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节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1217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节能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废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属于矿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矿山酸性废水处理方法石灰石中和法、硫化沉淀浮选法等,现基本以构建筑物处理设施形式存在,如改造前的钟山铁矿石灰石中和法酸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法是结合自然地形模拟自然湿地而建造起来的生态系统,由其工艺决定了无法达到酸水理设备化的要求。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法和萃取电积法等处理矿山酸性废水工艺,能够实现设备化处理酸性废水,都有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易操作等优点,能够达到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目的,但对待处理水水质、水量要求较高,且处理成本偏高。诸多因素限制了这些处理矿山酸眭废水工艺的设备化,目前在处理金属矿山酸性废水领域应用较少。因此,急需发明一种新型的成本较低,处理效果较好的矿山酸性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节能设备,该设备要能够在环境复杂的矿山环境条件下连续稳定的运行,具有相应的积水排水和排渣装置,并且能够便于调节;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小和运行成本低、底泥浓度高等优点,而且具有高效的机动性能,可有效的处理矿山酸性废水。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包括:矿山酸性废水入口、快速混合槽、反应槽、中和药剂设备、沉降室底泥槽、絮凝剂、排放出口和外运出口;所述的矿山酸性废水入口连接至快速混合槽;所述的中和药剂设备连接快速混合槽和反应槽;所述的快速混合槽连接反应槽;所述的沉降室连接絮凝剂、反应槽、底泥槽排放出口;所述的底泥槽连接快速混合槽和外运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快速混合槽具有搅拌装置,通过所述快速搅拌装置搅拌使快速混合槽内混合液产生强烈的紊流,快速搅拌下,大量空气进入紊流体,加速了入流矿山酸性废水与回流底泥的混合,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节能设备,该设备要能够在环境复杂的矿山环境条件下连续稳定的运行,具有相应的积水排水和排渣装置,并且能够便于调节;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小和运行成本低、底泥浓度高等优点,而且具有高效的机动性能,可有效的处理矿山酸性废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包括:矿山酸性废水入口、快速混合槽、反应槽、中和药剂设备、沉降室底泥槽、絮凝剂、排放出口和外运出口;所述的矿山酸性废水入口连接至快速混合槽;所述的中和药剂设备连接快速混合槽和反应槽;所述的快速混合槽连接反应槽;所述的沉降室连接絮凝剂、反应槽、底泥槽排放出口;所述的底泥槽连接快速混合槽和外运出口。

所述的快速混合槽具有搅拌装置,通过所述快速搅拌装置搅拌使快速混合槽内混合液产生强烈的紊流,快速搅拌下,大量空气进入紊流体,加速了入流矿山酸性废水与回流底泥的混合,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

本发明的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节能设备的工作原理:具有稳定的入水流量和加药设备。酸性水处理设备有稳定的处理量和处理效果,基于矿山酸性废水和中和药剂有效的反应。②有效的快速混合模式。酸性水处理设备由其处理原理,决定了必须要有有效的快速混合模式,才能使回流底泥相互吸附、卷带、共沉,作为反应物附着、生长的载体或场所,经过多次循环往复后可粗粒化、晶体化,变成高密度、高浓度易于沉降的大颗粒装沉淀物。可通过快速搅拌的方式,使快速混合池内混合液产生强烈的紊流,快速搅拌下,大量空气进入紊流体,加速了人流矿山酸性废水与回流底泥的混合,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③良好的中和反应条件和静态分离区。中和反应和絮凝沉淀是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关键步骤,良好的中和和沉淀效果,决定着处理后水质能否达标排放。酸性水处理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中和反应控制条件有反应时间、反应紊流条件、反应温度等。静态分离区(沉降室)要保持良好的沉淀效果,保证出水悬浮物达标排放,必然要求使混合液中固液相充分分离。静态分离区适宜的沉降空间,尽量减少沉降室内稳流,并投加适量絮凝剂都有助于固液相分离。④稳定的回流系统。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与传统的中和处理法区别在于有其独特的回流系统。沉降室沉降底泥,通过稳定的底泥回流系统按循环底泥回流比返回快速混合室,与新投加的矿山酸性废水快速混合,重新参与反应系统的吸附、卷带、共沉。适宜的回流比,有助于循环底泥更加有效的参与反应系统的吸附、卷带、共沉,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⑤能连续工作,便于调节。工业应用的酸水处理设备处理矿山酸性废水,要能够在环境复杂的矿山环境条件下连续稳定的运行,要有相应的积水排水和排渣装置,并且能够便于调节。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