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清污泥浆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0543阅读:1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清污泥浆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清污泥浆罐。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开采的过程中,泥浆必不可少,但由于泥浆中的固相成分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沉积现象,特别是在倒罐过程和长时间静置时泥浆中的重相会出现严重的沉淀现象,沉积的厚度很大,致使泥浆罐的侧门无法打开。如果不及时清理沉淤,泥浆罐的有效容量减少,同时泥浆性能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发生事故。因此,泥浆罐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清除罐内沉淀的重相,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人工从泥浆罐顶部进入,利用铁锹等工具将沉淀的重相挖出来。但人工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工作效率也非常低,泥浆的气味让人难以忍受,常常出现一些安全事故。目前随着国内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人工清罐已不符合环境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替代人工清罐和改进泥浆罐是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清污泥浆罐,以解决人工清除泥浆罐内的重相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清污泥浆罐,包括泥浆罐体和设置在泥浆罐体内的动力装置、起淤装置、排淤装置、冲洗装置;其中,起淤装置包括直线导轨和起淤壳,起淤壳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在起淤壳内安装有旋转叶轮,在起淤壳的顶部安装有潜水电机,潜水电机与旋转叶轮相连接,带动旋转叶轮转动;动力装置包括动力源和传动机构,动力源安装在泥浆罐体的顶部,并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与起淤壳连接,通过动力源驱动传动机构带动起淤壳在直线导轨上滑动;排淤装置与冲洗装置分别安装在起淤壳的顶部。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直线导轨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直线导轨间隔设置,且两条直线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泥浆罐体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一条主动链条、两条从动链条和两根转轴,两根转轴的方向均与直线导轨的方向垂直,其中的一根转轴安装在两条直线导轨相同一端的下方,另一根转轴安装在两条直线导轨另一端的下方;每条从动链条均位于一条直线导轨的下方,且两条从动链条各自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转轴连接;动力源安装在泥浆罐体的顶部,并通过主动链条与其中的一根转轴连接。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与动力源连接的转轴位于动力源的下方,在该转轴的中部安装有与主动链条啮合的主动链轮,在该转轴的两端以及另一个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从动链条啮合的从动链轮;从动链条还与起淤壳连接。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动力源为电动机。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在起淤壳上对应于从动链条与直线导轨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潜水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潜水链轮,潜水链轮通过潜水链条与旋转叶轮的轴连接。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起淤壳具有开口的内腔,内腔包括两个子腔,具有开口的子腔用于安装旋转叶轮,另一个子腔为倾斜式子腔,形成有两个连通的储淤室。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排淤装置包括抽排泵和软管,软管的一端与抽排泵连通,另一端伸出泥浆罐体,抽排泵的底部安装有位于储淤室内的螺旋叶片。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螺旋叶片的中间具有一根轴,该轴通过联轴器与抽排泵连接。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冲洗装置包括泥浆泵和可调角度的喷射头,所述泥浆泵安装在所述起淤壳的顶部,所述喷射头通过管道与所述泥浆泵连通。

利用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污泥浆罐,可以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将泥浆罐底的沉淤清理并及时排出,能够搅拌泥浆罐中的泥浆,使泥浆罐中产生沉淤的现象减轻;简化了清淤工艺、降低了清淤成本、提高了工作安全性,同时具有工作效率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加装了冲洗装置,不仅可以防止沉淤卡住起淤壳,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喷射头的角度对泥浆罐体的壁面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清污泥浆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抽排泵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泥浆罐体、2-抽排泵、3-泥浆泵、4-喷射头、5-直线导轨、6-从动链条、7-动力源、8-主动链条、9-转轴、10-主动链轮、11-螺旋叶轮、12-潜水电机、13-潜水链轮、14-潜水链条、15-起淤壳、16-软管、17-储淤室、18-开口、19-螺旋叶片、20-从动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清污泥浆罐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清污泥浆罐,包括:泥浆罐体1、动力装置、起淤装置、排淤装置和冲洗装置;动力装置、起淤装置、排淤装置、冲洗装置均设置在泥浆罐体1内,泥浆罐体1为方体,图1中泥浆罐体1为长方体,起淤装置包括两条直线导轨5、螺旋叶轮11、潜水电机12、潜水链轮13、潜水链条14和起淤壳15,螺旋叶轮11安装在起淤壳15内,潜水电机12安装在起淤壳15的顶部,潜水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潜水链轮13连接,潜水链轮13通过潜水链条14与旋转叶轮11的轴连接,在起淤壳15的顶部对应于潜水链条14的位置开设有一个供潜水链条14穿过的通孔。

