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入水深度的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081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入水深度的生态浮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浮床,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入水深度的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城市滨水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滨水绿地景观构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滨水绿地景观构建过程中,由于受旱、雨季影响,水位变化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滨水区大多采取设置混凝土挡墙、混凝土镶嵌鹅卵石,铺放石块等硬化措施,或者从水域自然过渡到陆地的生态处理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解决水位变化带来的影响,但是对水系边缘植物种植具有影响,使得在水陆交接边缘存在植物品种少、生态多样性低的问题。为了增加水中植物多样性,通常在水中及水边设置生态浮床。

目前生态浮床形式各种各样,大都是自然漂浮或固定于水面的形式,随着水位的升降而漂浮,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生态浮床的入水深度及倾斜角度。种植的植物大多是水生、湿生植物,几乎没有旱生植物,以草本、藤本花卉类型为主,灌木较少。生态浮床虽然能够增加水生植物的种类,但是不能够有效增加水陆交接处的植物种类,不能够满足具有一定高度的护岸绿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调节入水深度的生态浮床,以调节入水深度,适应水边不同坡度及垂直护坡绿化,增加水中植物多样性,能够有效降低旱雨季水位对水陆交界处植物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入水深度的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包括设置在水上的种植箱、通过导轨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种植箱相连接的第一种植板槽单元和第二种植板槽单元,所述种植箱包括由板材相互隔开形成的储水腔、固定在所述储水腔内的气囊层、呈阶梯状设置在所述气囊层上的第一种植槽、设置在所述储水腔与第一种植槽之间的保水保湿材料层,所述储水腔底部设有进排水孔,所述气囊层上部设有充排气管道,所述第一种植板槽单元设置在近陆地一侧,所述第一种植板槽单元包括铺设在底部的保水保湿材料层、设置在部分保水保湿材料层上的隔水腔、呈阶梯状设置在保水保湿材料层和隔水腔的第二种植槽,所述第二种植板槽单元设置在近水系一侧,所述第二种植板槽单元包括铺设在底部的保水保湿材料层、设置在所述保水保湿材料层上的第三种植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种植槽内的种植穴。

优选地,所述储水腔左右并排设置三个,两侧的储水腔的尺寸为长150cm,宽60cm,高100cm;中间的储水腔长150cm,宽60cm,高45cm。

优选地,所述储水腔由耐腐蚀的塑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两侧的储水腔上的气囊层分为上中下三层,中间的储水腔上的气囊层分为上下二层,所述气囊层通过固定格栅与所述储水腔连接固定。

优选地,相邻的两层气囊层之间通过气孔相互连接,最上层的气囊层与所述充排气管道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种植槽两侧高中间低,自外而内呈凹型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一种植槽由具有吸水性能的夹层材料构成,夹层内填充轻质种植基质。

优选地,所述保水保湿材料层厚度为4cm,由具有吸水、导水性能的复合土工棉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种植槽由不透水的功能材料制成,并且所述第二种植槽内种植旱生或湿生植物;所述第三种植槽由透水的功能材料制成,并且所述第三种植槽内种植水生植物。

优选地,所述导轨连杆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种植箱外侧、第一种植板槽单元外侧和第二种植板槽单元外侧的导轨槽,所述导轨槽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轨槽两端设有导轨槽帽,所述导轨槽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杆与导轨槽相对位置的固定销。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可调节入水深度的生态浮床通过对储水腔中的气囊层进行充气和排气,迫使储水腔中的水体排出和进入,从而调节生态浮床的入水深度,来满足不同水系要求生态浮床不同入水深度的要求。通过改变种植箱、第一种植板槽单元和第二种植板槽单元的组合形式及导轨连杆机构的连接方式,满足滨水区域的不同坡度的水陆交界处的绿化。

