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023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污水处理主要包括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两个过程,其中生物脱氮是指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菌的作用下分解、转化为氨态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好氧条件下,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将亚硝态氮、硝态氮转化成氮气,从水中逸出。生物除磷主要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和在好氧条件下蓄积磷的作用,通过排除富磷污泥,达到将磷从液相中去除的目的。而在污水中会存在着各种微生物,故在进行污水处理时,人们只需对污水中的氧气量进行控制,水中微生物在好氧状态、缺氧状态以及厌氧状态下进行工作,从而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

而现有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主要有AAO脱氮除磷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巴颠甫(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缺氧-好氧-缺氧-好氧)、Phoredox工艺(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五段Bardenpho工艺)、UCT工艺、VIP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工艺等等。但上述各个工艺中在进行脱氮除磷时仅能单一的进行好氧或缺氧或厌氧的变化,因而脱氮除磷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各个处理区在不同时间段能够单独依次在好氧状态、缺氧状态以及厌氧状态之间变化;同时各个处理区形成的整个系统在上述变化时间段也能依次经历好氧状态、缺氧状态以及厌氧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以及第四处理区,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以及第四处理区内均设有曝气搅拌装置;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以及第四处理区依次通过逆止阀连通;且第四处理区与第一处理区之间通过所述逆止阀连通;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以及第四处理区均设有进气装置;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以及第四处理区内均设有滗水器,各滗水器的出水端形成各处理区的清水出口。

优选的,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以及第四处理区均设有进水装置;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以及进水阀,各进水管的进水端通过一主管道与外部污水源连通,各进水管的出水端与各处理区内部连通。

优选的,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以及进气阀,各进气管的出气端与各处理区内部连通,各进气管的进气端均设有进气阀。

优选的,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所述远程控制装置与各曝气搅拌装置、各进气装置以及各滗水器均电性连接,并用于控制各曝气搅拌装置、各进气装置以及各滗水器的启停。

优选的,滗水器包括外筒以及内筒,所述内筒的顶端穿接于外筒的内部,并可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沿外筒的高度方向运动;内筒顶端外壁与外筒内壁间隔设置形成进水通道;内筒底端设有排水管,内筒顶端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内筒内设有三角滗水堰,该三角滗水堰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三角滗水堰的出口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以及第四处理区呈“田”字型分布。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各个处理区在不同时间段能够单独依次在好氧状态、缺氧状态以及厌氧状态之间变化;同时各个处理区形成的整个系统在上述变化时间段也能依次经历好氧状态、缺氧状态以及厌氧状态,促进了各个处理区内污水中有机物降解、硝化及反硝化、好氧吸磷的进行,结合后面的厌氧释磷,沉淀出水,构成了完整的脱氮除磷流程。另外,且各个处理区可单独用作沉淀区,不用单独设置二沉池;且各个处理区之间通过逆止阀连通,保证了污水在整个系统中的单向流动。同时各处理区内曝气搅拌装置可使各处理区处于完全混合态,结合进水点的变化,省去了回流液和污泥回流的设备及能耗。另外,上述第一处理区、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以及第四处理区呈“田”字型分布,相互共用一侧壁,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平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剖面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滗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处理区;20、第二处理区;30、第三处理区;40、第四处理区;41、污泥泵;50、进水阀;60、进气阀;70、曝气搅拌装置;80、逆止阀;90、滗水器;91、外筒;92、内筒;93、排水管;94、进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具体包括第一处理区10、第二处理区20、第三处理区30以及第四处理区40,在第一处理区10、第二处理区20、第三处理区30以及第四处理区40内均设有曝气搅拌装置70,用于提供溶氧量。同时使第一处理区10、第二处理区20、第三处理区30以及第四处理区40依次通过逆止阀80连通,且第四处理区40与第一处理区10之间通过所述逆止阀80连通,如此可使第一处理区10、第二处理区20、第三处理区30以及第四处理区40内的污水依次呈单项流动。此外,在第一处理区10、第二处理区20、第三处理区30以及第四处理区40均设有进气装置,用于对各个处理区通入氧气,调整整个各个处理区内的氧气状态。第一处理区10、第二处理区20、第三处理区30以及第四处理区40内均设有滗水器90,各滗水器90的出水端形成各处理区的清水出口,在各个处理区内完成反应后,上层清水可通过滗水器90排除。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时,通过进气装置控制污水中含氧量,使反应池在好氧-缺氧-厌氧状态切换,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如此可在不同的时间段,通过开启或是各个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70以及进气装置,来调整各个处理区内的氧气状态,使其各个处理区在不同时间段能够单独依次在好氧状态、缺氧状态以及厌氧状态之间变化。同时,在同一时段,配合调节各个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70以及进气装置的工作状态,使各个处理区形成的整个系统在同一时间段也能依次经历好氧状态、缺氧状态以及厌氧状态,促进了各个处理区内污水中有机物降解、硝化及反硝化、好氧吸磷的进行,结合后面的厌氧释磷,沉淀出水,构成了完整的脱氮除磷流程。

