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大宗固废处理工业共生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586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城市大宗固废处理工业共生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城市大宗固废处理工业共生体系。
背景技术
不同的垃圾收集和分类方式会对垃圾的后续处理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我国主要 采用混合收集方式,这使得传统处理方式的弊端凸显。对焚烧而言,混合收集意味着高水 分、低热值,既影响焚烧工况和垃圾处理效果,造成运营成本大幅增高,又造成烟气中未燃 烬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大幅增加。对填埋而言,混合收集意味着高渗滤液产生量、高温室气体 排放量以及高恶臭等问题,不仅增加了运行维护费用,而且还会引起环境污染,尤其是地下 水污染。对堆肥而言,混合收集意味着分选难度与分选成本的增加,且堆肥品质难以保证。尽管早在2000年我国就开展了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但由于分类收集方式不 恰当,即分得过细,以及后续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使得分类收集工作成绩不大、教训惨重。因 此,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分类收集方法尤为重要。目前垃圾干湿分离是被认为是一种可行 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与中国现有的处理方式相适应,而且符合人们现有的认识范围,易于 实施。为了满足垃圾处理的需要,近年来焚烧厂和填埋场如雨后春笋般地新建起来,这 些处理厂(场)不仅需要投入大量建设资金,而且还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如今,新厂(场) 选址困难重重,在敏感地区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如何缓解不断增长的垃圾量与现有 设施有限的处理能力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工业共生理念是将现有垃圾处理设施,如垃圾分选系统、焚烧发电厂、填埋场、秸 秆发电厂、污水处理厂、衍生燃料生产线等纳入共生体系,通过合理分流实现各种不同固废 处理设施有效衔接,使不同设施各尽其能,大幅提高现有设施的综合处理能力,有效遏制新 建垃圾处理设施的迫切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

发明内容
1.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大宗固废处理工业共生体系,其步骤如下1)根据原有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把城市划分为分类收集服务区、焚烧处理服 务区和综合处理服务区,区域内原有垃圾处理设施有焚烧系统、填埋场和渗滤液处理系统, 现新增沼气发电厂、衍生燃料生产线、双级分选系统和单级分选系统,这些处理设施和秸秆 焚烧发电厂、市政污水处理厂组成共生体系,体系下各种设施有效衔接,各尽其能,大幅提 高现有设施的综合处理能力;2)在分类收集服务区,垃圾进行源头分类收集,其中厨余垃圾和菜市垃圾送到沼 气发电厂,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家庭干质垃圾和街道清扫垃圾进入焚烧发电厂进行下一 步处理;3)在焚烧处理服务区,原始生活垃圾送到焚烧发电厂后,首先进入单级分选系统, 分选设施把垃圾分为筛上物和筛下物,筛上物为可燃物进入焚烧系统焚烧发电,筛下物送到垃圾综合处理厂作为填埋覆土;4)在综合处理服务区,垃圾综合处理厂可由填埋场改建而来,原始生活垃圾送到 垃圾综合处理厂后,首先进入双级分选系统,分选设施把垃圾分为一次筛上物和一次筛下 物,筛上物进入衍生燃料生产线,产生的衍生燃料作为垃圾焚烧系统的辅助燃料,筛下物继 续进行分选,分为二次筛上物和二次筛下物,二次筛物都送入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其中筛上 物作为填埋土,筛下物经堆酵后作为覆土或营养土,填埋场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工业或人民 生活,产生的渗滤液经过预处理后送入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渗滤液回灌到生物器填 埋场,得到的污泥作为配料进入衍生燃料生产线,制作衍生燃料;5)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得到的污泥作为配料,可送到衍生燃料生产线和秸 秆、垃圾筛上物按照一定配比制作衍生燃料,也可送到沼气池作为配料生产沼气;6)秸秆焚烧发电厂收集的秸秆可直接焚烧发电,也可送到衍生燃料生产线制作纯 秸秆衍生燃料,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占用空间;所述的衍生燃料生产线利用污泥、垃圾筛物和秸秆制作衍生燃料,产生的衍生燃 料作为辅助燃料进入焚烧系统,其中利用秸秆制作的纯秸秆燃料进入秸秆发电厂焚烧发 H1^ ο所述的填埋场采用分区、分单元、分布式卫生填埋方式,渗滤液回灌填埋堆体加速 垃圾降解,对矿化垃圾进行再次分流,达到填埋库容的循环使用。本发明的优点和效益是(1)该共生体系具有可进化性,可将各种垃圾处理设施 有效衔接,通过对原始生活垃圾进行合理分流,使不同处理设施的固有性能最大化、处理方 式科学化、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体系的综合处理能力,有效遏制新建垃圾处理设施的迫切 性。