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解酸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79138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水解酸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型的水解酸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解酸化池可以将废水中大分子的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的物质,环状结构转化为链状结构,长链水解为短链,支链成为直链等,进而提高B0D/C0D的比值,增加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进一步生化处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工业废水分为水解和酸化两个阶段,只要适应水解一酸化的微生物菌群生成,就可以使废水中难降解的物质得到降解。其主要的微生物为水解菌和产酸菌,它们均为兼性细菌,利用水解菌和产酸菌,将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创造有利条件。·水解阶段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酸化阶段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夕卜。因此,水解酸化往往作为废水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单元。水解酸化池在制药、食品、印染、化工、造纸以及市政污水等的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普通的水解酸化池多数采用单一的活性污泥来处理,没有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有效结合,并且所采用的进水方式为压力流配水或重力流脉冲配水系统。单一的活性污泥法势必会造成池内活性污泥量不高,有机负荷低,剩余污泥量大等缺点。压力流配水,采用枝状或环状穿孔配水方式,一方面穿孔配水易造成孔口堵塞且难以及时发现而造成布水不均;另一方面由于布水装置淹没于池底难以维护,长时间运行导致产生死区使反应器有效容积下降。重力流脉冲配水系统存在带入空气进入反应区的缺陷而降低厌氧水解池的反应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布水不均及活性污泥量低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型水解酸化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新型水解酸化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有一布水装置和一水解填料装置。优选地,所述布水装置包括进水管、与该进水管连接的布水总管且该布水总管横向设置、与布水总管连接的至少一根布水主管和与该布水主管连接的布水器。优选地,所述布水器上均匀设置有多根布水支管,每根布水支管的上端设有V型堰口,其下端与分布在水解酸化池池底的布水头连接。优选地,相邻的布水头的距离为1000mm。优选地,每根布水主管都与一水解回流支管相连,所有回流支管汇总至一回流管。优选地,所述回流管的中心距水解酸化池池底350— 450mm。[0012]优选地,所述水解填料装置设置在布水主管的下部,其包括水解填料和固定填料的填料支架。优选地,所述水解填料的安装高度为水解酸化池有效水深的1/3 2/5,安装角度60。,安装间距2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 优点可作为污水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单元,减轻后续运行负荷,池内增加了点对点布水系统,有效避免了布水不均匀产生的死区和短路现象,勿需搅拌装置,节省能耗;同时,池内装有水解填料,增加了反应器中的生物量,提高了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并且可以减少剩余污泥量的产生。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参见图I至图3,本创造设计的水解酸化装置,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布水装置和水解填料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包括进水管12、与该进水管连接的布水总管5且该布水总管横向设置、与布水总管连接的两根布水主管I和中心与该布水主管连接的布水器3,布水器上均匀设置有多根布水支管2,每根布水支管的上端设有V型堰口 4,其下端与分布在水解酸化池池底的布水头8 (布水面积约为Im2)连接。其中,布水头在池底成矩阵排列,其横向、竖向之间的距离约为1000mm。使用时,废水由进水管12进入水解酸化池,通过布水总管5分流至两根布水主管1,再由布水主管流向多根布水支管2,布水支管2通过布水头向水解酸化池均匀布水。布水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从而有效避免布水不均匀产生的死区和短路现象,而且均匀布水能够满足水力搅拌的需要,勿需使用搅拌机,节省能耗和运行费用。水解填料装置包括水解填料9 (酶浮填料,其特征在于表面带正电荷,易使微生物在载体表面附着、固定,极大增加微生物的总量)和填料支架10,水解填料9通过上端和下端支架10支撑和固定。所述的水解填料9在池内的安装角度与池底水平面成60°角,安装高度约为水解酸化池有效水深的1/3 2/5,安装间距200mm。使用时,废水在池内经过一定的停留时间,池底厌氧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和吸附截留在水解填料9上的生物膜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其出水经过矩形堰11流出到下一个构筑物处理单元。不难看出,酶浮水解填料的加入,实现了填料的“双层膜”和“空隙层”的特殊结构,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经检测,比表面积大于1000 m2/m3,孔隙率达到O. 98,均大幅超过同类填料的性能。酶浮填料经过离子化材料改性及亲水高分子共混改性后,表面带正电荷,这将使微生物在载体表面附着、固定,极大增加微生物的总量。综上所述,改进工艺设计要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水解布水均匀性。水解的布水采用点对点布水器,以达到布水均匀性,提高水解的效率。二是为保持水解酸化池的污泥量以及进一步提高水解的效率,增设高效填料。新型水解酸化工艺相对传统水解酸化工艺能够提高对废水中COD、BOD5的去除效果,提高B0D5/C0D的值,提高后续好氧反应的条件和效率,提高整个生化系统对毒性有机物的抗冲击能力,从而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 求为准。
权利要求1.新型水解酸化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有一布水装置和一水解填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包括进水管、与该进水管连接的布水总管且该布水总管横向设置、与布水总管连接的至少一根布水主管和与该布水主管连接的布水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上均匀设置有多根布水支管,每根布水支管的上端设有V型堰口,其下端与分布在水解酸化池池底的布水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布水头的距离为IOOOmm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布水主管都与一水解回流支管相连,所有回流支管汇总至一回流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的中心距水解酸化池池底350— 45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填料装置设置在布水主管的下部,其包括水解填料和固定填料的填料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填料的安装高度为水解酸化池有效水深的1/3 2/5,安装角度60°,安装间距2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新型水解酸化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有一布水装置和一水解填料装置。藉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作为污水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单元,减轻后续运行负荷,池内增加了点对点布水系统,有效避免了布水不均匀产生的死区和短路现象,勿需搅拌装置,节省能耗;同时,池内装有水解填料,增加了反应器中的生物量,提高了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并且可以减少剩余污泥量的产生。
文档编号C02F3/28GK202785799SQ20122035711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宝 申请人:上海海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