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8257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属于橡胶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通过海绵与轮胎橡胶组件上、下表面摩擦的方式,高效、干净地擦除橡胶组件表面的水分。



背景技术:

现有轮胎生产过程中,由于胎侧和胎面等橡胶组件从机头挤出后温度较高,需要进行降温冷却,大多数轮胎生产厂家采用水冷方式降温,胎侧、胎面等橡胶组件经过喷淋冷却后,会在上、下表面附着有水滴、水渍。因工艺要求,后续对各组件进行贴合组装的时候其表面不能有水分,否则会影响轮胎的贴合效果;另一方面,胎面、胎侧等橡胶组件在堆叠囤放的时候,水分又会导致橡胶件之间黏连,影响取用。因此,去除胎侧和胎面等橡胶组件表面的水滴、水渍就显得十分重要。有些厂家采用热风吹水装置进行除水,效果并不理想,功耗很大,且处理后的胎侧、胎面等橡胶组件表面仍然经常有水分,在成型机上进行贴合时,贴合效果不好。目前针对橡胶组件的除水处理主要方式是在橡胶组件从挤压机出来、经过喷淋装置、除水装置的流水线作业,因此橡胶组件在除水装置上的移动速度是和橡胶组件的生产速度相同的。胎侧等橡胶组件在从挤压机中生产出来的时候是长度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橡胶条,而且挤压机的挤压速度很慢,因此一条橡胶组件的同步除水也往往需要耗时数小时甚至十几小时。中国专利ZL201120555189.2公布了一种橡胶胎面挤水装置,包括两条由海绵制成的海绵辊、海绵辊传送装置和压辊挤水装置,两条海绵辊通过海绵辊传送装置驱动,两条海绵辊上下垂直放置,分别为上层海绵辊和下层海绵辊,橡胶组件经过上层海绵辊和下层海绵辊中间,胎面上、下两层的水珠就被海绵辊吸收,并通过压辊挤水装置被挤出海绵。该专利的缺点在于海绵与胎面为线接触,接触面积过小;其次胎面与海绵的接触面之间没有相对位移,吸水效率不高;而且没有对上海绵辊的水进行挤出处理,会导致上海绵辊在经过长时间吸水后由于自身含水量过高而降低吸水效率。另外,中国专利ZL201020169996.6公开了一种多海绵辊吸水装置,为轮胎胎面挤出设备联动线上的配套装置,包括布置在胶片传送路径上的吸水单元,每套吸水单元由升降的上海绵辊和转动的下海绵辊构成,所述吸水单元设置为两套或两套以上,各套吸水单元中的上海绵辊同步升降、下海绵辊同步转动,多套吸水单元之间保持相等的距离,且相邻两套吸水单元的间距小于胶片的长度。在单海绵辊吸水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套以上海绵辊,形成多海绵辊吸水的形式,延长胶片与海绵辊接触时间,吸干胶片上的水珠。在喷淋装置末端增加海绵辊吸水装置,由上、下两根海绵辊构成,胎侧、胎面等橡胶组件从两根海绵辊中间穿过并带动两根海绵辊转动,吸水海绵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吸水饱和而无法再吸收水分,所以要进行排水处理,在下端海绵辊下方增加一压辊对下海绵辊进行挤压,使得海绵里的水分会排掉。专利ZL201020169996.6与专利ZL201120555189.2相比,增加了海绵与橡胶组件的接触面积,但仍然属于线接触,接触面积仍然较小;而且海绵与橡胶组件的接触面之间同样没有相对位移,吸水效率不高;也没有对上海绵辊中的水进行挤出处理,长时间作业后会造成胎面、胎侧等橡胶组件上表面的水分无法被吸收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通过海绵与轮胎橡胶组件上、下表面摩擦的方式,高效、干净地擦除橡胶组件表面的水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的工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牵引:将轮胎橡胶组件从履带式除水装置前面的其他传送装置牵引至履带式除水装置的物料通道的通道口;

(2)设置下支撑:将一块宽度等于履带形海绵宽度、长度大于下首支撑辊子与内变向辊子距离、厚度小于2mm的薄钢片水平插进履带形海绵形成的中间缝隙里;

