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6674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快速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在垃圾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生活垃圾放入密封的水解罐中进行高温高压水解反应,使有机质在适宜的温度和气压下发生水解,实现有机质与生活垃圾的分选。水解完成后,需要将水解罐内物料顺利的喷爆至喷爆房,经过试验总结,当水解罐内压力不低于0.4MPa时,罐内物料就可以顺利卸载。喷爆房一般是密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即使是0.4MPa的气压,在短时间内水解罐会释放出30立方的气体,对喷爆房结构强度会是极大地考验。现有的技术中,为了使保证喷爆过程的安全性,一般采取加厚喷爆房的混凝土墙厚度或者加大喷爆房的体积,采用上述方案虽然都能满足喷爆过程的安全性要求,但是加厚喷爆房的混凝土墙厚度或者加大喷爆房的体积均会增加经济成本,不利于企业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泄压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加厚喷爆房的混凝土墙厚度或者加大喷爆房的体积提高喷爆安全性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泄压装置,包括:喷爆房,与待泄压设备连通;气压缓冲装置,与喷爆房连通,用于在待泄压设备进行喷爆时,对喷爆房内的气体进行泄压。

进一步地,气压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水池;引气管,引起管的一端与喷爆房连通,引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缓冲水池的液面下方。

进一步地,快速泄压装置还包括:排气塔,排气塔与缓冲水池相连通;其中,缓冲水池为密封腔体。

进一步地,快速泄压装置还包括:负压装置,与喷爆房连通,用于使喷爆房内产生负压环境。

进一步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风机,负压风机的进气端与喷爆房连通,负压风机的排气端与大气连通。

进一步地,快速泄压装置还包括:排气塔,负压风机的排气端与排气塔连通。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快速泄压装置,通过设置气压缓冲装置与喷爆房连通,从而在待泄压设备进行喷爆时,对喷爆房内的气体进行泄压,保证待泄压设备泄压喷爆过程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加厚喷爆房的混凝土墙厚度或者加大喷爆房的体积提高喷爆安全性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快速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喷爆房;20、气压缓冲装置;21、缓冲水池;22、引气管;30、排气塔;40、负压装置;41、负压风机;50、待泄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泄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喷爆房10和气压缓冲装置20,喷爆房10与待泄压设备50连接;气压缓冲装置20与喷爆房10连通,用于在喷爆房10进行喷爆时,对喷爆房10内的气体进行泄压。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快速泄压装置,通过设置气压缓冲装置20与喷爆房10连通,从而在待泄压设备50进行喷爆时,对喷爆房10内的气体进行泄压,保证待泄压设备50泄压喷爆过程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加厚喷爆房的混凝土墙厚度或者加大喷爆房的体积提高喷爆安全性成本较高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气压缓冲装置20包括:缓冲水池21和引气管22;引气管22的一端与喷爆房10连通,引气管22的另一端延伸至缓冲水池21的液面下方,从而在喷爆过程中,采用缓冲水池21中的水对瞬间释放出的高压气体进行缓冲泄压,同时,缓冲水池21中的水还能起到对喷爆出的气体进行过滤的目的。

为了将经过缓冲水池21泄压并过滤后的气体能够排出并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可选地,缓冲水池21具有上端盖密封从而形成密封的腔体,同时,还设置有与缓冲水池21内部腔体相连通的排气塔30,经过泄压和过滤后气体通过较高的排气塔30排放出去,能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减小喷爆过程高压气体对喷爆房10的冲击作用,可选地,还设置有与喷爆房10连通的负压装置40,负压装置40包括:负压风机41,负压风机41的进气端与喷爆房10连通,负压风机41的排气端与排气塔30连通,在喷爆进行前,通过负压风机41向外排风从而在喷爆房10内产生负压,从而在喷爆时使喷爆房10增强对气流的缓冲,减小高压气流对喷爆房10的冲击作用。在喷爆过程中,负压风机41始终开启,从而能够将喷爆后的气流继续通过排气塔30向外排放。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