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纯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113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纯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纯水机,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纯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开始使用纯水机。但是,目前市 面上的纯水机,大都采用气压式压力储水桶进行储水和供水,由于材料和工艺的制约,气压 式压力储水桶体积大、成本高,对纯水机的普及应用形成较大的阻碍。因此,这些纯水机所 采用的储供水方式亟须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纯水机存在的气压式压力储水桶体积大、成本高 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纯水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纯水机,主要由进水三通、与 该进水三通顺次相连的限压阀、增压装置、反渗透滤筒、净水单向阀及后置滤筒组成。净水 单向阀和后置滤筒之间的水路与水压储水桶的净水通口相连接;所述增压装置的出水端后 水路或增压装置的高压腔后水路经限压组件后、以及限压阀与增压装置进水端之间水路或 限压阀与增压装置的原水腔之间的水路经泄压组件后均与水压储水桶的压力进水口相连 接。 本实用新型的增压装置可以采用增压泵,此时所述的限压组件和泄压组件集成于 多用阀的内部;该增压泵的出水端后水路经限压组件后、以及限压阀与增压泵进水端之间 水路经泄压组件后均与水压储水桶的压力进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用阀主要由设置在阀体内部的原水口一、经原水口与原水口 一相连通的原水口二、以及限压出水口和限压进水口组成;所述限压组件设置于限压出水 口一与限压进水口之间的水路上,泄压组件设置于限压出水口一与原水口之间的水路上; 限压进水口管接于增压泵的出水端后水路,限压出水口一与水压储水桶的压力进水口管路 连接,原水口通过管路与增压泵进口端前管路相连接。 所述限压组件主要由设置在阀体上且内部具有空腔的限压套环、设置在该限压套 环内部的限压盖板,以及设置在该限压盖板内部的限压调节件组成。所述限压盖板的内部 设有限压挡板,且在该限压挡板上还设有限压流道;控制杆的一端穿过该限压流道与设置 在限压盖板内部的限压垫板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位于阀体内部空腔的密封头相连接。在限 压调节件与限压垫板之间还设有用于顶持限压垫板的限压弹簧;在限压垫板与控制杆之间 还密压有限压膜片的内边周,而限压膜片的外边周则密压于限压盖板的侧壁上。 所述的泄压组件由设置在阀体上的泄压端盖、设置在该泄压端盖内部的泄压调节 件和泄压垫板,以及位于泄压调节件与泄压垫板之间用于顶持泄压垫板的泄压弹簧组成。 在泄压端盖与阀体之间还密压有泄压膜片;在泄压膜片与原水口之间的阀体上还设有一个 泄压流道,泄压膜片中央部位与泄压流道端口匹配成阀口 。[0009] 本实用新型的增压装置还可以为多用增压泵,此时所述的限压组件和泄压组件集
成于该多用增压泵的内部;该多用增压泵的高压腔后水路经限压组件后、以及限压阀与多
用增压泵的原水腔之间的水路经泄压组件后均与水压储水桶的压力进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用增压泵主要由泵头、设置在泵头内部的进水口、以及经高压腔
和原水腔与进水口相连通的出水口组成。在泵头上密封连接有具有泄压凹槽和限压凹槽的
压盖,同时在泵头内部分别设有与原水腔相连通对应泄压凹槽的泄压通道,以及与高压腔
相连通对应限压凹槽的限压通道,且限压通道后水路与限压出水口二连通;所述的泄压组
件设置于该泄压凹槽内部,限压组件设置于该限压凹槽内部;进水口与限压阀出水口通过
管路连接,出水口与反渗透滤筒的进水端管路连接,限压出水口二则与水压储水桶的压力
