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0394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净化回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有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等技术。其中,微滤常用于滤除直径0.1μm以上的颗粒物;超滤常用于滤除直径5至100nm以上的颗粒物;纳滤常用于分离大分子有机物与盐;反渗透常用于分离水与可溶性盐。这些膜分离过程都是以压力为驱动力,废水流经膜面的时候,废水中的污染物被截留,而水透过膜实现了对废水的处理。现有技术中,膜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案可参照《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含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门立娜》等所述。诚如该文献所述,为达最佳效果,有时需要控制工业废水的温度。然而现有技术未能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温控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可有效控制工业废水的温度,保证最佳的分离效率,成本较低,便于实际生产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包括支架、箱体、废水输入机构、控温机构,所述箱体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该箱体的侧壁设有多片分离膜,所述废水输入机构包括电机子装置、泵体、第一废水输入管、废水输出管,所述电机子装置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泵体,该泵体具有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所述第一废水输入管连接至该废水入口,所述废水输出管连接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废水出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机构包括热交换管、第一介质输入管、第二介质输入管以及介质废水输出管,所述热交换管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该热交换管具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该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均从所述箱体伸出,所述介质入口设有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一介质输入管和第二介质输入管连接至该第一阀组件,所述介质废水输出管连接至该介质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中,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阀腔、第二阀腔以及第三阀腔,所述第一阀腔与第二阀腔之间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二阀腔与第三阀腔之间设有第二流道,所述阀杆可移动地设置在该阀体内,该阀杆设有第一锥形部和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第二锥形部位于所述第二流道内,其中,该第一流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锥形部的最大直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一锥形部的最小直径,该第二流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锥形部的最大直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二锥形部的最小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中,所述废水输入机构还包括第二废水输入管,所述废水入口具有一第二阀组件,所述第一废水输入管和第二废水输入管均连接至该第二阀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中,所述第二阀组件包括第一输入法兰管、第二输入法兰管、输出法兰管、连接杆以及连接管,所述第一输入法兰管、第二输入法兰管、输出法兰管均固定在该连接管上,该连接管内可转动地设有换向片,该换向片连接至所述连接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中,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倾斜引导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中,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视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废水输入机构将工业废水加入箱体内,工业废水经膜分离后析出。控温机构经热交换管控制箱体内废水的温度。温控机构的输入端由不同温度的两种介质输入管组成,操作者可调节第一阀组件的开启角度,决定两种介质的流量,达到控制热交换温度的目的。该控温机构可在现有的膜分离设备简单改造而成,成本较低。工人移动阀杆,可改变锥形部与相应流道的间隙,可有效调整流量,操作简单。废水输入机构的两个输入端可用于连接不同种类的工业废水,第二阀组件用于调节两种废水的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另一剖视图;

图4为图1的第一阀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第二阀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包括支架100、箱体200、废水输入机构300、控温机构400。支架100由多根横梁110组成,横梁110底部设有可调节高度的底座120。箱体200固定在所述支架100上,该箱体200的侧壁设有多片分离膜210。本实用新型不限制具体的膜分离方案,而分离膜的具体结构也可参见《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含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等文献,本实用新型不做赘述。较佳的,箱体200的底部设有倾斜引导板220,该倾斜引导板220可引导箱体200内的废水流动。箱体200的顶部设有视孔230,操作者可从该视孔230加入添加剂。工业废水从箱体200顶部进入,经膜分离后析出。

本实用新型的控温机构400经热交换管410控制箱体200内废水的温度。该控温机构400包括热交换管410、第一介质输入管420、第二介质输入管430以及介质废水输出管440。所述热交换管410位于所述箱体200的底部,该热交换管410具有介质入口411和介质出口412,该介质入口411和介质出口412均从所述箱体200伸出。热交换管410设计成S形,有利于介质与工业废水的交换时间。介质入口411设有第一阀组件450,第一介质输入管420和第二介质输入管430连接至该第一阀组件450。介质废水输出管440连接至该介质出口412的阀组件460,该阀组件460可以是现有的球阀。

参照图4,第一阀组件450包括阀体451和阀杆452。阀体451内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阀腔453、第二阀腔454以及第三阀腔455,第一阀腔453与第二阀腔454之间设有第一流道456,第二阀腔454与第三阀腔455之间设有第二流道457。热交换管410连接第二阀腔454,第一介质输入管420和第二介质输入管430分别连接第一阀腔453和第三阀腔455。第一阀腔453内的介质可经第一流道456、第二阀腔454流出,第三阀腔455内的介质经第二流道457、第二阀腔454流出。阀杆452可移动地设置在该阀体451内。该阀杆452设有第一锥形部458和第二锥形部459,第一锥形部458位于第一流道456内,第二锥形部459位于第二流道457内。该第一流道456的内径大于第一锥形部458的最大直径并且小于第一锥形部458的最小直径。该第二流道457的内径大于第二锥形部459的最大直径并且小于第二锥形部459的最小直径。第一锥形部458与第二锥形部459对立布置,在第一锥形部458的小端部进入第一流道456时,第一流道456与第一锥形部458的间隙逐渐增大,而此时第二锥形部459的下端部逐渐远离第二流道457,第二流道457与第二锥形部459的间隙逐渐减小。该操作达到增加第一阀腔453进入的介质流量并减少第二阀腔454进入的介质流量。工人移动阀杆452,可改变锥形部与相应流道的间隙,可有效调整流量,操作简单。温控机构的输入端由不同温度的两种介质输入管组成,操作者可调节第一阀组件450的开启角度,决定两种介质的流量,达到控制热交换温度的目的。

废水输入机构300包括电机子装置310、泵体320、第一废水输入管330、第二废水输入管340以及废水输出管350。电机子装置310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泵体320,该泵体320具有废水入口321和废水出口322。电机子装置310带动泵体320从废水入口321吸入工业废水,再从废水出口322泵出。第一废水输入管330和第二废水输入管340连接至该废水入口321。废水输出管350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废水出口322,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箱体200的顶部。废水入口321具有一第二阀组件360,第一废水输入管330和第二废水输入管340均连接至该第二阀组件360。第二阀组件360包括第一输入法兰管361、第二输入法兰管362、输出法兰管363、连接杆(图中未示出)以及连接管365,第一输入法兰管361、第二输入法兰管362、输出法兰管363均固定在该连接管365上,该连接管365内可转动地设有换向片366,该换向片366连接至连接杆。换向片366大致为L形结构,其有助于操作者在连通第一废水输入管330和废水输出管350与连通第二废水输入管340和废水输出管350之间选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