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污水的处理回用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982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用工艺。



背景技术:

“十二五”规划以来,与电镀、皮革、化工、造纸等污染严重行业相关的减排关键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上述行业工艺过程中废气、废水、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成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之 一。这些行业的生产废水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污染物种类繁多,通常具有CODCr高、BOD5高、SS浓度高、NH3-N浓度高、色度高等特点,是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一般采用传统的物化以及生化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只能去除废水中的SS、COD等物质,其他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如氨氮浓度一般在200mg/L以上,无法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专利公开号为CN 105712571 A、公开日为2016.06.2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废纸造纸污水处理工艺,具体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初沉淀: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引入到初沉淀池内进行初步沉淀;(2)混凝沉淀:将出水引入到混凝沉淀池内并加入混凝剂进行凝聚沉淀;(3)过滤:将出水引入到污水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去除;(4)好氧处理:将出水引入到好氧微生物池中进行好氧处理;(5)二沉池处理:将出水引入到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处理,(6)细滤:将出水引入到过滤器中用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过滤,最后经消毒杀菌处理后直接排放。

但是该发明中最后处理得到的废水存在总氮含量过高的问题,该发明工艺也存在步骤复杂,操作难度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其能对造纸产生的废水进行物化以及生化处理以收集回用,本发明具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处理周期短、成本低以及处理效果显著,各项排放指标低于国家标准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初沉淀系统、AAO中沉淀系统以及混凝反应回用系统,

所述调节初沉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造纸车间排水口的用于沉淀以除去比重较大的悬浮物以及杂质的沉砂池、用于吸附除去废水中较小杂质颗粒的粉煤灰沉淀池以及用于收集经过第一次沉淀吸附处理后废水的初沉淀池,所述初沉淀池中设有用于抽取上部清液至所述AAO中沉淀系统的抽取泵;

所述AAO中沉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初沉淀池后的用于废水中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同时释放磷的厌氧区、用于脱氮的缺氧区、用于去除废水中BOD并进行硝化和释放磷的好氧区以及用于对经过AAO法处理的废水进行沉淀分离并将上清液溢流到所述混凝反应后沉淀系统的中沉淀池,所述好氧区设有送往所述缺氧区的内回流,所述中沉淀池设有送往所述厌氧区的外回流,所述内回流以及外回流均为混合液回流,所述内回流的回流比(回流量/缺氧区进水量)为200%,所述外回流的回流比(回流量/厌氧区进水量)为100%,所述内回流的回流液中加入用于降低所述内回流液中氧气含量的除氧剂;

所述混凝反应回用系统包括用于收集从所述中沉淀池中抽取的上清液的混凝池,往所述混凝池内添加絮凝剂以收集除去沉淀纤维后进行收集回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除氧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相互之间混合均匀的60-65份的二氧化硫脲、25-40份的亚硫酸钠以及3-5份的氢氧化钠,所述氢氧化钠用于调节所述内回流液的pH值至7.5-7.8。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除氧剂以重量份计,包括60-62份的二氧化硫脲、33-40份的亚硫酸钠以及4-5份的氢氧化钠。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内回流液为由进行曝气的所述好氧区抽取到所述缺氧区的混合液,在所述内回流液的抽取管路上设有用于所述除氧剂添加的添加槽口,所述除氧剂的添加量与所述内回流液的回流量之比为0.60-0.85g/L。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外回流液为从所述中沉淀池抽取到所述厌氧区的含有污泥的回流液,所述外回流液中污泥的重量占所述外回流液总重量的20-24%。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厌氧区设有用于搅拌微生物菌体以进行氨化和释放磷的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缺氧区内设有用于搅拌微生物菌体以进行生物反硝化的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以及第二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均不大于5r/min。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絮凝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依次先后加入的聚合硫酸铝以及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所述絮凝剂加入前利用稀盐酸调整所述混凝池内水体pH至7.2-7.4。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聚合硫酸铝与所述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形成正负性絮凝剂复配作用,所述聚合硫酸铝加入量为50-55mg/L,所述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为0.5-0.55mg/L,在絮凝反应时进行适当的搅拌处理,控制搅拌速率在100-220r/min。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将所述粉煤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抽取到所述初沉淀池的管路上设有用于过滤收集大于0.2mm的木质纤维的过滤网筛,所述过滤网筛为60目的倾斜网筛,所述网筛与废水流动进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42°。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沉砂池、粉煤灰沉淀池以及中沉淀池中均设有用于吸取以排出淤泥用于沉淀回收的淤泥吸取装置,所述淤泥固化成型制成泥饼后用作农田肥料。