进水口管路连接。 所述的泄压组件由设置于泄压凹槽内部的泄压弹簧垫板、位于泄压凹槽底部并用 于顶持该泄压弹簧垫板的泄压弹簧,以及将泄压弹簧垫板和泄压弹簧封隔于泄压凹槽内部 并密压于压盖与泵头之间的泄压密封膜片构成,泄压密封膜片中央部位与泄压通道端口匹 配成阀口。 所述的限压组件主要由设置在限压凹槽内部的限压弹簧垫板、位于限压凹槽底部 并用于顶持该限压弹簧垫板的限压弹簧组成;高压腔内部由阀体形成有限压通道,控制杆 二的一端穿过该限压通道与根压弹簧垫板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密封头二相连接;在限压弹 簧垫板与控制杆二之间密压着限压密封膜片的内边周,而限压密封膜片的外边周则密压于 压盖与泵头之间。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压储水桶由桶体、与桶体密封连接的盖子、 以及与盖子固定相连并位于桶体内部的隔膜袋组成;隔膜袋与桶体的桶壁之间形成有水压 腔,而隔膜袋内部则形成储水腔;在盖子的上设有与储水腔相连通的净水通口以及与水压 腔相连通的压力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增压装置提供压力来保证纯水向净水龙头供应,因此能有效的
克服原水水压在欠压或断水时所带来的净水龙头出水速度慢或不出水的缺憾。
(2)本实用新型的限压组件和泄压组件可以集成于多用阀的内部,也可以集成在
增压泵的内部,因此结构紧凑,成本低,安全隐患少。 (3)本实用新型的限压组件和泄压组件在储水桶内的压力大于预先设定的压力时 便会自动关闭或开启,对储水桶内的水压进行限制或排泄,因此能够确保储水桶内水压的 基本恒定,为纯水机恒压制水奠定了基础。

图1为泄压组件和限压组件集成于多用阀内部时的纯水机系统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泄压组件和限压组件集成于增压泵内部时的纯水机系统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泵的泵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压储水桶的结构示意图。[0024]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01-进水管,102_自来水龙头,103-进水三通,104_限压阀,105-第一级滤筒, 106-断水电磁阀,107-多用阀,108-压水管,109-增压泵,110-第二级滤筒,111-第三级滤 筒,112-连接水管,113-冲洗水管,114-排冲电磁阀,115-反渗透滤筒,116-净水单向阀, 117-后置滤桶,118-高压开关,119-净水龙头,120-水压储水桶,121-多用增压泵;201-桶 体,202-水压腔,203-隔膜袋,204-储水腔,205-密封圈,206-隔膜袋接口 , 207-隔膜袋接 座,208-盖子,209-紧固螺钉,210-净水通口 , 211-侧封圈,212-压力进水口 , 213-密封 垫片;301-原水口一,302-密封头,303-密封圈,304-限压套环,305_限压膜片,306-限 压弹簧,307-限压调节件,308-限压端盖,309-限压垫板,310-控制杆,311-限压流道, 312-密封环垫,313-限压挡板,314-原水口二,315-泄压流道,316-泄压阀口,317-泄 压垫板,318-泄压弹簧,319-泄压调节件,320-泄压端盖,321-泄压膜片,322-限压出水 口 一, 323-流道一,324-限压进水口 , 325-原水口 , 326-流道二 ;401-进水口 , 402-泄压 通道,403-压盖,404-泄水流道,405-限压出水口二,406_出水口 ,407-泵头,408-高压 腔,409-原水腔,410-泄压阀口 , 411-泄压密封膜片,412-泄压弹簧垫板,413-泄压弹簧, 414-限压密封膜片,415-控制杆二,416-限压弹簧垫板,417-限压弹簧,418_限压通道, 419-密封环垫,420-密封头二。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泄压组件和限压组件集成于多用阀107的内部,并由该多用阀107 和增压泵109所构成的纯水机系统如图l所示。在构成纯水机系统时,本实用新型主要由 进水三通103、以及经连接水管112顺次与该进水三通103相连的限压阀104、增压泵109、 反渗透滤筒115、净水单向阀116及后置滤筒117组成。根据实际的需要,在限压阀104与 增压泵109之间的水路上还可以增加顺次相连的第一级滤筒105和断水电磁阀106,而在增 压泵109与反渗透滤筒115之间的水路上可以顺次增加第二级滤筒110、第三级滤筒111。 同时,该进水三通103还分别与自来水龙头102和进水管101相连接,后置滤桶117和净水 龙头119相连。在净水龙头119及后置滤桶117之间还设有高压开关118,反渗透滤筒115 的浓水出口经排冲电磁阀114还与冲洗水管113相连接。 多用阀107的结构如图2、3所示,从图可知在阀体内部设有原水口一 301和原水 口二 314,且该原水口一 301和原水口二 314之间通过位于阀体内部的原水口 325相连通。 