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净化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5493发布日期:2020-11-27 13:3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净化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净化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管网就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城市中生活的每个人,都受益于它。它包括:电力,电信,网络,通讯,热力,燃气,雨水排水,污水排水等,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它们为我们服务;除了电力,通信,通讯等,可以在地面以上敷设和在地面以下敷设外,热力只局部地上,燃气局部地上,其余主干管均在地下,排水管道全在地下。一般情况下。这些主干管网均在城市道路下面敷设,之间有距离要求。埋深都是经过计算的,管网的分叉,汇合,交点,都是有严格的尺寸、标高要求的。防止管线打架碰撞,尤其一些管道,一旦设计好之后,想要再调整,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整体全部改造,但这个费用是惊人的,比如靠重力流排出的排水管道;在市政建设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需要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但传统的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导通管道并不能实现同一汇聚集中处理,干扰流动效果较差,影响水流速度,水流量得不到释放的同时很容易发生堵塞现象,而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曝气量大导致运行费用高等缺点,不能满足国家提标改造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净化一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净化一体装置,包括主体组件、污水过滤组件、驱动组件、增压组件以及曝气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反应箱、支撑座一、支撑座二、出水管、连接柱、过滤箱和矩形活塞管道,所述反应箱倾斜设置,且反应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座一与支撑座二,支撑座一的底端与支撑座二的底端平齐,所述反应箱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曝气反应腔,且所述曝气反应腔下方的反应箱内部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活塞腔,所述反应箱靠近支撑座二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反应箱的顶部两端皆设置有连接柱,且两个所述连接柱的顶端焊接有与反应箱相互平行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底部均匀设置有漏斗状凹槽,且所述漏斗状凹槽的个数与活塞腔的个数相同,所述漏斗状凹槽底端的过滤箱底部垂直设置有矩形活塞管道,且矩形活塞管道的底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内部,位于所述曝气反应腔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市政污水分支导管,且市政污水分支导管与过滤腔连通;

所述污水过滤组件包括滤网、导流板、污泥收纳箱和排污管,所述滤网设置在漏斗状凹槽顶部的过滤腔内部,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在滤网上方的过滤腔内部,且导流板靠近支撑座一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过滤箱靠近支撑座二的一端设置有污泥收纳箱,且污泥收纳箱与滤网上方的过滤腔内部连通,所述污泥收纳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转动杆,所述电机设置在曝气反应腔靠近支撑座一一端的反应箱侧壁,且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曝气反应腔内侧壁连接,所述活塞腔与矩形活塞管道之间的转动杆上设置有“几”字部,且相邻所述“几”字部相互对立;

所述增压组件包括活塞板一、铰接杆一和套筒一,所述活塞板一滑动设置在矩形活塞管道内部,所述铰接杆一铰接设置在活塞板一的底部,所述铰接杆一的底端设置有套筒一,且套筒一套设在对应“几”字部的中部;

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曝气管、曝气头、进气管、出气管、单向阀一、单向阀二、活塞板二、活塞杆、铰接杆二、固定板和套筒二,所述曝气反应腔的底部均匀设置有曝气管,且曝气管的个数与活塞腔的个数相同,所述曝气管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活塞腔下方的反应箱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与出气管,且进气管与出气管皆与活塞腔连通,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一与单向阀二,且所述出气管的自由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内部与对应的曝气管连接,所述活塞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板二,所述活塞板二的顶部垂直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顶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内部铰接有铰接杆二,所述铰接杆二的自由端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远离铰接杆二一侧的两端皆设置有套筒二,两个所述套筒二套设在对应“几”字部上。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向支撑座一一端倾斜,且导流板与矩形活塞管道延伸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

优选的,所述滤网包括弧形密封部、弧形滤网部以及挡板,所述弧形密封部的两侧皆设置有弧形滤网部,且相邻所述漏斗状凹槽之间的弧形滤网部底部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漏斗状凹槽的个数为6个。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一的流向为外界至活塞腔内部,所述单向阀二的流向为活塞腔内部至曝气管内部。

