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文档序号:26080675发布日期:2021-07-30 13:3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厨余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最常见的处理方法就是通过分类打包集中处理来进行焚烧或填埋。焚烧餐厨垃圾可快速实现“减量”,且焚烧产生的余热可发电供热,但餐厨垃圾含水量高,燃烧后热值降低,增加成本,且燃烧会产生大量难闻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很大危害。对于垃圾填埋处理,此处理方法操作简单,可处理各种类型的垃圾,但占地面积大,过滤液漏出,地下水会受到污染,垃圾处理没有做成资源。还有技术可以将餐厨垃圾饲料化,但生产出来的饲料并不符合作为饲料的条件,喂养牲畜存在很大隐患,甚至造成牲畜大批量死亡,损失更大,得不偿失。

为有效处理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随之而生,现有大多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仍只具备粉碎功能,而粉碎之后的垃圾将会直接排入下水道,将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并且餐厨垃圾的利用率不高,少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会在排水系统中添加发酵菌,但该方法的处理量相对较小,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实行。

中国专利cn202010049620.x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于家用室内发酵生成肥料。该厨余垃圾处理器不利于投放垃圾,粉碎效率较低,延长垃圾发酵时间;且该处理器仅采用单次发酵,进一步延长垃圾发酵周期,发酵效率低,增加时间成本并且投放垃圾不够灵活高效,不适应家庭厨余垃圾量少且不定时投放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实现厨余垃圾高效投放,粉碎更加充分,采用两次发酵使得发酵更加高效且充分,控制过程更加智能化,满足人们对厨余设备智能、高效且环保的要求。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其内的进料装置、粉碎装置、过滤装置、一次搅拌发酵装置、菌液喷淋装置、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取料装置和除臭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与粉碎装置联通,所述粉碎装置一端连接外部水源,粉碎装置另一端与侧面的过滤装置管路连接,所述一次搅拌发酵装置与过滤装置相对应,过滤后的碎料被送至一次搅拌发酵装置中,菌液喷淋装置的喷头朝向一次搅拌发酵装置的一次发酵槽,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位于一次搅拌发酵装置下游,经一次搅拌发酵装置依次发酵后的碎料进入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进行二次发酵,所述取料装置与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相对应,二次发酵后的最终产物经取料装置取出,所述除臭装置与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相联通,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内发酵气体经除臭装置处理后向外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由投料门、投料铰链和红外感应单元组成;

所述投料门一端铰接于设备壳体,所述红外感应单元对应安装在投料门另一端的门锁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装置由粉碎机固定底板、粉碎机外壳、研磨盘、研磨锤、研磨刀、研磨传动轴、研磨电机、进水管、电磁水阀、出料管和换向水管组成;

所述粉碎机外壳通过粉碎机固定底板安装在设备壳体内,所述研磨传动轴与研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研磨盘与研磨刀上下依次同轴安装在研磨传动轴上,所述研磨锤沿着研磨盘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铰接在研磨盘的上表面,所述进水管一端通过电磁水阀相与外部水源连接,进水管另一端与粉碎机外壳上部联通,电磁水阀配有光敏电阻传感器,所述光敏电阻传感器安装在粉碎装置的粉碎进料口处,所述出料管一端与粉碎机外壳下部联通,出料管另一端通过换向水管与过滤装置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由过滤槽、过滤铰链、过滤短连杆、过滤带轴异形长连杆、过滤滚珠轴承、过滤大齿轮、过滤小齿轮、过滤带轴异形拉杆、滤水盛水道和出水管组成;

所述滤水盛水道两端与设备壳体内侧壁固定,所述滤水盛水道通过出水管与外部下水管路联通,所述过滤槽铰接于滤水盛水道上方并与粉碎装置相联通,所述过滤短连杆一端与过滤槽端面侧壁相铰接,过滤短连杆另一端与过滤带轴异形长连杆一端固连,过滤带轴异形长连杆另一端的轴端旋转安装在设备壳体的侧壁上,所述过滤小齿轮同轴安装在过滤带轴异形长连杆的轴端上,所述过滤带轴异形拉杆的拉杆端设置于设备壳体外侧,过滤带轴异形拉杆的轴端穿过设备壳体的侧壁,位于设备壳体内侧的过滤大齿轮同轴安装在过滤带轴异形拉杆的轴端,所述过滤大齿轮与过滤小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菌液喷淋装置由菌液箱、定时喷淋控制组件、菌液输出管道、菌液喷淋管道和喷头;

