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918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氧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内陆水域总面积1747万公顷,可养殖水面675万公顷,己利用566万公顷;我国海岸线1.8万多公里,可供养殖的15米水深线浅海和潮间带滩涂面积1330万公顷,已养殖132.3万公顷。目前,我国主要养殖方式有淡水池塘养殖、淡水大面积养殖,浅海养殖、海洋滩涂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现有的养殖方式大部分仍处于原始的粗养模式,产量很低。中国是个水产需求和出口大国,要想在有限的可养殖资源下获得高产、稳产,必须向精养化模式转变。水域,是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每一种水产养殖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环境,水质环境若能满足要求,水产养殖动物就能生长和繁殖,如果水质环境受到某种污染,某些水质指标超出水产养殖动物的适应和忍耐范围,轻者水产养殖动物不能正常生长,重者可能造成水产养殖动物大批死亡。而渔塘增氧机、投饲机是改善水质环境保证高产、稳产必备的养殖设备。使用渔塘增氧机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净化水质,防止鱼类因缺氧浮头、死亡,它能够有效改善鱼类生存条件,提高养殖密度,加快鱼类生长。增氧机是增加溶解氧量的有效方法,除了增加氧气之外,还可促进水的流通,并可以防止水体的温度层化、化学层化及氧气层化。如果增氧机在水塘深处运作,可以改善水塘底部的土质,使底层土增氧,并避免产生有毒气体,防止水产动物患病死亡。增氧机是通过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工作的,使空气中的"氧"迅速转移到养殖水体中,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功能,解决池塘养殖中因为缺氧而产生的鱼浮头的问题,消除有害气体,促进水体对流交换,改善水质条件,降低词料系数,提高鱼池活性和初级生产率,增大放养密度,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实现养殖增收。市场上,传统型的增氧机械有以下几种一是叶轮式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爆气等综合利用,是目前采用最多的增氧机,其增氧能力、动力效率均优于其它机型,但运转噪声大,会损伤鱼体,一般用于水深1米以上的大面积的池塘养殖;二是水车式增氧机,具有良好的增氧及促进水体流动的效果,适用于淤泥较深的池塘;三是射流式增氧机,其形成水流搅拌水体平缓增氧,不损伤鱼体,增氧动力效率超过水车式、充气式、喷水式等,适用于鱼苗池增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该增氧净化系统采用微孔曝气方式,雾化型气泡从水域底部对水质环境进行立体增氧与净化,使增氧面积均匀、增氧层次均衡、机械能耗减少、底环境改善效果良好。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增氧净化系统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曝气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经气管联通曝气装置;所述的气体发生装置由电机和风机组成,电机经皮带联接风机,风机的出气口联接气管的一端;所述的曝气装置由支架和曝气管组成,曝气管安装在支架上,曝气管联接气管的另一端,曝气管上分布微孔。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气体发生装置经储气罐和气管联通曝气装置,风机的出气口联接储气罐,储气罐联通气管。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所述的气管由主气管和支气管组成,主气管的一端联通储气罐,主气管的另一端联通支气管,支气管联通曝气管,联接处有接头。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在主气管上安装排气阀和截止阀,在支气管上安装控制阀。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风机的进口上安装进气风筒,风机的出气口上安装气压表和减压阀。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电机和风机安装在防护罩内。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曝气装置有条状或盘状形式,条状呈面分布,盘状呈点分布。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条状曝气装置的支架呈横行或纵列排布在水域底部并固定,曝气管依次固接在支架上。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盘状曝气装置的支架呈层状螺旋叠加,曝气管环绕固接在支架上,支架的底部有支脚。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电机、风机、排气阀、截止阀、控制阀和减压阀共联接在控制器上。