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765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活水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善水质的活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质改善措施有活性处理、净化处理,其主要通过在圆筒形的活水器内填充陶瓷球,然后安装至水管管道上,利用陶瓷球来使活水器内的水质,活性化,从而实现对经过水管管道内的水进行改善处理。这种采用陶瓷球来改善水质的方法,若拆卸圆筒形活水器时,其内部的陶瓷球容易跳出来,给拆卸过程带来麻烦。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活水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活水器,其可有效改善水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水器,包括圆筒形筒体、位于所述筒体一端的进水口、位于筒体另一端的出水口、分别固定于所述筒体两端的固定夹,所述筒体内设有一纵长型的容纳空间及位于该容纳空间内的若干隔栏条,所述容纳空间里面及所述隔栏条的表面设有一种釉物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栏条平行设置且间隔相等。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夹呈环形,其包括套设于所述圆筒形筒上的环形夹套及固定环形夹套的固定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活水器无需采用陶瓷球,其利用隔栏条及釉质涂层的设置,使得水质改善效果更佳,使活水器具有除异味、杀菌等功效。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活水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活水器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活水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水器100,其包括圆筒形筒体10、位于所述筒体一端的进水口 20、位于筒体另一端的出水口 30、分别固定于所述筒体两端的固定夹40。所述圆筒形筒体10为纵长型,所述进水口 20及出水口 30分别位于纵长两端。所述筒体10内设有一纵长型的容纳空间11及位于该容纳空间11内的若干隔栏条12。如图2所示,所述隔栏条12平行设置且间隔相等。所述容纳空间11的壁面(即筒体的内壁面)及所述隔栏条12的表面设有一釉质涂层(未图示),利用釉的特性让水变成活性水,从而去除水中的异味并杀菌。[0014]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夹40呈环形,其包括环形夹套41及固定环形夹套41的固定件42。所述环形夹套41套设于所述圆筒形筒10上,夹套41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件42进行固定,固定件42可通过旋转来调节夹套41与筒体10之间的松紧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水器无需采用陶瓷球,其通过在筒体内部的容纳空间内设置若干隔栏条,并在隔栏条表面及筒体内壁面上设置釉质涂层,利用釉让流经筒体内的水活性化,有效去除水中异味、并具有杀菌功效。且隔栏条的设置使得水与釉质涂层的接触面积更大,水质改善效果更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活水器,包括圆筒形筒体、位于所述筒体一端的进水口、位于筒体另一端的出水口、分别固定于所述筒体两端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有一纵长型的容纳空间及位于该容纳空间内的若干隔栏条,所述容纳空间里面及所述隔栏条的表面设有一种釉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栏条平行设置且间隔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呈环形,其包括套设于所述圆筒形筒上的环形夹套及固定环形夹套的固定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水器,包括圆筒形筒体、位于所述筒体一端的进水口、位于筒体另一端的出水口、分别固定于所述筒体两端的固定夹,所述筒体内设有一纵长型的容纳空间及位于该容纳空间内的若干隔栏条,所述容纳空间里面及所述隔栏条的表面设有一种釉物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活水器无需采用陶瓷球,其利用隔栏条及釉质涂层的设置,使得水质改善效果更佳,使活水器具有除异味、杀菌等功效。
文档编号C02F1/00GK202643351SQ20122027711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刘佳佳 申请人:刘佳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