(3)设置侧支撑:将两根撬辊插进履带形海绵形成的中间缝隙里,并分别置于薄钢片上,两根撬辊间的距离大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宽度;

(4)设置上支撑:将一块形状规格与步骤(2)所述薄钢片相同的薄钢片插入两根撬辊与履带形海绵之间,使得两根撬辊、两块薄钢片支撑起一个矩形通道;

(5)插入组件:将轮胎橡胶组件端部的水擦干后,穿过步骤(4)所述的矩形通道内并牵引至履带式除水装置后面的其他传送装置;

(6)取出支撑:取出步骤(2)到步骤(4)中所述的两个薄钢片和两个撬辊;

(7)开始除水:同时开启轮胎橡胶组件的传送装置和履带式除水装置;

(8)除水完毕:当一条轮胎橡胶组件除水完成并离开履带式除水装置后,关闭履带式除水装置,实现履带式除水功能。

实施本发明涉及的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通过履带式除水装置实施,履带式除水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机架、上首支撑辊子、上尾支撑辊子、下首支撑辊子、下尾支撑辊子、内变向辊子、外变向辊子、挤水辊子、驱动装置和履带形海绵;机架上留有物料通道;上首支撑辊子、上尾支撑辊子、下首支撑辊子、下尾支撑辊子、内变向辊子、外变向辊子、挤水辊子和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上首支撑辊子、上尾支撑辊子、下首支撑辊子、下尾支撑辊子、内变向辊子、外变向辊子和挤水辊子的轴线互相平行;上首支撑辊子位于下首支撑辊子上方且与下首支撑辊子轴对称分布,上尾支撑辊子位于下尾支撑辊子上方且与下尾支撑辊子轴对称分布,上首支撑辊子与上尾支撑辊子位于同一水平面,下首支撑辊子与下尾支撑辊子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首支撑辊子与上尾支撑辊子之间的对称轴、下首支撑辊子与下尾支撑辊子之间的对称轴为同一根对称轴;内变向辊子、外变向辊子和挤水辊子由左至右依次排列安装在该对称轴的延长线上;上首支撑辊子位于上尾支撑辊子右侧,内变向辊子位于上尾支撑辊子右下侧。

上首支撑辊子、上尾支撑辊子、下首支撑辊子、下尾支撑辊子和外变向辊子的旋转方向相同,挤水辊子和内变向辊子的旋转方向与外变向辊子的旋转方向相反;上首支撑辊子与下首支撑辊子间的间隙为履带形海绵与轮胎橡胶组件的厚度之和的0.8~0.9倍;外变向辊子与挤水辊子间的间隙为履带形海绵厚度的0.7~0.8倍;内变向辊子的直径为轮胎橡胶组件的厚度的0.6~0.8倍。

驱动装置与上尾支撑辊子、下尾支撑辊子和外变向辊子传动连接;驱动装置选择普通的电动机;上尾支撑辊子、下尾支撑辊子和外变向辊子的表面分布有尖刺,上首支撑辊子、下首支撑辊子、内变向辊子和挤水辊子的表面光滑。尖刺的长度是帘布层厚度的0.9~1.1倍,

