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自动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3632阅读:1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水自动分离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水自动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机床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水冷和油冷,水冷和油冷的过程中会产生部分的油水混合物,此类油水混合物属于浮上油或者分散油,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通常漂浮在水的表层。在传统技术中,对于此类油水混合物,常用的处理方法是选择性过滤法,该方法是指采用膜介质或亲水疏油介质选择性的让油分子或水分子通过而阻挡另一种分子,在一定的外加压力或动力下,将油和水分离,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废水需要经过多次循环反复加压过滤,能耗高,同时上述介质使用后易受污染,使得初期设备的成本和使用成本均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油水自动分离系统,利用油水之间的密度特性,便于实现油水分离。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水自动分离系统,包括:浮球进样器、液体泵、油水混合箱和清水箱,所述油水混合箱内并排设置有油水进料管、导流管和油水出料管,所述油水进料管的高度大于油水出料管,所述油水出料管的高度大于导流管;所述浮球进样器上的汲水管通过管道与液体泵上的进水管连接,所述液体泵上的出水管通过管道连接到油水混合箱内的油水进料管下端,所述油水混合箱与清水箱之间通过导流管导通,所述清水箱内安装有清水出水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浮球进样器放置在机床下面的油水混合物内,在浮球的浮力作用下,浮球进样器始终优先吸取油水混合物表层的液体,当本油水自动分离系统开始工作时,液体泵通过浮球进样器首先将油水混合物表层的液体通过油水进料管的底端输送至油水混合箱内,由于油水进料管的高度大于油水出料管,所以油水混合物在进入油水混合箱并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油水混合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分层,清水层位于油水混合箱的底部,而油层位于油水混合箱的上层,导流管刚开始时关闭,由于油水混合箱内导流管的高度远远低于油水出料管的高度,因此油水混合物分层以后,打开导流管,底部的清水层通过导流管流入清水箱内,而上层的油层则通过油水出料管直接排出,从而实现了油水自动分离,当清水箱内的清水积累到一定高度后通过清水出水管排出。如此一来通过本油水自动分离系统可以自动分离油水混合体。

优选的,所述液体泵包括电机座;与电机座固定连接的安装块;安装在电机座上的电机;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偏心轮;固定在偏心轮上的活动连杆;固定在活动连杆一端的皮碗;安装在安装块上的汲水器,所述皮碗连接到汲水器上。电机旋转带动偏心轮做偏心旋转,偏心轮通过连杆带动皮碗在汲水器做圆周运动,从而为汲水器提供汲水和输水的动力。

优选的,所述汲水器包括进水管、第一活塞、吸气室、出水管和第二活塞,所述吸气室的外侧面与皮碗连接,第一活塞安装在吸气室的内侧面,所述第一活塞与进水管连接,第二活塞安装在第一活塞的下方,所述第二活塞与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的活塞头设置在进水管出水口的外侧,所述第二活塞的活塞头设置在出水管进水口的内侧。皮碗在吸气室的外侧做圆周运动时,会带动吸气室进行抽吸和推气动作,当皮碗带动吸气室做往内抽气时,第一活塞跟随吸气室一起抽气,将油水混合物通过浮球进样器进入进水管最后进入吸气室内,当皮碗带动吸气室做往外推气时,第二活塞跟随吸气室一起往外推气,将吸气室内的油水混合物通过出水管输送至油水混合箱内,从而将油水混合物从机床底下转移至油水混合箱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的活塞头设置在进水管出水口的外侧,所述第二活塞的活塞头设置在出水管进水口的内侧。当皮碗带动吸气室往内抽气时,第一活塞的活塞头可以在吸气室内动作,将进水口打开,将油水混合物抽吸至吸气室内,而由于第二活塞的活塞头设置在出水管进水口的内侧,所以吸气室做抽吸动作时,第二活塞的活塞头直接被出水管进水口挡住,从而将出水管进水口封闭。当皮碗带动吸气室往外推气时,第一活塞的活塞头向外移动,将进水管的出水口封闭,第二活塞将出水管进水口打开,将吸气室内的油水混合物推送至出水管的进水口内,进而推送至油水混合箱内。本液体泵结构简单,可以对机床下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单向抽吸,确保油水混合物输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水自动分离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油水自动分离系统除油方法简单易行,利用油水之间的密度特性,便于实现油水分离,而且本油水自动分离系统结构简单,设备的投资和日常维护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时不需专人看管,操作人员不需具备专门知识而只需进行简单的使用培训即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液体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液体泵的剖视图。