本发明能对造纸产生的废水进行物化以及生化处理以收集回用,本发明具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处理周期短、成本低以及处理效果显著,各项排放指标低于国家标准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初沉淀系统、AAO中沉淀系统以及混凝反应回用系统,

所述调节初沉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造纸车间排水口的用于沉淀以除去比重较大的悬浮物以及杂质的沉砂池、用于吸附除去废水中较小杂质颗粒的粉煤灰沉淀池以及用于收集经过第一次沉淀吸附处理后废水的初沉淀池,将所述粉煤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抽取到所述初沉淀池的管路上设有用于过滤收集大于0.2mm的木质纤维的过滤网筛,所述过滤网筛为60目的倾斜网筛,所述网筛与废水流动进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过滤网筛将截留得到的纤维进行再利用,进一步提高造纸过程的资源利用率。所述初沉淀池中设有用于抽取上部清液至所述AAO中沉淀系统的抽取泵,在整个所述调节初沉淀系统中,作为纯物理处理方法,可以较好地除去废水中的大型杂质、悬浮颗粒物以及大型纤维,而所述调节初沉淀系统中用到的粉煤灰具有简单易得价格低廉的特点,使得所述废水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所述AAO中沉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初沉淀池后的用于废水中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同时释放磷的厌氧区(A)、用于脱氮的缺氧区(A)、用于去除废水中BOD并进行硝化和释放磷的好氧区(O)以及用于对经过AAO法处理的废水进行沉淀分离并将上清液溢流到所述混凝反应后沉淀系统的中沉淀池,所述好氧区设有送往所述缺氧区的内回流,所述中沉淀池设有送往所述厌氧区的外回流,所述内回流以及外回流均为混合液回流,所述内回流的回流比(回流量/缺氧区进水量)为200%,所述外回流的回流比(回流量/厌氧区进水量)为100%,所述内回流的回流液中加入用于降低所述内回流液中氧气含量的除氧剂。所述厌氧区中存在用于释放磷的释磷菌以及其他菌体,能对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生成氨氮以及部分硝基氮,所述缺氧区(A)主要通过生物反硝化,将作为硝基氮的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转化成氮气排放,而硝基氮主要是通过所述内回流从所述好氧区带回所述厌氧区的。根据内回流比(R)为200%、外回流比(r)为100%的设定,可以求得总氮的理论去除率(EO):

EO=(R+r)/(R+r+1)=75%

但是在所述内回流过程中,所述内回流过程从所述好氧区带回大量氧气,所述内回流比越大,带回到所述缺氧区的氧气含量越多,影响原本在缺氧状态下进行反硝化的菌体的活动状态,大大减低了实际的总氮去除率,现有的AAO法所能达到的实际总氮去除率很难超过60%。

所述混凝反应回用系统包括用于收集从所述中沉淀池中抽取的上清液的混凝池,往所述混凝池内添加絮凝剂以收集除去沉淀纤维后进行收集回用。在所述混凝池中,所述混凝过程包括在废水中添加带正电荷的无机絮凝剂以进行的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凝聚过程以及添加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絮凝剂以进行微小悬浮物积聚成絮凝体的絮凝过程。

所述除氧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相互之间混合均匀的60份的二氧化硫脲、35份的亚硫酸钠以及5份的氢氧化钠,所述氢氧化钠用于调节所述内回流液的pH值至7.5。所述内回流液为由进行曝气的所述好氧区抽取到所述缺氧区的混合液,在所述内回流液的抽取管路上设有用于所述除氧剂添加的添加槽口,所述除氧剂的添加量与所述内回流液的回流量之比为0.60g/L。所述外回流液为从所述中沉淀池抽取到所述厌氧区的含有污泥的回流液,所述外回流液中污泥的重量占所述外回流液总重量的20%。

所述厌氧区设有用于搅拌微生物菌体以进行氨化和释放磷的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缺氧区内设有用于搅拌微生物菌体以进行生物反硝化的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以及第二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均为3r/min。所述絮凝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依次先后加入的聚合硫酸铝以及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所述絮凝剂加入前利用稀盐酸调整所述混凝池内水体pH至7.2。所述聚合硫酸铝与所述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形成正负性絮凝剂复配作用,所述聚合硫酸铝加入量为50mg/L,所述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为0.5mg/L,在絮凝反应时进行适当的搅拌处理,控制搅拌速率在100r/min。