优选的,所述曝气反应腔内部顶端靠近支撑座二的一端垂直设置有隔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滤网设置在漏斗状凹槽顶部的过滤腔内部,活塞板一的内部滑动设置矩形活塞管道内部,铰接杆一铰接设置在活塞板一的底部,铰接杆一的底端设置套筒一,且套筒一套设在对应转动杆“几”字部的中部,应用时,污水能够顺着不同市政污水分支导管同一汇聚到过滤箱内部进行集中处理,在流通过程中,转动杆转动带动使得其“几”字部转动,通过铰接杆一可带动活塞板一在矩形活塞管道内部上下往复移动,当活塞板一在矩形活塞管道内部向下移动时,会产生吸力,一方面使得过滤腔内部的污水快速通过滤网,缩短对污水的过滤时间,另一方面使得滤网上方的过滤腔产生负压,进而加快市政污水分支导管进入过滤腔的水流速度,从而增加市政污水分支导管的了水流量,避免发生堵塞现象,而由于矩形活塞管道的底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内部,位于曝气反应腔内部的两侧皆设置出水孔,在当活塞板一移动至曝气反应腔内的矩形活塞管道时,通过滤网过滤后的污水就会从矩形活塞管道的出水孔进入曝气反应腔内部,当活塞板一在矩形活塞管道内部向上移动时,会使得漏斗状凹槽内部过滤后的水从下至上穿过滤网的孔隙进入滤网上方的过滤腔,进而可对滤网的孔隙进行清理,避免污泥堵塞滤网,实现自动对滤网进行清理,使用方便。

(2)本发明导流板向支撑座一一端倾斜,且导流板与矩形活塞管道延伸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在活塞板一在矩形活塞管道内部向上移动时,会使得漏斗状凹槽内部过滤后的水从滤网下方穿过滤网的孔隙进入滤网上方的过滤腔内部冲击在导流板,由于导流板与矩形活塞管道延伸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进而污水在冲击导流板上后向污泥收纳箱一侧移动,提高了过滤箱内部水流流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市政污水分支导管进入过滤腔的水流速度,增加市政污水分支导管的了水流量,避免发生堵塞现象。

(3)本发明反应箱倾斜设置,而过滤箱与反应箱相互平行,且过滤腔的底部均匀设置漏斗状凹槽,漏斗状凹槽的个数与活塞腔的个数相同,并且导流板水平设置在滤网上方的过滤腔内部,导流板靠近支撑座一的一端开设开口,过滤箱靠近支撑座二的一端设置污泥收纳箱,且污泥收纳箱与滤网上方的过滤腔内部连通,污泥收纳箱的底部设置排污管,应用时,由于转动杆上相邻“几”字部相互对立,这样在转动杆的“几”字部通过铰接杆一带动活塞一运动时,相邻矩形活塞管道内部的活塞一运动轨迹为一上一下,并且由于导流板的设置可将市政污水分支导管排出的污水引入远离污泥收纳箱一侧的过滤腔,污水通过滤网依次进入漏斗状凹槽内部,而在滤网上的污泥在活塞板一上下运动过程中以及重力作用下,使得污泥向污泥收纳箱一侧移动,最终排入污泥收纳箱然后通过排污管排出,降低污泥产量,减少后续处理成本。