另外,第四处理区40可用作沉淀区,不用单独设置二沉池;且各个处理区之间通过逆止阀80连通,保证了污水在整个系统中的单向流动,且无需动力便可流动。同时各处理区内曝气搅拌装置70和搅拌装置可使各池处于完全混合态,结合进水点的变化,节约了回流液和污泥回流的设备及能耗。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任何一个处理区内经过好氧或缺氧或厌氧等状态交替出现之后,即该处理区内的工艺流程完成。另外,在各个处理区内可设置污泥泵41,在各个处理区内工艺流程完成之后,污泥泵可将各个处理区内的污泥抽走。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在第一处理区10、第二处理区20、第三处理区30以及第四处理区40均设有进水装置,该进水装置可包括进水管以及进水阀50,使各进水管的进水端通过一主管道与外部污水源连通,各进水管的出水端与各处理区内部连通。在此结构基础上,第一处理区10、第二处理区20、第三处理区30以及第四处理区40可分别通入污水,单独对污水进行处理。而在使用整个系统时,只需开启第一处理区10处的进水阀50,污水即可在水力的推动下,依次流入第二处理区20、第三处理区30以及第四处理区40,形成完成的处理系统。

优选的,上述进气装置可包括进气管以及进气阀60,使各进气管的出气端与各处理区内部连通,各进气管的进气端均设有进气阀60,如此可通过开启或是关闭进气阀60来控制各个处理区内的进气量,从而调整各个处理区内的氧气状态。

优选的,为了方便整个系统的控制,本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使该远程控制装置与各曝气搅拌装置70、各进气装置以及各滗水器90均电性连接,并用于控制各曝气搅拌装置70、各进气装置以及各滗水器90的启停。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在远程控制装置内预设各个曝气搅拌装置70、各进气装置以及滗水器90在各个时间段工作的时间值,从而在相应的时间开启或是停止相应的装置,实现无需到达现场,远程智能控制,方便操控。优选的,参见图3,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滗水器90可包括外筒91以及内筒92,使所述内筒92的顶端穿接于外筒91的内部,其该内筒92的顶端可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沿外筒91的高度方向运动。同时内筒92顶端外壁与外筒91内壁间隔设置并可形成进水通道94;而在内筒92底端设有排水管93,内筒92顶端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94连通的进水口;此外,内筒92内设有三角滗水堰,该三角滗水堰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三角滗水堰的出口与所述排水管93连通。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在各处理区内出现分层之后,处理区中的上清液可经内筒92三角滗水堰,并最终由的排水管93排出。而由于内筒92可随水位的变动而浮动,曝气时上升而停止进水,且水中浮渣都是浮于水面的,进不了内筒92,因而可使该滗水器90出去的水质更好;而采用三角滗水堰可使出水状态稳定。当然,还可在排水管93上设置电磁阀,该电磁阀可与上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根据各个处理区的状态控制该滗水器90出水情况。在其他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滗水器90也可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形式的滗水器90替换。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区10、第二处理区20、第三处理区30以及第四处理区40呈“田”字型分布,使整个系统呈环形分布,相互共用一侧壁,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且方便第四处理区40与第一处理区10之间的连通。当然,各处理区还可呈矩形或圆形分布。其第一处理区10、第二处理区20、第三处理区30以及第四处理区40均可由池壁相连的水池形成,也可是一个水池内的四个区域。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上述污水处理系统;

