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孔曝气增氧装置用的微孔增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78216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孔曝气增氧装置用的微孔增氧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微孔曝气增氧装置用的微孔增氧管,增氧管由内管和透气海绵层构成,内管四周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贯通管壁的透气孔,相邻透气孔的间距为2—3mm,透气海绵层包裹在内管外表面上,并且内管上的所有透气孔均被透气海绵层覆盖。在增氧管的外侧设有透气海绵层,能够使透出的气体分布更为均匀,且产生的气泡更加微小,提高了增氧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微孔曝气增氧装置用的微孔增氧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的增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微孔曝气增氧装置用的微
孔增氧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提高水体溶氧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曝气增氧和增氧剂增氧,其中以曝气增氧为主要方法。曝气增氧又分为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两种。机械曝气就是叶轮、水车、射流式等,通过搅动水,造成水与气体的界面接触,只能解决上层水体的增氧,并且气液接触界面断续,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从噪音方面,机械曝气直接放在水上,拍打水的声音很大,影响水生物的正常生长。鼓风曝气是通过管道将风机输送的空气通入水底,从水底进行曝气,可以让溶解氧分布在整个水体。而鼓风曝气中又以微孔管道增氧效果最好,即通过深入水下的管道上的微孔产生微小的气泡,且气泡非常微小那么气体与液体接触面积也就大,气泡升起速度慢,接触时间就长,这样气体中的氧就更充分,更容易溶解于水中。但是,目前微孔曝气装置中的增氧管设计不够完善,气泡分布不均,增氧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泡细小、且分布均匀的微孔增氧管。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孔曝气增氧装置用的微孔增氧管,增氧管由内管和透气海绵层构成,内管四周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贯通管壁的透气孔,相邻透气孔的间距为2—3mm,透气海绵层包裹在内管外表面上,并且内管上的所有透气孔均被透气海绵层覆盖。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增氧管的外侧设有透气海绵层,能够使透出的气体分布更为均匀,且产生的气泡更加微小,提高了增氧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标记:1、内管,2、透气海绵层,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08]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0009]一种微孔曝气增氧装置用的微孔增氧管,增氧管由内管I和透气海绵层2构成,内管I四周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贯通管壁的透气孔3,相邻透气孔3的间距为2—3mm,透气海绵层2包裹在内管I外表面上,并且内管I上的所有透气孔3均被透气海绵层2覆盖。透气海绵层能够使透出的气体分布更为均匀,且产生的气泡更加微小,提高了增氧效果。并且透气海绵层具有吸水作用,使空气和水在透气海绵层的空隙内混合,更利于氧气溶入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孔曝气增氧装置用的微孔增氧管,其特征在于:增氧管由内管(I)和透气海绵层(2)构成,内管(I)四周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贯通管壁的透气孔(3),相邻透气孔(3)的间距为2— 3mm,透气海绵层(2 )包裹在内管(I)外表面上,并且内管(I)上的所有透气孔(3)均被透气海绵层(2)覆盖。
【文档编号】C02F7/00GK203625146SQ201320655432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麻益民 申请人:麻益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