(4)本发明通过在曝气反应腔的底部均匀设置有曝气管,且曝气管的个数与活塞腔的个数相同,曝气管的顶部均匀设置曝气头,活塞腔下方的反应箱底部分别设置进气管与出气管,且进气管与出气管皆与活塞腔连通,进气管与出气管上分别设置单向阀一与单向阀二,且出气管的自由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内部与对应的曝气管连接,活塞腔的内部滑动设置活塞板二,活塞板二的顶部垂直设置活塞杆,且活塞杆的顶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内部铰接铰接杆二,铰接杆二的自由端连接固定板,且固定板远离铰接杆二一侧的两端皆设置套筒二,两个套筒二套设在对应“几”字部上,应用时,转动杆转动带动其“几”字部转动,通过铰接杆二带动活塞杆上下往复进行移动,而活塞杆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活塞板二在活塞腔内部上下往复进行移动,由于单向阀一的流向为外界至活塞腔内部,单向阀二的流向为活塞腔内部至曝气管内部,当活塞板二向上移动时,外界气体进入活塞腔,当活塞板二向下移动时,活塞腔内部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曝气管并从曝气头排出,对进入曝气反应腔内部的水进行曝气,提高水内部的氧气,进而降低沼气中甲烷含量,降低污水的热值,避免发生爆炸,同时为好氧菌的脱氮反应的发生创造条件,更有利于水解反应的发生,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矩形活塞管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曝气反应腔底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滤网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施例二的滤网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污管;2、污泥收纳箱;3、过滤箱;4、铰接杆一;5、市政污水分支导管;6、矩形活塞管道;7、滤网;8、活塞板一;9、导流板;10、过滤腔;11、漏斗状凹槽;12、连接柱;13、出水孔;14、反应箱;15、电机;16、铰接杆二;17、支撑座一;18、活塞杆;19、转动杆;20、活塞板二;21、套筒一;22、曝气头;23、活塞腔;24、固定板;25、进气管;26、“几”字部;27、曝气管;28、单向阀一;29、套筒二;30、曝气反应腔;31、单向阀二;32、出气管;33、隔板;34、支撑座二;35、出水管;3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净化一体装置,包括主体组件、污水过滤组件、驱动组件、增压组件以及曝气组件,主体组件包括反应箱14、支撑座一17、支撑座二34、出水管35、连接柱12、过滤箱3和矩形活塞管道6,反应箱14倾斜设置,且反应箱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座一17与支撑座二34,支撑座一17的底端与支撑座二34的底端平齐,反应箱14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曝气反应腔30,且曝气反应腔30下方的反应箱14内部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活塞腔23,反应箱14靠近支撑座二34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35,反应箱14的顶部两端皆设置有连接柱12,且两个连接柱12的顶端焊接有与反应箱14相互平行的过滤箱3,过滤箱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腔10,过滤腔10的底部均匀设置有6个漏斗状凹槽11,且漏斗状凹槽11的个数与活塞腔23的个数相同,漏斗状凹槽11底端的过滤箱3底部垂直设置有矩形活塞管道6,且矩形活塞管道6的底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30内部,位于曝气反应腔30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出水孔13,过滤箱3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市政污水分支导管5,且市政污水分支导管5与过滤腔10连通,曝气反应腔30内部顶端靠近支撑座二34的一端垂直设置有隔板33;

污水过滤组件包括滤网7、导流板9、污泥收纳箱2和排污管1,滤网7设置在漏斗状凹槽11顶部的过滤腔10内部,导流板9倾斜设置在滤网7上方的过滤腔10内部,且导流板9靠近支撑座一17的一端开设有开口,导流板9向支撑座一17一端倾斜,且导流板9与矩形活塞管道6延伸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过滤箱3靠近支撑座二34的一端设置有污泥收纳箱2,且污泥收纳箱2与滤网7上方的过滤腔10内部连通,污泥收纳箱2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排污管1上设置有阀门36;

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5和转动杆19,电机15设置在曝气反应腔30靠近支撑座一17一端的反应箱14侧壁,且电机15的输出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30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9,且转动杆1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曝气反应腔30内侧壁连接,活塞腔23与矩形活塞管道6之间的转动杆19上设置有“几”字部26,且相邻“几”字部26相互对立;

增压组件包括活塞板一8、铰接杆一4和套筒一21,活塞板一8滑动设置在矩形活塞管道6内部,铰接杆一4铰接设置在活塞板一8的底部,铰接杆一4的底端设置有套筒一21,且套筒一21套设在对应“几”字部26的中部;