步骤二,然后将污水引入第一处理区,在水力的推动下,第一处理区中的污水通过逆止阀依次进入第二处理区、第三处理区以及第四处理区;

步骤三,包括如下分步骤,

步骤A,开启第一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曝气搅拌装置,使第一处理区中的滗水器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一处理区处于好氧状态;

开启第二处理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使第二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滗水器均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二处理区内处于缺氧状态;

开启第三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曝气搅拌装置,使第三处理区中的滗水器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三处理区内处于好氧状态;

开启第四处理区中的滗水器,使第四处理区内的进气装置、曝气搅拌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使第四处理区内处于出水状态;

步骤B,在步骤A后,

使第一处理区中的曝气搅拌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关闭第一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同时第一处理区中的滗水器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一处理区内处于缺氧状态;

开启第二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同时第二处理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还处于开启状态;而第二处理区中的滗水器也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二处理区内处于好氧状态;

关闭第三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曝气搅拌装置,使第三处理区中的滗水器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三处理区内处于厌氧状态,预沉淀;

第四处理区不做调整;

步骤C,在步骤B之后,

重新开启第一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使第一处理区中的曝气搅拌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同时第一处理区中的滗水器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一处理区内处于好氧状态;

关闭第二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同时第二处理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还处于开启状态;而第二处理区中的滗水器也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二处理区内处于缺氧状态;

第三处理区以及第四处理区不做调整;

步骤四,包括如下分步骤,

步骤A1,开启第二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曝气搅拌装置,使第二处理区中的滗水器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二处理区处于好氧状态;

开启第三处理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使第三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滗水器均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三处理区内处于缺氧状态;

开启第四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曝气搅拌装置,使第四处理区中的滗水器处于关闭状态;使第四处理区内处于好氧状态;

开启第一处理区中的滗水器,使第一处理区内的进气装置、曝气搅拌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一处理区内处于出水状态;

步骤B1,在步骤A1后,

使第二处理区中的曝气搅拌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关闭第二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同时第二处理区中的滗水器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二处理区内处于缺氧状态;

开启第三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同时第三处理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还处于开启状态;而第三处理区中的滗水器也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三处理区内处于好氧状态;

关闭第四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曝气搅拌装置,使第四处理区中的滗水器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四处理区内处于厌氧状态,预沉淀;

第一处理区不做调整;

步骤C1,在步骤B1之后,

重新开启第二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使第二处理区中的曝气搅拌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同时第二处理区中的滗水器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二处理区内处于好氧状态;

关闭第三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同时第三处理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还处于开启状态;而第三处理区中的滗水器也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三处理区内处于缺氧状态;

第四处理区以及第一处理区不做调整;

步骤五,包括如下分步骤,

步骤A2,开启第三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曝气搅拌装置,使第三处理区中的滗水器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三处理区处于好氧状态;

开启第四处理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使第四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滗水器均处于关闭状态;使第四处理区内处于缺氧状态;

开启第一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曝气搅拌装置,使第一处理区中的滗水器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一处理区内处于好氧状态;

开启第二处理区中的滗水器,使第二处理区内的进气装置、曝气搅拌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二处理区内处于出水状态;

步骤B2,在步骤A2后,

使第三处理区中的曝气搅拌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关闭第三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同时第三处理区中的滗水器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三处理区内处于缺氧状态;

开启第四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同时第四处理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还处于开启状态;而第四处理区中的滗水器也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四处理区内处于好氧状态;

关闭第一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曝气搅拌装置,使第一处理区中的滗水器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一处理区内处于厌氧状态,预沉淀;

第二处理区不做调整;

步骤C2,在步骤B2之后,

重新开启第三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使第三处理区中的曝气搅拌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同时第三处理区中的滗水器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三处理区内处于好氧状态;

