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染织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349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染织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染织的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工业之一,也是出口创汇较多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占有15%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经过多年建设,纺织工业基本成为一个门类较齐全、布局较合理、原料和设备基本立足于国内、生产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工业部门。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已形成棉、毛、丝、麻、化纤、服装、纺织机械等行业较为完整的系列体系。

纺织工业按加工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和产品的加工用途等不同,主要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类产业,纺织工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指各类纤维生产和加工,如天然纤维的棉花、羊毛和各类化学纤维等生产领域;中游产业指纺纱、织布、染色等生产领域;下游产业主要指服装加工等生产领域。

染色行业作为纺织工业中的中游行业,在纺织工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将各类纤维加工制造的坯布,通过染色和印花工艺生产出各类带色彩和图案的织物。在染色业中,棉纺染色业是最大的行业。染色行业作为湿法加工行业,其生产过程中用水量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染色废水排放量约为每天300万~400万立方米,染色厂每加工100米织物,产生废水量3~5立方米。而且,染色废水成份复杂,含有的多种有机染料难降解,色度深,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染织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将污水经过多道工序过滤和净化,将污水净化,达到不易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染织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将污水从蓄水池中通入格栅渠中过滤,分离渣土;

STEP2:将抽水管一端置于格栅渠中,另一端与冷却塔连通,将格栅渠中的污水通过所述抽水管注入到冷却塔中进行冷却;

STEP3:将冷却塔中的污水注入到第一气浮机中,并在第一气浮机中滴加混凝剂、絮凝剂以及碱性溶液,调节PH值,并将沉淀物注入到污泥池中;

STEP4:将第一气浮机中的污水注入到水解酸化池中,并在水解酸化池中放置5小时;

STEP5:将水解酸化池中的污水注入到第一水池中,并在第一水池中静止5小时;

STEP6:将第一水池中的污水注入到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并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放置3小时;

STEP7:将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污水注入到沉淀池中,并在沉淀池中静置10小时,将沉淀池中沉淀的污泥通入到污泥池中;

STEP8:将沉淀池中的污水注入到第二气浮机中,并在第二气浮机中注入混凝剂和絮凝剂,将沉淀物注入到污泥池中;

STEP9:将第二气浮机中的污水注入到砂滤罐中;

STEP10:将砂滤罐中的污水注入到超滤设备中,得到清水a;

STEP11:将超滤设备中的清水a注入到超滤产水池中静置3小时,得到清水b;

STEP12:将清水b透过反渗透膜形成清水c;