同时,在阀体上还设有限压出水口一322和限压进水口 324。在该阀体上设有内部具有一个 空腔的限压套环304,同时在限压套环304的空腔内部还设有限压组件。 限压组件的结构如下限压端盖308为内部具有空腔、底部匹配设有限压挡板313 的柱体,且在限压挡板313的中部还设有限压流道311。限压端盖308的外壁与限压套环 304的内壁密封紧固连接,且该限压端盖308内部的空腔还与限压套环304的空腔底部相连 通,该限压端盖308的底部与限压套环304的空腔底部之间还形成一个小空腔。为了确保 密封效果,在限压端盖308的底部与限压套环304的内壁之间还密压有密封圈303。同时,
6在限压端盖308的内部顶端还设有螺纹连接的限压调节件307,从而通过旋转使该限压调 节件307能沿着限压端盖308的内壁上下移动。 限压垫板309设置在限压端盖308的内部,且在限压调节件307与该限压垫板309 之间还设有用于顶持限压垫板309的限压弹簧306,即该限压弹簧306处于预压縮状态具有 舒张弹力。同时,在限压套环304的内部还设有控制杆310,且该控制杆310的一端穿过限 压挡板313位于限压端盖308的内部并与所述的限压垫板309相连接,控制杆310的另一 端则位于所述的小空腔内部并与密封头302相连接。为了确保密封头302与限压挡板313 之间的密封效果,在限压挡板313上还设有与密封头302相匹配的密封环垫312。同时在限 压端盖308的侧壁上还设有流道一 323,从而使得限压出水口一 322经该流道一 323后与限 压端盖308内部的空腔相连通。在限压垫板309与控制杆310之间还密压有限压膜片305 的内边周,限压膜片305的外边周密压于限压端盖308的侧壁之中,整个限压膜片305均位 于流道一 323的上方,以确保从限压出水口一 322进入的净水不会经限压弹簧306和限压 调节件307溢出阀体。 所述的泄压组件包括以下结构泄压端盖320的内部设有通径,且该泄压端盖320 与阀体密封相连。在泄压端盖320的内部底端设有螺纹相连的泄压调节件319,从而通过 旋转使该泄压调节件319能沿泄压端盖320上下移动。在泄压端盖320的内部还设有泄压 垫板317,在泄压垫板317与泄压调节件319之间设有用于顶持该泄压垫板317的泄压弹 簧318。同时,在泄压端盖320与阀体之间还密压有泄压膜片321,在泄压膜片321与原水 口 325之间的阀体上还设有一个泄压流道315。泄压膜片321中央部位与泄压流道315端 口匹配成阀口,该泄压膜片321在自然状态下密封住泄压流道315,以确保阀体内部的净水 不会经泄压流道315的泄压阀口 316流出,泄压弹簧318和泄压调节件319由泄压膜片321 封隔,且在阀体内部还设有流道二 326,所述的限压出水口一 322分别与流道一 323和该流 道二 326相连通。 水压储水桶120的结构如图6所示,盖子208通过紧固螺钉209固定在桶体201 端口处,同时在盖子208与桶体201之间还密压有密封垫片213。盖子208的中部设有一个 空腔,且在盖子208的底部即该空腔的底部设有隔膜袋连接座207。隔膜袋203通过隔膜袋 接口 206固定于隔膜袋连接座207的内部,并设置于桶体201的内部,使得该隔膜袋203的 外壁与桶体20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水压腔202,同时隔膜袋203的内部还形成一个储水腔 204。为了确保密封效果,在隔膜袋连接座207与隔膜袋接口 206之间还密压有密封圈205。 在盖子208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隔膜袋203内部的储水腔204相连通的净水通口 210和与水压腔202相连通的压力进水口 212。同时,在盖子208的顶部端面还设有侧封圈 211。 连接时,当该纯水机系统不具有第一级滤筒105、断水电磁阀106、第二级滤筒110 和第三级滤筒111时,该增压泵109的出水端后水路经压水管108与限压进水口 324相连 接,而限压出水口一 322则与水压储水桶120的压力进水口 212相连接;同时,原水口一 301 直接与限压阀104的出水口管路连接,原水口二314则与增压泵107的进水端管路相连接。 当该纯水机系统具有第一级滤筒105、断水电磁阀106、第二滤筒110和第三级滤 筒111时,所述原水口一301与断水电磁阀106出水口管路连接,原水口二314与增压泵 109进水端管路连接;限压进水口 324经压水管108与增压泵109的出水端后管路连接,限压出水口一 322与水压储水桶120的压力进水口 212相连接。