( 该体系根据生活垃圾、作物秸秆和市政污泥等大宗废物的特点,通过合理配料生产 生物质衍生燃料,从而实现三者低成本共处置、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大宗固废处理工业共生体系,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原有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把城市划分为分类收集服务区、焚烧处理服 务区和综合处理服务区,区域内原有垃圾处理设施有焚烧系统、填埋场和渗滤液处理系统, 现新增沼气发电厂、衍生燃料生产线、双级分选系统和单级分选系统,这些处理设施和秸秆 焚烧发电厂、市政污水处理厂组成共生体系;2)在分类收集服务区,垃圾进行源头分类收集,其中厨余垃圾和菜市垃圾送到沼 气发电厂,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家庭干质垃圾和街道清扫垃圾进入焚烧发电厂进行下一 步处理;3)在焚烧处理服务区,原始生活垃圾送到焚烧发电厂后,首先进入单级分选系统, 分选设施把垃圾分为筛上物和筛下物,筛上物为进入焚烧系统焚烧发电,筛下物送到垃圾 综合处理厂作为填埋覆土;4)在综合处理服务区,原始生活垃圾进入双级分选系统,分选设施把垃圾分为一次筛上物和一次筛下物,筛上物进入衍生燃料生产线和污泥、秸秆一起制作衍生燃料,作为 垃圾焚烧系统的辅助燃料,筛下物继续进行分选,分为二次筛上物和二次筛下物,二次筛物 都送入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填埋场采用分区、分单元、分布式卫生填埋方式,其中筛上物作 为填埋土,筛下物经堆酵后作为覆土或营养土,填埋场产生的沼气用于工业或人民生活,产 生的渗滤液经过预处理后送入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渗滤液回灌到生物器填埋场加速 垃圾降解,对矿化垃圾进行再次分流,得到的污泥作为配料进入衍生燃料生产线,制作衍生 燃料;5)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得到的污泥作为配料,可送到衍生燃料生产线和秸 秆、垃圾筛上物按照一定配比制作衍生燃料,也可送到沼气池作为配料生产沼气;6)秸秆焚烧发电厂收集的秸秆可直接焚烧发电,也可送到衍生燃料生产线制作纯 秸秆衍生燃料,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占用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城市大宗固废处理工业共生体系,其特征在于根据原有的生活垃圾处理方 式,把城市划分为分类收集服务区、焚烧处理服务区和综合处理服务区,区域内原有垃圾 处理设施有焚烧系统、填埋场和渗滤液处理系统,现新增沼气发电厂、衍生燃料生产线、双 级分选系统和单级分选系统,这些处理设施和秸秆焚烧发电厂、市政污水处理厂组成共生 体系,体系下各种设施有效衔接,各尽其能,大幅提高现有设施的综合处理能力;2)在分类收集服务区,垃圾进行源头分类收集,其中厨余垃圾和菜市垃圾送到沼气发 电厂,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家庭干质垃圾和街道清扫垃圾进入焚烧发电厂进行下一步处 理;3)在焚烧处理服务区,原始生活垃圾送到焚烧发电厂后,首先进入单级分选系统,分选 设施把垃圾分为筛上物和筛下物,筛上物为可燃物进入焚烧系统焚烧发电,筛下物送到垃 圾综合处理厂作为填埋覆土;4)在综合处理服务区,垃圾综合处理厂可由填埋场改建而来,原始生活垃圾送到垃圾 综合处理厂后,首先进入双级分选系统,分选设施把垃圾分为一次筛上物和一次筛下物,筛 上物进入衍生燃料生产线,产生的衍生燃料作为垃圾焚烧系统的辅助燃料,筛下物继续进 行分选,分为二次筛上物和二次筛下物,二次筛物都送入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其中筛上物作 为填埋土,筛下物经堆酵后作为覆土或营养土,填埋场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工业或人民生活, 产生的渗滤液经过预处理后送入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渗滤液回灌到生物器填埋场, 得到的污泥作为配料进入衍生燃料生产线,制作衍生燃料;5)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得到的污泥作为配料,可送到衍生燃料生产线和秸秆、垃 圾筛上物按照一定配比制作衍生燃料,也可送到沼气池作为配料生产沼气;6)秸秆焚烧发电厂收集的秸秆可直接焚烧发电,也可送到衍生燃料生产线制作纯秸秆 衍生燃料,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占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大宗固废处理工业共生体系构建技术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衍生燃料生产线利用污泥、垃圾筛物和秸秆制作衍生燃料,产生的衍生燃料作为 辅助燃料进入焚烧系统,其中利用秸秆制作的纯秸秆燃料进入秸秆发电厂焚烧发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大宗固废处理工业共生体系构建技术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填埋场采用分区、分单元、分布式卫生填埋方式,渗滤液回灌填埋堆体加速垃圾 降解,对矿化垃圾进行再次分流,达到填埋库容的循环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大宗固废处理工业共生体系,其步骤如下根据原有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把城市划分为分类收集服务区、焚烧处理服务区和综合处理服务区;在分类收集服务区,厨余垃圾和菜市垃圾送到沼气发电厂,家庭干质垃圾和街道清扫垃圾进入焚烧发电厂;焚烧服务处理区,原始垃圾进行单级分选,筛上物进入焚烧系统,筛下物送到垃圾综合处理厂作为填埋覆土;综合服务区,原始生活垃圾进入双级分选,筛上物进入衍生燃料生产线,筛下物继续进行分选,二次筛物进入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本发明具有可进化性,使各种不同固废处理设施有效衔接,大幅提高综合处理能力,有效遏制新建垃圾处理设施的迫切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
文档编号B09B5/00GK102049407SQ20101055253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刘彦博, 张曙光, 张秀璋, 董楠, 董珂, 郝永俊, 高亮 申请人: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