图中:100、浮球进样器;110、汲水管;200、液体泵;210、电机座;220、安装块;230、电机;240、偏心轮;250、活动连杆;260、皮碗;270、汲水器;271、进水管;272、第一活塞;273、吸气室;274、出水管;275、第二活塞;300、油水混合箱;310、油水进料管;320、导流管;330、油水出料管;400、清水箱;410、清水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油水自动分离系统。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油水自动分离系统,包括:浮球进样器100、液体泵200、油水混合箱300和清水箱400,所述油水混合箱300内并排设置有油水进料管310、导流管320和油水出料管330,所述油水进料管310的高度大于油水出料管330,所述油水出料管330的高度大于导流管320;所述浮球进样器100上的汲水管110通过管道与液体泵200上的进水管271连接,所述液体泵200上的出水管274通过管道连接到油水混合箱300内的油水进料管310下端,所述油水混合箱300与清水箱400之间通过导流管320导通,所述清水箱400内安装有清水出水管410。

本油水自动分离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浮球进样器100放置在机床下面的油水混合物内,在浮球的浮力作用下,浮球进样器100始终优先吸取油水混合物表层的液体,当本油水自动分离系统开始工作时,液体泵200通过浮球进样器100首先将油水混合物表层的液体通过油水进料管310的底端输送至油水混合箱300内,由于油水进料管310的高度大于油水出料管330,所以油水混合物在进入油水混合箱300并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油水混合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分层,清水层位于油水混合箱300的底部,而油层位于油水混合箱300的上层,导流管320刚开始时关闭,由于油水混合箱300内导流管320的高度远远低于油水出料管330的高度,因此油水混合物分层以后,打开导流管320,底部的清水层通过导流管320流入清水箱400内,而上层的油层则通过油水出料管330直接排出,从而实现了油水自动分离,当清水箱400内的清水积累到一定高度后通过清水出水管410排出。如此一来通过本油水自动分离系统可以自动分离油水混合体。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液体泵200包括电机座210;与电机座210固定连接的安装块220;安装在电机座210上的电机230;安装在电机230输出轴上的偏心轮240;固定在偏心轮240上的活动连杆250;固定在活动连杆250一端的皮碗260;安装在安装块220上的汲水器270,所述皮碗260连接到汲水器270上。电机230旋转带动偏心轮240做偏心旋转,偏心轮240通过活动连杆250带动皮碗260在汲水器270表面做圆周运动,从而为汲水器270提供汲水和输水的动力。

参照图3所示,所述汲水器270包括进水管271、第一活塞272、吸气室273、出水管274和第二活塞275,所述吸气室273的外侧面与皮碗260连接,第一活塞272安装在吸气室273的内侧面,所述第一活塞272与进水管271连接,第二活塞275安装在第一活塞272的下方,所述第二活塞275与出水管274连接。皮碗260在吸气室273的外侧做圆周运动时,会带动吸气室273进行抽吸和推气动作,当皮碗260带动吸气室273往内抽气时,第一活塞272跟随吸气室273一起抽气,将油水混合物通过浮球进样器100进入进水管271最后进入吸气室273内,当皮碗260带动吸气室273做往外推气时,第二活塞275跟随吸气室273一起往外推气,将吸气室273内的油水混合物通过出水管274输送至油水混合箱300内,从而将油水混合物从机床底下转移至油水混合箱300内。

参照图3所示,所述第一活塞272的活塞头设置在进水管271出水口的外侧,所述第二活塞275的活塞头设置在出水管274进水口的内侧。当皮碗260带动吸气室273往内抽气时,第一活塞272的活塞头可以在吸气室内273移动,将出水管274的进水口打开,将油水混合物抽吸至吸气室273内,而由于第二活塞275的活塞头设置在出水管274进水口的内侧,所以吸气室273做抽吸动作时,第二活塞275的活塞头直接被出水管274进水口挡住,从而将出水管274进水口封闭。当皮碗260带动吸气室273往外推气时,第一活塞272的活塞头向外移动,将进水管271的出水口封闭,第二活塞275将出水管274进水口打开,将吸气室273内的油水混合物推送至出水管274的进水口内,进而推送至油水混合箱300内。本液体泵200结构简单,可以对机床下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单向抽吸,确保油水混合物输送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