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产业园废水处理的成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3600发布日期:2021-09-18 02:0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产业园废水处理的成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工业产业园废水中去除溶解性硅离子的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2.光伏行业是目前国内节能降耗的主要手段,充分利用太阳光,实现光电能量的转换。随着行业的发展产生废水量也逐年增加,按发展趋势废水量预计将占工业废水量2%。现有技术中,对于如此大量的废水都是直接排放下水道,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硅离子不符合排放水质要求。
3.根据膜系统对硅离子浓度要求,确定进出水水质要求如下。
4.项目sio2进水(mg/l)≤200出水(mg/l)≤60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一种工业产业园废水处理的成套装置。它能对工业产业园的光伏废水进行预处理,有效去除废水中70%以上的硅离子,保证膜系统的安全运行。
6.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7.一种工业产业园废水处理的成套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它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合搅拌槽、絮凝搅拌槽和沉淀反应槽。所述混合搅拌槽包括两个快速混合区,每个快速混合区中置有一台快速混合搅拌器。所述絮凝搅拌槽包括四个絮凝反应区,每个絮凝反应区中置有一台絮凝搅拌器。沉淀反应槽中上层为斜管澄清区、下层为预沉浓缩区。
8.在上述工业产业园废水处理的成套装置中,所述快速混合搅拌器采用轴流式弧形叶轮,所述絮凝搅拌器采用框式结构。
9.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能有效去除光伏废水中70%以上的硅离子,使处理后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保证膜系统的安全运行。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成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沉淀反应槽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快速混合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絮凝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参看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工业产业园废水处理的成套装置,它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合搅拌槽、絮凝搅拌槽和沉淀反应槽。混合搅拌槽包括两个快速混合区1,每个快速混合区1中置有一台快速混合搅拌器5。絮凝搅拌槽包括4个絮凝反应区2,每个絮凝反应区2中置有一台絮凝搅拌器6。沉淀反应槽中上层为斜管澄清区3、下层为预沉浓缩区4。快速混合搅拌器5采用轴流式弧形叶轮,絮凝搅拌器6采用框式结构,水利条件好。
16.本实用新型中,快速混合搅拌器5立式安装在快速混合区1中,絮凝搅拌器6安装在絮凝反应区2的中心处。搅拌器的配置及设计非常重要,我们通过一系列反应实际模拟出最佳的水利模型,使运行混合絮凝效果达到最佳,使除硅的效率达到70%以上。
17.本实用新型工作时:
18.污水首先流入快速混合区1,在此利用石灰调节ph同时作为混凝剂,再投加三氯化铁与混凝剂接触后进行混凝。两台快速混合搅拌器5连续运行,以帮助混凝剂反应并避免矾花沉淀。
19.经过加药的混合液通过沟道进入絮凝反应区2,往里加入高分子助凝剂,并将后续预沉浓缩区4部分污泥回流至絮凝反应区2入口,加速矾花的增长及增加矾花的密度,提高沉淀效果。
20.絮凝反应区2内设置四台絮凝搅拌器6,采用变频控制,通过控制其转速,保证矾花絮凝良好。絮凝反应区2出水各自进入后续预沉浓缩区4,大部分矾花就在这里沉淀和浓缩。每座预沉浓缩区4里设置刮泥机一台,通过连续刮扫促进了沉淀污泥的浓缩,部分污泥通过污泥循环泵回流到絮凝反应区2中,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排放泵排出系统外。斜管澄清区3在预沉浓缩区4上方,用于去除残留的矾花和产生最终合格的水。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产业园废水处理的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合搅拌槽、絮凝搅拌槽和沉淀反应槽;所述混合搅拌槽包括两个快速混合区(1),每个快速混合区(1)中置有一台快速混合搅拌器(5),絮凝搅拌槽包括四个絮凝反应区(2),每个絮凝反应区(2)中置有一台絮凝搅拌器(6),沉淀反应槽中上层为斜管澄清区(3)、下层为预沉浓缩区(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业产业园废水处理的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混合搅拌器(5)采用轴流式弧形叶轮,所述絮凝搅拌器(6)采用框式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工业产业园废水处理的成套装置,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它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合搅拌槽、絮凝搅拌槽和沉淀反应槽。所述混合搅拌槽包括两个快速混合区,每个快速混合区中置有一台快速混合搅拌器。所述絮凝搅拌槽包括四个絮凝反应区,每个絮凝反应区中置有一台絮凝搅拌器。沉淀反应槽中上层为斜管澄清区、下层为预沉浓缩区。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对工业产业园的光伏废水进行预处理,有效去除废水中70%以上的硅离子,保证膜系统的安全运行。保证膜系统的安全运行。保证膜系统的安全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许轶萌 陈尚武 徐继峥 辛盛洋 汪浩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