此时,当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在净水龙头119关闭的初始状态下,从进水管101处进入的自来水依次经进水三通103、限压阀104、第一级滤筒105、断水电磁阀106、增压泵109、第二级滤筒IIO和第三级滤筒、反渗透滤筒115和净水单向阀116,通过净水通口 210向水压储水桶120的储水腔204注入净水,直至储水腔204内部储存的净水增至高压开关118断开,并控制增压泵109停机;同时浓水经排冲电磁阀114排出。 上述过程的水压平衡的实现是建立在各个涉及到的水压控制组件的压力值匹配设定基础上,即高压开关118的关闭压力值大于泄压组件的泄压压力值、泄压组件的泄压压力值大于限压组件的限压压力值、限压组件的限压压力值大于限压阀104的限压压力值。 当打开净水龙头119放水时,由于高压开关118闭合,增压泵109便会启动,使水路管道内的水大部分从限压进水口 324流经限压组件后通过限压出水口一 322,并由水压储水桶120的压力进水口 212注入到水压腔202内部,从而挤压隔膜袋203使其储水腔204内部的净水从净水龙头119排放出来,直至水压腔202内部水压达到限压组件的限压压力值,限压组件关闭限压流道311。当关闭净水龙头119继续制水时,随着净水持续注入到储水腔204内部,水压腔202受到隔膜袋203扩张挤压,其内部的水压便会升高,当该水压腔202内的水压值大于泄压组件的泄压压力值时,泄压组件便会开通泄压流道315,因为泄压组件的泄压压力值大于限压阀104的限压压力值,水压腔202内部的水在储水腔204的水压下由原水口 325流出至增压泵109进水端参与净水的制备过程,直到储水腔204满水,高压开关118断开,纯水机系统停止运行。[003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相比,不同点在于将泄压组件和限压组件集成到多用增压泵121。由多用增压泵121所构成的纯水机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即在断水电磁阀106与第二级滤筒IIO之间安装该多用增压泵121,同时,该多用增压泵121配设的限压出水口二405与水压储水桶120的压力进水口 212相连接。 多用增压泵121的结构如图5所示,即在泵头407的内部设有进水口 401和出水口 406,且在泵头407的内部还设有原水腔409和高压腔408。所述的进水口 401和出水口406通过原水腔409和高压腔408相连通。 在泵头407内部还设有与原水腔409相连通的泄压通道402和与高压腔408相连通的限压通道418。在泵头407上还密封连接有压盖403,且在该压盖403的内部分别设有泄压凹槽和限压凹槽,该泄压凹槽对应泄压通道402,限压凹槽对应限压通道418。同时,在泄压凹槽内部还设有泄压组件,在限压凹槽内部限压组件。 所述的泄压组件包括泄压弹簧垫板412,位于泄压凹槽底部与泄压弹簧垫板412之间的对泄压弹簧垫板412起顶持作用的泄压弹簧413,以及密压于泄压弹簧垫板412与阀体之间的泄压密封膜片411组成。同时,泄压密封膜片411中央部位与泄压通道402的端口匹配成阀口。 所述的限压组件包括限压弹簧垫板416,位于限压凹槽底部与限压弹簧垫板416之间的对限压弹簧垫板416起顶持作用的限压弹簧417,以及控制杆二 415和限压密封膜片414组成。该控制杆二 415的一端穿过限压 道418与限压弹簧垫板416固定相连,另一端则位于高压腔408的内部并与密封头二 420相连接。在限压弹簧417的拉持作用下,该密封头二 420在自然状态下紧贴着限压通道418的侧壁。为了确保密封效果,在位于限压通道418的阀体内部还设有与密封头二 420相匹配的密封环垫419。[0045] 限压密封膜片414的内边周密压于限压弹簧垫板416和控制杆二 415之间,而限压密封膜片414的外边周则密压于压盖403与阀体之间。同时在限压凹槽与限压通道418之间还设有限压出水口二 405,且该限压出水口二 405经泄水流道404与泄压通道402相通,为了确保效果,所述的泄压密封膜片411在泄压弹簧413顶持力作用下密封泄压阀口410。 相应地,当该纯水机系统不具有第一级滤筒105、断水电磁阀106、第二级滤筒110和第三级滤筒111时,该多用增压泵121的进水口 401直接与限压阀104的出水端管路相连接,其出水口 406直接与反渗透滤筒115的进水端管路相连接。同时,该多用增压泵121的高压腔408后水路经限压组件后、以及限压阀104与多用增压泵121的原水腔409之间的水路经泄压组件后均与水压储水桶120的压力进水口 212相连接。 