所述沉砂池、粉煤灰沉淀池以及中沉淀池中均设有用于吸取以排出淤泥用于沉淀回收的淤泥吸取装置,所述淤泥固化成型制成泥饼后用作农田肥料。所述沉砂池、粉煤灰沉淀池中的沉淀主要以较大的木质杂物以及大型纤维杂质为主,所述中沉淀池中的淤泥沉淀富含磷元素,具有较高的肥力,该回收再利用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废水处理工艺的可行性。

本实施例中,先后对原废水和收集回用的废水就色度、透光度、CODCr、BOD5、SS以及TN六个方面进行检测对比,并计算出总氮去除率,得到下表:

项目 原废水 收集回用的废水 备注

色度 (速度倍) 170 10

透光度 21% 97%

CODCr(mg/L) 312 26

BOD5(mg/L) 55 12

SS(mg/L) 181 6

TN(mg/L) 13.7 9.2 总氮去除率=67.2%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到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工业排放废水的四类指标所以可以用于收集回用,其中氨氮含量和总磷含量也有在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中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没有列到上述表中。在检测的各项指标中,废水处理最难的一项就是总氮(TN),现有的各类生物脱氮方法包括氧化沟系列、SBR系列、MBR系列、AAO系列以及多级AO系列等均很难将总氮去除率做到超过60%,或者在控制总氮去除率超过60%的前提下很难做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即是采用的方法费用很高,不适用于大范围推广,本工艺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总氮去除率高以及成本低易推广的特点。

实施例2:如附图1所示,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初沉淀系统、AAO中沉淀系统以及混凝反应回用系统,

所述调节初沉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造纸车间排水口的用于沉淀以除去比重较大的悬浮物以及杂质的沉砂池、用于吸附除去废水中较小杂质颗粒的粉煤灰沉淀池以及用于收集经过第一次沉淀吸附处理后废水的初沉淀池,将所述粉煤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抽取到所述初沉淀池的管路上设有用于过滤收集大于0.2mm的木质纤维的过滤网筛,所述过滤网筛为60目的倾斜网筛,所述网筛与废水流动进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过滤网筛将截留得到的纤维进行再利用,进一步提高造纸过程的资源利用率。所述初沉淀池中设有用于抽取上部清液至所述AAO中沉淀系统的抽取泵,在整个所述调节初沉淀系统中,作为纯物理处理方法,可以较好地除去废水中的大型杂质、悬浮颗粒物以及大型纤维,而所述调节初沉淀系统中用到的粉煤灰具有简单易得价格低廉的特点,使得所述废水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所述AAO中沉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初沉淀池后的用于废水中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同时释放磷的厌氧区(A)、用于脱氮的缺氧区(A)、用于去除废水中BOD并进行硝化和释放磷的好氧区(O)以及用于对经过AAO法处理的废水进行沉淀分离并将上清液溢流到所述混凝反应后沉淀系统的中沉淀池,所述好氧区设有送往所述缺氧区的内回流,所述中沉淀池设有送往所述厌氧区的外回流,所述内回流以及外回流均为混合液回流,所述内回流的回流比(回流量/缺氧区进水量)为200%,所述外回流的回流比(回流量/厌氧区进水量)为100%,所述内回流的回流液中加入用于降低所述内回流液中氧气含量的除氧剂。所述厌氧区中存在用于释放磷的释磷菌以及其他菌体,能对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生成氨氮以及部分硝基氮,所述缺氧区(A)主要通过生物反硝化,将作为硝基氮的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转化成氮气排放,而硝基氮主要是通过所述内回流从所述好氧区带回所述厌氧区的。根据内回流比(R)为200%、外回流比(r)为100%的设定,可以求得总氮的理论去除率(EO):

EO=(R+r)/(R+r+1)=75%

但是在所述内回流过程中,所述内回流过程从所述好氧区带回大量氧气,所述内回流比越大,带回到所述缺氧区的氧气含量越多,影响原本在缺氧状态下进行反硝化的菌体的活动状态,大大减低了实际的总氮去除率,现有的AAO法所能达到的实际总氮去除率很难超过60%。

