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均质功能的事故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3689发布日期:2018-09-18 23:22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均质功能的事故调节池。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废水水质波动较大,在对其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前常需设置水质均质池,使各种来源或批次的污水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污水处理。同时在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将会产生大量事故排放水,需要设置事故池,用于储存处理这些事故排放水。另外,由于部分地区污水收集管网雨污混接严重,往往还需要设置水量调节池,用于调节进水量,减少对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水量冲击。

因此,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中,通常要分别设置水质均质池、事故池和水量调节池,建造成本高,占地大,其中的事故池体积大,造价高,但使用频率非常低,造成较大的浪费。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均质功能的事故调节池,该调节池同时具有均匀水质功能、处理事故水质功能和调节水量功能,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既能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又能增加调节池的使用率,同时降低建设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均质功能的事故调节池,包括至少四格调节池、进水渠道、出水渠道和放空渠道;每格所述调节池均设有进水闸门与所述进水渠道相通,每格所述调节池均设有出水闸门与所述出水渠道相通,每格所述调节池均设有放空闸门与所述放空渠道相通;所述放空闸门设置于池底,所述进水闸门设置于低位,所述出水闸门设置于高位;每格所述调节池内均设置有搅拌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超越渠道,所述超越渠道设置于所述调节池之间,所述超越渠道直接沟通所述进水渠道和所述出水渠道,所述超越渠道设有超越渠闸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渠道和所述放空渠道设置于所述调节池的同一侧,所述放空渠道位于所述进水渠道的下方,所述出水渠道设置于所述调节池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每格所述调节池底部均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两侧设置斜坡,每格所述调节池的排泥管在池外汇总继而连通至排泥泵房,所述排泥泵房内设置排泥泵。

进一步地,还设有放空泵房,所述放空渠道与放空泵房相连通,所述放空渠道与放空泵房连接处设有连接孔,所述放空泵房池底标高低于所述放空渠道,所述放空泵房设置有放空泵。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器的数量为两台,两台所述搅拌器对角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均匀水质功能、处理事故水质功能以及调节水量功能,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以最小的空置率来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增加调节池的使用率,节省建设用地,同时降低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1-1线剖面图。

图3为图1中沿2-2线剖面图。

图4为图1中沿3-3线剖面图。

图5为图1中沿4-4线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均质功能模式运行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事故处理模式运行步骤1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事故处理模式运行步骤2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事故处理模式运行步骤3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事故处理模式运行步骤4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事故处理模式运行步骤5示意图。

图1-5中,1、事故调节池;11进水闸门;12出水闸门;13放空闸门;14 搅拌器;15一号调节池;16二号调节池;17三号调节池;18四号调节池;19 斜坡;2进水渠道;21进水管;3出水渠道;4放空渠道;5超越渠道;51超越渠闸门;6放空泵房;61放空泵;7排泥管;8排泥泵房;81排泥泵;9填土。

图6-11中,a1为第四调节池出水闸门;a2为第四调节池进水闸门;a3为第四调节池放空闸门;b1为第三调节池出水闸门;b2为第三调节池进水闸门; b3为第三调节池放空闸门;c1为第二调节池出水闸门;c2为第二调节池进水闸门;c3为第二调节池放空闸门;d1为第一调节池出水闸门;d2第一调节池进水闸门;d3为第一调节池放空闸门;e1和e2为超越渠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具有均质功能的事故调节池1的具体实施例,包括至少四格调节池、进水渠道2、出水渠道3和放空渠道4和超越渠道5;每格调节池均设有进水闸门11与进水渠道2相通,每格调节池均设有出水闸门12 与出水渠道3相通,每格调节池均设有放空闸门13与放空渠道4相通;放空闸门13设置于池底,进水闸门11设置于低位,出水闸门12设置于高位;每格调节池内均设置有两个搅拌器14,两个搅拌器14呈对角布置。本实施例设置四格调节池,分别为一号调节池15、二号调节池16、三号调节池17和四号调节池18。

超越渠道5设置于调节池之间,本实施例是设置在二号调节池16和三号调节池17之间。超越渠道5直接沟通进水渠道2和出水渠道3,超越渠道5设有超越渠闸门51。超越渠道5下设置填土9,避免渠道架空。