所述菌液箱固定在设备壳体内壁上,所述定时喷淋控制组件固定安装在设备壳体的前侧内壁上,定时喷淋控制组件包括菌液泵和菌液泵控制器,所述菌液泵控制器匹配有人机交互控制面板,所述人机交互控制面板嵌置安装在设备壳体前侧面上,所述菌液箱通过菌液输出管道与定时喷淋控制组件的菌液泵进液端相连,定时喷淋控制组件的菌液泵出液端与菌液喷淋管道相连,在所述菌液喷淋管道上安装有两个喷头,所述喷头位于一次搅拌发酵装置的一次发酵槽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搅拌发酵装置由一次发酵槽、移动搅拌机构和开合控制机构组成;

所述一次发酵槽由一次发酵槽左部、一次发酵槽右部、一次发酵槽支撑轴和发酵槽开合滚轮组成,所述一次发酵槽左部和一次发酵槽右部顶部通过一次发酵槽支撑轴铰接在设备壳体内壁上,发酵槽开合滚轮滚动安装在一次发酵槽左部和一次发酵槽右部的底部;

所述开合控制机构由铰链底座、电动推杆、开合异形连杆、开合驱动短连杆、开合滑块、开合滑轨、第一开合执行连杆和第二开合执行连杆组成,所述电动推杆通过铰链底座安装在设备壳体底部,所述开合异形连杆横跨一次发酵槽轴向底部,开合异形连杆44顶部中间位置与电动推杆推动端铰接,开合异形连杆的两侧面底部分别与设备壳体铰接,开合异形连杆的两侧面中间位置分别与开合驱动短连杆一端铰接,所述开合滑轨竖直设置在一次发酵槽的轴向两端外侧,所述开合滑块滑动连接在开合滑轨上,开合驱动短连杆另一端与开合滑块铰接,在所述一次发酵槽的一端外侧,所述第一开合执行连杆和第二开合执行连杆各有两根,两根第一开合执行连杆一端均铰接在一次发酵槽支撑轴上,两根第一开合执行连杆另一端和两根第二开合执行连杆一端分别铰接在一次发酵槽左部和一次发酵槽右部外端面上,两根第二开合执行连杆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开合滑块46上;

所述移动搅拌机构由滚柱丝杆模组、搅拌棒固定块、搅拌棒、搅拌传递齿轮、搅拌传递齿条和搅拌棒齿轮组成;

所述滚柱丝杆模组设置在一次发酵槽上方,所述搅拌棒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滚柱丝杆模组的移动滑块上,所述搅拌棒有两根,两根搅拌棒平行设置,且两根搅拌棒的顶部连接端均穿过搅拌棒固定块,并沿轴向限位在固定块上,分别同轴安装两根搅拌棒上的搅拌棒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搅拌传递齿轮与其中一根搅拌棒同轴连接,所述搅拌传递齿条与滚柱丝杆模组平行设置,搅拌传递齿条两端固定在设备壳体上,所述搅拌传递齿轮与搅拌传递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由二次发酵槽、震动机构和搅拌机构组成;

所述二次发酵槽下方设有二次发酵槽安装座,二次发酵槽安装座由正对着二次发酵槽底部的安装座固定板和位于二次发酵槽前端的安装座固定架组成;

所述震动机构由震动弹簧、电磁铁和磁性金属块组成,所述震动弹簧分别连接于二次发酵槽底部四角与安装座固定板固定之间,所述电磁铁固定安装在二次发酵槽安装座的安装座固定板中间,所述磁性金属块与二次发酵槽一体成型;

所述搅拌机构由一个水平滑孔、两组搅拌齿轮传动组件和两组搅拌轴组件;

