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1007发布日期:2020-07-07 14:23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工程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

技术背景

目前,在浅埋软土地层修建地铁、水利、道路等隧道工程中广泛采用了盾构法施工,然而盾构施工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泥、砂等杂质,这部分污水若不经过有效净化处理便直接排放,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不能充分循环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专利文献cn108905308a公开了一种新型竖流式沉淀池,通过在沉淀池锥形污泥斗表面布置导流板使之形成导流槽,在导流槽内在布置多孔布水扰动管,通过多孔布水扰动管的扰动作用,强化沉积在锥形污泥斗表面污泥的流动性,使污泥更好地滑落到锥形污泥斗底部。该系统可以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净化后实现循环利用,有效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并能减少因直接排放而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上述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心导流筒过长,沉淀池储泥空间有限,而盾构泥浆中泥沙浓度高,有限的沉淀空间影响沉淀效果,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污泥上浮现象,造成污泥从出水中流失,影响出水的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通过缩短中心导流筒的长度,增加沉淀区存泥空间,可以适应泥浆浓度较高的盾构泥浆,提高对泥浆污水的处理效率,避免污泥从出水中流失,影响出水的水质。本装置增设了混合槽道,使药剂与废水能够充分混合均匀,提高沉淀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竖流式沉淀池,处理容量大,过程能耗低,处理效果好;使得废水、废浆重复利用,实现节水的减排的目的,提高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药剂中没有有机物,只有无机物,减少了有机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混合槽、沉淀区、储泥斗、排泥口以及中心导流筒,所述混合槽内设置有导流折板,所述中心导流筒设置于池体中心,所述中心导流筒的下方设置有倒锥形反射板,废水由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混合槽,所述混合槽内设置有药剂添加口,废水在所述混合槽内混合均匀后进入所述中心导流筒,经所述中心导流筒进入所述沉淀区,所述中心导流筒的长度不超过所述沉淀区长度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导流筒包括三个部分,上部分为圆筒状,中间部分内径由小变大,下部分为圆筒状。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导流筒的长度为所述沉淀区长度的40%-60%,优选为50%。通过缩短中心导流筒的长度,增加沉淀区存泥空间,可以适应泥浆浓度较高的盾构泥浆,提高对泥浆污水的处理效率,避免污泥从出水中流失,影响出水的水质。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内还设置有刮泥装置,所述刮泥装置包括刮泥机支架、电机、中心传动轴、刮板以及限位杆。刮泥装置能够有效加快泥水分离,提高出水速度,实现更快浓缩。

进一步地,所述储泥斗为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药剂添加口投放的药物包括混凝剂,所述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粉煤灰以及腐殖酸钾,它们的重量百分数比为20-40%:50-65%:10-15%。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上部还设置有溢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通过缩短中心导流筒的长度,增加沉淀区存泥空间,可以适应泥浆浓度较高的盾构泥浆,提高对泥浆污水的处理效率,避免污泥从出水中流失,影响出水的水质。

2、本实用新型设置混合槽道,混合槽内设置有导流折板,使药剂与废水能够充分混合均匀,提高沉淀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竖流式沉淀池,处理容量大,循环途径长,过程能耗低,处理效果好;使得废水、废浆重复利用,实现节水的减排的目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竖流式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区,2-储泥斗,3-中心导流筒,4-反射板,5-刮泥装置,5-1-

刮泥电机,5-2-刮泥机支架,5-3-中心传动轴,5-4-刮泥版,5-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混合槽、沉淀区1、储泥斗2、排泥口以及中心导流筒3,所述混合槽内设置有导流折板,所述中心导流筒3设置于池体中心,所述中心导流筒3的下方设置有倒锥形反射板4,废水由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混合槽,所述混合槽内设置有药剂添加口,废水在所述混合槽内混合均匀后进入所述中心导流筒3,经所述中心导流筒3进入所述沉淀区1,所述中心导流筒3的长度不超过所述沉淀区长度的50%。通过缩短中心导流筒的长度,增加沉淀区存泥空间,可以适应泥浆浓度较高的盾构泥浆,提高对泥浆污水的处理效率,避免污泥从出水中流失,影响出水的水质。

所述中心导流筒3包括三个部分,上部分为圆筒状,中间部分内径由小变大,下部分为圆筒状。

所述沉淀池内还设置有刮泥装置5,所述刮泥装置5包括电机5-1、刮泥机支架5-2、中心传动轴5-3、刮板5-4以及限位杆5-5。刮泥装置5能够有效加快泥水分离,提高出水速度,实现更快浓缩。

所述储泥斗2为锥形。

所述药剂添加口投放的药物包括混凝剂,所述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粉煤灰以及腐殖酸钾,它们的重量百分数比为20-40%:50-65%:10-15%。

所述沉淀池上部还设置有溢水槽。

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上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混合槽、沉淀区、储泥斗、排泥口以及中心导流筒,所述混合槽内设置有导流折板,所述中心导流筒设置于池体中心,所述中心导流筒的下方设置有倒锥形反射板,废水由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混合槽,所述混合槽内设置有药剂添加口,废水在所述混合槽内混合均匀后进入所述中心导流筒,经所述中心导流筒进入所述沉淀区,所述中心导流筒的长度不超过所述沉淀区长度的三分之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流筒的长度为所述沉淀区长度的4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斗为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流筒包括三个部分,上部分为圆筒状,中间部分内径由小变大,下部分为圆筒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添加口投放的药物包括混凝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上部还设置有溢水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上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盾构泥浆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通过缩短中心导流筒的长度,增加沉淀区存泥空间,可以适应泥浆浓度较高的盾构泥浆,提高对泥浆污水的处理效率,避免污泥从出水中流失,影响出水的水质。本装置增设了混合槽道,使药剂与废水能够充分混合均匀,提高沉淀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竖流式沉淀池,处理容量大,过程能耗低,处理效果好;使得废水、废浆重复利用,实现节水的减排的目的,提高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药剂中没有有机物,只有无机物,减少了有机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肖为;胡不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锦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