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的植物栽培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859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降解的植物栽培载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环保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弃衣作物秸秆制作可降
解的植物栽培载体的技术。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环保问题。针对富营养化水体,国内外开展 了大量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浮岛水处理技术被公认为是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和创新的技术路线,并具有处理与景观效果好、工程 造价与运行成本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的优点,同时人工浮岛水处理技术又适合我 国的实际。因此,人工浮岛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人工浮岛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在构建人工浮岛植物栽培载
体时,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塑料、泡沫、合成树脂、植物纤维(如椰壳)等植物栽培载体材料。
这些材料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一些缺陷 1.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应用; 2.物理性能差,极易破损,维护成本高; 3.不易环境降解,甚至还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4.受生产地域和原料的限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寻找一种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制作可降解的植物栽培 载体的技术,为人工浮岛水处理技术提供一种耐水且可降解的、构建人工浮岛植物栽培载 体的新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可降解的植物栽培载体,其特征是以废弃稻 秸秆为原料,将其粉碎、破碎后加入胶粘剂、固化剂、防水剂,混合均匀后,热压成型为盆钵 状或板块状。 所述的盆钵为底部中央留有一个直径为1 2cm左右的通孔。 所述的板块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直径为4cm左右的栽培孔。 以此盆钵为植物栽培载体,于其中放入一些起固定植物和吸附N、P营养元素双重
作用的碎石、煤渣等吸附材料,再于其中栽培一些经济类或观赏类植物后,置于浮岛平台载 体上即可形成人工浮岛。 也可以此板块为植物栽培载体,于板材栽培孔中栽培一些经济类或观赏类植物后 构建成人工浮岛。

图1为制造可降解植物栽培载体的工艺流程示意框图; 图2为盆钵状可降解植物栽培载体的结构形状示意图;CN 201518645 U
状可降解植物栽培载体的结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典型实施例 a.以含水率为10 20%的风干稻秸秆为原料,一部分进行破碎或剪断,使其长度 《20mm,另一部分用普通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 b.将上述破碎/粉碎后的稻秸秆以1 : 1左右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 c.以稻秸秆混合物的重量比例计,在上述破碎/粉碎稻秸秆混合物中加入20 30%的水、5. 3 5. 7%的稀释环氧树脂、3. 5 4. 4%的稀释固化剂、4 7%的防水剂混 匀; d.将上述混合物放入成型模具中,在压力P > 13兆帕,t = 120 135。C的条件 下热压2 5分钟。 即可得到所需的盆钵状或板块状可降解植物栽培载体。 在上述实施例的c中 稀释环氧树脂为E-51环氧树脂与芳香型稀释剂(苏州市胶粘剂厂有限公司)以 1 : 0. 28的重量比混合物; 稀释固化剂为聚酰胺类环氧固化剂与芳香型稀释剂(苏州市胶粘剂厂有限公司 生产)以1 : 0. 6的重量比混合物; 防水剂为普通工业防水剂(南京凯众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生产)。 有益效果以此盆钵状或板块状可降解植物栽培载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构建人
工浮岛,通过盆钵或板材的吸附及植物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可有效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获得
一定的经济效益或观赏价值,且栽培载体的制造原料成本低、取材方便、耐水、易降解,不会
产生二次污染,使用寿命长达一年以上,为人工浮岛构建技术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新材料。
权利要求一种可降解的植物栽培载体,其特征是载体形状为盆钵状或板块状,盆钵状载体的底部中央有一个直径为1~2cm的通孔,板块状载体上则均匀分布直径为4cm的栽培孔。
专利摘要一种耐水且可降解的植物栽培载体,其特征是以废弃稻秸秆为原料,将其粉碎、破碎后加入胶粘剂、固化剂、防水剂,混合均匀后,热压成型为盆钵状或板块状。盆钵底部中央留有一个直径为1~2cm左右的通孔,板材则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直径为4cm左右的栽培孔。以此盆钵为植物栽培载体,栽培上经济类或观赏类植物后,置于浮岛平台载体上即可形成人工浮岛。或以此板块为植物栽培载体,于板材栽培孔中栽培经济类或观赏类植物后,将板块连接形成人工浮岛。
文档编号C02F3/32GK201518645SQ20082023775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李伟, 杨林章, 王岩, 王建国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