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好氧生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0606发布日期:2018-08-08 09:29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好氧生化池。



背景技术:

SBR是好氧式序批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而处理需要在专门的生化池中进行,以往的好氧生化池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大,缺少循环利用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合理的空间分割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静置化沉淀作用,大大精简了反应流程,缩小了生化池占地面积,提高了反应效率,并可循环利用反应中得到的清水,节水环保的废水好氧生化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水好氧生化池,包括SBR出水池、第一水泵、第一出水管、清水池、第一排水管、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污泥池、出泥管、气浮管、进泥管、连通管、第三SBR反应池、滗水器、第二水泵、排泥管、排水管、回流管、第二SBR反应池、第一SBR反应池、第三水泵、出水管、出泥泵、进气管、液位感应器、溢流管和出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BR反应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二SBR反应池,所述第二SBR反应池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SBR反应池,所述第三SBR反应池的另一侧设置有污泥池、清水池和SBR出水池,所述清水池位于污泥池与SBR出水池之间。

优选地,所述SBR出水池的内侧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水泵,两个所述第一水泵上均连接有一个第一出水管;所述SBR出水池的一侧还设置有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清水池的外侧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排水管、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污泥池的一侧设置有出泥管和气浮管,所述出泥管和气浮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污泥池的另一侧,所述连通管上装设有第三水泵,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SBR反应池、第二SBR反应池和第一SBR反应池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污泥池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进泥管。

优选地,所述第三SBR反应池、第二SBR反应池和第一SBR反应池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滗水器,每个所述滗水器上均连接有一个进气管;所述第三SBR反应池、第二SBR反应池和第一SBR反应池的底部均设置有三个第二水泵,三个所述第二水泵分别与一个滗水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SBR反应池、第二SBR反应池和第一SBR反应池的侧面均设置有一个排泥管和一个排水管,所述排泥管的位置略高于排水管的位置,所述第三SBR反应池、第二SBR反应池和第一SBR反应池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回流管,每个所述回流管均与连通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SBR反应池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第一SBR反应池的侧面设置有溢流管。

优选地,所述污泥池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泥泵,所述出泥泵与进泥管相连;所述出泥管设置在污泥池的侧面,所述出泥管位于进泥管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SBR是好氧式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以往的好氧生化池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大,缺少循环利用功能;本实用新型结合合理的空间分割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静置化沉淀作用,大大精简了反应流程,缩小了生化池占地面积,提高了反应效率,并可循环利用反应中得到的清水,节水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流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A处的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B处的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C处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废水好氧生化池,包括SBR出水池1、第一水泵2、第一出水管3、清水池4、第一排水管5、第一进水管6、第二进水管7、污泥池8、出泥管9、气浮管10、进泥管11、连通管12、第三SBR反应池13、滗水器14、第二水泵15、排泥管16、排水管17、回流管18、第二SBR反应池19、第一SBR反应池20、第三水泵21、出水管22、出泥泵23、进气管24、液位感应器25、溢流管26和出泥管27;第一SBR反应池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SBR反应池19,第二SBR反应池19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SBR反应池13,第三SBR反应池13的另一侧设置有污泥池8、清水池4和SBR出水池1,清水池4位于污泥池8与SBR出水池1之间;SBR出水池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水泵2,两个第一水泵2上均连接有一个第一出水管3,两个第一出水管3从SBR出水池1的一侧内壁穿出并均连接到外部的过滤罐进水管;SBR出水池1的一侧还设置有出水管22,用来将SBR出水池1中污水排出到外部;清水池4的外侧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排水管5、第一进水管6和第二进水管7,第一排水管5用来排水到外部,第一进水管6用来与外部的污泥脱水冲洗水泵相连,第二进水管7用来与外部的过滤罐冲洗水泵相连;污泥池8的一侧设置有出泥管9和气浮管10,出泥管9和气浮管1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出泥管9用来与外部的沉淀池排泥管相连,气浮管10用来与外部的气浮装置相连;连通管12的一端连接在污泥池8的另一侧,连通管12上装设有第三水泵21,连通管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SBR反应池13、第二SBR反应池19和第一SBR反应池20的内部相连通,第三水泵21能将第三SBR反应池13、第二SBR反应池19和第一SBR反应池20中的污泥通过连通管12再次输入到污泥池8中;污泥池8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进泥管11,进泥管11用来与外部的污泥泵相连接;第三SBR反应池13、第二SBR反应池19和第一SBR反应池20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滗水器14,每个滗水器14上均连接有一个进气管24,进气管24与外部鼓风机相连,为滗水器14提供工作所需的气体;第三SBR反应池13、第二SBR反应池19和第一SBR反应池20的底部均设置有三个第二水泵15,三个第二水泵15分别与一个滗水器14相连接,从而能配合滗水器14工作,使得滗水器14能从静止的池表面将澄清水滗出,而不搅动沉淀,确保良好的出水水质;第三SBR反应池13、第二SBR反应池19和第一SBR反应池20的侧面均设置有一个排泥管16和一个排水管17,排泥管16的位置略高于排水管17的位置,排泥管16用来将池中的污泥排出到外部,排水管17用来与外部的下水道连接;第三SBR反应池13、第二SBR反应池19和第一SBR反应池20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回流管18,每个回流管18均与连通管12相连,用来将未反应完全的污泥再次输入到污泥池8中;第一SBR反应池20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液位感应器25,液位感应器25与外部控制系统相连,第一SBR反应池20的侧面设置有溢流管26,溢流管26上装设有自动阀门,可以将超限的污水排出;污泥池8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泥泵23,出泥泵23与进泥管11相连;出泥管27设置在污泥池8的侧面,出泥管27位于进泥管11的下方;使用时,污泥在外部污泥泵的驱动下经过两个进泥管11进入到污泥池8中,在经过污泥池8的初步沉淀后将部分污泥通过出泥管9排出到外部沉淀池中,其余的污泥通过管道进入到第三SBR反应池13中,SBR出水池1将反应所需的药剂混合后也输入到第三SBR反应池13中,经过第三SBR反应池13处理的污泥在滗水器14的作用下滤出澄清水,下层澄清水通过排水管17排出到外部,达标的污泥从排泥管16也排出到外部,未达标的上层污泥通过回流管18进入到连通管12并回到污泥池8中,下层污泥通过管道输入到第二SBR反应池19中,同理在滗水器14的作用下滤出澄清水,下层澄清水通过排水管17排出到外部,达标的污泥从排泥管16也排出到外部,未达标的上层污泥通过回流管18进入到连通管12并回到污泥池8中,第二SBR反应池19下层的污泥通过管道输入到第一SBR反应池20中,经过第一SBR反应池20处理后的污泥最终处理达标后排出到外部;当需要对污泥进行脱水冲洗时,清水池4中的水在外部的冲洗泵作用下通过第一进水管6冲洗污泥,当需要对外部的过滤罐进行冲洗时,清水池4中的水在外部的水泵作用下通过第二进水管7进入过滤罐,从而对过滤罐进行冲洗,清水池4中的水是由第三SBR反应池13、第二SBR反应池19和第一SBR反应池20在反应中得到的上层清水汇聚而成,起到了节水环保的效果。

SBR是好氧式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而处理需要在专门的生化池中进行;以往的好氧生化池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大,缺少循环利用功能;本实用新型结合合理的空间分割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静置化沉淀作用,大大精简了反应流程,缩小了生化池占地面积,提高了反应效率,并可循环利用反应中得到的清水,节水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