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赤泥的还原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5802发布日期:2021-12-08 19:1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弃赤泥的还原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废弃赤泥的还原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附带产生1.0~2.0吨赤泥。中国作为氧化铝生产大国,每年排放的赤泥高达数百万吨。
3.目前国内外氧化铝厂大都将赤泥输送堆场,筑坝湿法堆存,且靠自然沉降分离对溶液返回再用;该法易使大量废碱液渗透到附近农田,造成土壤碱化、沼泽化,污染地表地下水源。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赤泥干燥脱水和蒸发后干法堆存。这些堆存方法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使赤泥中的许多可利用成份不能得到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二次浪费,因此对赤泥进行综合利用的研究也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弃赤泥的还原利用装置,对废弃赤泥的回收利用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废弃赤泥的还原利用装置,包括还原炉和回收室,所述还原炉的顶部固接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固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固接有搅拌机构,所述还原炉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导料台,所述导料台与还原炉相固接;
6.所述导料台的底部与回收室的入料口相连,所述回收室内设置有上传送机构、下传送机构和分料板,所述上传送机构平行于回收室底面设置,所述下传送机构右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回收室开有上出料口和下出料口,所述分料板为三叉型,其右侧板伸出所述上出料口,其左侧板位于所述下传送机构的上方,所述下传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另一端伸出下出料口。
7.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折线型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固接有螺旋形搅拌叶。
8.进一步的,相邻所述搅拌叶的螺旋方向相反。
9.进一步的,所述上传送机构和下传送机构结构相同,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转动连接于回收室,所述主动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传送带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带动下转动。
10.进一步的,所述分料板的交接处为圆弧形。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的还原炉内设置有搅拌机构,能够将堆积结块的赤泥打散,因为搅拌机构在旋转台和伸缩杆的作用下可以上下移动旋转,而搅拌叶的螺旋方向相反,这样的结构使得搅拌更加彻底,从而使得还原炉中的赤泥的还原效率增大;
13.2、本实用新型设置回收室,利用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导致的惯性力不同,从而实现物质的初步分类,提高了赤泥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1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还原炉;2、回收室;3、旋转台;4、伸缩杆;5、搅拌机构;51、搅拌轴;52、搅拌杆;53、搅拌叶;6、底板;7、导料台;8、上传送机构;81、主动轮;82、从动轮;83、传送带;9、下传送机构;10、分料板;11、上出料口;12、下出料口;13、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所示,一种废弃赤泥的还原利用装置,包括还原炉1和回收室2,所述还原炉1的顶部固接有旋转台3,所述旋转台3上固接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输出端固接有搅拌机构5,所述还原炉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下方设置有导料台7,所述导料台7与还原炉1相固接;
18.所述导料台7的底部与回收室2的入料口相连,所述回收室2内设置有上传送机构8、下传送机构9和分料板10,所述上传送机构8平行于回收室2底面设置,所述下传送机构9右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回收室2开有上出料口11和下出料口12,所述分料板10为三叉型,其右侧板伸出所述上出料口11,其左侧板位于所述下传送机构9的上方,所述下传送机构9的末端设置有导料板13,所述导料板13另一端伸出下出料口12。
19.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搅拌轴51,所述搅拌轴51上设置有折线型搅拌杆52,所述搅拌杆52上固接有螺旋形搅拌叶53。
20.进一步的,相邻所述搅拌叶53的螺旋方向相反。
21.进一步的,所述上传送机构8和下传送机构9结构相同,包括主动轮81、从动轮82和传送带83,所述主动轮81和从动轮82均转动连接于回收室2,所述主动轮81通过电机驱动,所述传送带83在主动轮81和从动轮82的带动下转动。
22.进一步的,所述分料板10的交接处为圆弧形。
23.使用原理:
24.赤泥进入还原炉1中,还原炉1中设有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在旋转台3和伸缩杆4的作用下在还原炉1中一边转动一边上下移动。搅拌机构5包括搅拌轴51,搅拌轴51上设置有折线型搅拌杆52,搅拌杆52上固接有螺旋形搅拌叶53,相邻搅拌叶53的螺旋方向相反。堆叠成块的赤泥在搅拌机构5的作用下充分分散从而在还原炉1中充分还原。
25.还原工作完成后,打开底板6,经还原后的赤泥进入到回收室2中,如图1所示,传动方向为从左到右,经还原后的赤泥落入上传送机构8,因为不同的产物的重量不同,导致惯性力的差别,从而一部分产物通过分料板10右侧板,从上出料口11甩出回收室2,另一部分产物在分料板10的作用下,从分料板10的左侧板滑落到下传送机构9中,传送落入导料板13中从下出料口12甩出回收室2,在上出料口11和下出料口12处分别放置回收桶,即可实现不同物料的初步分类收集。
26.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对废弃赤泥的回收效果好。
27.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废弃赤泥的还原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还原炉和回收室,所述还原炉的顶部固接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固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固接有搅拌机构,所述还原炉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导料台,所述导料台与还原炉相固接;所述导料台的底部与回收室的入料口相连,所述回收室内设置有上传送机构、下传送机构和分料板,所述上传送机构平行于回收室底面设置,所述下传送机构右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回收室开有上出料口和下出料口,所述分料板为三叉型,其右侧板伸出所述上出料口,其左侧板位于所述下传送机构的上方,所述下传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另一端伸出下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赤泥的还原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折线型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固接有螺旋形搅拌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弃赤泥的还原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搅拌叶的螺旋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赤泥的还原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送机构和下传送机构结构相同,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转动连接于回收室,所述主动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传送带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带动下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赤泥的还原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板的交接处为圆弧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弃赤泥的还原利用装置,包括还原炉和回收室,还原炉的顶部固接有旋转台,旋转台上固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输出端固接有搅拌机构,还原炉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导料台,导料台与还原炉相固接;导料台的底部与回收室的入料口相连,回收室内设置有上传送机构、下传送机构和分料板,上传送机构平行于回收室底面设置,下传送机构右侧向下倾斜设置,回收室开有上出料口和下出料口,分料板为三叉型,其右侧板伸出上出料口,其左侧板位于下传送机构的上方,下传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导料板,导料板另一端伸出下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对废弃赤泥的回收效果好。对废弃赤泥的回收效果好。对废弃赤泥的回收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武 刘旭 张程 沈俊荣 华攀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峰业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1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