥过滤器2处于除湿模式长达第一预定时间tl时,控制器控制干燥过滤器2转换成排湿模式;在干燥过滤器2处于排湿模式长达第二预定时间t2时,控制器控制干燥过滤器2转换成除湿模式。这里,第一预定时间tl、第二预定时间t2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定。
[0050]控制器的控制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制冷装置100还可包括湿度检测件(图未示出),湿度检测件与干燥过滤器2相连以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干燥过滤器2的模式转换。这样,制冷装置100的除湿控制精度可提高。其中,湿度检测件可用于检测干燥过滤器2的湿度,湿度检测件也可用于检测制冷间室V内的湿度。
[0051]例如,湿度检测件用于检测干燥过滤器2的湿度,当湿度检测件检测出干燥过滤器2的湿度大于等于第一预定值il,表明干燥过滤器2吸收的水汽较多,此时控制器控制干燥过滤器2转换成排湿模式,以将干燥过滤器2内的水分及时排出。当湿度检测件检测出干燥过滤器2的湿度小于等于第二预定值i2,表明干燥过滤器2排湿完成,此时控制器控制干燥过滤器2转换成除湿模式。
[0052]又例如,湿度检测件用于检测制冷间室V内的湿度。当湿度检测件检测出制冷间室V内的湿度大于等于第一设定值jI时,表明制冷间室V内的湿度较大,此时控制器控制干燥过滤器2转换成除湿模式,以及时吸收制冷间室V内的水汽。当湿度检测件检测出制冷间室V内的湿度小于等于第二设定值j2时,表明制冷间室V内较干燥,此时控制器控制干燥过滤器2转换成排湿模式,这样,在制冷间室V无需除湿期间,可将干燥过滤器2内的水分及时排出。
[0053]可选地,湿度检测件可为湿度传感器,可以通过传感器实现对制冷间室V的最高湿度值进行控制。
[005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制冷装置100还包括风扇7,风扇7设在制冷间室V内,风扇7用于在除湿模式驱动制冷间室V内的气流流经干燥过滤器2。这样,在除湿模式下,风扇7开启以不断循环内部空气,制冷间室V内的空气通过干燥过滤器2,干燥过滤器2将水分子除去。使用风扇7加快空气的循环,可加快除湿的速度,而且加剧了空气在制冷间室V内部的扰动,避免了内部湿度不均匀,可保证制冷间室V内空气干燥度均匀。
[0055]更具体地,控制器与风扇7电连接,以在除湿模式时开启风扇7,并在排湿模式时关闭风扇7。当然,控制器对风扇7的控制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排湿模式时风扇7仍可对干燥过滤器2吹风,以加快干燥过滤器2加热后生成的水蒸汽的向外排出速度。
[0056]有利地,风扇7的风速可调,从而可实现风扇7配合除湿过程的智能化控制。例如当制冷间室V内湿度越大,风扇7风速越大,当制冷间室V内湿度越小,则风扇7的风速越小,从而利于提尚风能利用率。
[0057]下面将参考图1-图11中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干燥过滤器
2、加湿器及风扇7等的具体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相同的标号表明相同的元器件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元器件。
[0058]实施例一
[0059]图1-图3展示了实施例一中制冷装置100的具体结构。
[0060]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箱体I上设有连通制冷间室V的开口a,干燥过滤器2可活动地连接在开口 a处,在除湿模式时至少部分干燥过滤器2位于制冷间室V内以吸收水汽,在排湿模式时干燥过滤器2位于制冷间室V外,在排湿模式时干燥过滤器2也可密封在开口 a处。这样,可通过控制干燥过滤器2的活动来控制干燥过滤器2的模式转换,控制方式简单、容易操作。
[0061]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干燥过滤器2可转动地连接在开口a处。在实施例一中,制冷装置100可包括电机(图未示出),电机的电机轴与干燥过滤器2的转动轴25相连,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以控制电机的运行。
