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784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常规的水质修复往往采用集中处理的方法,详细地,受污染的水体通过沟渠或管道被引流到固定的污水处理场所,该场所由各种大小形状的水池和各种设备组成,受污染的水体流经各个水池,在微生物、药剂和设备的作用处理下,水体得到净化修复。

这种水体修复处理方法需要大量沟渠和管道来收集和引流受污染的水至污水处理场所,需要大量的投资用来建设,且这种收集方式有限,不便收集偏远狭小水体中的水。

有鉴于此,如何降低水体修复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以实现水质的原位修复。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这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浮筒、菌剂筒和喷泉设备;其中,所述菌剂筒和所述喷泉设备均与所述浮筒连接,且所述喷泉设备的吸水口位于所述菌剂筒侧,所述喷泉设备的喷水口位于所述浮筒侧,所述菌剂筒用于盛放净水菌剂并开设有供水流流动的若干个通孔。

可选地,所述浮筒为环形浮筒,所述菌剂筒为环形菌剂筒,所述喷泉设备插装于所述浮筒。

可选地,还包括多个吊链,所述浮筒和所述菌剂筒均设有与所述吊链对应设置的耳孔,各所述吊链的一端吊钩与所述浮筒的所述耳孔勾连,另一端吊钩与所述菌剂筒的所述耳孔勾连。

可选地,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浮筒并与所述吊链对应设置的吊箍,所述吊链通过所述吊箍与所述浮筒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菌剂筒固定连接的支撑环,所述吊链通过所述支撑环与所述菌剂筒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环包括内底板、侧立板和加强筋;所述侧立板与所述菌剂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内底板、所述侧立板和所述菌剂筒均固定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卡箍和卡套;所述卡箍固定套装于所述喷泉设备,所述吊箍和所述卡箍均套装有所述卡套,套装于所述浮筒的所述卡套和套装于所述卡箍的所述卡套通过螺栓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浮筒为圆环形浮筒,所述菌剂筒为圆环形菌剂筒。

可选地,所述菌剂筒具有沿所述浮筒的浮力方向顺次设置的多个菌剂腔,各所述菌剂腔均用于盛放所述净水菌剂。

可选地,所述菌剂筒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板、顶板、内侧立板、外侧立板和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内侧立板和所述外侧立板两者固定连接以将所述菌剂筒分隔为多个所述菌剂腔,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内侧立板、所述外侧立板和所述隔板均开设有若干个所述通孔。

这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采用了微生物菌剂载体固定技术并通过喷泉曝气带动菌剂发散,既无需水体流动,又保证只需少量菌剂且不丢失,可实现水质原位的修复,比较适用于偏远狭小水体内的水质,尤其是省去了大量沟渠和管网道以及污水处理场所等基础设施,极大地降低了水体处理成本。此外,水质原位修复装置采用喷泉形式实现曝气充氧,增强了可观赏性,实现了装置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4分别为图1所示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主视和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和7分别为图5中A处和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7各组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浮筒;

20菌剂筒、20a通孔、20u上菌剂腔、20d下菌剂腔、21底板、22顶板、23内侧立板、24外侧立板、25隔板;

30喷泉设备、30i吸水口、30o喷水口;

40吊链;

50吊箍;

60支撑环、61内底板、62侧立板、63加强筋;

70卡箍;

80卡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至4,其中,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4分别为图1所示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主视和俯视结构示意图。

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浮筒10、菌剂筒20和喷泉设备30;其中,菌剂筒20和喷泉设备30均与浮筒10连接,且喷泉设备30的吸水口30i位于菌剂筒20侧,喷泉设备30的喷水口30o位于浮筒10侧,菌剂筒20用于盛放净水菌剂并具有供水流流动的若干个通孔20a。

实际使用时,浮筒10使整个水质原位修复装置漂浮在水面上,喷泉设备30的喷水口30o将水喷向空气中,实现曝气充氧,同时使菌剂筒20周围的水流动,带动菌剂筒20中的菌剂微小一部分发散到水中,与已曝气充氧的水中的污染物反应,达到水质原位修复。

这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采用了微生物菌剂载体固定技术并通过喷泉曝气带动菌剂发散,既无需水体流动,又保证只需少量菌剂且不丢失,可实现水质原位的修复,比较适用于偏远狭小水体内的水质,尤其是省去了大量沟渠和管网道以及污水处理场所等基础设施,极大地降低了水体处理成本。此外,水质原位修复装置采用喷泉形式实现曝气充氧,增强了可观赏性,实现了装置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继续参见图1至4所示,浮筒10具体为环形浮筒,菌剂筒20具体为环形浮筒,浮筒10和菌剂筒20叠加连接,浮筒10套装于喷泉设备30。

优选地,浮筒10具体为圆环形浮筒,菌剂筒20具体为圆环形菌剂筒。

详细地,结合图5和7所示,其中,图5为图1所示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浮筒10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板、顶板、内侧立板和外侧立板。同样,菌剂筒20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板21、顶板22、内侧立板23和外侧立板24。

