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的脱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8873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船舶或海岛生活污水处理的脱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地球水环境污染、水质富营养化、节水等问题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以期保护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环境。近年来,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这一流动源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对敏感区域(如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的水环境质量影响,正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2012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已颁布的marpol73/78附则ⅳ——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2012年船舶废水排放标准和废水处理装置性能测试的指导说明》,对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作了更严格的规定,增加了总氮、总磷等指标以及稀释处理后的污染物浓度换算方法。一些现有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无法满足最新的imo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标准,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处理技术及装置进行改进或研发新的处理技术。目前,国外比较常见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生化法和电化学法,生化法如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电化学法如旁路电解法,国内处理技术主要为活性污泥法和mbr法及引入国外处理设备并加以改良的相关处理装置。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生化法处理停留时间长,处理装置体积大,需要培养出适应该类水质的一定数量的活性污泥,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启闭困难,一旦出现较长时间的停运,重新启动时需要再次培养活性污泥,对大幅度水质水量变化的抗冲击能力较差,而且生化过程中会产生恶臭物质,需定期清理处理装置和投加化学消毒剂,药剂储存不便。电化学法处理虽然停留时间短,但混合程度不够充分,降低了去除污染物的效率,不能满足imo最新的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及运行稳定可靠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的脱氮装置,采用管式电极结构的电解单元,提高污水在电极内的流速,使海水电解产生的次氯酸钠与生活污水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氧化能力,强化处理效,将污水中的氨氮直接氧化为氮气转入气相,实现电化学脱氮,满足imo最新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中对总氮去除率的要求,结构紧凑,设备体积小,电解效率高,脱氮效果好,启闭操作简单,水质水量适应能力强,运行安全、高效,尤其适合各类型船舶的生活污水处理。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的脱氮装置,其特点是该脱氮装置由接收槽与粉碎泵、管道混合器、电解单元和排放槽依次串接组成,所述管道混合器进口连接与粉碎泵为并联设置的海水泵;所述排放槽上设有加药泵和加药箱。

电解单元为阴极外管与阳极内管套装的管式单元电解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设备体积小,电解效率高,脱氮效果好,启闭操作简单,水质、水量适应能力强,运行安全、高效,处理费用低,尤其适合各类型船舶的生活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发明由接收槽1、粉碎泵2、管道混合器3、电解单元4和排放槽5依次串接而成,所述管道混合器3的进口端连接与粉碎泵2为并联设置的海水泵8;所述排放槽5上设有加药泵6和加药箱7;所述电解单元4采用管式结构的单元电解槽,其阴极为外管,阳极为内管。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船舶上的生活污水由管道接入接收槽1储存,接收槽1内的生活污水经粉碎泵2将污水中的较大固体颗粒和纤维状物质粉碎后与海水泵8引入的海水一起输入管道混合器3,生活污水和引入的海水充分混合后注入电解单元4,通过电解产生的高浓度次氯酸钠与生活污水一起进入排放槽5,次氯酸钠在排放槽5中氧化生活污水中的氨氮等还原性物质,将污水中的氨氮直接氧化为氮气转入气相,实现生活污水的电化学脱氮处理,达到imo最新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中对总氮去除率的要求,然后由加药泵6将加药箱7内的化学制剂加入排放槽5对污水中的余氯进行还原,使排放的污水中余氯达标。本发明采用“完全混合电解型”电解法处理船舶生活污水,使次氯酸钠与污水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氧化能力,强化处理效果,无需培养活性污泥进行污染物的降解,管式电极提高污水在电极内的流速,减少电解单元的体积,实现自动清污和消毒。

以上只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发明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的脱氮装置,其特点是该脱氮装置由接收槽与粉碎泵、管道混合器、电解单元和排放槽依次串接组成,所述管道混合器进口连接与粉碎泵为并联设置的海水泵;所述排放槽上设有加药泵和加药箱。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设备体积小,电解效率高,脱氮效果好,启闭操作简单,水质水量适应能力强,运行安全、高效,处理费用低,尤其适合各类型船舶的生活污水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葛梅;胡青;沈波;戴荣海;蔡治平;王继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5
技术公布日:2017.10.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