安装时,气体发生装置设置在岸边或远离岸边的机房内,根据水域面积或养殖要求,选择使用条状或盘状曝气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的风机通过主气管和支气管联通曝气装置的曝气管;若使用条状曝气装置,在水域底部的养殖面上横行或纵列排布支架,支架也可以用固定绳索替代,曝气管固接在支架或绳索上;若使用盘状曝气装置,在水域底部的养殖面上星星撒落般分布盘状支架,曝气管环绕在支架上;使用时,控制器根据指令启动电机、风机和各阀,压縮空气经主气管和支气管被输送到曝气管,由曝气管的微孔爆炸成雾化型气泡溢出曝气管,气泡由水底旋涡型上升立体增氧。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溶氧,由于超微细孔曝气产生的气泡在水体中与水的接触面积大,上浮流速低,接触时间长,氧的传质效率极高;2、活化水体,微孔曝气增氧犹如将水体变成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足的溶氧使水体能够建立起自然的生态系统,让水活起来;3、自我净化,微孔曝气是水底增氧,使养殖水体的水底不再缺氧,在水体底层沉积的肥泥、有机排泄物、剩余变质的饵料等难降解的有机物在微孔曝气增氧的作用下转化为微生物容易分解的有机物,恢复水体自我净化功能;4、超低能耗,采用微孔曝气增氧,氧的传质效率极高,单位水体溶氧迅速达到4.5mg/L,不到水车或叶轮增氧的四分之一,大大节约养殖户的电费成本;5、生态养殖,持续不断的微孔增氧为水体提供了充足的溶氧,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得以恢复提升,菌相、藻相自然平衡,构建起水体的自然生态,养殖种群的生存能力稳定提高,充分保障养殖效益;6、静态养殖,曝气增氧属于水底静态增氧,几乎不影响养殖产品的正常生活,可以增加养殖产品的适度性,增强食欲,縮短养殖生长周期,加大放养密度,提高产量和质量;7、安全环保,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安装在岸上而不时水中,不会给水体带来任何污染,对人体和鱼虾不存在危害;8、维护方便,增氧净化系统操作简单,管理容易,不存在水中漏电现象,安全性好,故障率低;9、用途广泛,增氧净化系统不仅用于养殖业增氧净化水质,而且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水体增氧净化,改善水质。图1为本发明的单塘盘式曝气增氧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单塘条式曝气增氧的示意3为本发明的多塘盘式曝气增氧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多塘条式曝气增氧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曝气增氧净化系统的气体发生装置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曝气增氧净化系统的盘式曝气装置示意图图中1、电机,2、防护罩,3、皮带,4、进气风筒,5、风机,6、气压表,7、减压阀,8、储气罐,9、排气阀,10、主气管,11、支气管,12、支架,13、曝气管,14、微孔,15、支脚。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结合本发明的曝气增氧净化系统,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如图l-6所示,该增氧净化系统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曝气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经气管联通曝气装置;所述的气体发生装置由电机1和风机5组成,电机1经皮带3联接风机5,风机5的出气口联接气管的一端;所述的曝气装置由支架12和曝气管13组成,曝气管13安装在支架12上,曝气管13联接气管的另一端,曝气管上分布微孔14。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气体发生装置经储气罐8和气管联通曝气装置,风机5的出气口联接储气罐8,储气罐8联通气管。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所述的气管由主气管10和支气管11组成,主气管10的一端联通储气罐8,主气管10的另一端联通支气管11,支气管11联通曝气管13,联接处有接头。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在主气管io上安装排气阀9和截止阀,在支气管ll上安装控制阀。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风机5的进口上安装进气风筒4,风机5的出气口上安装气压表6和减压阀7。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电机1和风机5安装在防护罩2内。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曝气装置有条状或盘状形式,条状呈面分布,盘状呈点分布。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条状曝气装置的支架12呈横行或纵列排布在水域底部并固定,曝气管13依次固接在支架12上。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盘状曝气装置的支架12呈层状螺旋叠加,曝气管13环绕固接在支架12上,支架12的底部有支脚15。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中,电机l、风机5、排气阀9、截止阀、控制阀和减压阀7共联接在控制器上。安装时,气体发生装置设置在岸边或远离岸边的机房内,根据水域面积或养殖要求,选择使用条状或盘状曝气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的风机通过主气管IO和支气管11联通曝气装置的曝气管13;若使用条状曝气装置,在水域底部的养殖面上横行或纵列排在支架12或绳索上;若使用盘状曝气装置,在水域底部的养殖面上星星撒落般分布盘状支架,曝气管13环绕在支架12上;使用时,控制器根据指令启动电机l、风机5和各阀,压縮空气经主气管10和支气管22被输送到曝气管23,由曝气管13的微孔爆炸成雾化型气泡溢出曝气管,气泡由水底旋涡型上升立体增氧。