所述水平滑孔固定在二次发酵槽50前端的安装座固定架上;

两组搅拌齿轮传动组件水平且相互平行设置,每组所述搅拌齿轮传动组件由第一搅拌大齿轮、第一搅拌小齿轮、搅拌带轴异形连杆、搅拌齿轮固定销、第二搅拌大齿轮、第二搅拌小齿轮、搅拌齿轮固定板和异形连杆铰轴组成,所述搅拌齿轮固定板固定在二次发酵槽前端面前侧,并与二次发酵槽前端面之间留有安装空隙,以供其余搅拌齿轮传动组件零部件安装,所述第一搅拌大齿轮固定在搅拌齿轮固定板内侧面上,异形连杆铰轴与第一搅拌大齿轮同轴固定在搅拌齿轮固定板内侧面上,所述搅拌带轴异形连杆的轴端滑动安装在水平滑孔内,搅拌带轴异形连杆另一端与异形连杆铰轴铰接,所述搅拌齿轮固定销垂直插装在搅拌带轴异形连杆中间位置,第一搅拌小齿轮同轴固定在搅拌齿轮固定销上,并与第一搅拌大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搅拌大齿轮与第一搅拌小齿轮同轴固定在搅拌齿轮固定销上,第二搅拌大齿轮与所述第二搅拌小齿轮相啮合,第二搅拌小齿轮同轴固定在搅拌轴组件的搅拌轴上;

两组搅拌轴组件分别与两组搅拌齿轮传动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搅拌轴组件由一根搅拌轴和若干组搅拌叶片组成,所述搅拌轴两端旋转安装在二次发酵槽的侧壁上,所述搅拌叶片沿轴向成组固定在搅拌轴上,且沿轴向相邻的两组搅拌叶片之间沿径向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装置由取料抽板、抽板弹簧、抽板滑轨、取料滑轨支撑板、出料门、出料门铰链、出料门锁扣和出料门把手组成;

所述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安装在取料抽板上,取料抽板两侧上沿通过抽板弹簧与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的二次发酵槽顶部两侧沿对应连接,两条所述抽板滑轨分别通过取料滑轨支撑板水平且对称地安装在设备壳体上,所述取料抽板两外侧面滑动连接在抽板滑轨上;所述出料门一侧通过出料门铰链与设备壳体铰接,出料门另一侧通过出料门锁扣与设备壳体连接,所述出料门把手对应安装在出料门上。

进一步地,所述除臭装置由除臭箱体、第一除臭风扇、第二除臭风扇、除臭碳板、碳板卡槽和除臭拉门组成;

所述除臭箱体固定在设备壳体内,所述第一除臭风扇安装在除臭箱体与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相邻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除臭风扇设置在除臭箱体的后侧壁上,所述除臭箱体的后侧壁内表面开有碳板卡槽,所述除臭碳板插装在所述碳板卡槽内,所述除臭拉门滑动安装在除臭箱体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中,通过红外感应装置可实现无接触投放垃圾对家庭卫生环境更加友好。

2、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中,控制进水的电磁水阀通过光敏电阻控制,无需人手动开启,投放垃圾更加高效便利。

3、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中,设计有粉碎处理装置和滤水装置,厨余垃圾的含水量减少以及颗粒更小,将更加有利于发酵。

4、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采用双层发酵的设计,其中:第一层为丝杆带动滑块通过齿轮组和齿条实现搅拌棒的进给和搅拌运动,与传统的单轴搅拌(局部搅拌)相比,该设计使菌液与垃圾的混合更加均匀没有死角,当物料过多时通过液位检测传感器可将信号传送给单片机控制电动推杆打开,实现了发酵过程一体化;第二层发酵采用震动发酵,通过电磁铁和弹簧的作用实现了第二层发酵室的震动,通过差动轮系的作用又实现了搅拌的功能,真正做到了震动搅拌一体化,防止产物发生板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中,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中,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中,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图5中c-c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中,开合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中,一次发酵槽左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中,一次发酵槽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中,开合异形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中,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设备壳体,2投料口,3投料门,

