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1687发布日期:2018-08-21 19:35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垃圾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对于环境的保护,尤其对于垃圾的处理,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都是通过将垃圾进行焚烧或者填埋,但是,生活垃圾往往伴随着许多生活污水,同时还伴随着一些铁质品,通过传统的处理方式不仅会降低垃圾处理效率,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对于能源也形成了一种极大的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垃圾预处理装置,使垃圾在焚烧处理前达到脱水和除铁的目地,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预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液压缸一、活塞头一、出水口、压缩腔、进料口、活塞头二、液压缸二、l型支撑架、液压缸二、横板、滑槽、固定架、第一电机、控制阀、净化腔、沉淀腔、搅拌叶、搅拌轴、污水收集腔、传送带、隔板、蓄电池、粉碎辊、粉碎腔和斜板,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压缩腔,且压缩腔为一端无盖的圆柱空腔结构,且在压缩腔无盖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液压缸一,液压缸一活塞杆连接的活塞头一设置在压缩腔的内部,所述压缩腔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横板,液压缸三固定设置在横板上,且液压缸三的活塞杆与l型支撑架的一侧焊接连接,所述横板上开设有滑槽,l型支撑架的底面上设有滑块,l型支撑架通过底部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横板的滑槽内,且在l型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液压缸二,且液压缸二的活塞杆贯穿压缩腔的一端侧壁设置在压缩腔的内部,且位于压缩腔内部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塞头二,所述压缩腔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料口,且在压缩腔底部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口,且在出水口下方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污水收集腔,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且搅拌轴设置在污水收集腔的内部,且位于污水收集腔内部的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所述污水收集腔的底部为楔形结构,且污水收集腔的底部连接有水管,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沉淀腔,且在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沉淀腔与净化腔之间通过水管进行连接,且在净化腔的底连接有水管,且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箱体的外部,所述压缩腔无盖的一端通过斜板与粉碎腔进行连接,且斜板的一端设置在粉碎腔的内部,且在粉碎腔的内部设置有粉碎辊,所述粉碎腔的底部开口正下方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一端贯穿箱体设置在箱体的外部,且在传送带带面的正上方设置有隔板,且在隔板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蓄电池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且蓄电池与隔板内的电磁铁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头一与活塞头二的结构完全一致,均由圆形硬质钢板构成,且在硬质钢板的圆弧面上设置有胶质保护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缸一、压缩腔和液压缸二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心轴线重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口上固定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叶为网格状钢板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腔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胶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腔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活性炭层,且在活性炭层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颗粒。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板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构造新颖,设计合理,通过将待处理的垃圾经进料口进入压缩腔,通过液压缸三驱动活塞杆推动l型支撑架,使液压缸二的活塞杆推动活塞头二与液压缸一的活塞杆推动活塞头一在压缩腔内对垃圾进行挤压,使垃圾中的污水经出水口进入污水收集腔,从而通过沉淀腔和净化腔对污水进行净化,当垃圾在压缩腔挤水后,液压缸一的活塞杆拉动活塞头一经压缩腔内拉出,液压缸二驱动活塞杆推动活塞头二将压缩腔内的垃圾排到粉碎腔,通过粉碎腔内的粉碎辊对垃圾进行粉碎,且粉碎后的垃圾经传送带排出箱体,且当垃圾在传送带传送的过程中,蓄电池与隔板内的电磁铁连通,通过电磁铁的磁力对垃圾中的铁质进行收集,极大了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使垃圾分类更加彻底,便于垃圾的后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垃圾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垃圾预处理装置中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垃圾预处理装置中u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液压缸一2、活塞头一3、出水口4、压缩腔5、进料口6、活塞头二7、液压缸二8、l型支撑架9、液压缸二10、横板11、滑槽12、固定架13、第一电机14、活性炭层15、控制阀16、净化腔17、沉淀腔18、胶塞19、第二电机20、搅拌叶21、搅拌轴22、污水收集腔23、传送带24、隔板25、蓄电池26、粉碎辊27、粉碎腔28和斜板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垃圾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液压缸一2、活塞头一3、出水口4、压缩腔5、进料口6、活塞头二7、液压缸二8、l型支撑架9、液压缸二10、横板11、滑槽12、固定架13、第一电机14、活性炭层15、控制阀16、净化腔17、沉淀腔18、胶塞19、第二电机20、搅拌叶21、搅拌轴22、污水收集腔23、传送带24、隔板25、蓄电池26、粉碎辊27、粉碎腔28和斜板29,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压缩腔5,且压缩腔5为一端无盖的圆柱空腔结构,且在压缩腔5无盖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液压缸一2,液压缸一2活塞杆连接的活塞头一3设置在压缩腔5的内部,从而配合压缩腔5内的活塞头二7对压缩腔5内的垃圾进行压缩给水。