曝气组件包括曝气管27、曝气头22、进气管25、出气管32、单向阀一28、单向阀二31、活塞板二20、活塞杆18、铰接杆二16、固定板24和套筒二29,曝气反应腔30的底部均匀设置有曝气管27,且曝气管27的个数与活塞腔23的个数相同,曝气管27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曝气头22,活塞腔23下方的反应箱14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25与出气管32,且进气管25与出气管32皆与活塞腔23连通,进气管25与出气管32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一28与单向阀二31,单向阀一28的流向为外界至活塞腔23内部,单向阀二31的流向为活塞腔23内部至曝气管27内部,且出气管32的自由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30内部与对应的曝气管27连接,活塞腔23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板二20,活塞板二20的顶部垂直设置有活塞杆18,且活塞杆18的顶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30内部铰接有铰接杆二16,铰接杆二16的自由端连接有固定板24,且固定板24远离铰接杆二16一侧的两端皆设置有套筒二29,两个套筒二29套设在对应“几”字部26上。

工作原理:在应用时,污水能够顺着不同市政污水分支导管5同一汇聚到过滤箱3内部进行集中处理,在流通过程中,电机15带动转动杆19转动使得其“几”字部26转动,通过铰接杆一4可带动活塞板一8在矩形活塞管道6内部上下往复移动,当活塞板一8在矩形活塞管道6内部向下移动时,会产生吸力,一方面使得污水快速通过滤网7,缩短对污水的过滤时间,另一方面造成滤网7上方的过滤腔10产生负压,进而加快市政污水分支导管5进入过滤腔10的水流速度,从而增加市政污水分支导管5的了水流量,避免发生堵塞现象,由于矩形活塞管道6的底端延伸至曝气反应腔30内部,位于曝气反应腔30内部的两侧皆设置出水孔13,而当活塞板一8移动至曝气反应腔30内的矩形活塞管道6时,通过滤网7过滤后的污水就会从矩形活塞管道6的出水孔13进入曝气反应腔30内部,当活塞板一8在矩形活塞管道6内部向上移动时,会使得漏斗状凹槽11内部过滤后的水从下至上穿过滤网7的孔隙进入滤网7上方的过滤腔10,进而可对滤网7的孔隙进行清理,避免污泥堵塞滤网7,实现自动对滤网进行清理,使用方便,而由于转动杆19上相邻“几”字部26相互对立,这样在转动杆19的“几”字部26通过铰接杆一4带动活塞一8运动时,即相邻矩形活塞管道6内部的活塞板一8运动轨迹为一上一下,并且由于导流板9的设置可将市政污水分支导管5排出的污水引入远离污泥收纳箱2一侧的过滤腔10,污水通过滤网7依次进入漏斗状凹槽11内部,而在滤网7上的污泥在活塞板一8上下运动过程中以及重力作用下,使得污泥向污泥收纳箱2一侧移动,最终排入污泥收纳箱2然后通过排污管1排出,降低污泥产量,减少后续处理成本,当污水进入曝气反应腔30内部时,转动杆19转动带动其“几”字部26转动,通过铰接杆二16带动活塞杆18上下往复进行移动,而活塞杆18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活塞板二20在活塞腔23内部上下往复进行移动,由于单向阀一28的流向为外界至活塞腔23内部,单向阀二31的流向为活塞腔23内部至曝气管27内部,当活塞板二20向上移动时,外界气体进入活塞腔23,当活塞板二20向下移动时,活塞腔23内部气体通过出气管31排出曝气管27并从曝气头22排出,对进入曝气反应腔30内部的水进行曝气,提高水内部的氧气,进而降低沼气中甲烷含量,降低污水的热值,避免发生爆炸,同时为好氧菌的脱氮反应的发生创造条件,更有利于水解反应的发生,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最后污水通过出水管排出。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7,实施例二与实施列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滤网7包括弧形密封部71、弧形滤网部72以及挡板73,所述弧形密封部71的两侧皆设置有弧形滤网部72,且相邻所述漏斗状凹槽11之间的弧形滤网部72底部设置有挡板73,在应用时,污水可通过滤网的弧形滤网部进行过滤,而污水中的污泥可通过滤网7的弧形密封部71向下移动至污泥收纳箱内部,在不影响其过滤面积的前提下,使得污泥快速移动至污泥收纳箱内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