4投料铰链,5红外感应单元,6粉碎机固定底板,

7粉碎机外壳,8研磨盘,9研磨锤,

10研磨刀,11研磨传动轴,12研磨电机,

13进水管,14电磁水阀,15出料管,

16换向管,17过滤槽,18过滤铰链,

19过滤短连杆,20过滤带轴异形长连杆,21过滤滚珠轴承

22过滤大齿轮,23过滤小齿轮,24过滤带轴异形拉杆,

25滤水盛水道,26出水管,27菌液箱,

28定时喷淋控制组件,29菌液输出管道,30菌液喷淋管道,

31喷头,32一次发酵槽左部,33一次发酵槽右部,

34一次发酵槽支撑轴,35发酵槽开合滚轮,36滚柱丝杆模组,

37搅拌棒固定块,38搅拌棒,39搅拌传递齿轮,

40搅拌传递齿条,41搅拌棒齿轮,42铰链底座,

43电动推杆,44开合异形连杆,45开合驱动短连杆,

46开合滑块,47开合滑轨,48第一开合执行连杆,

49第二开合执行连杆,50二次发酵槽,51二次发酵槽安装座,

52震动弹簧,53电磁铁,54磁性金属块,

55水平滑孔,56第一搅拌大齿轮,57第一搅拌小齿轮,

58搅拌带轴异形连杆,59搅拌齿轮固定销,60第二搅拌大齿轮,

61第二搅拌小齿轮,62搅拌齿轮固定板,63异形连杆铰轴,

64搅拌轴,65搅拌叶片,66取料抽板,

67抽板弹簧,68抽板滑轨,69取料滑轨支撑板,

70出料门,71出料门铰链,72出料门锁扣,

73出料门把手,74除臭箱体,75第一除臭风扇,

76第二除臭风扇,77除臭碳板,78碳板卡槽,

79除臭拉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及其具体工作过程,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进料装置、粉碎装置、过滤装置、一次搅拌发酵装置、菌液喷淋装置、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取料装置和除臭装置,上述组成装置均安装在设备壳体内,其中,厨余垃圾经进料装置进入处理设备后,首先经粉碎装置进行充分粉碎,接着粉碎碎料进入过滤装置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碎料进入一次搅拌发酵装置,菌液喷淋装置向一次搅拌发酵装置内喷淋菌液,粉碎碎料在一次搅拌发酵装置中进行第一次发酵,然后一次发酵后的碎料进入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中再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完毕后的厨余发酵产物经去聊装置取出,除臭装置与一次搅拌发酵装置和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之间气路联通,在达到除臭的功能之余,还保证了发酵所需的氧气和温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型生物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个组成装置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具体阐述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设备壳体1的顶部一侧开有一个投料口2,所述进料装置安装在该投料口2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投料门3、投料铰链4和红外感应单元5;其中,所述投料门3匹配安装在投料口2处,投料门3一端通过投料铰链4与设备壳体1铰接,所述红外感应单元5对应安装在投料门3的另一端门锁位置上;在投放厨余垃圾时,通过红外感应单元5检测投放动作,进而控制投料门3的门锁开合,实现无接触式投放处于垃圾。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粉碎装置安装在设备壳体1内,并位于投料口2下方,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粉碎机固定底板6、粉碎机外壳7、研磨盘8、研磨锤9、研磨刀10、研磨传动轴11、研磨电机12、进水管13、电磁水阀14、出料管15和换向水管16;其中,所述粉碎机固定底板6水平设置并焊接固定在设备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粉碎机外壳7固定安装在粉碎机固定底板6上,粉碎机外壳7顶部粉碎进料口正对着所述投料口2,所述研磨电机12设置安装在粉碎机外壳7下端的电机腔室内,研磨传动轴11与研磨电机12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研磨盘8同轴安装在研磨传动轴11的顶部,所述研磨锤9沿着研磨盘8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铰接在研磨盘8的上表面,所述研磨刀10同轴安装在研磨盘8下方的研磨传动轴11上;所述进水管13一端与电磁水阀14相连,进水管13另一端与粉碎机外壳7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电磁水阀14配有光敏电阻传感器,所述光敏电阻传感器安装在粉碎装置的粉碎进料口处,通过进入粉碎装置的实现对电磁水阀14的自动控制,所述出料管15一端与粉碎机外壳7的下部螺纹连接,出料管15另一端与换向水管16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换向水管16另一端与过滤装置相连;