履带形海绵依次套装在上支撑辊子、内变向辊子、下支撑辊子和外变向辊子上;履带形海绵的运动方向与轮胎橡胶组件的运动方向垂直。

履带形海绵包括海绵层和帘布层,海绵层与内变向辊子和挤水辊子直接接触,帘布层分别与上首支撑辊子、上尾支撑辊子、下首支撑辊子、下尾支撑辊子和外变向辊子直接接触。

履带形海绵表面分布有多个棱状凸起,棱状凸起与履带形海绵侧边的夹角为30~60°;棱状凸起的整体纹路是平行的单向斜纹或平行的V形斜纹。

外变向辊子与挤水辊子间隙设有接水槽;接水槽形状为条形的长槽,接水槽的长边与挤水辊子的轴平行,接水槽的长边的长度大于履带形海绵的宽度,接水槽底部接有排水管。

上首支撑辊子和上尾支撑辊子之间设有上中支撑辊子;下首支撑辊子和下尾支撑辊子之间设有下中支撑辊子。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所述使用履带式除水装置对轮胎橡胶组件除水的方法可以在保护履带形海绵不受损坏的前提下使橡胶组件顺利穿过履带式海绵;履带式除水装置通过海绵与轮胎橡胶组件上、下表面摩擦的方式,实现了高效、干净地擦除橡胶组件表面的水分,用一块海绵可以同时擦干轮胎橡胶组件上、下表面的水渍,节约了能源,具有环境友好性的特点;帘布层能够延长履带形海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履带式除水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涉及的履带式除水装置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涉及的履带式除水装置的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涉及的上尾支撑辊子和履带形海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涉及的履带式除水装置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涉及的履带式除水装置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涉及的接水槽的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涉及的履带形海绵的表面纹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涉及的履带形海绵的表面纹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的工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牵引:将轮胎橡胶组件9从履带式除水装置前面的其他传送装置牵引至履带式除水装置的物料通道101的通道口;

(2)设置下支撑:将一块宽度等于履带形海绵8宽度、长度大于下首支撑辊子301与内变向辊子4距离、厚度小于2mm的薄钢片水平插进履带形海绵8形成的中间缝隙里;

(3)设置侧支撑:将两根撬辊插进履带形海绵8形成的中间缝隙里,并分别置于薄钢片上,两根撬辊间的距离大于轮胎橡胶组件9的宽度;

(4)设置上支撑:将一块形状规格与步骤(2)所述薄钢片相同的薄钢片插入两根撬辊与履带形海绵8之间,使得两根撬辊、两块薄钢片支撑起一个矩形通道;

(5)插入组件:将轮胎橡胶组件9端部的水擦干后,穿过步骤(4)所述的矩形通道内并牵引至履带式除水装置后面的其他传送装置;

(6)取出支撑:取出步骤(2)到步骤(4)中所述的两个薄钢片和两个撬辊;

(7)开始除水:同时开启轮胎橡胶组件9的传送装置和履带式除水装置;

(8)除水完毕:当一条轮胎橡胶组件9除水完成并离开履带式除水装置后,关闭履带式除水装置,实现履带式除水功能。

实施本发明涉及的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通过履带式除水装置实施,履带式除水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机架1、上首支撑辊子201、上尾支撑辊子202、下首支撑辊子301、下尾支撑辊子302、内变向辊子4、外变向辊子5、挤水辊子6、驱动装置7和履带形海绵8;机架1上留有物料通道101;上首支撑辊子201、上尾支撑辊子202、下首支撑辊子301、下尾支撑辊子302、内变向辊子4、外变向辊子5、挤水辊子6和驱动装置7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上首支撑辊子201、上尾支撑辊子202、下首支撑辊子301、下尾支撑辊子302、内变向辊子4、外变向辊子5和挤水辊子6的轴线互相平行;上首支撑辊子201位于下首支撑辊子301上方且与下首支撑辊子301轴对称分布,上尾支撑辊子202位于下尾支撑辊子302上方且与下尾支撑辊子302轴对称分布,上首支撑辊子201与上尾支撑辊子202位于同一水平面,下首支撑辊子301与下尾支撑辊子302位于同一水平面,因此上首支撑辊子201与上尾支撑辊子202之间的对称轴、下首支撑辊子301与下尾支撑辊子302之间的对称轴为同一根对称轴,内变向辊子4、外变向辊子5和挤水辊子6由左至右依次排列安装在该对称轴的延长线上;上首支撑辊子201位于上尾支撑辊子202右侧,内变向辊子4位于上尾支撑辊子202右下侧。

本实施例涉及的上首支撑辊子201、上尾支撑辊子202、下首支撑辊子301、下尾支撑辊子302和外变向辊子5的旋转方向相同,挤水辊子6和内变向辊子4的旋转方向与外变向辊子5的旋转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涉及的上首支撑辊子201与下首支撑辊子301间的间隙为履带形海绵8与轮胎橡胶组件9的厚度之和的0.9倍;外变向辊子5与挤水辊子6间的间隙为履带形海绵8厚度的0.8倍;内变向辊子4的直径为轮胎橡胶组件9的厚度的0.6倍。