所述混凝反应回用系统包括用于收集从所述中沉淀池中抽取的上清液的混凝池,往所述混凝池内添加絮凝剂以收集除去沉淀纤维后进行收集回用。在所述混凝池中,所述混凝过程包括在废水中添加带正电荷的无机絮凝剂以进行的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凝聚过程以及添加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絮凝剂以进行微小悬浮物积聚成絮凝体的絮凝过程。

所述除氧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相互之间混合均匀的61份的二氧化硫脲、35份的亚硫酸钠以及4份的氢氧化钠,所述氢氧化钠用于调节所述内回流液的pH值至7.6。所述内回流液为由进行曝气的所述好氧区抽取到所述缺氧区的混合液,在所述内回流液的抽取管路上设有用于所述除氧剂添加的添加槽口,所述除氧剂的添加量与所述内回流液的回流量之比为0.70g/L。所述外回流液为从所述中沉淀池抽取到所述厌氧区的含有污泥的回流液,所述外回流液中污泥的重量占所述外回流液总重量的22%。

所述厌氧区设有用于搅拌微生物菌体以进行氨化和释放磷的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缺氧区内设有用于搅拌微生物菌体以进行生物反硝化的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以及第二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均为4r/min。所述絮凝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依次先后加入的聚合硫酸铝以及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所述絮凝剂加入前利用稀盐酸调整所述混凝池内水体pH至7.3。所述聚合硫酸铝与所述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形成正负性絮凝剂复配作用,所述聚合硫酸铝加入量为52mg/L,所述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为0.52mg/L,在絮凝反应时进行适当的搅拌处理,控制搅拌速率在150r/min。

所述沉砂池、粉煤灰沉淀池以及中沉淀池中均设有用于吸取以排出淤泥用于沉淀回收的淤泥吸取装置,所述淤泥固化成型制成泥饼后用作农田肥料。所述沉砂池、粉煤灰沉淀池中的沉淀主要以较大的木质杂物以及大型纤维杂质为主,所述中沉淀池中的淤泥沉淀富含磷元素,具有较高的肥力,该回收再利用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废水处理工艺的可行性。

本实施例中,先后对原废水和收集回用的废水就色度、透光度、CODCr、BOD5、SS以及TN六个方面进行检测对比,并计算出总氮去除率,得到下表:

项目 原废水 收集回用的废水 备注

色度 (速度倍) 170 12

透光度 21% 96%

CODCr(mg/L) 312 25

BOD5(mg/L) 55 13

SS(mg/L) 181 7

TN(mg/L) 13.7 9.3 总氮去除率=67.8%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到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工业排放废水的四类指标所以可以用于收集回用,其中氨氮含量和总磷含量也有在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中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没有列到上述表中。在检测的各项指标中,废水处理最难的一项就是总氮(TN),现有的各类生物脱氮方法包括氧化沟系列、SBR系列、MBR系列、AAO系列以及多级AO系列等均很难将总氮去除率做到超过60%,或者在控制总氮去除率超过50%的前提下很难做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即是采用的方法费用很高,不适用于大范围推广,本工艺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总氮去除率高以及成本低易推广的特点。

实施例3:如附图1所示,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初沉淀系统、AAO中沉淀系统以及混凝反应回用系统,

所述调节初沉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造纸车间排水口的用于沉淀以除去比重较大的悬浮物以及杂质的沉砂池、用于吸附除去废水中较小杂质颗粒的粉煤灰沉淀池以及用于收集经过第一次沉淀吸附处理后废水的初沉淀池,将所述粉煤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抽取到所述初沉淀池的管路上设有用于过滤收集大于0.2mm的木质纤维的过滤网筛,所述过滤网筛为60目的倾斜网筛,所述网筛与废水流动进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过滤网筛将截留得到的纤维进行再利用,进一步提高造纸过程的资源利用率。所述初沉淀池中设有用于抽取上部清液至所述AAO中沉淀系统的抽取泵,在整个所述调节初沉淀系统中,作为纯物理处理方法,可以较好地除去废水中的大型杂质、悬浮颗粒物以及大型纤维,而所述调节初沉淀系统中用到的粉煤灰具有简单易得价格低廉的特点,使得所述废水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所述AAO中沉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初沉淀池后的用于废水中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同时释放磷的厌氧区(A)、用于脱氮的缺氧区(A)、用于去除废水中BOD并进行硝化和释放磷的好氧区(O)以及用于对经过AAO法处理的废水进行沉淀分离并将上清液溢流到所述混凝反应后沉淀系统的中沉淀池,所述好氧区设有送往所述缺氧区的内回流,所述中沉淀池设有送往所述厌氧区的外回流,所述内回流以及外回流均为混合液回流,所述内回流的回流比(回流量/缺氧区进水量)为200%,所述外回流的回流比(回流量/厌氧区进水量)为100%,所述内回流的回流液中加入用于降低所述内回流液中氧气含量的除氧剂。所述厌氧区中存在用于释放磷的释磷菌以及其他菌体,能对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生成氨氮以及部分硝基氮,所述缺氧区(A)主要通过生物反硝化,将作为硝基氮的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转化成氮气排放,而硝基氮主要是通过所述内回流从所述好氧区带回所述厌氧区的。根据内回流比(R)为200%、外回流比(r)为100%的设定,可以求得总氮的理论去除率(EO):