[0062]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制冷装置100还包括密封板4,密封板4与干燥过滤器2相连,在除湿模式时密封板4密封开口 a,在排湿模式时干燥过滤器2密封开口 a。这样,干燥过滤器2及密封板4的结构较简单,且能保证除湿模式和排湿模式中,制冷间室V为密闭状
??τ O
[0063]具体地,如图3所示,密封板4连接在干燥过滤器2的端部,密封板4与干燥过滤器2形成L形。由此,干燥过滤器2的模式转换较容易。
[0064]具体地,如图3所示,加热器3设在干燥过滤器2上,这样,加热器3对干燥过滤器2直接加热,热量利用率高。
[0065]可选地,如图3所示,加热器3为加热丝,加热器3贴附在干燥过滤器2上。加热丝形成为丝网状,加热丝网罗在干燥过滤器2的表面,这样,在除湿模式时加热器3不影响干燥过滤器2吸收水汽,而在排湿模式时加热器3又能对干燥过滤器2均匀加热,提高排湿效率。
[0066]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制冷间室V还包括保护盒5,保护盒5设在制冷间室V内且外罩在干燥过滤器2上,保护盒5上设有流通风口 51。这样,在除湿模式时,制冷间室V内的气流可通过流通风口 51流入保护盒5内,然后流经干燥过滤器2以除湿。保护盒5的设置可对干燥过滤器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用户向制冷间室V内放置过多物品导致撞击干燥过滤器2等,也避免了制冷间室V内的物品卡住干燥过滤器2导致干燥过滤器2无法活动等。
[0067]具体地,如图1所示,保护盒5形成为在朝向开口a的方向敞开的盒体,保护盒5外置在干燥过滤器2上,且保护盒5与箱体I一体成型。其中,风扇7设在保护盒5内,且在干燥过滤器2位于排湿模式时,风扇7与干燥过滤器2相对设置,从而提高气流流经干燥过滤器2的流量。
[0068]具体地,如图1所示,箱体I的周壁朝向箱体I的内腔凹入形成凹槽c,开口a设在凹槽c的底壁上,干燥过滤器2的转动轴25设在凹槽c内。凹槽c的底壁上还设有挡板11,挡板11设在开口 a的远离干燥过滤器2的转动轴25的一侧。在除湿模式时密封板4止抵在挡板11的一端上,在排湿模式时干燥过滤器2止抵在挡板11的另一端上。
[0069]在实施例一中,当制冷间室V开始干燥除湿时,如图1所示,控制器发出指令将干燥过滤器2切换至除湿模式。此时,密封板4与制冷间室V处于闭合状态,制冷间室V内空气与外界隔离。风扇7开启,制冷间室V内的干燥前空气开始由图示左侧陆续经过干燥过滤器2、风扇7,干燥后的空气再回到制冷间室V。这样不断循环,将制冷间室V的空气中的水分不断过滤到干燥过滤器2中,实现干燥除湿。
[0070]当控制器的程序控制干燥除湿开启达到一定周期后(此时干燥过滤器2有较大水分),控制器发出指令切换到排湿模式。如图2所示,干燥过滤器2在电机作用下翻转90度,密封板4开启,干燥过滤器2转到水平位置,关闭风扇7,开启干燥过滤器2上的加热丝,这样,热量将干燥过滤器2中的水汽蒸发出去。达到一定时间后(此时干燥过滤器2上水分基本蒸发完成),完成后干燥过滤器2进行复位,可以继续执行除湿干燥功能。
[0071]实施例二
[0072]图4-图5展示了实施例二中制冷装置100的具体结构。
[0073]在实施例二中,如图4所示,箱体I上设有连通制冷间室V的开口a,干燥过滤器2可活动地连接在开口 a处,在排湿模式时干燥过滤器2位于制冷间室V外或者密封开口 a,干燥过滤器2可转动地连接在开口a处。其中,制冷装置100可包括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与干燥过滤器2的转动轴25相连,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以控制电机的运行。
[0074]在实施例二中,如图4所示,制冷装置100还包括密封板4,密封板4可翻转地连接在开口 a处,且在除湿模式和排湿模式时密封板4密封开口 a,干燥过滤器2连接在密封板4上,在排湿模式时干燥过滤器2位于制冷间室V外。这样,可通过翻转密封板4来切换干燥过滤器2的工作模式,有利于保证干燥过滤器2在排湿时排出的水蒸汽全部朝向制冷间室V外排出。
[0075]在实施例二中,如图4和图5所示,制冷间室V还包括保护盒5,保护盒5设在制冷间室V内且外罩在干燥过滤器2上,保护盒5上设有流通风口 51。这样,在除湿模式时,制冷间室V内的气流可通过流通风口 51流入保护盒5内,然后流经干燥过滤器2以除湿。
[0076]具体地,如图4所示,保护盒5形成为在朝向开口a的方向敞开的盒体,保护盒5外置在干燥过滤器2上,且保护盒5与箱体I 一体成型。
[0077]实施例三