当该纯水机系统具有第一级滤筒105、断水电磁阀106、第二级滤筒110和第三级滤筒111时,其连接结构同不具有第一级滤筒105、断水电磁阀106和第三级滤筒111时的结构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进水口 401与断水电磁阀106的出水端管路连接,出水口 406第二级滤筒110的进水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在净水龙头119关闭的初始状态下,从进水管101处进入的自来水依次经进水三通103、限压阀104、第一级滤筒105、断水电磁阀106、多用增压泵121、第二级滤筒110和第三级滤筒、反渗透滤筒115和净水单向阀116,通过净水通口 210向水压储水桶120的储水腔204注入净水,直至储水腔204内部储存的净水增至高压开关118断开,并控制多用增压泵121停机;同时浓水经排冲电磁阀114排出。 上述过程的水压平衡的实现是建立在各个涉及到的水压控制组件的压力值匹配设定基础上,即高压开关118的关闭压力值大于泄压组件的泄压压力值、泄压组件的泄压压力值大于限压组件的限压压力值、限压组件的限压压力值大于限压阀104的限压压力值。 当打开净水龙头119放水时,由于高压开关118闭合,增压泵121便会启动,使高压腔408内的水大部分经限压流道418后从限压出水口二 405流至水压储水桶120的压力进水口 212注入到水压腔202内部,从而挤压隔膜袋203使其储水腔204内部的净水从净水龙头119排放出来,直至水压腔202内部水压达到限压组件的限压压力值,限压组件关闭限压流道418 ;当关闭净水龙头119继续制水时,随着净水持续注入到储水腔204内部,水压腔202受到隔膜袋203扩张挤压,内部的水压便会升高,当该水压腔202内的水压值大于泄压组件的泄压压力值时,泄压组件便会开通泄压流道402,因为泄压组件的泄压压力值大于限压阀104的限压压力值,水压腔202内部的水在储水腔204的水压下经泄压流道402流至多用增压泵121的原水腔409,参与净水的制备过程,直到储水腔204满水,高压开关118断开,纯水机系统停止运行。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纯水机,主要由进水三通(103)、与该进水三通(103)顺次相连的限压阀(104)、增压装置、反渗透滤筒(115)、净水单向阀(116)及后置滤筒(117)组成,其特征在于净水单向阀(116)和后置滤筒(117)之间的水路与水压储水桶(120)的净水通口(210)相连接;所述增压装置的出水端后水路或增压装置的高压腔后水路经限压组件后、以及限压阀(104)与增压装置进水端之间水路或限压阀(104)与增压装置的原水腔之间的水路经泄压组件后均与水压储水桶(120)的压力进水(212)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装置为普通的增 压泵(109),且所述的限压组件和泄压组件集成于多用阀(107)的内部;该增压泵(109)的 出水端后水路经限压组件后、以及限压阀(104)与增压泵(109)进水端之间水路经泄压组 件后均与水压储水桶(120)的压力进水口 (212)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装置为多用增压 泵(121),且所述的限压组件和泄压组件集成于该多用增压泵(121)的内部;该多用增压泵 (121)的高压腔(408)后水路经限压组件后、以及限压阀(104)与多用增压泵(121)的原水 腔(409)之间的水路经泄压组件后均与水压储水桶(120)的压力进水口 (212)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用阀(107)主要由 设置在阀体内部的原水口一 (301)、经原水口 (325)与原水口一 (301)相连通的原水口二 (314)、以及限压出水口一 (322)和限压进水口 (324)组成;所述限压组件设置于限压出水 口一 (322)与限压进水口 (324)之间的水路上,泄压组件设置于限压出水口一 (322)与原 水口 (325)之间的水路上;限压进水口 (324)管接于增压泵(109)的出水端后水路,限压出 水口一 (322)与水压储水桶(120)的压力进水(212)管路连接,原水口 (325)通过管路与 增压泵(109)进口端前管路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组件主要由设置 在阀体上且内部具有空腔的限压套环(304)、设置在该限压套环(304)内部的限压盖板(308) ,以及设置在该限压盖板(308)内部的限压调节件(307)组成;所述限压盖板(308) 的内部设有限压挡板(313),且在该限压挡板(313)上还设有限压流道(311);控制杆 (310)的一端穿过该限压流道(311)与设置在限压盖板(308)内部的限压垫板(309)相连 接,另一端则与位于阀体内部空腔的密封头(302)相连接;在限压调节件(307)与限压垫板(309) 之间还设有用于顶持限压垫板(309)的限压弹簧(306);在限压垫板(309)与控制杆(310) 之间还密压有限压膜片(305)的内边周,而限压膜片(305)的外边周则密压于限压盖 板(308)的侧壁上。