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油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6792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油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油污废水进行净化的装置,尤其是能使油污废水中的油水分离,同时去除污水中的固态污染物和杂质,使污水净化的隔油池。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隔油池主要类型有平流式隔油池、平行板式隔油池、倾斜板式隔油池、小型隔油池等,它们均是利用自然上浮法进行油水分离的装置,即在隔油池中,由于流速降低,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珠上浮到水面上,相对密度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以达到油水分离、杂质沉淀之目的。这类隔油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便于运行管理、除油效果稳定;但缺点较多一是池体大,占地面积多,二是相对密度小于1.0的杂质悬浮于污水中,净化效果差,三是恶臭污染杂质无法去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隔油池池体大,占地面积多及不能清除相对密度小于1.0的污水中的悬浮杂质和恶臭污染物的臭味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油池,该隔油池不仅能将油污废水中的油水分离,而且能将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0的杂质清除干净及分解、催化恶臭物,去掉臭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箱体上的进水口一侧和前隔板之间装设有过滤篮,过滤篮内装有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前隔板的下部有一通水孔,前隔板和中隔板构成一盛水空间,中隔板上部有一通水口,中隔板和后隔板构成一空间,在该空间中水平安有一布水板,对应该空间的箱体一侧上部开有一出油口,中隔板和箱体上的出水口一侧构成的空腔内,布水板下,充填着吸附分离材料及煤渣,后隔板有一部分插入吸附分离材料及煤渣中,不与箱体底部连接。当油污废水从进水口进入隔油池内的过滤篮流入箱体,在过滤篮内较大的固态污染物被滤网过滤,稍小一些的固态污染杂质在下过滤网再被过滤。从过滤篮流出的是滤除了固态污染物的污水,经过前隔板、中隔板、布水板,流入充填有吸附分离材料和煤渣的下箱体内,利用自然上浮法进行油水分离,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珠上浮到水面上,当污水从中隔板进入时,油位升高,油从排油口排出;而粒径较小未上浮的油珠及微少固体杂质均随污水经布水板而流入充填有吸附分离材料和煤渣的箱体下半部箱体内(由于后隔板阻挡,污水无法直流至出口处),经分离吸附材料及煤渣的分离、过滤、吸附、氧化、沉淀等方法,渗出的洁净水从出水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将油污废水中的油水分离,而且能将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0的杂质清除干净及分解、催化恶臭物,去掉臭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纵剖面图。
图中1.箱体,2.进水口,3.前隔板,4.过滤篮,5.上过滤网,6.下过滤网,7.通水孔,8.中隔板,9.盛水空间,10.通水口,11.后隔板,12.空间,13.布水板,14.出油口,15.出水口,16.空腔,17.吸附分离材料及煤渣。
具体实施方式
在箱体(1)上的进水口(2)一侧和前隔板(3)之间装设有过滤篮(4),过滤篮内装有上过滤网(5)和下过滤网(6),前隔板(3)的下部有一通水孔(7),前隔板(3)和中隔板(8)构成一盛水空间(9),中隔板(8)上部有一通水口(10),中隔板(8)和后隔板(11)构成一空间(12),在该空间(12)中水平安有一布水板(13),对应该空间(13)的箱体(1)一侧上部开有一出油口(14),中隔板(8)和箱体(1)上的出水口(15)一侧构成的空腔(16)内,布水板(13)下,充填着吸附分离材料及煤渣(17),后隔板(11)有一部分插入吸附分离材料及煤渣中(17),不与箱体(1)底部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隔油池,其特征是在箱体(1)上的进水口(2)一侧和前隔板(3)之间装设有过滤篮(4),过滤篮内装有上过滤网(5)和下过滤网(6),前隔板(3)的下部有一通水孔(7),前隔板(3)和中隔板(8)构成一盛水空间(9),中隔板(8)上部有一通水口(10),中隔板(8)和后隔板(11)构成一空间(12),在该空间(12)中水平安有一布水板(13),对应该空间(12)的箱体(1)一侧上部开有一出油口(14),中隔板(8)和箱体(1)上的出水口(15)一侧构成的空腔(16)内,布水板(13)下,充填着吸附分离材料及煤渣(17),后隔板(11)有一部分插入吸附分离材料及煤渣中(17),不与箱体(1)底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油池,其特征是在箱体上的进水口一侧和前隔板之间装设有过滤篮,过滤篮内装有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前隔板的下部有一通水孔,前隔板和中隔板构成一盛水空间,中隔板上部有一通水口,中隔板和后隔板构成一空间,在该空间中水平安有一布水板,对应该空间的箱体一侧上部开有一出油口,中隔板和箱体上的出水口一侧构成的空腔内,布水板下,充填着吸附分离材料及煤渣,后隔板有一部分插入吸附分离材料及煤渣中,不与箱体底部连接。
文档编号C02F1/40GK2651233SQ20032012081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7日
发明者王志力 申请人:王志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