本发明通过导轨槽及连接杆,使靠近陆地一侧的第一种植板槽单元随着水位线的升高而漂浮、降低而铺设于陆地,保持种植槽内植物的生长环境稳定,进而减少旱、雨季水位线对水陆交界处植物生长的影响。生态浮床的第一种植槽呈凹型台阶状布置,种植槽由吸水功能的材料制成,种植槽内放置轻质基质以便种植旱生、湿生草本或者小灌木等植物,以丰富水上植物的品种,进而提高滨水区的生态多样性。

本发明的生态浮床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入水深度,有利于提高水陆边缘植物多样性的生态浮床,属市政工程建设内容,适合提高水陆交界生态性发展的需求,能够充分适应水边不同坡度及垂直护坡绿化,增加水中植物多样性,能够有效降低旱雨季水位对水陆交界处植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生态浮床俯视示意图;

图2为生态浮床剖面示意图;

图3为生态浮床截面示意图;

图4为导轨连杆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入水深度的生态浮床,以增加水、陆边缘的植物多样性。本发明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种植箱、气囊层、储水腔、种植槽、充排气通道、进排水孔、固定格栅、吸水保湿层、种植板槽单元(左、右)、连接杆、导轨槽、种植穴等机构。如图1~图4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具体地,所述生态浮床包括设置在水上的种植箱1、通过导轨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种植箱1相连接的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和第二种植板槽单元3,所述种植箱1包括由板材相互隔开形成的储水腔12、固定在所述储水腔12内的气囊层13、呈阶梯状设置在所述气囊层13上的第一种植槽10、设置在所述储水腔12与第一种植槽10之间的保水保湿材料层6,所述储水腔12底部设有进排水孔19,所述气囊层13上部设有充排气管道5,所述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设置在近陆地一侧,所述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包括铺设在底部的保水保湿材料层6、设置在部分保水保湿材料层6上的隔水腔7、呈阶梯状设置在保水保湿材料层6和隔水腔7的第二种植槽9,所述第二种植板槽单元3设置在近水系一侧,所述第二种植板槽单元3包括铺设在底部的保水保湿材料层6、设置在所述保水保湿材料层6上的第三种植槽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种植槽8内的种植穴4。

如图1所示,所述生态浮床包括设置在水上的种植箱1、通过导轨连杆机构分别与所述种植箱1相连接的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和第二种植板槽单元3。通过改变种植箱1、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和第二种植板槽单元3的组合形式及导轨连杆机构的连接方式,满足滨水区域的不同坡度的水陆交界处的绿化。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种植箱1由板材相互隔开形成储水腔12,优选地,所述储水腔12左右并排设置三个,两侧的储水腔12的尺寸为长150cm,宽60cm,高100cm;中间的储水腔12长150cm,宽60cm,高45cm。优选地,所述储水腔12由耐腐蚀的塑胶材料制成,每个储水腔12底部设置1个进排水孔19。

所述储水腔12内固定有的气囊层13,每个储水腔12内部都装有气囊层13。优选地,两侧的储水腔12上的气囊层13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高度高20cm,中间的储水腔12上的气囊层13分为上下二层,储水腔相互隔开,使得储水腔12的高度形成中间低两侧高的设置,有利于种植不同的植物。气囊层13由丁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气囊层13通过固定格栅14与所述储水腔12连接固定,防止气囊上下浮动。优选地,相邻的两层气囊层13之间通过气孔15相互连接,最上层的气囊层13与所述充排气管道5相连接,能够进行充气与排气。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种植槽10两侧高中间低,自外而内呈凹型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一种植槽10由具有吸水性能的夹层材料构成,所述夹层吸水性材料可由粘毯、土工棉布材料制成。夹层内填充轻质种植基质,所述轻质种植基质由草炭土、松针土或腐殖土、蛭石按照4:3:0.5的质量配比混合而成,每层种植槽高25cm,用于种植植物。所述储水腔12与第一种植槽10之间设置有保水保湿材料层6,所述保水保湿材料层6厚度为4cm,由具有吸水、导水性能的复合土工棉材料制成,用于保证种植槽内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分,能够将下层的水分通过吸水材料导入种植基质内。根据植物的需水性能特征,在不同层位中,分别种植旱生、湿生植物,在上层种植花卉、草本植物,在第一种植槽10的最低点则可种植符合要求的小灌木。