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压组件由设置在 阀体上的泄压端盖(320)、设置在该泄压端盖(320)内部的泄压调节件(319)和泄压垫板 (317),以及位于泄压调节件(319)与泄压垫板(317)之间用于顶持泄压垫板(317)的泄 压弹簧(318)组成;在泄压端盖(320)与阀体之间还密压有泄压膜片(321);在泄压膜片 (321)与原水口 (325)之间的阀体上还设有一个泄压流道(315),泄压膜片(321)中央部位 与泄压流道(315)端口匹配成阀口。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增压泵(121)主要 由泵头(407)、设置在泵头(407)内部的进水口 (401)、以及经高压腔(408)和原水腔(409) 与进水口 (401)相连通的出水口 (406)组成;在泵头(407)上密封连接有具有泄压凹槽和限压凹槽的压盖(403),同时在泵头(407)内部分别设有与原水腔(409)相连通对应泄压 凹槽的泄压通道(402),以及与高压腔(408)相连通对应限压凹槽的限压通道(418),且限 压通道(418)后水路与限压出水口二 (405)连通;所述的泄压组件设置于该泄压凹槽内部, 限压组件设置于该限压凹槽内部;进水(401)与限压阀(104)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出水口 (406)与反渗透滤筒(115)的进水端管路连接,限压出水口二 (405)则与水压储水桶(120) 的压力进水口 (212)管路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压组件由设置于泄 压凹槽内部的泄压弹簧垫板(412)、位于泄压凹槽底部并用于顶持该泄压弹簧垫板(412) 的泄压弹簧(413),以及将泄压弹簧垫板(412)和泄压弹簧(413)封隔于泄压凹槽内部并密 压于压盖(403)与泵头(407)之间的泄压密封膜片(411)构成,泄压密封膜片(411)中央 部位与泄压通道(402)端口匹配成阀口。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压组件主要由设 置在限压凹槽内部的限压弹簧垫板(416)、位于限压凹槽底部并用于顶持该限压弹簧垫板 (416)的限压弹簧(417)组成;高压腔(408)内部由阀体形成有限压通道(418),控制杆二 (415)的一端穿过该限压通道(418)与限压弹簧垫板(416)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密封头二 (420)相连接;在限压弹簧垫板(416)与控制杆(415)之间密压着限压密封膜片(414)的 内边周,而限压密封膜片(414)的外边周则密压于压盖(403)与泵头(407)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压储水 桶(120)由桶体(201)、与桶体(201)密封连接的盖子(208)、以及与 盖子(208)固定相连 并位于桶体(201)内部的隔膜袋(203)组成;隔膜袋(203)与桶体(201)的桶壁之间形成 有水压腔(202),而隔膜袋(203)内部则形成储水腔(204);在盖子(208)的上设有与储水 腔(204)相连通的净水通口 (210)以及与水压腔(202)相连通的压力进水口 (2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纯水机,主要由进水三通、与该进水三通顺次相连的限压阀、增压装置、反渗透滤筒、净水单向阀及后置滤筒组成,其特征在于净水单向阀和后置滤筒之间的水路与水压储水桶的净水通口相连接;所述增压装置的出水端后水路或增压装置的高压腔后水路经限压组件后、以及限压阀与增压装置进水端之间水路或限压阀与增压装置的原水腔之间的水路经泄压组件后均与水压储水桶的压力进水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由增压装置泵提供压力来保证纯水向净水龙头供应,因此能有效的克服原水水压在欠压或断水时所带来的净水龙头出水缓慢或不出水的缺憾。
文档编号C02F103/04GK201485342SQ200920176478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日
发明者吴瑞昌 申请人:吴瑞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