厨余垃圾经进料装置被投入后,有光线进入粉碎装置,光敏电阻传感器的电阻值将减小使电磁水阀14通电打开,外部水流通过打开的电磁水阀14和进水管13将厨余垃圾冲入研磨锤9、研磨盘8和研磨刀10所在的研磨腔室内部进行研磨粉碎,在研磨电机12的驱动下,研磨传动轴11带动研磨盘8和研磨刀10同步旋转,厨余垃圾进入研磨腔室后,从上至下依次在研磨锤9、研磨盘8和研磨刀10的作用下被粉碎细化,粉碎后的粉碎产物经出料管15排出,并通过换向水管16流向过滤装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过滤装置位于设备壳体1内的另一侧上部,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17、过滤铰链18、过滤短连杆19、过滤带轴异形长连杆20、过滤滚珠轴承21、过滤大齿轮22、过滤小齿轮23、过滤带轴异形拉杆24、滤水盛水道25和出水管26;其中,所述滤水盛水道25水平设置,其两端与设备壳体1内侧部焊接固定,所述滤水盛水道25与出水管26相联通,所述过滤槽17水平设置在滤水盛水道25上方,前述粉碎装置中的换向水管16的出料口正对着过滤槽17,所述过滤槽17底部及侧壁四周均匀地开有过滤孔,过滤槽17的侧沿通过过滤铰链18与滤水盛水道25的侧沿向铰接,过滤短连杆19的一端与过滤槽17的一端面侧壁相铰接,过滤短连杆19的另一端与过滤带轴异形长连杆20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过滤带轴异形长连杆20另一端的轴端通过过滤滚珠轴承21旋转安装在设备壳体1的侧壁上,且过滤小齿轮23同轴安装在过滤带轴异形长连杆20的轴端上,所述过滤带轴异形拉杆24的拉杆端设置于设备壳体1外侧,过滤带轴异形拉杆24的轴端穿过设备壳体1的侧壁,位于设备壳体1内侧的过滤大齿轮22同轴安装在过滤带轴异形拉杆24的轴端,所述过滤大齿轮22与过滤小齿轮23相啮合;

经粉碎装置处理后的粉碎产物经换向水管16流入过滤槽17内,经过滤,大部分过滤水分经过滤槽17的过滤孔流入下方的滤水盛水道25内,并经出水管26排出,含有少量水分的过滤碎料留在过滤槽17内静置,通过拉动过滤带轴异形拉杆24的拉杆端,驱动过滤大齿轮22带动过滤小齿轮23旋转,过滤小齿轮23进一步通过由过滤带轴异形长连杆20和过滤短连杆19组成的摇臂带动过滤槽17翻转,实现将过滤槽17内的过滤碎料顺势到入下方的一次搅拌发酵装置内。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菌液喷淋装置位于设备壳体1内,包括:菌液箱27、定时喷淋控制组件28、菌液输出管道29、菌液喷淋管道30和喷头31;其中,所述菌液箱27固定在设备壳体1内壁上,且在菌液箱27上开有菌液注入口,所述定时喷淋控制组件28固定安装在设备壳体1的前侧内壁上,定时喷淋控制组件28包括菌液泵和菌液泵控制器,所述菌液泵控制器匹配有人机交互控制面板,该人机交互控制面板嵌置安装在设备壳体1的前侧面上,所述菌液箱27通过菌液输出管道29与定时喷淋控制组件28的菌液泵进液端相连,定时喷淋控制组件28的菌液泵出液端与菌液喷淋管道30相连,在所述菌液喷淋管道30上并排安装有两个喷头31,两个所述喷头31分别位于一次搅拌发酵装置的一次发酵槽上方;