起淤壳15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起淤壳15具有个开口18,并内置一个内腔,内腔包括两个子腔,螺旋叶轮11安装在具有开口18的子腔内,另一个子腔为倾斜式子腔,从中间向两端递进式凹进,将倾斜式子腔形成两个连通的储淤室17。

结合图1,潜水电机12通过潜水链轮13、潜水链条14带动螺旋叶轮11旋转,将沉淤移动到起淤壳15两端的储淤室17内。

回到图1,两条直线导轨5沿泥浆罐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靠近泥浆罐体1的底部,每条直线导轨5的两端均与泥浆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在起淤壳15上对应于两条直线导轨5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使起淤壳15通过该通孔穿在两条直线导轨5上来回移动。

动力装置包括动力源7和传动机构,动力源7安装在泥浆罐体1的顶部,动力源7为电动机,传动机构包括两条从动链条6、主动链条8、两根转轴9、一个主动链轮10和四个从动链轮20,两根转轴9沿泥浆罐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泥浆罐体1长度的两端,每根转轴9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泥浆罐体1的内壁连接,四个从动链轮20均匀分别在两根转轴9上,即每根转轴9上套设两个从动链轮,沿泥浆罐体1长度方向的两个链轮连接一条从动链条6,从动链条6位于直线导轨5的正下方,从动链条6的上端链还与起淤壳15连接。主动链轮10套设在位于动力源7正下方的转轴9的中部位置,与主动链条8相啮合,动力源7通过主动链条8与主动链轮10连接。

在起淤壳15上对应于两条从动链条6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供两条从动链条6穿过,通过驱动动力源7带动转轴9转动,转轴9带动从动链条6移动,从动链条6带动起淤壳15在直线导轨5上来回移动。

动力源7设置在泥浆罐体1的顶部时为了防止动力源7进入泥浆。

排淤装置设置在起淤壳15的顶部,对应于储淤室的位置,由于储淤室为两个,因此,排淤装置优选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排淤装置均包括抽排泵2和软管16,软管16的一端与抽排泵2连通,软管16的另一端伸出泥浆罐体1,在抽排泵2的底部安装有螺旋叶片19,螺旋叶片19的中间具有一根轴,该轴通过联轴器与抽排泵2的底部连接,在起淤壳15的顶部对应于两个储淤室的位置开设有通孔,螺旋叶片19通过该通孔设置在储淤室内。在抽排泵2旋转的同时通过螺旋叶片19铲起沉淤和泥浆,将沉淤和泥浆一同抽吸然后经过软管16排出到泥浆罐体1外。

冲洗装置也设置在起淤壳15的顶部,优选数量为两个,每个冲洗装置均包括泥浆泵3和可调角度的喷射头4,泥浆泵3安装在起淤壳15的顶部,喷射头4通过管道与泥浆泵3连通。泥浆泵3将泥浆罐体1内的上层泥浆抽入,然后经过喷射头4喷出,以清除起淤壳15两端附近的沉淤,从而起到防止沉淤阻塞起淤壳15移动的作用;同时,可以调节喷射头4的角度,来清洗泥浆罐体1的内壁。

上述内容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清污泥浆罐的结构,利用自动清污泥浆罐自动清理罐内沉淤的过程如下:

动力源7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正向旋转,分别通过主动链轮10、主动链条8、转轴9、从动链条6带动起淤壳15向右侧运动将泥浆罐体底部的沉淤铲起,潜水电机12通过潜水链轮13、潜水链条14带动螺旋叶轮11旋转,从而将沉淤移动到起淤壳15两端的储淤室内,带有螺旋叶片19的抽排泵2将沉淤及泥浆吸入后经软管16排出。在起淤壳15运动到泥浆罐体1的右端后,控制系统给出命令,动力源7反向转动,带动起淤壳15向泥浆罐体1的左端运动,此时,泥浆泵3将泥浆罐体1内的上层泥浆抽入,然后经过喷射头4清除起淤壳15两端附近的沉淤,从而可以起到防止沉淤阻塞起淤壳15的移动;同时,通过调节喷射头4的角度来清洗泥浆罐体1的内壁。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起淤装置如此循环往复工作,沉淤及泥浆间断性被排出泥浆罐体1外。

在搅拌沉淤及泥浆的过程中,动力机7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正向和反向旋转,通过主动链轮10、主动链条8、转轴9、从动链条6带动起淤壳15左右来回运动,同时潜水电机12通过潜水链轮13、潜水链条14带动螺旋叶轮11高速旋转,从而带动泥浆不断流动,泥浆泵3将泥浆罐体1内的上层泥浆抽入,然后经过喷射头4将高压泥浆液喷出,促进泥浆液在罐内不断流动,从而达到搅拌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