所述压缩腔5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横板11,液压缸三10固定设置在横板11上,且液压缸三10的活塞杆与l型支撑架9的一侧焊接连接,横板11上开设有滑槽12,l型支撑架9的底面上设有滑块,l型支撑架9通过底部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横板11的滑槽12内,通过设置滑槽12,使l型支撑架9的移动更加稳定,且在l型支撑架9上固定设置有液压缸二8,且液压缸二8的活塞杆贯穿压缩腔5的一端侧壁设置在压缩腔5的内部,且位于压缩腔5内部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塞头二7,通过液压缸三10驱动活塞杆推动l型支撑架9,使液压缸二8的活塞杆推动活塞头二7与液压缸一2的活塞杆推动活塞头一3在压缩腔5内对垃圾进行挤压。

所述压缩腔5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料口6,且在压缩腔5底部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口4,且在出水口4下方设置有固定架13,固定架1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污水收集腔23,通过固定架13从而对污水收集腔23进行固定。

所述固定架1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4,且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22,且搅拌轴22设置在污水收集腔23的内部,且位于污水收集腔23内部的搅拌轴22上设有搅拌叶21,避免污水收集腔23内的污水对排水口造成堵塞。

所述污水收集腔23的底部为楔形结构,且污水收集腔23的底部连接有水管,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沉淀腔18,且在水管上设有控制阀16,控制水管的通断。

所述沉淀腔18与净化腔17之间通过水管进行连接,且在净化腔17的底连接有水管,且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箱体1的外部,对污水进行初步净化处理。

所述压缩腔5无盖的一端通过斜板29与粉碎腔28进行连接,且斜板29的一端设置在粉碎腔28的内部,且在粉碎腔28的内部设置有粉碎辊27,从而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

所述粉碎腔28的底部开口正下方设置有传送带24,且传送带24的一端贯穿箱体1设置在箱体1的外部,且在传送带24带面的正上方设置有隔板25,且在隔板25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蓄电池26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且蓄电池26与隔板25内的电磁铁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当垃圾在传送带24传送的过程中,蓄电池26与隔板25内的电磁铁连通,通过电磁铁的磁力对垃圾中的铁质进行收集。

所述活塞头一3与活塞头二7的结构完全一致,均由圆形硬质钢板构成,且在硬质钢板的圆弧面上设置有胶质保护圈,使活塞头一3与活塞头二7在压缩腔5内的密封性更好。

所述液压缸一2、压缩腔5和液压缸二8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出水口4上固定设置有过滤网,对垃圾形成阻隔。

所述搅拌叶21为网格状钢板结构。

所述沉淀腔18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胶塞19,当有沉淀时,通过转动胶塞19从而进行排除。

所述净化腔17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活性炭层15,且在活性炭层15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颗粒,对污水进行初步净化处理。

所述斜板29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待处理的垃圾经进料口6进入压缩腔5,通过液压缸三10驱动活塞杆推动l型支撑架9,使液压缸二8的活塞杆推动活塞头二7与液压缸一2的活塞杆推动活塞头一3在压缩腔5内对垃圾进行挤压,使垃圾中的污水经出水口4进入污水收集腔23,从而通过沉淀腔18和净化腔17对污水进行净化,当垃圾在压缩腔5挤水后,液压缸一2的活塞杆拉动活塞头一3经压缩腔5内拉出,液压缸二8驱动活塞杆推动活塞头二7将压缩腔5内的垃圾排到粉碎腔28,通过粉碎腔28内的粉碎辊27对垃圾进行粉碎,且粉碎后的垃圾经传送带24排出箱体,且当垃圾在传送带24传送的过程中,蓄电池26与隔板25内的电磁铁连通,通过电磁铁的磁力对垃圾中的铁质进行收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