通过操作设备壳体1前侧面上的人机交互控制面板,人工手动输入待喷淋菌液的量以及喷淋时间,定时喷淋控制组件28中的菌液泵定时定量地将菌液箱27中的菌液经菌液输出管道29泵入,再分别经菌液喷淋管道30泵出,最后经喷头31喷洒在一次搅拌发酵装置的一次发酵槽内。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一次搅拌发酵装置位于设备壳体1内过滤装置下方,所述一次搅拌发酵装置包括:一次发酵槽、移动搅拌机构和开合控制机构;

所述一次发酵槽包括:一次发酵槽左部32、一次发酵槽右部33、一次发酵槽支撑轴34和发酵槽开合滚轮35;其中,两根所述一次发酵槽支撑轴34同轴固定在设备壳体1的内侧壁上;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为对称设置的直角扇形槽,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的两端顶部均设有铰接孔,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两端顶部分别铰接在对应一侧的一次发酵槽支撑轴34上,使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相对组合形成半圆柱形的一次发酵槽腔室,在所述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的外圆周侧面上,沿着圆周方向开有两条平行的滚轮槽,在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的两侧外端面上分别垂直且对称地设有铰接轴;所述发酵槽开合滚轮35由两组,分别对应分布在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的底部,每组发酵槽开合滚轮35有两排,两排发酵槽开合滚轮35沿对应的一次发酵槽左部32或一次发酵槽右部33的轴向排列,且每一排发酵槽开合滚轮35分别沿一次发酵槽左部32或一次发酵槽右部33的外圆周表面分布,并与一次发酵槽左部32或一次发酵槽右部33外圆周面上的滚轮槽相匹配;所述发酵槽开合滚轮35滚动安装在开合滚轮座内,开合滚轮座固定安装在设备壳体1上;

上述一次发酵槽中,在外力的作用下,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沿着发酵槽开合滚轮35相对打开或闭合,当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闭合时,置于一次发酵槽腔室内的碎料在菌液喷淋装置所喷淋的菌液作用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完毕后,外力控制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相对向上摆动打开,一次发酵后的产物将落入下方的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的二次发酵槽内;

所述移动搅拌机构包括:滚柱丝杆模组36、搅拌棒固定块37、搅拌棒38、搅拌传递齿轮39、搅拌传递齿条40和搅拌棒齿轮41;其中,所述滚柱丝杆模组36沿着一次发酵槽的轴向设置在一次发酵槽的上方,所述搅拌棒固定块37固定安装在滚柱丝杆模组36的移动滑块上,所述搅拌棒38有两根,两根搅拌棒38平行设置,且两根搅拌棒38的顶部连接端均穿过搅拌棒固定块37,且搅拌棒38沿轴向固定在搅拌棒固定块37上,并能相对于搅拌棒固定块37沿轴向旋转,分别同轴安装两根搅拌棒38上的搅拌棒齿轮41相互啮合,所述搅拌传递齿轮39与其中一根搅拌棒同轴连接,所述搅拌传递齿条40与滚柱丝杆模组36平行设置,搅拌传递齿条40两端固定在设备壳体1上,所述搅拌传递齿轮39与搅拌传递齿条40相啮合;

上述移动搅拌机构中,在滚柱丝杆模组36的驱动下,搅拌棒固定块37带动两根搅拌棒38沿直线运动,于此同时,位于其中一根搅拌棒38上的搅拌传递齿轮39在与搅拌传递齿条40啮合传动过程中,带动相应的搅拌棒38旋转,该搅拌棒38通过分别安装在两根搅拌棒38上且相互啮合的搅拌棒齿轮41,带动另一根搅拌棒38旋转,最终实现两根搅拌棒38在一次发酵槽内一边沿直线方向运动,一边旋转运动,实现对一次发酵槽内的碎料充分搅拌;