[0078]图6-图7展示了实施例三中制O冷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实施例三的制冷装置100的结构与实施例二中制冷装置100的结构大体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79]所不同的是,在实施例三中,如图6所示,箱体I上设有连通制冷间室V的开口a,干燥过滤器2可转动地连接在开口 a处。干燥过滤器2至少为四个且分别与转动轴25相连,在其中一个干燥过滤器2位于制冷间室V内时,另外有两个干燥过滤器2密封开口 a,在其中一个干燥过滤器2位于制冷间室V外时,另外两个干燥过滤器2密封开口 a。这样,取消了密封板4,丰富了除湿结构的样式。而且多个干燥过滤器2可轮换着进入制冷间室V进行除湿,制冷间室V内可实现持续除湿。
[0080]具体以图6中干燥过滤器2为四个为例,这四个干燥过滤器2两两成对,每对干燥过滤器2可分别密封开口 a,四个干燥过滤器2为第一过滤器21、第二过滤器22、第三过滤器23和第四过滤器24,四个干燥过滤器2形成为十字形。
[0081]如图6中,第三过滤器23伸入到制冷间室V内进行除湿,此时第一过滤器21和第二过滤器22密封开口 a,第四过滤器24伸出制冷间室V进行排湿。当干燥过滤器2顺时针转动90度后,第二过滤器22伸入到制冷间室V内进行除湿,此时第三过滤器23和第四过滤器24密封开口 a,第一过滤器21伸出制冷间室V进行排湿。依次类推,每个干燥过滤器2可依次进行除湿、密封开口 a、排湿、密封开口 a的过程。
[0082]当然,在实施例四中干燥过滤器2的数量不限于四个,干燥过滤器2的数量可根据实施需要具体设置。而且每个干燥过滤器2的形状以及多个干燥过滤器2组合形成的形状也不作具体限定。
[0083]实施例四
[0084]图8-图9展示了实施例四中制冷装置100的具体结构。
[0085]在实施例四中,箱体I上设有连通制冷间室V的开口a,干燥过滤器2可移动地连接在开口 a处,在除湿模式时至少部分干燥过滤器2位于制冷间室V内以吸收水汽,在排湿模式时干燥过滤器2位于制冷间室V外或者密封开口 a。这样一来,箱体I上开口 a可设置得较小,利于箱体I的密闭。
[0086]在实施例四中,当制冷间室V开始干燥除湿时,如图8所示,控制器发出指令将干燥过滤器2切换至除湿模式。此时,干燥过滤器2大部分伸入到制冷间室V内,干燥过滤器2的上端密封制冷间室V,制冷间室V内空气与外界隔离。风扇7开启,制冷间室V内的干燥前空气开始由图示左侧陆续经过干燥过滤器2、风扇7,干燥后的空气再回到制冷间室V。这样不断循环,将制冷间室V的空气中的水分不断过滤到干燥过滤器2中,实现干燥除湿。
[0087]当控制器的程序控制干燥除湿开启达到一定周期后(此时干燥过滤器2有较大水分),控制器发出指令切换到排湿模式。如图9所示,干燥过滤器2向上移动,干燥过滤器2大部分伸出制冷间室V,干燥过滤器2的下端密封制冷间室V,关闭风扇7,开启干燥过滤器2上的加热丝,这样,热量将干燥过滤器2中的水汽蒸发出去。达到一定时间后(此时干燥过滤器2上水分基本蒸发完成),完成后干燥过滤器2进行复位,可以继续执行除湿干燥功能。
[0088]上述实施例均是通过干燥过滤器2的活动实现干燥过滤器2的模式转换,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干燥过滤器2也可固定在制冷间室V内,如实施例五中示例所示。
[0089]图10-图11展示了实施例五中制冷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在实施例五中,制冷装置100包括保护盒5,保护盒5设在制冷间室V内且外罩在干燥过滤器2上,保护盒5上设有流通风口51。在实施例五中,箱体I上设有连通保护盒内腔的排气口b,干燥过滤器2设在保护盒5内,排气口 b及流通风口51上分别设有风门6。这样,可通过风门6的动作实现不同模式下,干燥过滤器2与制冷间室V内部气流的连通与隔离。
[0090]在实施例五中,当制冷间室V开始干燥除湿时,如图10所示,控制器发出指令将干燥过滤器2切换至除湿模式。此时,流通风口 51上风门61打开,排气口 b上风门62关闭。制冷间室V处于闭合状态,制冷间室V内空气与外界隔离。风扇7开启,制冷间室V内的干燥前空气开始由图示左侧陆续经过干燥过滤器2、风扇7,干燥后的空气再回到制冷间室V。这样不断循环,将制冷间室V的空气中的水分不断过滤到干燥过滤器2中,实现干燥除湿。
[0091]当控制器的程序控制干燥除湿开启达到一定周期后(此时干燥过滤器2有较大水分),控制器发出指令切换到排湿模式。如图11所示,此时,流通风口 51上风门61关闭,排气口 b上风门62打开。干燥过滤器2与制冷间室V内气流隔离开,关闭风扇7,开启干燥过滤器2上的加热丝,这样,热量将干燥过滤器2中的水汽蒸发出去。达到一定时间后(此时干燥过滤器2上水分基本蒸发完成),完成后干燥过滤器2进行复位,可以继续执行除湿干燥功能。
