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验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7656发布日期:2021-08-13 16:1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学检验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清洗装置领域,尤指一种医学检验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检验用器具主要用于病人就医时进行检测,来确定病人病情,在使用结束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清洗和杀菌消毒处理,以确保下次使用时安全卫生。例如,对患者血液细胞尿液等体征进行检验时候,需用到量杯、试管等辅助设备,来进行检验,在检验完成后,大量的量杯和试管等医学检验用器具通常需要护士手动清洗,其容易出现清洗不干净,清洗效率低下,清洗后潮湿晾干还容易滋生细菌,以致影响下次使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检验用清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医学检验用清洗装置包括水泵、清洗室、加热器、导管、喷水器、挡板、消毒灯、壳体、消毒室、阀门、从动轮、第一隔板、集水室、辅助轮、脚轮、第二隔板、电机室、电机、转轮、皮带、主动轮、输送带、清洗框和漏孔。

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置了四只脚轮,壳体的内部设置了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挡板,第一隔板和挡板将壳体的内上部分割为清洗室和消毒室,清洗室上方的壳体的外表面安装了水泵和加热器,水泵和加热器通过导管进行连接,喷水器通过贯穿壳体顶部的导管与加热器进行连接,消毒室上方的壳体的内表面安装了消毒灯,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壳体的内下部分割为集水室和电机室,集水室的右下部设置了阀门,集水室上方的第一隔板上设置了漏孔,电机室内安装了电机,第一隔板的上表面设置了主动轮、从动轮和辅助轮,输送带设置于主动轮、从动轮和辅助轮的外围,设置了漏网的清洗框置于输送带上,电机的转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推动医学检验用清洗装置通过脚轮移动至目的地,将医学检验用器具放入清洗框内,开启电机使输送带上的清洗框行至喷水器的正下方,停止电机,开启水泵,水泵将清洗液经导管泵入加热器内,加热器对泵入的清洗液进行加热,并经导管再由喷水器喷出,对喷水器正下方的医学检验用器具进行清洗,清洗废液经漏孔进入集水室内,清洗废液可以通过阀门排出,清洗完成后关闭水泵和加热器,对清洗后的医学检验用器具进行沥干,沥干操作结束后,开启电机使输送带上的清洗框行至消毒灯的正下方,停止电机,开启消毒灯对消毒灯正下方的医学检验用器具进行消毒,消毒操作结束后,关闭消毒灯,取出消毒了的医学检验用器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输送带移送清洗框,利用水泵、加热器和喷水器相结合的方式在清洗室内对医学检验用器具达到有效冲洗的效果;利用消毒灯在消毒室内对医学检验用器具达到有效消毒的效果;具有移动方便、使用便捷、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泵,2、清洗室,3、加热器,4、导管,5、喷水器,6、挡板,7、消毒灯,8、壳体,9、消毒室,10、阀门,11、从动轮,12、第一隔板,13、集水室,14、辅助轮,15、脚轮,16、第二隔板,17、电机室,18、电机,19、转轮,20、皮带,21、主动轮,22、输送带,23、清洗框,24、漏孔。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医学检验用清洗装置包括水泵1、清洗室2、加热器3、导管4、喷水器5、挡板6、消毒灯7、壳体8、消毒室9、阀门10、从动轮11、第一隔板12、集水室13、辅助轮14、脚轮15、第二隔板16、电机室17、电机18、转轮19、皮带20、主动轮21、输送带22、清洗框23和漏孔24。

所述的壳体8的底部设置了四只脚轮15,壳体5的内部设置了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6和挡板6,第一隔板12和挡板6将壳体5的内上部分割为清洗室2和消毒室9,清洗室2上方的壳体5的外表面安装了水泵1和加热器3,水泵1和加热器3通过导管4进行连接,喷水器5通过贯穿壳体8顶部的导管4与加热器3进行连接,消毒室9上方的壳体5的内表面安装了消毒灯7,第一隔板12和第二隔板16将壳体5的内下部分割为集水室13和电机室17,集水室13的右下部设置了阀门10,集水室13上方的第一隔板12上设置了漏孔24,电机室17内安装了电机18,第一隔板12的上表面设置了主动轮21、从动轮11和辅助轮14,输送带22设置于主动轮21、从动轮11和辅助轮14的外围,设置了漏网的清洗框23置于输送带22上,电机18的转轮19通过皮带20与主动轮21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医学检验用清洗装置使用时,推动医学检验用清洗装置通过脚轮16移动至目的地,将医学检验用器具放入清洗框23内,开启电机18使输送带22上的清洗框23行至喷水器5的正下方,停止电机18,开启水泵1,水泵1将清洗液经导管4泵入加热器3内,加热器3对泵入的清洗液进行加热,并经导管4再由喷水器5喷出,对喷水器5正下方的医学检验用器具进行清洗,清洗废液经漏孔24进入集水室13内,清洗废液可以通过阀门10排出,清洗完成后关闭水泵1和加热器3,对清洗后的医学检验用器具进行沥干,沥干操作结束后,开启电机18使输送带22上的清洗框23行至消毒灯7的正下方,停止电机18,开启消毒灯7对消毒灯7正下方的医学检验用器具进行消毒,消毒操作结束后,关闭消毒灯7,取出消毒了的医学检验用器具。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医学检验用清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种医学检验用清洗装置包括水泵、清洗室、加热器、导管、喷水器、挡板、消毒灯、壳体、消毒室、阀门、从动轮、第一隔板、集水室、辅助轮、脚轮、第二隔板、电机室、电机、转轮、皮带、主动轮、输送带、清洗框和漏孔;

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置了四只脚轮,壳体的内部设置了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挡板,第一隔板和挡板将壳体的内上部分割为清洗室和消毒室,清洗室上方的壳体的外表面安装了水泵和加热器,水泵和加热器通过导管进行连接,喷水器通过贯穿壳体顶部的导管与加热器进行连接,消毒室上方的壳体的内表面安装了消毒灯,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壳体的内下部分割为集水室和电机室,集水室的右下部设置了阀门,集水室上方的第一隔板上设置了漏孔,电机室内安装了电机,第一隔板的上表面设置了主动轮、从动轮和辅助轮,输送带设置于主动轮、从动轮和辅助轮的外围,设置了漏网的清洗框置于输送带上,电机的转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进行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用清洗装置,包括水泵、清洗室、加热器、导管、喷水器、挡板、消毒灯、壳体、消毒室、阀门、从动轮、第一隔板、集水室、辅助轮、脚轮、第二隔板、电机室、电机、转轮、皮带、主动轮、输送带、清洗框和漏孔;本发明采用输送带移送清洗框,利用水泵、加热器和喷水器相结合的方式在清洗室内对医学检验用器具达到有效冲洗的效果;利用消毒灯在消毒室内对医学检验用器具达到有效消毒的效果;具有移动方便、使用便捷、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建凤
技术研发日:2020.10.08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