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废水零排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94504阅读:1819来源:国知局
脱硫废水零排处理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脱硫废水零排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厂工业科技的迅速发展,生产中常常伴随着不可避免的废水排放,这些排放的废水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这些排放的废水也不能够被重新利用,无法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造成了水资源大量浪费,增加了电厂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所以对于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和无废水外排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脱硫废水零排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脱硫废水零排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电絮凝:将生产所产生的脱硫电絮凝去除部分有机物,ss,及重金属;

步骤二,双碱化学软化:然后再将电絮凝所生产的有机物进入到双碱化学沉降;

步骤三,管式膜:经过沉降后的水体再经过双极膜产出的酸进行回调PH,使之保持微碱性;

步骤四,纳滤膜:再经过纳滤,将水体中的二价盐去除实现分盐;

步骤五,ED浓缩:纯化的盐水则进入均相ED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浓盐和断水分离排放;

步骤六,制备酸碱;浓缩后的盐水通过BPED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制备酸碱,制备的酸碱用于步骤二中双碱软化及其它生产应用。

所述步骤二中有机物进入到双碱化学沉降设备的预设流速为0.1m3/h。

所述步骤三中管式膜预设流速为20L/H。

所述步骤四纳滤中预设流速为20L/H。

所述步骤五ED中预设流速为20L/H。

所述步骤六BPED中预设流速为0.5L/H。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实现了对电厂脱硫废水实现了零排放处理,并资源化回用酸碱及浓盐水。将传统生产过程提升为零排放的清洁生产工艺。将生产所产生的脱硫电絮凝去除部分有机物,ss,及重金属,然后再进入到双碱化学沉降,其中碱的来源于经过浓盐水通过双极膜一步制酸碱的技术,经过沉降后的水体再经过双极膜产出的酸进行回调PH,使之保持微碱性。然后再经过纳滤,将水体中的二价盐去除实现分盐,而纯化的盐水则进入均相ED浓缩。浓缩后的盐水通过BPED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制备酸碱,为双碱软化及生产其它应用供应生产酸碱。这些单元各自发挥作用又相互服务从而实现了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脱硫废水零排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是本发明所述脱硫废水零排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脱硫废水零排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电絮凝:将生产所产生的脱硫电絮凝去除部分有机物,ss,及重金属;

步骤二,双碱化学软化:然后再将电絮凝所生产的有机物进入到双碱化学沉降;

步骤三,管式膜:经过沉降后的水体再经过双极膜产出的酸进行回调PH,使之保持微碱性;

步骤四,纳滤膜:再经过纳滤,将水体中的二价盐去除实现分盐;

步骤五,ED浓缩:纯化的盐水则进入均相ED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浓盐和断水分离排放;

步骤六,制备酸碱;浓缩后的盐水通过BPED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制备酸碱,制备的酸碱用于步骤二中双碱软化及其它生产应用;

在本技术方案中,电絮凝和双碱软化步骤是通过高效一体化设备完成的,该设备简称“TRECM系统”。TRECM系统一体化技术原理:包括电活性絮凝作用,电气浮氧化作用,沉淀过滤作用。

“TRECM”一体化技术特点

(1)进水指标宽泛,抗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无需投加絮凝药剂,不产生对水体的二次污染。

(2)水回收率高:反冲洗水再处理,水回收率可达到98%以上。

(3)设备投资低,针对不同水质采用不同的工艺单元灵活组合,模块化、标准化设计,采用一体化的结构形式,投资低于传统的工艺流程组合所需的总体投资。

(4)运行成本低,对于总硬度较高的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和较低的运行成本。

(5)设备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运行可靠,操作维护简单。

(6)全流程自动化控制,便于规范管理,无需增加人工成本。

TRECM”一体化技术作用包括:去除总硬度、总碱度,去除率在60%以上;去除COD,去除率在20%~40%(根据不同水质);去除水中的油,去除率可达80%;去除总磷,去除率可达90%以上。

“TRECM”一体化设备参数

步骤三中采用的设备为超滤管式膜过滤装置

超滤膜设备是一种物理分离过程,它是靠压力为推动力进行过滤的处理技术,过滤后的出水具备较好的卫生学指标,并且处理效果较稳定可靠。超滤的截留范围:悬浮固体、胶体、大分子有机物可以全部被截留;BOD、COD、小分子可以部分被截留;水、盐、可溶性固体可以全部通过。

超滤是一种以筛分为分离原理,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等。

超滤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会有污染物附着在超滤膜表面,为防止膜污染,系统设计定期对超滤系统进行反洗。即用超滤产水通过反洗泵加压后从产水口进水,透过膜从进水口出水,将附着在超滤膜表面的污染物冲走。系统设置每35分钟反洗140秒,空气擦洗30秒。

根据来水水质状况定期(每天1~2次)进行加药强化反洗,加药量约500ppm,以增强反洗效果。

系统反洗后空气擦洗30秒,此过程通过膜表面的高流体剪力使残存在系统内的污染物排出系统外。

系统每次反洗30秒切换出水方向,达到在膜表面上不会产生死角,使上下膜丝的反洗效果一致。

超滤系统的运行、反洗、空气擦洗采用PLC自动控制。

超滤膜运行一段时间后膜表面会出现沉淀物,为恢复膜的性能,需定期对超滤膜进行化学清洗。本系统化学清洗采用化学循环清洗模式,此方式药剂与污染物接触时间长,清洗效果好。

超滤系统的清洗周期在1~2个月左右,每套系统的停机化学清洗时间在6~12小时左右。

本系统,采取的是PVDF管式超滤膜。

步骤四中采用的设备为纳滤装置

纳滤是一种物理分离过程,它是凭借压力为推动力,进而克服膜的渗透压进行过滤的处理技术。经过纳滤处理后的出水含盐量极低且具有良好的卫生学指标,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纳滤技术是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支。是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围内,孔径为几纳米,因此称纳滤。

纳滤膜是在压力驱动下,允许溶剂分子透过而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

纳滤膜能阻挡大部分的硬度和硫酸盐,对二价离子的脱除率高于一价离子。纳滤装置的硬度脱除率大于90%。

纳滤膜需要制成一定构型才可用于水处理。目前膜的构型主要有平板式、管式、卷式和中空纤维式。常用于大型水处理工程的只有卷式膜。

纳滤膜中反渗透过程是渗透过程的逆过程,采用半透膜的压力分离过程。反渗透主要是将溶剂和溶剂中离子范围的溶质分开,只允许水、溶剂通过,可脱除水中绝大部分的盐份及有机物。反渗透由于分离过程不需加热,没有相的变化,具有耗能较少、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适应性强等优点。它目前是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纯水和超纯水制备的最经济的手段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