所述开合控制机构包括:铰链底座42、电动推杆43、开合异形连杆44、开合驱动短连杆45、开合滑块46、开合滑轨47、第一开合执行连杆48和第二开合执行连杆49;其中,所述铰链底座42固定在设备壳体1底部一侧的中间位置,电动推杆43铰接安装在铰链底座42上;如图11所示,所述开合异形连杆44为横向对称结构,开合异形连杆44横跨一次发酵槽轴向底部设置,开合异形连杆44的顶部中间位置与电动推杆43的推动端铰接,开合异形连杆44的两侧面底部分别与设备壳体1铰接,开合异形连杆44的两侧面中间位置分别与开合驱动短连杆45一端铰接;所述开合滑轨47竖直设置在一次发酵槽的轴向两端外侧,如图8所示,所述开合滑块46滑动连接在开合滑轨47上,开合驱动短连杆45另一端与开合滑块46铰接;在所述一次发酵槽的一端外侧,所述第一开合执行连杆48和第二开合执行连杆49分别有两根,两根第一开合执行连杆48一端均铰接在一次发酵槽支撑轴34上,两根第一开合执行连杆48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外端面的铰接轴上,两根第二开合执行连杆49一端分别铰接在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外端面的铰接轴上,两根第二开合执行连杆49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开合滑块46上;一次发酵槽两端外侧的开合驱动短连杆45、开合滑块46、开合滑轨47、第一开合执行连杆48和第二开合执行连杆49结构及连接方式均相同;

上述开合控制机构中,在电动推杆43的推拉作用下,开合异形连杆44带动开合驱动短连杆45摆动,进而带动开合滑块46沿开合滑轨47上下直线运动,开合滑块46进一步通过第一开合执行连杆48和第二开合执行连杆49分别向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施加外力,控制一次发酵槽左部32和一次发酵槽右部33打开或闭合。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位于设备壳体1内一次搅拌发酵装置下方,所述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包括:二次发酵槽、震动机构和搅拌机构;

所述二次发酵槽50为顶部开口的矩形槽,二次发酵槽50的下方设有二次发酵槽安装座51,二次发酵槽安装座51由正对着二次发酵槽50底部的安装座固定板和位于二次发酵槽50前端的安装座固定架组成;

所述震动机构包括:震动弹簧52、电磁铁53和磁性金属块54;其中,所述震动弹簧52有四根,分别设置于二次发酵槽50底部四角位置,震动弹簧52的一端与二次发酵槽50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二次发酵槽50底部的安装座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53固定安装在二次发酵槽安装座51的安装座固定板中间位置;所述磁性金属块54固定在电磁铁53正上方的二次发酵槽50底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二次发酵槽50与所述磁性金属块54的材质相同,故二次发酵槽50与所述磁性金属块54采用一体结构,即在二次发酵槽50底部设置一凸起结构形成与电磁铁53相匹配的磁性金属块54;

上述震动机构中,在电磁铁53的磁力吸引作用下,磁性金属块54带动二次发酵槽50向下运动,并在震动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二次发酵槽50向上运动,故,通过控制电磁铁53的通电状态,实现二次发酵槽50上下运动,实现震动功能;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一个水平滑孔55、两组搅拌齿轮传动组件和两组搅拌轴组件;其中:

所述水平滑孔55正对着二次发酵槽50前端面,并固定在二次发酵槽50前端的安装座固定架上;

两组搅拌齿轮传动组件水平且相互平行设置,每组所述搅拌齿轮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搅拌大齿轮56、第一搅拌小齿轮57、搅拌带轴异形连杆58、搅拌齿轮固定销59、第二搅拌大齿轮60、第二搅拌小齿轮61、搅拌齿轮固定板62和异形连杆铰轴63;所述搅拌齿轮固定板62通过螺栓螺母紧固组件平行安装在二次发酵槽50前端面前侧,并与二次发酵槽50前端面之间留有安装空隙,以供其余搅拌齿轮传动组件零部件安装;所述第一搅拌大齿轮56焊接固定在搅拌齿轮固定板62内侧面上,异形连杆铰轴63与第一搅拌大齿轮56同轴地焊接固定在搅拌齿轮固定板62内侧面上;所述搅拌带轴异形连杆58的轴端滑动安装在水平滑孔55内,搅拌带轴异形连杆58的另一端与异形连杆铰轴63铰接,所述搅拌齿轮固定销59垂直插装在搅拌带轴异形连杆58的中间位置,第一搅拌小齿轮57同轴固定在搅拌齿轮固定销59上,并与第一搅拌大齿轮56相啮合;所述第二搅拌大齿轮60与第一搅拌小齿轮57相平行地同轴固定在搅拌齿轮固定销59上,并与所述第二搅拌小齿轮61相啮合,第二搅拌小齿轮61同轴固定在搅拌轴组件的搅拌轴上;

