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瓶清洗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9232发布日期:2019-02-19 19:12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玻璃瓶清洗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饮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玻璃瓶清洗流水线。



背景技术:

玻璃瓶具有无毒、无味、透明、美观、阻隔性好、不透气、耐热、耐压、耐清洗、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的优点,并且可以多次周转使用,既可高温杀菌,也可低温贮藏。正是由于其具有诸多优点,因此成为果茶、酸枣汁、啤酒等许多对包装容器要求较高的饮料的首选材料。但是,当回收再利用玻璃瓶时,必须对玻璃瓶进行彻底的清洗,清洗工作耗时费力,急需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玻璃瓶清洗流水线来代替人工进行清洗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玻璃瓶清洗流水线,其可以代替人工对玻璃瓶进行清洗作业,且清洗效果好,效率高。

本发明的玻璃瓶清洗流水线包括环形的清洗槽,所述清洗槽的两侧槽壁处间隔设有若干垂直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外毛刷;所述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清洗槽的槽底设有环形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活动安装有移动带,所述移动带上间隔设有垂直的支杆,所述支杆上固定有内毛刷;清洗槽的一侧槽壁的转轴通过齿轮配合与移动带连接,以驱动移动带沿导轨行进。

利用上述玻璃瓶清洗流水线对玻璃瓶清洗的原理如下:

将清洗槽中注入合适高度的水,并在水中加入清洗剂;然后将玻璃瓶瓶口向下插到移动带的支杆上,内毛刷的刷毛与玻璃瓶的内壁接触;外毛刷的刷毛与玻璃瓶的外壁接触,开启驱动机构后,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轴旋转(清洗槽两侧的转轴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外毛刷在随着转轴转动的同时,带动玻璃瓶转动,并对玻璃瓶的外壁进行刷洗;与此同时,内毛刷对玻璃瓶的内壁进行刷洗,同时内毛刷还施加给玻璃瓶一定的阻力,使玻璃瓶的转动滞后于外毛刷的转动,内毛刷、外毛刷与玻璃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清洗效果更好。

转轴通过齿轮带动移动带沿导轨行进,绕环形的清洗槽一周后,玻璃瓶被清洗完毕,工人只需要将玻璃瓶从转轴上取下,再装上新的待清洗的玻璃瓶即可,无需停止转轴的转动,实现了连续作业。由于在整个清洗作业中,工人只需要装上及取下玻璃瓶,因此劳动强度较低。

上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可以如下设置: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皮带带动清洗槽外侧的转轴同步转动,利用第二驱动机构通过齿轮带动清洗槽内测的转轴同步转动,且清洗槽两侧的转轴转动方向相反。

具体来说,所述清洗槽的槽底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转轴通过转动密封的方式安装于通孔处,转轴的底端露出于清洗槽的下方;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均位于清洗槽下方。将传动机构、驱动机构都设置于清洗槽下方而不是浸没于清洗槽的水中,可以大大降低其工作时的阻力,有利于降低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槽内还设有超声波发生器,在清洗过程中,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对玻璃瓶的内壁和外壁同时进行清洗,使玻璃瓶表面的污物被分散、乳化、剥离而达到清洗目的。

进一步地,移动带的顶面设有毛刷层。由于内毛刷和外毛刷均无法对瓶口位置进行刷洗,因此设置了毛刷层,在玻璃瓶转动时,毛刷层即可对转动的瓶口进行刷洗,从而使清洗的位置更加全面。

本发明的玻璃瓶清洗流水线结构简单、成本低、控制简单,可以同时对玻璃瓶的多个位置进行有效清洗,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负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玻璃瓶清洗流水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清洗槽的俯视图。

附图标示:1、清洗槽;2、转轴;3、外毛刷;4、传动机构;5、驱动机构;6、导轨;7、移动带;8、支杆;9、内毛刷;10、齿轮;11、毛刷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玻璃瓶清洗流水线,其可以代替人工对玻璃瓶进行清洗作业,且清洗效果好,效率高。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玻璃瓶清洗流水线包括环形的清洗槽1,所述清洗槽1的两侧槽壁处间隔设有若干垂直的转轴2,所述转轴2上固定有外毛刷3;清洗槽1的槽底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转轴2通过转动密封的方式安装于通孔处,转轴2的底端露出于清洗槽1的下方,并与位于槽底下方的传动机构4、驱动机构5连接。将传动机构4、驱动机构5都设置于清洗槽1下方而不是浸没于清洗槽1的水中,可以大大降低其工作时的阻力,有利于降低能耗。

清洗槽1的槽底设有环形的导轨6,所述导轨6上活动安装有移动带7,所述移动带7上间隔设有垂直的支杆8,所述支杆8上固定有内毛刷9;清洗槽1的一侧槽壁的转轴2通过齿轮10配合与移动带7连接,以驱动移动带7沿导轨6行进;移动带7的顶面设有毛刷层11。

利用上述玻璃瓶清洗流水线对玻璃瓶清洗的原理如下:

将清洗槽1中注入合适高度的水,并在水中加入清洗剂;然后将玻璃瓶瓶口向下插到移动带7的支杆8上,内毛刷9的刷毛与玻璃瓶的内壁接触;外毛刷3的刷毛与玻璃瓶的外壁接触,开启驱动机构5后,驱动机构5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转轴2旋转(清洗槽1两侧的转轴2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外毛刷3在随着转轴2转动的同时,带动玻璃瓶转动,并对玻璃瓶的外壁进行刷洗;与此同时,内毛刷9对玻璃瓶的内壁进行刷洗,同时内毛刷9还施加给玻璃瓶一定的阻力,使玻璃瓶的转动滞后于外毛刷3的转动,内毛刷9、外毛刷3与玻璃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清洗效果更好。在玻璃瓶转动时,毛刷层11即可对转动的瓶口进行刷洗,从而使清洗的位置更加全面。

转轴2通过齿轮10带动移动带7沿导轨6行进,绕环形的清洗槽1一周后,玻璃瓶被清洗完毕,工人只需要将玻璃瓶从转轴2上取下,再装上新的待清洗的玻璃瓶即可,无需停止转轴2的转动,实现了连续作业。由于在整个清洗作业中,工人只需要装上及取下玻璃瓶,因此劳动强度较低。

在本实施例中,清洗槽1内还设有超声波发生器(图中未画出),在清洗过程中,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对玻璃瓶的内壁和外壁同时进行清洗,使玻璃瓶表面的污物被分散、乳化、剥离而达到清洗目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玻璃瓶清洗流水线,其可以代替人工对玻璃瓶进行清洗作业,且清洗效果好,效率高。本发明的玻璃瓶清洗流水线包括环形的清洗槽,所述清洗槽的两侧槽壁处间隔设有若干垂直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外毛刷;所述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清洗槽的槽底设有环形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活动安装有移动带,所述移动带上间隔设有垂直的支杆,所述支杆上固定有内毛刷;清洗槽的一侧槽壁的转轴通过齿轮配合与移动带连接,以驱动移动带沿导轨行进。本发明的玻璃瓶清洗流水线结构简单、成本低、控制简单,可以同时对玻璃瓶的多个位置进行有效清洗,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负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玮锋;陈汉东;翁永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嘉能可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8
技术公布日:2019.0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