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水路水密性检测及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1185阅读:2837来源:国知局
模具水路水密性检测及冲洗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检测工装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模具水密性检测和冲洗领域的装置。



背景技术:

热成型零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要不断的对模具进行水冷降温冷却处理。通常在模具中设置有形成密封循环的冷却水路,通过将冷却液引入冷却水路而对模具进行降温。

由于模具结构复杂,在加工冷却水路的时候,很容易将模具壁打通,出现漏点。如果模具水路漏水将会导致热成型零件报废,因此,在模具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其水路的密封性能进行检测。

传统的模具水路密封性能检测都是手动对模具加压力水,充液一段时间后,看有无漏点,以此来检测模具的水密性能。但这种手动操作的方式,要求检测地点同时满足注水排水的需求,所以采用时往往多受应用场地限制,尤其是在模具较多时,还会严重影响模具的水密性检测效率。同时,在检测过程中,有的漏点是裂缝式渗水,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肉眼进行检查,这样使用的模具中就会存在不合格品,进而增大了热成型零件的废品率风险。

此外,模具在加工循环水路的时候,会存在铁屑或油污,原始的检测及冲洗装置多为开放性回路,会对水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并且在水中加入去油污的洗洁剂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模具水路内的杂质(铁屑等)被冲出,直接排入下水道,对环境会造成很大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之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水路水密性检测及冲洗装置,来解决目前存在的模具水路水密性检测或清洗受场地限制明显,检测效率低、误检率高及存在的水资源浪费、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一种模具水路水密性检测及冲洗装置,包括:介质箱、出水管道、循环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压力表、回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介质箱的箱壁上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模具水路的进水口;所述回水管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介质箱的箱壁下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模具水路的出水口;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出水管道或回水管道上;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出水管道和所述回水管道上;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模具水路的进水口之间或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模具水路的出水口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介质箱中沿水平方向布置有过滤滤网,所述出水管道的一端连接在位于所述过滤滤网上侧的介质箱箱壁上,所述回水管道的一端连接在位于所述过滤滤网下侧的介质箱箱壁上。

优选地,在所述介质箱的底壁上还安装有磁铁或电磁铁。

优选地,所述循环泵设置在出水管道上;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循环泵与所述模具水路的进水口之间;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模具水路的出水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为节流阀。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回水管道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能够实现快速安装的密封接头连接在所述模具水路的进、出水口处。

优选地,在所述出水管道上还设置有流速计和流量计。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先将所述出水管道和回水管道分别对应密封连接到模具冷却水路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再开启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启动循环泵,循环一段时间等模具冷却水路中的气体完全排出后,将第二阀门关闭,等压力表升到试验压力后,关闭第一阀门,再关闭循环泵,稳压一端时间,查看压力表有无压降,如果有压降即存在泄露点,如果无压降,则无泄露点。因压力表比肉眼灵敏,所以能够快速直观对模具水路的水密性进行检测,速度快、效率高、便于操作。操作人员通过读取压力表的数值来确定模具水路漏不漏水,比观察泄漏点准确率更高。本实用新型所用试验水能循环利用,环保卫生,不用受场地给水、排水限制,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同时也可在介质箱中加入清洗液,将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同时开启,形成循环冲洗回路,对模具水路进行循环清洗,将水路中的铁屑油污等冲出后,随水流进入介质箱,铁屑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箱底。经沉淀后较洁净的水从上部经出水管道流入模具进行二次清洗,这样反复循环,这样反复循环,直至将铁屑从模具中全部冲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环保,铁屑沉淀在介质箱底部后可定期清理,回收利用。含有清洗液的水可以反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介质箱 2、水 3、循环泵

4、第一阀门 5、出水管道 6、压力表

7、密封接头 8、模具 9、回水管道

10、第二阀门 11、万向轮 12、磁铁

1-1、过滤滤网 1-2、底壁 1-3、排渣口

1-4、回水接口 1-5、出水接口

1-6、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水路水密性检测及冲洗装置包括:一端连接在介质箱1的箱壁上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模具水路的进水口处的出水管道5;一端连接在介质箱1的箱壁下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模具水路的出水口处的出回水管道9;在所述出水管道5上顺次设置的循环水泵3、第一阀门4及压力表6,其中所述压力表6置于所述第一阀门4与所述模具水路的进水口之间;以及在所述回水管道9上设置的第二阀门10。