STEP13:将清水c注入到清水池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布料加工中所产生的污水注入到蓄水池中进行收集,再将污水通入格栅渠中进行初步过滤;再将污水从格栅渠中注入到冷却塔中进行冷却;再将冷却塔中的污水注入到第一气浮机中,并在第一气浮机中滴加混凝剂、絮凝剂以及碱性溶液,调节PH值的同时,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害物质进行沉淀;再将污水注入到水解酸化池中,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继而将污水注入到生物接触氧化池中,通过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共同作用将污水初步净化;继而将污水注入到沉淀池中,将污泥沉淀;继而将污水注入第二气浮机中,进一步将污水净化;继而将污水注入到砂滤罐中,通过砂床的过滤作用,进一步将污水净化;继而将污水注入到超滤设备中,即可得到清水a;将清水a注入到超滤产水池中并且静置3小时,即可得到清水b;将清水b透过反渗透膜,即可得到清水c;最后将清水c导入清水池中,即完成了对污水的净化,清水池中的清水可以进入车间利用也可以排放到河流中且不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和喷头,所述的池体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的喷头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的喷头置于所述池体的水平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架与池体产生相对移动,喷头将消泡剂导出,喷洒在池体中,能够快速消除水面上的大量泡沫,提升污水的净化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架通过驱动套与所述喷头连接,所述的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与所述的驱动套螺纹连接,所述的驱动套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杆转动,通过螺纹的作用,带动驱动套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即可使喷头随着驱动套的移动而发生移动,操作简便,通过调节喷头与池体之间的距离,能够提升消除泡沫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砂滤罐包括罐体、放置在罐体中的砂床,所述的罐体中固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置于罐体的开口处,所述的罐体中固定有布水器,所述的布水器置于砂床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布水器的设置,能够将注入到砂床中的污水均匀分散在砂床中,提升污水的净化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布水器包括散水部以及与进水管连通的导水部,所述导水部与散水部形成用于污水流通的通道,所述的散水部朝向所述导水部的一侧呈锥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从进水管进入到导水部中,通过重力的作用,污水落到散水部上,通过锥面的作用,能够将污水均匀从通道导出,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污水的净化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放置管,所述放置管包括进水端、出水端和压力端,所述的反渗透膜固定于出水端的内壁上,所述的压力端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杆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水压的作用,能够将清水b快速通过反渗透膜,提升净化的速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放置管的外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包括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固定有蜗杆,所述的蜗杆啮合有蜗轮,所述的蜗轮铰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远离蜗轮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驱动电机启动,使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继而使蜗轮带动连接杆发生位移,使连接杆带动活塞杆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进一步提升了净化速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水端内固定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的设置,使清水b不易因水压的作用回流至超滤产水池中,进一步提升了清水b透过反渗透膜的速度,提升净化速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格栅渠包括渠体和若干个过滤组件,若干个所述过滤组件沿着渠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若干个过滤组件的过滤作用,能够提升格栅渠的过滤效果,使从格栅渠导出的污水中不易残留大体积杂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隔条,所述的隔条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的支撑杆沿自身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渠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杆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便于将过滤组件从渠体中取出,便于清理隔条上的渣土。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污水注入到蓄水池中进行收集,再将污水通入格栅渠中进行初步过滤;再将污水从格栅渠中注入到冷却塔中进行冷却;再将冷却塔中的污水注入到第一气浮机中,并在第一气浮机中滴加混凝剂、絮凝剂以及碱性溶液,调节PH值的同时,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害物质进行沉淀;再将污水注入到水解酸化池中,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继而将污水注入到生物接触氧化池中,通过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共同作用将污水初步净化;继而将污水注入到沉淀池中,将污泥沉淀;继而将污水注入第二气浮机中,进一步将污水净化;继而将污水注入到砂滤罐中,通过砂床的过滤作用,进一步将污水净化;继而将污水注入到超滤设备中,即可得到清水a;将清水a注入到超滤产水池中并且静置,即可得到清水b;驱动电机启动,使驱动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使蜗轮带动连接杆发生位移,使连接杆带动活塞杆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通过水压的作用,将清水b快速透过反渗透膜,得到清水c;同时活塞杆的来回移动,会产生负压,通过负压的作用,能够便于将清水b从超滤产水池中快速吸入到放置管中,提升净化效率;最后将清水c导入清水池中,即完成了对污水的净化,清水池中的清水可以进入车间利用也可以排放到河流中且不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格栅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体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砂滤罐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放置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体现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格栅渠;11、渠体;12、过滤组件;121、支撑杆;122、隔条;2、生物接触氧化池;21、池体;22、喷头;3、驱动杆;31、驱动套;4、砂滤罐;41、罐体;42、砂床;43、进水管;44、出水管;5、布水器;51、散水部;52、导水部;6、放置管;61、进水端;62、出水端;63、压力端;64、活塞杆;65、活塞头;71、连接杆;72、蜗轮;73、蜗杆;74、驱动电机;741、驱动轴;75、反渗透膜;8、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纺织行业中,将布卷退卷,继而将布料放置在溢流染色机中染色,将染色后的布料通过轧车脱水后放置在开幅机中展平;继而将布料放置在定型机中进行高温定型,之后通过验布机检验后进行收卷,即完成了对布料的染色过程。

但是在染色、脱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这就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染织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蓄水池,将上述的污水通过第一水管引入到蓄水池中进行储存。在蓄水池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出水口,将格栅渠1置于蓄水池的侧壁上并且与出水口连通,通过格栅渠1包括若干个过滤组件12和一个长条状的渠体11。每个过滤组件12包括一个支撑杆121以及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隔条122。隔条122呈长条状。将隔条122的两端与渠体11的内壁抵触,且相邻两个隔条122之间的距离为1cm。使隔条122阻挡渣土。渠体1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将支撑杆121的两端置于滑槽中并沿着滑槽上下移动。支撑杆121呈长方体设置。支撑杆121的宽度方向与渠体11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

从溢流染色机和定型机中导出的污水的温度较高。第二水管的一端穿设在渠体11远离蓄水池的一端,另一端穿设在冷却塔中,将渠体11中的水引入到冷却塔中(冷却塔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作赘述)进行冷却,将污水的水温调节为常温状态。