关闭第四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同时第四处理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还处于开启状态;而第四处理区中的滗水器也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四处理区内处于缺氧状态;

第一处理区以及第二处理区不做调整;

步骤六,包括如下分步骤,

步骤A3,开启第四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曝气搅拌装置,使第四处理区中的滗水器处于关闭状态;使第四处理区处于好氧状态;

开启第一处理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使第一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滗水器均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一处理区内处于缺氧状态;

开启第二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曝气搅拌装置,使第二处理区中的滗水器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二处理区内处于好氧状态;

开启第三处理区中的滗水器,使第三处理区内的进气装置、曝气搅拌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三处理区内处于出水状态;

步骤B3,在步骤A3后,

使第四处理区中的曝气搅拌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关闭第四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同时第四处理区中的滗水器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四处理区内处于缺氧状态;

开启第一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同时第一处理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还处于开启状态;而第一处理区中的滗水器也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一处理区内处于好氧状态;

关闭第二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和曝气搅拌装置,使第二处理区中的滗水器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二处理区内处于厌氧状态,预沉淀;

第三处理区不做调整;

步骤C3,在步骤B3之后,

重新开启第四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使第四处理区中的曝气搅拌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同时第四处理区中的滗水器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四处理区内处于好氧状态;

关闭第一处理区中的进气装置,同时第一处理处理区内的曝气搅拌装置还处于开启状态;而第一处理区中的滗水器也还处于关闭状态;使第一处理区内处于缺氧状态;

第二处理区以及第三处理区不做调整。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步骤A、步骤A1、步骤A2、步骤A3的持续时间为30-60分钟;步骤B、步骤B1、步骤B2、步骤B3的持续时间为15-30分钟;步骤C、步骤C1、步骤C2、步骤C3的持续时间为15-30分钟。

在上述步骤后,各个处理区以及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状态参见下列各表:

步骤三之后,

表一

步骤四之后,

表二

步骤五之后,

表三

步骤六之后,

表四

从上述各表可以看出,本污水处理工艺的循环周期分为四个阶段,且每阶段分3个时序,每个阶段的30-60分钟阶段,整个处理系统经历了好氧-缺氧-好氧-厌氧沉淀出水,15-30分钟阶段,整个处理系统经历了缺氧-好氧-厌氧沉淀-厌氧沉淀出水,15-30分钟好氧-缺氧-厌氧沉淀-厌氧沉淀出水3种变化。且一个循环周期过后,各个处理区均经历了好氧-缺氧-好氧-厌氧,预沉淀等交替,即整个系统以及单独的处理区均经历了好氧、缺氧、好氧、厌氧,预沉淀的交替变化,促进了有机物降解、硝化及反硝化、好氧吸磷的进行,构成了完整的脱氮除磷流程。

另外,各个处理区可单独用作沉淀区,不用单独设置二沉池;且各个处理区之间通过逆止阀连通,保证了污水在整个系统中的单向流动。同时各处理区内曝气搅拌装置和搅拌装置可使各池处于完全混合态,结合进水点的变化,节约了回流液和污泥回流的设备及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个阶段的各个时序的时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污水污染程度以及水质状态进行调整,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步骤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处理,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污水进行循环处理,如此可重复上述循环周期步骤,通过控制各个处理区的进气装置、曝气搅拌装置的启停配合,来实现其他状态,完成整个循环处理。

优选的,在第四处理区40内设置污泥泵41,在步骤五之后,启动污泥泵,使第四处理区40内的污泥通过第四处理区40与第一处理区10内的之间的逆止阀80重新回到第一处理区10内。因在第四处理区40进行充分反应后的污泥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活性,回流的污泥可起到接种的作用回流本身也是一个让微生物加速繁殖的过程。而在污泥不回流的话,新污泥的处理能力有限,影响整个反应进度。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在任何一个处理区内经过好氧或缺氧或厌氧等状态交替出现之后,即该处理区内的工艺流程完成。另外,在相应的处理区内可放置污泥泵,在各个处理区内工艺流程完成之后,污泥泵可将各个处理区内的污泥抽走。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