本实施例涉及的履带形海绵8包括海绵层801和帘布层802,海绵层801与内变向辊子4和挤水辊子6直接接触,帘布层802分别与上首支撑辊子201、上尾支撑辊子202、下首支撑辊子301、下尾支撑辊子302和外变向辊子5直接接触;帘布比海绵的强度要好,更加不容易被损坏,可延长履带形海绵8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涉及的驱动装置7分别与上尾支撑辊子202、下尾支撑辊子302和外变向辊子5传动连接;驱动装置7选择普通的电动机;上尾支撑辊子202、下尾支撑辊子302和外变向辊子5的表面分布有尖刺12,上首支撑辊子201、下首支撑辊子301、内变向辊子4和挤水辊子6的表面光滑。尖刺12刺入履带形海绵8的帘布层802,提高上尾支撑辊子202、下尾支撑辊子302和外变向辊子5对履带形海绵8的摩擦力,防止打滑,增加驱动效率;上首支撑辊子201、下首支撑辊子301、内变向辊子4和挤水辊子6的表面光滑以减小对履带形海绵8的阻力,提高装置整体效率;尖刺12的长度是帘布层802厚度的0.9~1.1倍;履带形海绵8依次套装在上支撑辊子2、内变向辊子4、下支撑辊子3和外变向辊子5上;履带形海绵8的运动方向与轮胎橡胶组件9的运动方向垂直;履带形海绵8与轮胎橡胶组件9之间是滑动摩擦,轮胎橡胶组件9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受力方向相反,互相抵消,减小履带形海绵8的横向摩擦力对轮胎橡胶组件9传动方向的影响;履带形海绵8的表面分布有多个棱状凸起,棱状凸起与履带形海绵侧边的夹角为30~60°;棱状凸起的整体纹路是平行的单向斜纹。

本实施例涉及的用于轮胎橡胶组件9的履带式除水装置的运转原理和过程是:表面沾有水的轮胎橡胶组件9从机架1上的物料通道101通过该履带式除水装置,履带形海绵8在上支撑辊子2、下支撑辊子3、内变向辊子4和外变向辊子5的支撑下形成一个类似横放的“凹”字的形状,胎面、胎侧等轮胎橡胶组件9穿过履带形海绵8形成的中间缝隙;驱动装置7带动各辊子旋转,履带形海绵8在辊子的驱动下同时摩擦轮胎橡胶组件9的上、下两面,同时吸收轮胎橡胶组件9上、下两个面的水分;履带形海绵8被外变向辊子5与挤水辊子6挤压,履带形海绵8中所含水分被挤出一部分,使用这种挤水设计,可以保证与胎面等轮胎橡胶组件9上表面相接触的海绵也可以长时间保持水分含量较少的状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的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通过履带式除水装置实施,其主体组成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首支撑辊子201和上尾支撑辊子202之间设有上中支撑辊子203;下首支撑辊子301和下尾支撑辊子302之间设有下中支撑辊子30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的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通过履带式除水装置实施,其主体组成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接水槽10,接水槽10位于外变向辊子5与挤水辊子6间隙的下方;接水槽10形状为条形的长槽,接水槽10的长边与挤水辊子6的轴平行,接水槽10的长边的长度大于履带形海绵8的宽度,接水槽10底部接有排水管11;接水槽10安装在机架1内,经外变向辊子5与挤水辊子6挤出的水落到接水槽10中,并从排水管11排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的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通过履带式除水装置实施,其主体组成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棱状凸起的整体纹路是平行的V形斜纹。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的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通过履带式除水装置实施,其主体组成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首支撑辊子201与下首支撑辊子301间的间隙为履带形海绵8与轮胎橡胶组件9的厚度之和的0.8倍;外变向辊子5与挤水辊子6间的间隙为履带形海绵8厚度的0.7倍;内变向辊子4的直径为轮胎橡胶组件9的厚度的0.8倍。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涉及的用于轮胎橡胶组件的履带式除水方法,其主要步骤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适用于轮胎胎面橡胶条的吸水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