第三水管的一端穿设在冷却塔中,另一端穿设在第一气浮机中。通过滴管将混凝剂、絮凝剂以及氢氧化钠容纳注入到第一气浮机中。实施例中的混凝剂为无机混凝剂。通过无机混凝剂使污水脱色并去除悬浮物。絮凝剂为硫酸铁。通过氢氧化钠调节第一气浮机中污水的PH值,使PH值在7-9之间。通过引导管将第一气浮机的沉淀物导入到污泥池中。

通过第四水管将第一气浮机中的污水引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内分污泥床区和清水层区,污水与污泥床区中的污泥快速而均匀地混合。污泥床较厚,从而将污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由于污泥床内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水解酸化池内缺氧条件下,被截留下来的有机物质在大量水解—产酸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污水在水解酸化池中放置5小时。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将水解酸化池中的污水通过第五水管注入到第一水池中,并在第一水池中放置5小时。接通过第六水管将第一水池中的污水注入到生物接触氧化池2中。生物接触氧化池2包括池体21和喷头22。支撑架呈门形设置。使支撑架的两端沿着池体21的长度方向与池体21滑动连接。在支撑架的中部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有一根驱动杆3,驱动杆3呈圆柱形设置。在驱动杆3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将驱动套31套设在驱动杆3上并且和驱动杆3螺纹连接。将驱动套31远离驱动杆3的一端和喷头22固定连接。驱动杆3远离驱动套31的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在喷头22上连通有一根进液管,进液管中注入有消泡剂。污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2中放置3小时。

使用第五水管将生物接触氧化池2中的污水注入到沉淀池中,并在沉淀池中静置10小时,沉淀所形成的污泥通过引导管注入到污泥池中。

继而将沉淀池中的污水通过第六水管注入到第二气浮机中,并在第二气浮机中注入上述的混凝剂和絮凝剂,并将沉淀物通过引导管注入到污泥池中。污水在第二气浮机中放置4小时。

如图1和图5所示,通过第七水管将污水注入到砂滤罐4中进行过滤。砂滤罐4包括罐体41以及放置在罐体41内的砂床42。将进水管43的一端和第七水管连通,另一端和罐体41连通并置于砂床42的上方并位于罐体41的开口处。将出水管44和第八水管连通。

布水器5包括散水部51和导水部52,导水部52呈伞状并和进水管43远离第七水管的一端连通。散水部51置于导水部52下方并且横截面呈锥形设置。使散水部51的尖端朝向导出部的出水口。散水部51与导水部52之间形成用于污水流通的通道。散水部51与导水部52之间通过连接杆71固定连接,并且散水部51和导水部52之间的距离为5mm。

将砂滤罐4过滤后的污水通过第八水管注入到超滤设备中。超滤设备为超滤机。将污水经过超滤机过滤之后即可得到清水a。超滤机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清水a通过第九水管注入到超滤产水池中,在超滤产水池中静置3小时。位于上层的水即为清水b。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将第十水管的一端和超滤产水池连通,另一端和放置管6的进水端61连通。放置管6呈Y形设置。进水端61位于放置管6的上端,出水端62位于下端,压力端63位于出水端62和进水端61之间。

将反渗透膜75固定在出水端62的内壁上。进水端61的内壁上固定有一个单向阀(图中未示出),使清水b能够进入到放置管6中而不易从放置管6中进入到超滤产水池中。

位于压力端63中设置有一根活塞杆64,活塞杆64包括一个位于端部的活塞头65。使活塞头65与压力端63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密封性。

在活塞杆64远离活塞头65的一端铰接有一根连接杆71,连接杆71呈长条状,将连接杆71远离活塞杆64的一端铰接在蜗轮72的端面上。蜗轮72转动连接在放置板8上,放置板8焊接在放置管6上,将蜗杆73和蜗轮72啮合,且蜗杆73和蜗轮72均转动连接在放置板8上。将蜗杆73远离蜗轮72的一端和驱动电机74的驱动轴741固定连接,且蜗杆73与驱动轴741同轴设置。

通过驱动电机74带动驱动轴741转动,使驱动轴741带动蜗杆73转动,蜗杆73带动蜗轮72转动,继而使蜗轮72带动连接杆71发生位移,使得连接杆71可以带动活塞杆64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当活塞杆64往远离放置管6的方向移动时,产生的负压将清水b从超滤产水池中吸入到放置管6中;当活塞杆64往靠近放置管6的方向移动时,所产生的水压将清水b快速通过反渗透膜75而得到清水c。

将第十一水管的一端与出水端62连通,另一端与清水池连通,通过上述的水压的作用,将清水c压入清水池中。此时的清水池中的水即可应用到溢流染布机和定型机中,也可以排放到河流中,不易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