EO=(R+r)/(R+r+1)=75%

但是在所述内回流过程中,所述内回流过程从所述好氧区带回大量氧气,所述内回流比越大,带回到所述缺氧区的氧气含量越多,影响原本在缺氧状态下进行反硝化的菌体的活动状态,大大减低了实际的总氮去除率,现有的AAO法所能达到的实际总氮去除率很难超过60%。

所述混凝反应回用系统包括用于收集从所述中沉淀池中抽取的上清液的混凝池,往所述混凝池内添加絮凝剂以收集除去沉淀纤维后进行收集回用。在所述混凝池中,所述混凝过程包括在废水中添加带正电荷的无机絮凝剂以进行的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凝聚过程以及添加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絮凝剂以进行微小悬浮物积聚成絮凝体的絮凝过程。

所述除氧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相互之间混合均匀的62份的二氧化硫脲、34份的亚硫酸钠以及4份的氢氧化钠,所述氢氧化钠用于调节所述内回流液的pH值至7.8。所述内回流液为由进行曝气的所述好氧区抽取到所述缺氧区的混合液,在所述内回流液的抽取管路上设有用于所述除氧剂添加的添加槽口,所述除氧剂的添加量与所述内回流液的回流量之比为0.85g/L。所述外回流液为从所述中沉淀池抽取到所述厌氧区的含有污泥的回流液,所述外回流液中污泥的重量占所述外回流液总重量的24%。

所述厌氧区设有用于搅拌微生物菌体以进行氨化和释放磷的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缺氧区内设有用于搅拌微生物菌体以进行生物反硝化的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以及第二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均为5r/min。所述絮凝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依次先后加入的聚合硫酸铝以及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所述絮凝剂加入前利用稀盐酸调整所述混凝池内水体pH至7.4。所述聚合硫酸铝与所述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形成正负性絮凝剂复配作用,所述聚合硫酸铝加入量为55mg/L,所述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为0.55mg/L,在絮凝反应时进行适当的搅拌处理,控制搅拌速率在220r/min。

所述沉砂池、粉煤灰沉淀池以及中沉淀池中均设有用于吸取以排出淤泥用于沉淀回收的淤泥吸取装置,所述淤泥固化成型制成泥饼后用作农田肥料。所述沉砂池、粉煤灰沉淀池中的沉淀主要以较大的木质杂物以及大型纤维杂质为主,所述中沉淀池中的淤泥沉淀富含磷元素,具有较高的肥力,该回收再利用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废水处理工艺的可行性。

本实施例中,先后对原废水和收集回用的废水就色度、透光度、CODCr、BOD5、SS以及TN六个方面进行检测对比,并计算出总氮去除率,得到下表:

项目 原废水 收集回用的废水 备注

色度 (速度倍) 170 13

透光度 21% 95%

CODCr(mg/L) 312 27

BOD5(mg/L) 55 15

SS(mg/L) 181 9

TN(mg/L) 13.7 9.5 总氮去除率=69.3%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到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工业排放废水的四类指标所以可以用于收集回用,其中氨氮含量和总磷含量也有在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中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没有列到上述表中。在检测的各项指标中,废水处理最难的一项就是总氮(TN),现有的各类生物脱氮方法包括氧化沟系列、SBR系列、MBR系列、AAO系列以及多级AO系列等均很难将总氮去除率做到超过60%,或者在控制总氮去除率超过50%的前提下很难做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即是采用的方法费用很高,不适用于大范围推广,本工艺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总氮去除率高以及成本低易推广的特点。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