[009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9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9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9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9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9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限定出制冷间室; 干燥过滤器和加热器,所述干燥过滤器设在所述箱体上,且所述干燥过滤器具有除湿模式和排湿模式,在除湿模式时至少部分所述干燥过滤器位于所述制冷间室内以吸收水汽,在排湿模式时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干燥过滤器进行加热以将所述干燥过滤器内的水汽排出所述制冷间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制冷间室的开口,所述干燥过滤器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开口处,在排湿模式时所述干燥过滤器位于所述制冷间室外或者密封所述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过滤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开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干燥过滤器相连,在除湿模式时所述密封板密封所述开口,在排湿模式时所述干燥过滤器密封所述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连接在所述干燥过滤器的端部以与所述干燥过滤器形成L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可翻转地连接在所述开口处,且在除湿模式和排湿模式时所述密封板密封所述开口,所述干燥过滤器连接在所述密封板上,在排湿模式时所述干燥过滤器位于所述制冷间室外。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过滤器至少为四个且分别与转动轴相连,在其中一个所述干燥过滤器位于所述制冷间室内时另外两个所述干燥过滤器密封所述开口,在其中一个所述干燥过滤器位于所述制冷间室外时另外两个所述干燥过滤器密封所述开口。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过滤器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开口处。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干燥过滤器上。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在所述制冷间室内,所述风扇用于在除湿模式驱动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气流流经所述干燥过滤器。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度检测件,所述湿度检测件与所述干燥过滤器相连以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干燥过滤器的模式转换。12.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盒,所述保护盒设在所述制冷间室内且外罩在所述干燥过滤器上,所述保护盒上设有流通风口。
【文档编号】F25D23/10GK205619676SQ201620199725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4日
【发明人】甘永和, 魏建, 张海斌, 周忠利, 严峰
【申请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