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7542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污泥存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储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脱水的污泥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纺织业尤其发达,其中印染行业的工业污水是一种难处理的有机工业废水,里面含有的污泥不得随意排出或落地,需要先将污泥存储在污泥存储装置中,然后统一转移到运输车或运输装置上运输到规定地方进行污泥处理。

为了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和节省污泥存储装置以及运输车的空间需要将污泥先脱水然后进行存储运输以及脱水。

现有技术会先采用机械脱水、造粒法脱水等多种方法进行脱水,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脱水效果均不佳,而现有技术的污泥存储装置又只有存储功能,经过上述方法脱水的污泥直接存储于现有技术的存储装置中等待被运输和处理使存储装置的无效空间增多,不利于存储和运输,而且含水量过多的污泥会导致细菌大量滋生进一步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存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污泥入口,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污泥滤网支架,所述污泥滤网支架上可拆卸设置有污泥滤网;所述污泥滤网的内壁与装置本体的底壁构成污泥存储腔,所述污泥滤网外壁与装置本体的侧壁以及装置本体的底壁构成蓄水腔;所述污泥存储腔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所述蓄水腔底部或侧壁设置有出水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装置本体被污泥滤网分隔为两个腔室,污泥通过污泥入口进入污泥存储腔,在静置过程中,污泥中的水分纷纷通过滤网进入到蓄水腔,蓄水腔内的水通过出水口持续外排,存储一段时间以后污泥均能达到进一步脱水的目的,弥补机械脱水、造粒法脱水等脱水方法的不足;污泥滤网可拆卸设置,随时更换清洗滤网,结构简单且十分方便。

优选的,所述污泥滤网包括滤网框架和滤网,所述滤网可拆卸设置于滤网框架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滤网安装在滤网框架上便于安装和拆卸。

优选的,所述污泥滤网支架包括设置于装置本体底部的第一限位扣和设置于装置本体侧壁的第二限位扣;所述滤网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所述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扣和第一限位扣相适应的卡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框架通过其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与第二限位扣和第一限位扣的配合固定在装置本体内,配合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滤网都十分方便。

优选的,所述下环形圈为磁性橡胶或者下环形圈外包覆有磁性橡胶,所述下环形圈和上环形圈的底部均为平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覆或者直接为磁性橡胶使环形圈吸合于存储装置底部,平面形的底部使环形圈与污泥存储装置的底部和限位扣底部贴合的更好,防止污泥渗漏到蓄水腔。

优选的,所述污泥出口处设置有弧形阀门,且凸向装置本体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向装置本体内部的弧形阀门使污泥在被储存的过程中水分均往两边流直至流入蓄水腔,水分通过出水口排出于蓄水腔,而卸载污泥的时候只需打开弧形阀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污泥在存储当中可持续进行自然脱水,在脱水过程中及时将水排出,充分利用静置时间,弥补机械脱水或造粒法脱水等脱水手段的不足,便于运输和存储,同时可防止滋生细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本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本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滤网框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污泥滤网框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滤网的下环形圈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装置本体;2、污泥存储腔;3、蓄水腔;4、出水口;5、第一限位扣;6、第二限位扣;7、弧形阀门;8、上环形圈;9、下环形圈;10、卡口;11、内框;12、外框;13;缺口;14、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污泥存储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存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污泥入口,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1为圆筒状,所述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污泥滤网支架,所述污泥滤网支架上可拆卸设置有污泥滤网;所述污泥滤网的内壁与装置本体的底壁构成污泥存储腔2,所述污泥滤网的外壁与装置本体1的侧壁以及装置本体的底壁构成蓄水腔3;所述污泥存储腔2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所述蓄水腔3底部或侧壁设置有出水口4,且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口4设置于蓄水腔3底部,通过水的重力作用实现持续排水,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水泵之类设备,简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污泥滤网包括滤网框架和滤网,所述滤网可拆卸设置于滤网框架内,所述滤网框架为铁丝网状框架或塑料网状框架或者复合材料网状框架,网状框架包括相互同轴的内框11和外框12,外框12与上环形圈8为一整体,内框11与下环形圈9为一整体,且下环形圈9上设置有环槽14,用于限位外框12和污泥脱水滤网,外框12设置有圆筒轴向的缺口13用于手动调整滤网;所述滤网为污泥脱水滤网,滤网置于内框与外框之间。

第二实施例,滤网框架为单层的铁丝网状框架或塑料网状框架或者复合材料网状框架,污泥脱水滤网的两边分别设置有尼龙搭扣,污泥脱水滤网缠绕于滤网框架的外围形成污泥滤网,污泥脱水滤网通过两边的尼龙搭扣固定于框架上。

第三实施例,污泥滤网也可采用渗水板,在渗水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延设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以适应滤网支架的第一限位扣5和第二限位扣6,且第一限位扣5的底面与装置本体的底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污泥滤网支架包括设置于装置本体底部的第一限位扣5和设置于装置本体侧壁的第二限位扣6;所述滤网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环形圈8和下环形圈9,所述上环形圈8和下环形圈9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扣6和第一限位扣5相适应的卡口10,第一限位扣5为长方体状,第二限位扣6为倒置马蹄形状。

在投入使用时将第二限位扣6置于滤网的上环形圈的卡口10内,第一限位扣置于下环形圈的卡口10内即可实现将装置本体分腔和可拆卸连接,下环形圈的底部紧贴蓄水腔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下环形圈为磁性橡胶或者下环形圈外包覆有磁性橡胶,所述下环形圈和上环形圈的底部均为平面。

优选的,所述污泥出口处设置有弧形阀门7,且凸向装置本体的内部;弧形阀门7由转动门体、埋设构件及启闭构件三部分组成,其中转动门体为弧形结构,且设置于污泥存储腔的底部,作为装置本体的部分底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