当然,在满足加工及装配工艺要求的基础上,浮筒10和菌剂筒20并不仅限于图示中圆环形结构。例如:该浮筒10可以为椭圆环形浮筒或方环形浮筒等,同样,该浮筒10可以为椭圆环形浮筒或方环形浮筒等。

更为详细地,继续参见图7所示,菌剂筒20的底板21、顶板22、内侧立板23和外侧立板24均开设有了若干个供水流流通的通孔20a,以便水和环形菌剂筒20内净水菌剂充分混合以使该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得到极大提高。

此外,继续参见图7所示,菌剂筒20还包括隔板25,隔板25与内侧立板23和外侧立板24固定连接并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0a,以将菌剂筒20分隔为上菌剂腔20u和下菌剂腔20d,上菌剂腔20u和下菌剂腔20d内均设置了净水菌剂。

如此,净水菌剂可分设于上菌剂腔20u和下菌剂腔20d内,以避免过多净水菌剂在环形菌剂筒20内堆积而无法采用较小的水流冲击力使之冲散并随水流流动至环形菌剂筒20内,从而可使该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具备较高的净水效率。

可以理解,在满足环形浮筒10浮力使整个水质原位修复装置漂浮于水面上,及加工及装配工艺要求的基础上,隔板25的数量并不仅限于图示中的一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菌剂筒20的具体结构及尺寸来设定隔板25的数量,也就是说,沿浮力方向上,菌剂筒20可分隔为多个菌剂腔。

继续参见图1至3所示,浮筒10和菌剂筒20通过多个吊链40连接,且多个吊链40沿环形均布,以便实际使用过程中菌剂筒20通过多个吊链40悬吊于浮筒10下方。

具体地,浮筒10和菌剂筒20均设有与各吊链40对应设置的吊耳,也就是说,浮筒10和菌剂筒20的吊耳的数量与吊链40的数量相同并设置于对应位置。吊链40的一端吊钩勾连于浮筒10的吊耳的耳孔,另一端吊钩勾连于浮筒10的吊耳的耳孔。

更为具体地,浮筒10套设有与各吊链40对应设置的吊箍50,吊箍50的两端部均具有耳孔,吊链40的挂钩勾连于吊箍50耳孔,也就是说,浮筒10和各吊链40均通过相应地吊箍50连接。

浮筒10和菌剂筒20装配时,先将各吊箍50套装于浮筒10并使各吊箍50的耳孔位于浮筒10下方;然后,再将吊链40的一端吊钩勾连于浮筒10的吊耳的耳孔,另一端吊钩勾连于菌剂筒20的吊耳的耳孔即可。

显然,浮筒10和菌剂筒20两者通过多个吊链40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更换吊链40长度来调整浮筒10和菌剂筒20的相对位置,继而可保证菌剂筒20完全侵入水面以下,以便最大限度利用菌剂筒20内的净水菌剂。

此外,由于吊链40和浮筒10通过吊箍50连接,无需在浮筒10加工耳孔结构,从而极大地简化了浮筒10的设计及加工工艺,且使浮筒10和菌剂筒20两者的装配工艺简单快捷。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7所示,这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还包括支撑环60,该支撑环60包括固定连接的内底板61和侧立板62,侧立板62与菌剂筒20的下端外周壁固定连接,且,侧立板62的外周壁固设有与吊链40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的多个吊耳,吊链40的吊钩勾连于支撑环60的吊耳的耳孔。

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支撑环60与菌剂筒20两者的连接强度,支撑环60还包括若干个加强筋,且每个加强筋均与内底板61、侧立板62和菌剂筒20的底板21固定连接。

喷泉设备30与浮筒10连接.具体地,水质原位修复装置还包括卡箍70和多个卡套80;其中,卡箍70固定套装于喷泉设备30的主体外周壁并与主体以焊接、粘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卡箍70和吊箍50均套装有卡套80,卡套80具有耳板,套装于吊箍50上的卡套80与套装于卡箍70的卡套80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继续参见图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具体包括八个卡套80,这八个卡套80均分为两组,一组中四个卡套80均套装于吊箍50,另一组中四个卡套80均套装于卡箍70,吊箍50上的卡套80与卡箍70的卡套80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卡套80并不仅限于图示中所示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环形浮筒10和喷泉设备30的具体结构设定合理的数量。

优选地,吊箍50和卡箍70均为具有调整缺口以及由调整缺口各端部向外折弯形成的耳板,且每个耳板均开设有耳孔。

组装时,将吊箍50套设于浮筒10并通过与吊箍10上耳孔相适配的螺栓组件连接两个耳板来调节调整缺口的大小,继而使吊箍50牢固地捆绑于浮筒10上。

同样,将卡箍70套设于喷泉设备30主体的外周壁,并通过与卡箍70的耳孔相适配的螺栓组件连接两个耳板来调节调整缺口大小,继而使卡箍70牢固地捆绑于喷泉设备30的主体。

可以想见,这种吊箍50和卡箍70的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喷泉设备30可采用现有市场成熟技术的产品,该产品能够满足总成设备的装配要求即可,同时,总成设备的相关连接尺寸可以配合现有产品调整,满足总成设备的装配以及运行要求。

此外,,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