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2663发布日期:2018-11-07 08:3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和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和宣传教育的等。

环保是现代社会一直重视的要点,在污水处理方面,大多数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污水不完全,内部结构不能更换,造成环境的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污水处理装置清理污水不完全和不能更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与第一空腔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固定板的左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装置本体的左侧,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空腔,两个所述第二空腔分别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和下方,每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通孔并延伸至第二空腔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块,两个所述挡块的左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空腔的内侧壁相接触。

所述第一空腔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位于第一空腔的右侧,所述第三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一空腔的一端贯穿第三空腔并与水泵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中和池,所说中和池位于第一空腔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第三空腔并与中和池的内侧壁固定连通,所述中和池内侧壁的上部固定连通有第三连接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电解池,所述电解池位于中和池的右侧,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中和池的一端与电解池内侧壁的上部固定连通,所述电解池内侧壁的中部固定连通有第四连接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位于第三空腔的右侧,所述第四连接管远离电解池的一端与沉淀槽的内顶壁固定连通,所述沉淀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斜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内侧壁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沉淀槽内侧壁的上部固定连通有清水管,所述清水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沉淀槽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连通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阀门。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减震垫,且减震垫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滤网过滤大型垃圾,通过第一连接管使水泵将污水通过第二连接管抽入中和池进行中和,通过第三连接管进入电解池进行电解,通过第四连接管进入沉淀槽进行沉淀,能够使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充分处理,达到了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完美处理污水的效果,保证了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不能有效处理污水的问题,具有完美处理污水的优点。

(2)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拉动把手,带动固定块移动,固定块带动连接块移动,挡块跟随连接块移动并脱离第二空腔,固定板跟随固定块移动,能够使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便于更换滤网和对滤网进行清理,达到了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便于更换的效果,保证了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处理的效率性,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不便于清理的问题,具有便于更换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本体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本体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减震垫、2斜块、3污水管、4第三阀门、5沉淀槽、6清水管、7第二阀门、8第四连接管、9装置本体、10电解池、11第二连接管、12第三连接管、13中和池、14第一阀门、15入水管、16第一空腔、17第二通孔、18滤网、19第一连接管、20水泵、21第三空腔、22防滑垫、23把手、24固定块、25连接块、26第二通孔、27第二空腔、28固定板、29挡块、30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9,装置本体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减震垫1,且减震垫1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装置本体9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16,第一空腔16内侧壁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入水管15,入水管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14,便于控制污水的流入,第一空腔16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30,第一空腔16的内部放置有固定板28,固定板28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7,第二通孔1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网18,固定板28的右侧面与第一空腔16的内侧壁相接触,固定板28的左端贯穿第一通孔30并延伸至装置本体9的左侧,固定板2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4,固定块2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3,把手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2,便于对滤网17进行更换或清理,装置本体9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空腔27,两个第二空腔27分别位于第一通孔30的上方和下方,每个第二空腔27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6,固定块2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连接块25,两个连接块25远离固定块24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通孔26并延伸至第二空腔27的内部,两个连接块2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块29,两个挡块29的左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空腔27的内侧壁相接触。

第一空腔16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9,装置本体9的内部开设有第三空腔21,第三空腔21位于第一空腔16的右侧,第三空腔2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水泵20,水泵20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水泵20是现有技术所公知的设备,第一连接管19远离第一空腔16的一端贯穿第三空腔21并与水泵2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水泵20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1,装置本体9的内部开设有中和池13,所说中和池13位于第一空腔16的上方,第二连接管11远离水泵20的一端贯穿第三空腔21并与中和池13的内侧壁固定连通,中和池13内侧壁的上部固定连通有第三连接管12,装置本体9的内部开设有电解池10,电解池10位于中和池13的右侧,第三连接管12远离中和池13的一端与电解池10内侧壁的上部固定连通,电解池10内侧壁的中部固定连通有第四连接管8,装置本体9的内部开设有沉淀槽5,沉淀槽5内侧壁的上部固定连通有清水管6,清水管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7,便于处理后的清水的流出,沉淀槽5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连通有污水管3,污水管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阀门4,便于沉淀水的流出,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7和第三阀门4是截断类阀门,又称闭路阀或截止阀,具体是一种手拧式阀门,其作用是接通或截断管路中的水流,沉淀槽5位于第三空腔21的右侧,第四连接管8远离电解池10的一端与沉淀槽5的内顶壁固定连通,沉淀槽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斜块2。

工作原理:将水泵20与市政电源相连通,打开第一阀门14,经过滤网17过滤大型垃圾,打开水泵20,将将污水抽入中和池13进行中和,通过第三连接管12进入电解池10进行电解,经过第四连接杆8进入沉淀槽5进行沉淀,打开第二阀门7流出清水,打开阀门4流出沉淀水,若需要更换滤网17,则握紧把手23并拉动,带动固定块24移动并拉动连接块25移动,使挡块29脱离第二空腔27,固定板则跟随固定块24移出,可进行滤网17的更换或清理。

综上所述,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滤网17过滤大型垃圾,通过第一连接管19使水泵20将污水通过第二连接管11抽入中和池13进行中和,通过第三连接管12进入电解池10进行电解,通过第四连接管8进入沉淀槽5进行沉淀,能够使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充分处理,达到了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完美处理污水的效果,保证了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不能有效处理污水的问题,具有完美处理污水的优点,通过拉动把手23,带动固定块24移动,固定块24带动连接块25移动,挡块29跟随连接块25移动并脱离第二空腔27,固定板28跟随固定块24移动,能够使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便于更换滤网17和对滤网进行清理,达到了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便于更换的效果,保证了该环保用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处理的效率性,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不便于清理的问题,具有便于更换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