为了能够充分适应水边不同坡度及垂直护坡绿化,增加水中植物多样性,有效降低旱雨季水位对水陆交界处植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所述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设置在近陆地一侧,所述第二种植板槽单元3设置在近水系一侧。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包括铺设在底部的保水保湿材料层6、设置在部分保水保湿材料层6上的隔水腔7、呈阶梯状设置在保水保湿材料层6和隔水腔7的第二种植槽9。所述隔水腔7的设置能够。所述第二种植槽9由不透水的功能材料制成,所述不透水功能材料可以使用聚氯乙烯-pvc、tpee材料,并且所述第二种植槽9内种植旱生或湿生植物。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二种植板槽单元3包括铺设在底部的保水保湿材料层6、设置在所述保水保湿材料层6上的第三种植槽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种植槽8内的种植穴4。所述第三种植槽8由透水的功能材料制成,所述透水功能材料可以使用无纺布、土工布材料,并且所述第三种植槽8内种植水生植物。通过将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设置在近陆地一侧,第二种植板槽单元3设置在近水系一侧,从而提高了水陆交界处植物品种的多样性。

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和第二种植板槽单元3位于种植箱1的两侧,通过导轨连杆机构与种植箱1相互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导轨连杆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种植箱1外侧、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外侧和第二种植板槽单元2外侧的导轨槽16,所述导轨槽16之间通过连接杆11相连接。连接杆11呈“哑铃”型,端部可卡在导轨槽16,由于连接杆11可以沿导轨槽16上下滑动,从而能够调节不同水位对种植板槽单元的需求。优选地,所述导轨槽16两端设有导轨槽帽18,防止连接杆11从导轨槽16滑出;所述导轨槽16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杆11与导轨槽16相对位置的固定销17,在调节生态浮床的入水位置后,能够对连接杆11的位置进行固定。

本发明通过导轨槽及连接杆,使靠近陆地一侧的第一种植板槽单元随着水位线的升高而漂浮、降低而铺设于陆地,保持种植槽内植物的生长环境稳定,进而减少旱、雨季水位线对水陆交界处植物生长的影响。生态浮床的第一种植槽呈凹型台阶状布置,种植槽由吸水功能的材料制成,种植槽内放置轻质基质以便种植旱生、湿生草本或者小灌木等植物,以丰富水上植物的品种,进而提高滨水区的生态多样性。

本发明的生态浮床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充、排储水腔12中的水体来控制整个生态浮床的升降。气囊层13位于储水腔12中,可以收缩与储水腔12相互分离。气囊层13的顶部具有充排气通道5,通过充排气通道5上的充气孔对气囊层13进行充气,通过空气排除储水腔12中的水体,使得生态浮床上浮;当需要生态浮床下沉时,通过排气孔对气囊层13进行放气,水体进入储水腔12中,生态浮床下沉。

对于不同坡度及垂直坡度护岸,生态浮床的种植箱1与两侧的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和第二种植板槽单元3,通过“哑铃”型连接杆11相互连接,可以拆卸与组装。在遇到自然平滑的水陆边缘时,通过可以调节一定角度的连接杆11,将种植箱1与两侧的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和第二种植板槽单元3之间连接起来,随着旱雨季水位的升降,形成自然漂浮于或者铺设于水边缘的绿化装置。当遇到具有一定高度的垂直边缘护坡结构时,将靠近陆地一侧的第一种植板槽单元2卸除,使垂直的种植箱1与护坡相固定,用于垂直护岸边坡的绿化。

本发明的可调节入水深度的生态浮床通过对储水腔中的气囊层进行充气和排气,迫使储水腔中的水体排出和进入,从而调节生态浮床的入水深度,来满足不同水系要求生态浮床不同入水深度的要求。通过改变种植箱、第一种植板槽单元和第二种植板槽单元的组合形式及导轨连杆机构的连接方式,能够满足滨水区域的不同坡度的水陆交界处的绿化。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