上述搅拌齿轮传动组件中,当二次发酵槽50在震动机构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时,搅拌带轴异形连杆58的轴端将随之沿水平滑孔55水平运动,进而带动其中部的搅拌齿轮固定销59上下摆动,在搅拌齿轮固定销59的带动下,第一搅拌小齿轮57绕着第一搅拌大齿轮56公转的同时并自转,进而通过搅拌齿轮固定销59带动第二搅拌大齿轮60旋转,第二搅拌大齿轮60将进一步带动搅拌轴组件旋转;

两组搅拌轴组件分别与两组搅拌齿轮传动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搅拌轴组件包括:一根搅拌轴64和若干组搅拌叶片65;所述搅拌轴64水平设置,其两端旋转安装在二次发酵槽50的侧壁上,搅拌轴64的轴端与所述搅拌齿轮传动组件中的第二搅拌小齿轮61同轴固连;所述搅拌叶片65沿轴向成组固定在搅拌轴64上,每组搅拌叶片65中由两个呈直线形排布并垂直于搅拌轴64的搅拌叶片65,且沿轴向相邻的两组搅拌叶片65沿径向呈90度角设置;

上述搅拌轴组件中,搅拌轴64在前述第二搅拌大齿轮60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带动固定于其上的搅拌叶片65旋转,实现对经依次发酵槽落入二次发酵槽内的碎料进行搅拌,以防止二次发酵槽内的碎料发生板结。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取料装置设置安装在设备壳体1前侧面下方,所述取料装置包括:取料抽板66、抽板弹簧67、抽板滑轨68、取料滑轨支撑板69、出料门70、出料门铰链71、出料门锁扣72和出料门把手73;其中,所述取料抽板66位于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底部,所述二次发酵槽安装座51固定安装在取料抽板66上,取料抽板66两侧上沿通过抽板弹簧67与二次发酵槽50的顶部两侧沿对应连接;两条所述抽板滑轨68分别通过取料滑轨支撑板69水平且对称地安装在设备壳体1上,所述取料抽板66两外侧面滑动连接在抽板滑轨68上;在正对着所述二次发酵槽50的位置上,所述设备壳体1上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门70对应安装在出料口处,出料门70一侧通过出料门铰链71与设备壳体1铰接,出料门70另一侧通过出料门锁扣72与设备壳体1连接,所述出料门把手73对应安装在出料门70靠近出料门锁扣72一侧,通过操作出料门把手73控制出料门锁扣72打开或关闭,实现出料门70打开或锁止。

如图2和图12所示,所述除臭装置与所述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相邻设置在设备壳体1内,所述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体74、第一除臭风扇75、第二除臭风扇76、除臭碳板77、碳板卡槽78和除臭拉门79;其中,所述除臭箱体74固定在设备壳体1内,所述第一除臭风扇75安装在除臭箱体74与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相邻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除臭风扇76设置在除臭箱体74的后侧壁上,所述除臭箱体74的后侧壁内表面开有碳板卡槽78,所述除臭碳板77插装在所述碳板卡槽78内,所述除臭拉门79滑动安装在除臭箱体74的顶部;

上述除臭装置中,一次搅拌发酵装置与二次震动搅拌发酵装置所在腔室内的气体经第一除臭风扇75扰动而进入除臭箱体74内,除臭箱体74内的气体在第二除臭风扇76的扰动下经除臭碳板77过滤吸附后向除臭箱体74外流动,实现对发酵产生的气体进行除臭,并排出所述设备之外;此外,通过除臭拉门79可实现打开或关闭除臭箱体74,以便跟换所述除臭碳板77。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