进水渠道2和放空渠道4设置于调节池的同一侧,放空渠道4位于进水渠道2的下方,出水渠道3设置于调节池的另一侧。进入本事故调节池的污水由进水管21接入进水渠道2。

每格调节池底部均设有排泥管7,排泥管8两侧设置斜坡19,每格调节池的排泥管7在池外汇总继而连通至排泥泵房8,排泥泵房内设置排泥泵81。

放空渠道4与放空泵房6相连通,放空渠道4与放空泵房6连接处设有连接孔,放空泵房6池底标高低于放空渠道4,放空泵房6设置有放空泵6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中的具有均质功能的施工调节池的运行方法。

当进水水质指标在设定指标以下时,具有均质功能的事故调节池采用均质功能模式运行;如图6所示,均质功能模式运行的具体方法为:选择一格调节池空置,例如将一号调节池空置,其他调节池运行;一号调节池的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和放空闸门均关闭,运行调节池的进水闸门和出水闸门均开启,运行调节池的放空闸门关闭;污水进入运行的二号、三号和四号调节池中采用完全混合形式,搅拌器开启,污水在上述三个调节池停留期间被均质,污水水位升高至出水闸门后经出水闸门流出调节池进入后续处理设施。

当进水水质指标大于设定指标时,具有均质功能的事故调节池从均质功能模式转换为事故处理模式运行,事故处理模式的运行方法为:

步骤1,如图7所示,开启一号调节池的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和放空闸门保持关闭,使一号调节池开始蓄水;将二号调节池关闭进水闸门和出水闸门,开启放空闸门,将二号调节池放空;关闭三号和四号调节池的进水闸门和出水闸门,放空闸门保持关闭,使三号和四号调节池进入停运状态。

步骤2,如图8所示,待一号调节池蓄满后,关闭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和放空闸门继续保持关闭,向池中加入污水处理药剂;待二号调节池放空完毕后,关闭放空闸门,开启进水闸门,出水闸门保持关闭,使二号调节池开始蓄水;开启三号调节池的放空闸门,进水闸门和出水闸门保持关闭,将三号调节池放空;四号调节池继续保持停运状态。

步骤3,如图9所示,加药后的一号调节池的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和放空闸门保持关闭,使其内的污水与药剂反应静沉;待二号调节池蓄满后,关闭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和放空闸门继续保持关闭,向池中加入污水处理药剂;待三号调节池放空完毕后,关闭放空闸门,开启进水闸门,出水闸门保持关闭,使三号调节池开始蓄水;开启四号调节池的放空闸门,进水闸门和出水闸门保持关闭,将四号调节池放空。

步骤4,如图10所示,待一号调节池反应充分,开启放空闸门,进水闸门和出水闸门保持关闭,使一号调节池内的污水放空;将加药后的二号调节池的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和放空闸门保持关闭,使二号调节池内的污水与药剂反应静沉;待三号调节池蓄满后,关闭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和放空闸门继续保持关闭,向三号调节池中加入污水处理药剂;待四号调节池放空完毕后,关闭放空闸门,开启进水闸门,出水闸门保持关闭,使四号调节池开始蓄水。

步骤5,如图11所示,一号调节池放空完毕后,关闭放空闸门,开启进水闸门,出水闸门保持关闭,一号调节池再次蓄水;待二号调节池反应充分,开启放空闸门,进水闸门和出水闸门保持关闭,使二号调节池内的污水放空;将加药后的三号调节池的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和放空闸门保持关闭,使三号调节池内的污水与药剂反应静沉;待四号调节池蓄满后,关闭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和放空闸门继续保持关闭,向四号调节池中加入污水处理药剂。

步骤6,重复上述步骤,使四格调节池依次按蓄水、加药、静沉、放空交替运行,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放空泵排至后续处理设施。

运行事故处理模式直至进水水质恢复至设定指标以下,具有均质功能的事故调节池恢复为均质功能模式运行。

当进入汛期时,具有均质功能的事故调节池采用水量调节模式运行。水量调节模式运行的具体方法为:即将进入汛期时,将全部调节池均放空,同时开启超越渠闸门;当进水量大于设定水量时,开启进水闸门,将超量水临时存储在调节池内;当进水量低于设定值时,开启放空闸门,同时利用放空泵将调节池内存储的超量水排至后续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