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2946发布日期:2020-04-07 21:2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水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水质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工业废水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普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可是生活污水由于很多居民就近排入河道或水源地,因排放量较大,成分较多,严重影响了环境。现有的生活污水都要纳入到统一进行处理,其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池、厌氧处理池、污泥沉淀池、净化池和湿地,将各用户的生活污水集中到污水收集池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污通入厌氧消化池进行分解,分解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内沉淀,将沉淀后的污水进一步进行生态净化处理,使净后的污水到排污标准。但是现有的污水收集池中使用格栅网过滤,格栅网进行过滤时,容易堵塞,且清洗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及斜板沉淀池的组合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易推广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湿地池体和沉淀池,所述的湿地池体包括布水管、细砂层、粗砂层、承托层、挡板、出水管、植物;所述的布水管设置于湿地池体的上端,所述的湿地池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细砂层、粗砂层、承托层,所述的挡板将湿地池体分为进水区和出水区,所述的出水区下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的植物种植于细砂层上;所述的出水管连接沉淀池,所述的沉淀池中设置斜板,所述的沉淀池的上端设置有出水堰,所述的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优选地,所述的承托层为鹅卵石层,鹅卵石的粒径为2-10cm。

优选地,所述的植物为选自美人蕉、菖蒲、芦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细砂层的粒径为2-5mm,所述粗砂层的粒径为10-20mm。

优选地,所述斜板的倾斜角度为30°-70°。

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过程如下:待处理生活污水从布水管进入湿地池体,然后依次流经细砂层、粗砂层、承托层,经上述处理层及表层的植物净化处理后通过出水管进入沉淀池中进行斜板沉降进一步处理,处理后的清水由出水堰溢流出水,沉淀池中积累的沉淀物由排污口进行定期清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能够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尤其适合中小水量村镇污水的处理,同时人工湿地处理后的废水采用斜板沉淀池继续沉降处理,使得处理水能够满足生活污水的处理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人工湿地与斜板沉淀池的结合,同时在湿地内种植植物,形成景观绿化,不仅可以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同时起到美观大方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建设及运营成本均较低、处理效果显著,非常适合低污染浓度的生活污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为布水管、2为细砂层、3为粗砂层、4为承托层、5为挡板、6为出水管、7为植物、8为湿地池体、9为沉淀池、10为斜板、11为出水堰、12为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湿地池体8和沉淀池9,所述的湿地池体8包括布水管1、细砂层2、粗砂层3、承托层4、挡板5、出水管6、植物7;所述的布水管1设置于湿地池体8的上端,所述的湿地池体8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细砂层2、粗砂层3、承托层4,所述的挡板5将湿地池体8分为进水区和出水区,所述的出水区下端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的植物7种植于细砂层2上;所述的出水管6连接沉淀池9,所述的沉淀池9中设置斜板10,所述的沉淀池9的上端设置有出水堰11,所述的沉淀池9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12。所述的承托层4为鹅卵石层,鹅卵石的粒径为5cm。所述的植物7为5美人蕉,所述细砂层2的粒径为5mm,所述粗砂层3的粒径为20mm,所述斜板10的倾斜角度为40°。

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过程如下:待处理生活污水从布水管1进入湿地池体8,然后依次流经细砂层2、粗砂层3、承托层4,经上述处理层及表层的植物净化处理后通过出水管6进入沉淀池9中进行斜板沉降进一步处理,处理后的清水由出水堰11溢流出水,沉淀池中积累的沉淀物由排污口12进行定期清理。

采用24小时连续进水方式,停留时间为5-24h,水力负荷为0.8-2.5m3/(m2·d)。经系统连续3个月稳定运行的试验结果表明:该人工湿地-沉淀池处理装置可以有效的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总磷、cod以及bod。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某生活污水,经检测待处理废水中的cod含量为125mg/l,ss含量为80mg/l,氨氮55mg/l,总磷18mg/l。将上述待处理废水依次通过上述人工湿地、斜板沉淀池进行处理,采用24小时连续进水方式,停留时间为10h,水力负荷为0.8m3/(m2·d),处理后检测出水中c0d的含量为20mg/l,ss含量为6mg/l,氨氮含量为9mg/l,总磷为0.3mg/l,处理效果显著,达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实施例3

采用实施例1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某生活污水,经检测待处理废水中的cod含量为88mg/l,ss含量为65mg/l,氨氮68mg/l,总磷16mg/l。将上述待处理废水依次通过上述人工湿地、斜板沉淀池进行处理,采用24小时连续进水方式,停留时间为13h,水力负荷为0.9m3/(m2·d),处理后检测出水中c0d的含量为15mg/l,ss含量为7mg/l,氨氮含量为6mg/l,总磷为0.5mg/l,处理效果显著,达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实施例4

采用实施例1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某生活污水,经检测待处理废水中的cod含量为85mg/l,ss含量为67mg/l,氨氮72mg/l,总磷21mg/l。将上述待处理废水依次通过上述人工湿地、斜板沉淀池进行处理,采用24小时连续进水方式,停留时间为18h,水力负荷为2.0m3/(m2·d),处理后检测出水中c0d的含量为17mg/l,ss含量为4mg/l,氨氮含量为5mg/l,总磷为0.8mg/l处理效果显著,达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地池体(8)和沉淀池(9),所述的湿地池体(8)包括布水管(1)、细砂层(2)、粗砂层(3)、承托层(4)、挡板(5)、出水管(6)、植物(7);所述的布水管(1)设置于湿地池体(8)的上端,所述的湿地池体(8)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细砂层(2)、粗砂层(3)、承托层(4),所述的挡板(5)将湿地池体(8)分为进水区和出水区,所述的出水区下端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的植物(7)种植于细砂层(2)上;所述的出水管(6)连接沉淀池(9),所述的沉淀池(9)中设置斜板(10),所述的沉淀池(9)的上端设置有出水堰(11),所述的沉淀池(9)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层(4)为鹅卵石层,鹅卵石的粒径为2-1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7)为选自美人蕉、菖蒲、芦苇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砂层(2)的粒径为2-5mm,所述粗砂层(3)的粒径为10-2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10)的倾斜角度为30°-7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湿地池体和沉淀池,所述的湿地池体包括布水管、细砂层、粗砂层、承托层、挡板、出水管、植物;本实用新型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能够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尤其适合中小水量村镇污水的处理,同时人工湿地处理后的废水采用斜板沉淀池继续沉降处理,使得处理水能够满足生活污水的处理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建设及运营成本均较低、处理效果显著,非常适合低污染浓度的生活污水的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范荣伟;朱文婷;谭靓;杭超;张永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灏淼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