增氧时在水底形成一条V字型或旋涡型气泡。水深在2米左右时,一条V字型增氧管雾化形气泡可以达到3—4米宽;一个1.2米直径的增氧盘有效增氧面积可以达到350平方米,其气泡直径在3.5mm,与水的接触面积大,可以使塘水底部的溶解氧在6—8克/升,加速水体底部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氧化功能,降解水生生物的毒副作用,抑制水体过度富养化,改善水产品的生活环境。与传统的增氧相比,可以节约60—80%的电力消耗。不同水面的配置见下表(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开机前后水温变化比较数据(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不同水层溶氧量变化(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以高邮湖养殖场为例,200亩的养殖水面,过去共有15台3千瓦的叶轮增氧机,每台机器加电缆线等费用为2600元,15台为3.9万元成本,耗电45千瓦;而同等水面用"水下微孔曝气增氧"机,只需1台7.5千瓦气泵,所有通气管和微孔管费用约为4万元,基本与传统的方式持平,但节约电能37.5千瓦,而且将传统的一点增氧变为现在的多点增氧,变表面增氧为底部增氧。同时,底部增氧气泡的对流作用会将鱼来不及吃掉而沉底的词料发酵有毒元素带出,改善水质。气泡向上形成的托举作用,可让饵料在水体上面旋浮多达2个多小时,大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沉底饲料对水体的污染。淮安大江饲料公司养殖试验基地有l万亩水面,通过对比实验得出,如果都采用"水下微孔曝气增氧"方式养殖,每年可节电能0.85亿度,电费以每度0.45元计算,可节省电费385万元。可直接每亩可提高产量200公斤左右。以每斤鱼3.5元计算,可直接提高经济效益约1400万。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权利要求1.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增氧净化系统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曝气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经气管联通曝气装置;所述的气体发生装置由电机(1)和风机(5)组成,电机(1)经皮带(3)联接风机(5),风机(5)的出气口联接气管的一端;所述的曝气装置由支架(12)和曝气管(13)组成,曝气管(13)安装在支架(12)上,曝气管(13)联接气管的另一端,曝气管上分布微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气体发生装置经储气罐(8)和气管联通曝气装置,风机(5)的出气口联接储气罐(8),储气罐(8)联通气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管由主气管(10)和支气管(11)组成,主气管(10)的一端联通储气罐(8),主气管(10)的另一端联通支气管(11),支气管(11)联通曝气管(13),联接处有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主气管(10)上安装排气阀(9)和截止阀,在支气管(11)上安装控制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风机(5)的进口上安装进气风筒(4),风机(5)的出气口上安装气压表(6)和减压阀(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1)和风机(5)安装在防护罩(2)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曝气装置有条状或盘状形式,条状呈面分布,盘状呈点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条状曝气装置的支架(12)呈横行或纵列排布在水域底部并固定,曝气管(13)依次固接在支架(12)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盘状曝气装置的支架(12)呈层状螺旋叠加,曝气管(13)环绕固接在支架(12)上,支架(12)的底部有支脚(15)。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1)、风机(5)、排气阀(9)、截止阀、控制阀和减压阀(7)共联接在控制器上。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该增氧净化系统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曝气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经气管联通曝气装置;所述的气体发生装置由电机(1)和风机(5)组成,电机(1)经皮带(3)联接风机(5),风机(5)的出气口联接气管的一端;所述的曝气装置由支架(12)和曝气管(13)组成,曝气管(13)安装在支架(12)上,曝气管(13)联接气管的另一端,曝气管上分布微孔(14)。文档编号C02F7/00GK101659481SQ20091003433公开日2010年3月3日申请日期2009年8月24日优先权日2009年8月24日发明者嵇成恒申请人:金湖县华能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