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交换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9734发布日期:2020-09-08 15:0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交换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树脂交换塔。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处理技术中,经常利用到树脂交换技术来用于去除水中的各种阴阳离子,但是在实际工艺过程中,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树脂交换塔后,由于水的涉及面积有限,所以无法全面接触到树脂交换塔中的树脂层,导致树脂层中有的部分与水过量接触,有的部分却完全接触不到水,树脂层的整体利用率较低,工艺反应效率不佳。

专利号为201820784852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用树脂交换塔”,其利用下分隔板和上分隔板形成布水空腔,然后通过下分隔板上的布水孔进行布水,来实现均匀布水,但是这种布水方式,在实际使用当中,水只会优先从靠近进水口的布水孔下落,尤其是进水速度较小的时候,布水的实际均匀度也不是很理想,而且布水孔和布水孔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布水死角,树脂层难以得到全面利用。

另外由于污水中很可能存在大颗粒杂质,这些杂质会使得树脂层和污水不能充分接触,影响反应效果,还有可能损坏树脂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杂质影响反应效果和损坏树脂层、且能够提高布水均匀度的新型水处理用树脂交换塔。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树脂交换塔,包括塔体、支撑脚、进水口、出水口以及位于塔体内的树脂层和过滤网层,所述塔体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过水腔、过滤腔和布水腔,所述进水口设置在过水腔上,所述过水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过水孔,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杂质过滤层,所述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落水管,所述布水腔的底部上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顶端位于布水腔内,底端位于布水腔和树脂层之间,所述布水管的底端连接着布水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落水管位于过滤腔的底部的边端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管在布水空腔内的高度大于10cm,确保布水空腔内具备足够的蓄水高度。

进一步地,所有的布水管的顶部开口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如下优点:

1、过水腔和过滤腔的设置,使得在布水前能够有效的过滤掉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从而避免了这些大颗粒杂质进入到树脂层,保证了树脂层和污水的充分接触,提高了反应效果,并且避免了树脂层因为大颗粒杂质受到损坏。

2、通过在布水空腔内的布水管巧妙设置,使得布水空腔内具备一定的蓄水高度,从而使得布水空腔内的水能够通过溢流的方式同时进入到每个布水管进行布水,并且布水喷头能够更加全面的进行喷洒布水,尽可能消除了布水死角,提高了布水均匀度,提高了树脂层的整体利用率,不但提高了整体的工艺反应效率,而且因为树脂层得到了充分利用,反应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水腔的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树脂交换塔,包括塔体1、支撑脚4、进水口5、出水口6以及位于塔体1内的树脂层2和过滤网层3,塔体1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过水腔7、过滤腔9和布水腔8,进水口5设置在过水腔7的侧部上,过水腔7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过水孔71,过滤腔9内设置有杂质过滤层12,过滤腔9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落水管91,两个落水管91分别位于过滤腔9的底部的两边端,布水腔8的底部上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布水管10,布水管10的顶端位于布水腔8内,底端位于布水腔8和树脂层2之间,布水管10的底端连接着布水喷头11。

本实施例中利用上述交换塔进行污水处理后,待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口5进入到塔体1内过水腔7,通过过水孔71,污水全面的掉落在过滤腔9的杂质过滤层12,从而过滤掉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过滤后的污水在通过两个落水管91流入到布水腔8,由于布水管10在布水腔8内具备20cm的高度,所以水不会立刻流出布水腔8,待水的高度越来越高达到布水管10的顶部入口处时,会溢流进布水管10,这样便使得所有的布水管10能够基本同时溢流进水,水从布水管10通过布水喷头11喷洒到树脂层2上,由于布水喷头11具备一定的喷洒范围,所以能够基本消除布水死角,实现对于树脂层2的均匀布水,水经过树脂层2的交换反应,去除水中的阴阳离子,然后经过过滤网层3的过滤后掉落至塔体1内底部,最后通过出水口6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交换塔,包括塔体(1)、支撑脚(4)、进水口(5)、出水口(6)以及位于塔体(1)内的树脂层(2)和过滤网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过水腔(7)、过滤腔(9)和布水腔(8),所述进水口(5)设置在过水腔(7)上,所述过水腔(7)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过水孔(71),所述过滤腔(9)内设置有杂质过滤层(12),所述过滤腔(9)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落水管(91),所述布水腔(8)的底部上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布水管(10),所述布水管(10)的顶端位于布水腔(8)内,底端位于布水腔(8)和树脂层(2)之间,所述布水管(10)的底端连接着布水喷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交换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91)位于过滤腔(9)的底部的边端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交换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10)在布水腔(8)内的高度大于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交换塔,其特征在于:所有的布水管(10)的顶部开口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交换塔,包括塔体、支撑脚、进水口、出水口以及位于塔体内的树脂层和过滤网层,所述塔体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过水腔、过滤腔和布水腔,所述进水口设置在过水腔上,所述过水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过水孔,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杂质过滤层,所述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落水管,所述布水腔的底部上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布水管。本实用新型中过水腔和过滤腔的设置,使得在布水前能够有效的过滤掉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从而避免了这些大颗粒杂质进入到树脂层,保证了树脂层和污水的充分接触,提高了反应效果,并且避免了树脂层因为大颗粒杂质受到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南;吴俊;刘俊超;周湘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绿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