所述出水管道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介质箱1的箱壁上部,其接口距离水面应有足够的深度,以防止在循环过程中水路较长时,液面下降到所述出水管道5的接口以下,另一端连接模具8的进水口。所述回水管道9的一端连接在介质箱1箱壁的下部,另一端连接模具8的出水口。

所述循环泵3根据试验情况选取合适的扬程,并可设置在所述出水管道5上,(也可设置在回水管道9上)。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10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出水管道5和回水管道9上。所述压力表6被设置在第一阀门4与模具8的进水口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阀门10与模具8出水口之间)。

进行水密性检测时,先将出水管道5和回水管道9分别密封安装到模具8冷却水路的两端,再开启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10,然后启动循环泵3,循环一段时间等模具8冷却水路中的气体完全排出后,将第二阀门10关闭,等压力升到试验压力后,关闭第一阀门4,再关闭循环泵3,稳压一端时间后,查看压力表6有无压降,如果有压降即存在泄露点,如果无压降,则无泄露点。因压力表6比肉眼灵敏,所以能够快速直观对模具水路的水密性进行检测,速度快、效率高、便于操作。操作人员通过读取压力表6的数值来确定模具水路漏不漏水,比观察泄漏点准确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所用试验水能循环利用,环保卫生,不用受场地给水、排水限制,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同时也可在介质箱1中加入清洗液,将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10同时开启,形成循环冲洗回路,对模具8的水路进行循环清洗,将水路中的铁屑油污等冲出后,随着水流进入介质箱1,铁屑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介质箱1底部,经沉淀后较洁净的水从上部经出水管道5流入模具8进行二次清洗。这样反复循环,直至将铁屑从模具中全部冲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环保,铁屑沉淀在介质箱1底部后可定期清理,回收利用。含有清洗液的水可以反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因为从模具8流回的水中有时也含有较轻的杂质,所以介质箱1中还设置有水平的过滤滤网1-1,出水管道5的一端连接在位于过滤滤网1-1上侧的介质箱1壁上,回水管道9的一端连接在过滤滤网1-1下侧的介质箱1壁上。这样可以使得循环回路中一些较轻的漂浮物也能被过滤滤网1-1有效拦截,能充分保证滤网上部水质的相对洁净获得更好的冲洗效果。

介质箱1的底壁1-2上还安装有磁铁或电磁铁12,这样更有利于磁性杂质的快速沉降。磁铁或电磁铁可以设置在介质箱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介质箱的外部,但设置在外部可以减小腐蚀,并便于安装和拆卸,另外在排渣时可以将磁铁移除或将电磁铁断电,有利于磁性材料的排出。

因为回水管道9中含有较多的从模具8中带出的杂质,所以循环泵3和压力表6均优选设置在出水管道5上。为了减小关闭阀门时造成的压力表值波动,第一阀门4设置在循环泵3与模具8进水口之间,压力表6优选设置在第一阀门4与模具8进水口之间。

所述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10均为能耐一定高压的节流阀,既可以保证在水密性试验时的压力需求,也能在清洗时调整整个系统的水流量大小和流速。出水管道5与回水管道9均通过快速安装密封接头7与模具8连接,安装方便快捷。出水管道5上还设置有流速计和流量计,冲洗时可以配合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10对流量流速进行调整,获得更好的冲洗效果。

另外介质箱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和便于移动的万向轮12,便于在工作时灵活移动。介质箱1的顶部设有排气阀1-6,对介质箱顶部的气体及时排出,避免顶部气体压力过大时影响检测数据。介质箱底壁1-2上有5~10°的排渣斜度,在其最低处设置有排渣口,以便于将铁屑等杂质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不受场地和给排水的限制,灵活方便,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并能对水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